杭州市桃源幼儿园以“约会童话 润泽童年”为办园理念,近年来立足通过园本研修助推“桃源童话”课程的建设,营造浓厚的园本研训氛围。我们聚焦“童话·游戏”的观察和评估,通过三级合力、四层推进的研修活动,来助推幼儿游戏的经验习得和深度学习,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和优化我园童话游戏场的创设。2022年4月7日桃源园区开展了“艺术创造类游戏中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的研修活动。
关键词:了解、兴趣、发展、水平
徐老师:通过观察更了解孩子的兴趣与游戏水平。
许老师:对观察孩子来说,我会更加了解孩子。知道孩子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
聚焦到艺术创造类游戏后,你是否清楚这一类幼儿的游戏水平?带着这样的疑问,此次研修活动的主持程乐老师请在座的老师围绕“神笔马良”游戏场微视频进行游戏的观察与评价,各年级组分场地进行研修,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运用工具书,有目的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发现幼儿游戏中有意义的行为表现。
激烈研讨后,老师们结合指南对游戏观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享并提出建议:可以积累不同艺术形式的欣赏经验,在进行美工活动前积累实际操作的经验,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并且提供不同的材料与支架,材料的提供上可以更丰富、更加多元化;还有的老师则是聚焦游戏中的一位幼儿进行观察,从材料、动作、创意、语言交流等方面分析评价,并提出可借助当下季节特点添置更多色彩丰富的自然物供幼儿自由创作、探索。
?
通过三组老师的分享,有些老师已关注到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同游戏、不同领域之间的游戏形式是不一样的,小班美术的核心经验分为三点: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小班孩子的创造方式在最初使用工具时没有选择性、随意拿取,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物体。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阅读去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
●
其实不然,“神笔马良”游戏场不仅仅局限于“笔”的字面意思存在,打破传统思维,重新定义“神笔”。在树叶喷画中,这支“笔”就是颜料喷瓶,幼儿可以通过喷瓶来创造出美的东西;在拓印树叶时,这支“笔”成为了榔头,幼儿可以通过拓印来留住美的事物……在“神笔马良”游戏场孩子们艺术创造的“法宝”就是他们心中的神笔。
SUMMER
老师们纷纷表示,在此次研修活动中对“神笔马良”里的“笔”的认知概念有所拓宽,同时也感受到小班幼儿在有趣好玩的美术创造中的坚持,往后的活动教师也可以结合当下的季节特性来进行创作,即自然美育。今后的“童话·游戏”观察将更深入、正视自己的困惑与不足,根据各自领域游戏观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方法和思路,为童话游戏观察与评估的后续做好追踪与开展的准备。
施勇波老师总结:观察幼儿游戏行为需先分析幼儿年龄特征,再进行思考小班幼儿创造美表现的发展轨迹和特点。明确观察目的后,再聚焦幼儿的游戏行为,通过“看”高质量的问题点,“评”阶段水平线,“寻”发展可能性来“推”成长支持点。从中评析幼儿创造的目的性、创造的内容和创造的方式。
每一次的研修都有一次思维碰撞,每一次的研修都有一份美好的收获,相信桃源幼儿园的老师们在一次次的研修中获得更好的成长。
撰写:吴婧杰
审核:施勇波
编辑:叶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