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中智慧,
“别”样精彩
个别化学习性区域实践经验论坛分享
“个别化学习性区域组织与实施”作为本学期的专题教研重点,经过多次理论学习与多月地实践创设,老师们都有了自己的领悟,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仍存在一些困惑。基于此,大碶幼儿园特组织教师开展“个别化学习性区域实践经验论坛”,以此为切入点,聚焦活动主题,引导幼儿园成熟型教师总结、交流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先进经验,提升教师们的教育理念及“个别化学习性区域”的实施能力,关注教育教学反思,培育共同成长、共同分享的教研氛围。
沃志英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核心内容:聚焦“主题内容选择”、“材料分层制作”、“区域中教师观察指导”为重点展开小班个别化学习性区域游戏。
区域游戏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也是幼儿一日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次个别化学习性区域论坛分享,聚焦“主题内容选择”、“材料分层制作”、“区域中教师观察指导”为重点展开。一方面以教师的角度出发:老师需要对每次主题下的个别化学习性区域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和主题价值的挖取,能有目的地去开展组织个别化学习性区域。另一方面以幼儿的视角出发:围绕主题通过各种区域内容让孩子在一个个小游戏中获取不同的学习经验。每个层次的区域材料让孩子在操作、挑战中获得成功和满足感。我想这就是开展个别化学习型区域的价值所在。
吴妙娟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核心内容:富有趣味、创意、挑战的区域游戏材料设计,呈现更为细致化、层次化的个别化区域游戏。
我们知道提供的材料不同,幼儿活动的方式、内容、深度就会有不同,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就会有差异。个别化学习性区域除了提供常规的玩具和操作材料,如何结合主题投放相应的材料,既让孩子觉得有趣、有意思、有挑战性、有创造性,又能让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呢?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因此我们需要多维度地去思考:在相应的个别化区域活动下,不同形式的材料有哪一些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同时兼具细致化、层次化?在孩子们的成长路上,我们会一起陪伴他们,做好观察者、倾听者与引导者,让儿童像儿童那样学习!
李赞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核心内容:分层的游戏材料设计与合理的教室空间利用,促幼儿个别化学习性区域游戏发展。
区域活动个别化学习的教育理念在于充分尊重和客观看待幼儿发展的个体化差异,支持和帮助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使其个性化能力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区域材料分层投放设计是实施个别化学习性区域的重要措施之一,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区域活动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区域材料分层投放操作时,丰富的材料才能最大程度地适应幼儿个体差异性,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差异以及相同年龄段幼儿的差异,这就需要选用层次星级难度分层的策略。在班级教室的整体规划上,合理利用教室空间的位置也极其重要。
个别化学习性区域具备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情节和教学方法,对于实现幼儿个别化学习,促进幼儿个性化成长有着积极意义。
赵璇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核心内容:从教师“手记”出发,促进幼儿个别化学习性区域游戏的深度学习。
我们班孩子在区域游戏中的呈现三个发展阶段:适应阶段、发展阶段和提高阶段。教师从自己的手记出发,发现孩子在区域中的表现,结合年龄特点来进行分析,让我们看到了孩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探索、操作的样子,他们收获了更宽广的交往天地。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材料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他们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也丰富了认知,提升了技能,与同伴的互动中学习了交往与合作等。幼儿不仅在游戏中获得了快乐,并且获得了经验,得到了满足,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徐文婷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核心内容:小班个别化学习性区域常规与几点可行的实施策略。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第一次个别化学习重点是要明确和熟悉学习开始与结束的音乐指令;每份材料的人数规定及就坐方式,以及学习前“取”、学习中“摆”,学习后“放”的常规规范操作。
1.利用环境暗示明确常规。
可通过照片或标识、小图标等环境暗示的方式,使幼儿知道一张桌子只限坐两人且面对面就坐。此外,明确规定一份材料只能一人操作采取“先到先得”的原则,如果想玩则需要等下次,轮流进行。
2.巧用辅助物记录活动情况。
在个别化学习中,教师可通过巡视的方式,保证学习井然有序的同时,要学会观察幼儿在个别化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可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进行记录,以便后期对个别化学习的情况进行思考和反馈如遇幼儿难以顺利进行操作的情况,可利用自身的教学判断进行适当的介入,并记录难点。
3.选用游戏方式提醒收拾整理。
学习活动临近结束前,可用一些游戏如音乐游戏,开关灯游戏等再次提醒幼儿,要将材料完整送回家。
贺琳琪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核心内容: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材料投放要素。
首先,材料与内容的选择、投放应服从于主题的“核心经验”。“核心经验”是创设个别化学习区角活动材料与内容的依据,也是观察、支持、评价幼儿活动的依据。这儿的“核心经验”,相对于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而言,通常更宽泛些。有时,一个“核心经验”可以通过不同区角来实施。
其次,材料与内容要有挑战、有情趣。在设计中,我们的取向是:一要有挑战,不仅能挑战幼儿的认知能力、学习习惯,也能挑战幼儿的情感、态度与各种心理品质。二要有情趣,个别学习活动中的材料与内容是好玩的、有趣的,能激活幼儿的探索与学习愿望,并能让他们富有创造性地演绎出更多的玩法和学法。
王晓燕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核心内容: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材料有效投放。
一、情趣性
对于小班的幼儿,我们要更多用情景创设法,创设一些小班幼儿喜闻乐见的情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经验和感受。我们在选择区角环境内操作材料的造型方面要以小年龄幼儿所熟悉的小动物为主。
二、安全性
活动区材料的投放也应该考虑到安全性,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时,应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制作原料,制作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
三、多功能性和层次性
投放材料时,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使材料“细化”,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
四、实效性
只有出自孩子内在的需要和兴趣而选择的游戏,才是让孩子真正快乐的游戏。
金婷婷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核心内容:引导幼儿参与讨论,积极阐述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
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动作得到迅速地发展,想接触更多的周围事物。他们需要观察、了解、解释,适应周围事物;他们需要探索,以求得自己认为满意的解释和答案。
我们有时过于着急,希望幼儿达成游戏的目标,当他没有达成时就急于把解决的方法告诉了他们,这就把孩子们动脑筋的机会给剥夺了。其实在活动中我们更应该耐心引导幼儿寻找答案,并培养给他们相应的技能。在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们需要引导幼儿一起来参与讨论,阐述自己在活动中的精彩发现,留给幼儿自主探索的空间。
张芬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核心内容:如何有效处理“主题”与“领域”的关系。
我们的个别化学习性区域中,如何处理“主题”与“领域”的关系,我采取了以“主题”为主,呈显性的、重点的展开线索,背后适当兼顾各“领域”经验的平衡问题。同时在一个主题下的个别化学习性区域活动的内容,一般包括核心经验、名称、材料、玩法、观察重点、提示等部分。
核心经验——我们在每个主题的核心经验中清晰的了解每个主题“要什么”、幼儿的发展重点在哪里,以及每个主题与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关系。
材料——我们提供每个区角的材料都有详细的说明书、有图片、有玩法,还有根据不同的材料以及可能发生的学习提供孩子发现和记录表。
玩法——在个别化学习的玩法中,我们提供了更多发展的空间与可能,让幼儿在玩和游戏,进行多样化的学习、创造性地学习。
观察要点——给孩子提供全方位的观察提示;有对操作结果的关注,也有对操作过程的了解,有对幼儿兴趣、态度、情感的把握,也有对幼儿认知、智慧、个性的分析。
万佳园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核心内容:结合主题,为孩子提供更丰富更开放的区域材料。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个别化学习性区域又是孩子们区域游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应结合主题,为孩子提供更丰富更开放的区域材料。并利用丰富的区域游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好胜心,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时时刻刻以幼儿为主体,把自主权还给幼儿,不过多地干涉幼儿,让每位孩子在活动中都能积极参与、大胆表现。让孩子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好区域游戏活动,让区域游戏活动成为孩子快乐的天堂!
期末论坛分享, 老师们不仅凝练了自身的实践经验,更为同伴打开了创意活动的新思路。让我们及时总结反思,在新学期中,以全新的起点,迎接更为精彩的收获。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恒者行远,思者常新。
让我们继续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在求真中发现教育的科学,
在创新中实践教育的艺术。
— END —
图文提供:顾芳蕾 各班教师
排版编辑:陈诗雨
一审:顾芳蕾
二审:王璐君
三审:田智敏
● 小成大碶 巧美致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