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街道新天地幼儿园—
“环”绕童心
“境”润未来
环境,是师幼的教育情感对话,
每一个空间,每一处角落,
被我们赋予了共同的教育情感。
用最美好的模样,守候着孩子们的诗意童年。
为了让环境这一载体真正成为支持幼儿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促进班级间的互学共长,龙城街道新天地幼儿园的老师们蹲下来,用教育结合环境,一起创造了一场“探索”的教育。
PART 01
学期初,龙城街道第二幼教集团总园长张慧慧开展了“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区域材料投放的三重境界”培训活动。结合丰富的环境案例,讲解了班级的区域设置,环境规划及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内容,在干货满满的分享中老师们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并运用到班级环境创设中。
主题诱导桌——小桌子,大作用
集思广益
主题|你好,小鸡
教研中心吴肖君老师从诱导桌的创设要素——有班借物的实地操作——案例的分享交流,理论结合实践让老师更加明确了主题诱导桌创设的意义和方法。
主题墙是幼儿学习、探索轨迹的呈现,活动的内容以展示幼儿的兴趣为主,展示儿童自己的疑问、探索、发现。教研中心吴肖君老师针对老师对于主题墙的墙面创设的一些疑问开展了“从主题墙到主题海报”的教研活动,引领老师展开了深度的思考。
从主题墙到主题海报
本次教研活动以专业理论学习和现场观摩研讨为主。试点班级教师全面详细介绍本班主题墙创设思路、活动开展情况及困惑和所遇难题。现场老师们各抒己见、脑力激荡,给思路、给想法、给意见,以问题为导向,细致研讨聚智成慧。
改变立场·关注儿童
主题墙从墙面的静止环境变成可互动、可操作、可修改、可展览的主题海报。
一个回归儿童立场的主题墙,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更多的追随幼儿的兴趣,呈现儿童学的过程,更多的关注儿童在主题行进过程中的问题、探索、发现或策略,支持儿童表征问题、追踪问题、探索策略。
PART 02
要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为幼儿建立一座“桥梁”,让周围的世界回应幼儿的发展。
——蒙台梭利
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儿童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
【创造课程】
儿
童
视
角
儿童在参与环境创设中催生着课程,课程也在儿童的不断卷入中再造着儿童本位的环境。
在坚守环境创设的儿童立场中,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智慧、思考与假设。
诱导桌
引发幼儿学习
滑动查看更多内容|诱导桌
在儿童为本的环境视野中,有准备的环境是教师充分预设研究、留白设计的开放环境,能够激发幼儿好奇心、唤醒幼儿探索欲,刺激幼儿的想象力、满足幼儿的掌控感。让幼儿能够与环境产生充分的互动,从而捕捉课程的契机。
PART 03
本次交流活动采取“走现场、听讲解”与“聚点评、促提升”的形式进行。由班级的副班教师担任环境创设的讲解员,全面详细地介绍了班级环境创设的思路和方法。
老师通过观摩和交流,充分体会到环境和幼儿发展相融合的教育价值。环境既不独立于儿童之外,也不独立于课程之外。儿童、环境、课程三者之间是以儿童为中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关系。
小一班
小一班的《面粉之旅》,让孩子们通过亲身调查与实际体验逐渐走近熟悉又陌生的“面粉”,探究它从“小麦”到“面粉”到“面食”的“旅行”轨迹,了解它们的特性、生产和面食的基本制作方法,发挥其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创造力,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小面点,培养自主观察、探索发现面粉变化的奥秘,了解面粉的主要特征,也理解了农民伯伯的辛苦,知道了要珍惜粮食。
主题活动在区域活动中的渗入,迁移幼儿的已有经验,锻炼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趣的材料、清晰的指引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小三班
吃饭这件事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吃饭是什么样子呢?小三班在大主题《我上幼儿园》的活动背景下开展了“加油!干饭人”的活动。从食物本身出发,链接到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做到“一日生活皆课程”。
班级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主题活动开设了班级特色区域,更好的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小班|
温馨|童趣
小班组营造出温馨、充满童趣的班级环境。孩子们熟悉的玩具、书本、照片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好地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老师的智慧改造更是让小班幼儿的区域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足以吸引孩子的各种感官。
中二班
在养殖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角,中二班从幼儿的兴趣和特点出发,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结合季节特征选择养殖内容,开展养殖活动。引导幼儿关注生命、了解生长过程,提供机会、创造条件,给予幼儿学习观察记录、提高分享表达以及图画表征能力。亲身参与养殖过程,让活动更加亲近自然。
富有童趣的主题环境,吸引幼儿主动参与主题活动,主题区角的设置为幼儿的深度学习和游戏的自主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中一班
种植长豆角的活动让幼儿感受了植物的生长变化,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了解播种、浇水、拔草、施肥的过程,感受收获的喜悦。
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以儿童的视角创设幼儿喜欢的特色区角,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幼儿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与老师、同伴发生更多精彩的故事。
中班
中班组在“长豆角的故事”、“你好,小鸡”、“蒜你精彩”、“荷兰豆”的主题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支持,班级环境进一步凸显了课程的味道,反映了班级主题活动推进的痕迹。在相辅相成的过程持续推进幼儿的活动。
大一班《萝卜奇遇记》
种植劳动是孩子们在园内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孩子们与植物、泥土、水以及各类工具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加深对植物的生长发展过程以及植物与泥土、阳光、空气及水等要素相互关系的认识的过程。
充分利用园内外资源,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参与种植,赋权幼儿,将幼儿的想法和规划合理的进行呈现,提升儿童感,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
大二班
孩子是天生的大玩家,孩子的感官要在丰富且互动的自然环境里,真实地触到、闻到、看到、听到、尝到,在真正的土地上奔跑、攀爬、玩耍,探索和认知世界。本学期,大二班开展了《自然大玩家》的主题活动,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于儿童的视角创设了独具特色的主题环境。
自然游戏将丰富的知识置放回自然,通过感知能力进行体验式学习,运用充满创意的想象力,使幼儿的五感得到唤醒和放大,融入自然,快乐学习。
大班
大班组倡导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孩子。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思考、深度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参与课程、参与一角一落的环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的行为,推进了经验积累和深度学习。
回归自然的户外环境
学会“与自然对话”是幼儿的重要学习方式。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创设处处体现出自然本来的面目,让幼儿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变化。环境对于儿童来说,不应该是一种观赏性的存在,其核心内涵的显现,存在于“儿童视角”之中。
走进新天地
户外环境
点击查看新天地幼儿园环境
PART 04
观而不思则殆,学而不研则浅。在此次的环境交流活动中老师们都受益匪浅,并根据自己的所学所获展开了思考……
李思慧老师
在主题海报呈现的方式上,我们要加强海报的“动态性”,结合儿童的年龄发展水平以及需求,完善主题思路,尝试新增幼儿能够与之互动的板块,结合思维导图、幼儿记录的痕迹呈现。注重活动过程的完整性、连续性,活动环节的层次性。将主题收集的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孩子的学习过程,教师尝试与幼儿一起收集材料、创设诱导桌、布置区域环境;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班级主题环境的创设。
赖晶晶老师
幼儿拥有环境的权利,开放、动态的环境是幼儿教育重要的一环。 在环创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让位于孩子,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地位,用环境去支持他们的探索、学习和发现,让孩子在与环境的对话中习得经验、获得成长,使幼儿能大胆地探索、发展、研究,不断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成为幼儿园环境的主人,续写一个个藏在环境里的故事。
黄露敏老师
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位老师以儿童视角、儿童认知为基础,用心思考和学习,深入探讨和打造有特色的班级环境,并利用环境引导幼儿主动、深度学习,从而达到无声的环境、有声的教育。通过这次环境交流,让我们对环境的创设思路更加清晰,美好的环境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我们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发现,架构,展现的,留白的环境记录孩子们生成的活动,老师和幼儿共同走进主题,共同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新天地幼儿园保教主任 | 王秋苑
一点一滴皆用心,一角一落皆巧思,一步一处皆探索,一墙一景皆教育。在这次环境分享交流之中,从孩子的视角对班级教育环境进行了一次全面、理性、专业的审视和改造让环境说话,展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相信老师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学有所获。
第二幼教集团总园长 | 张慧慧
每一次环境变化的背后都是每一位老师专业、智慧的呈现;每一次交流也是相互促进的过程,同时希望老师展开班级环境创设背后的深度思考:
·班级表征呈现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可翻阅,对儿童的游戏是否有作用,是否追随幼儿活动而来?
·要善于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性,站在儿童的角度考虑材料的适宜性。
这次环境交流,看到了老师们已经在逐步贴近儿童、懂得儿童。互动性强的墙面环境,充满趣味和操作性的材料,每间教室都很有价值。为年轻的环境“解读者”们点赞,为每一个班级团队点赞,为教研中心点赞。
无声的环境,孕育着有声的教育。
老师们将继续倾听幼儿的声音,
彰显儿童的学习与发现,
发挥环境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促进作用,
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浸润幼儿的童心。
编辑:周学梅
初审:王秋苑 吴肖君
终审:张慧慧
龙岗区教育局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龙岗区龙城街道第二幼儿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