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八幼|一场教学相长的“对话”,一次思想火花迸发的研讨-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http://kejian.youshijiaoyan.com/wp-content/uploads/2022/12/3c1dd8b08850cc8.jpg)
为了给老师们搭建一个能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展示独特的教学风格、锤炼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的平台,集团八幼进行了为期6天的全园公开课展示。
这次的公开课活动围绕着语言领域、健康领域、艺术领域这三大领域进行展开。
为了促使此次公开课的顺利开展,老师们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思考、选定公开课上课内容→备写教案→反复推敲教案中的每个环节、细节→教师试课后进行反思→各领域组多次磨课并提出修改意见→教师再次试课后对教学内容作出适当调整。
通过全园观摩公开展示活动教学的形式,老师们对自己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教学的技能在相互切磋中提升焕新。
01 / 公开课&观摩学习进行时
★ 健康领域——活力十足的体育活动
在此次的体育公开课中,老师们创设了各类有趣的情境,循序渐进地提高体育活动的难度,让孩子在游戏中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其动作的灵活、协调性!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提到的“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的动作发展目标很好地融入到了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当中。
双脚并拢跳
小班体育公开课《小兔子去郊游》
孩子尝试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基础上,在“小兔子去郊游”的设定场景中,学习用双脚并拢跳的方式进行隔物跳、行进跳以及向上跳,使腿部的肌肉与力量得到锻炼与发展。
投掷
中班体育公开课《赶走大灰狼》
孩子在老师创编的儿歌(小脚放两边,小手放耳边。一脚前一脚后,瞄准,发射!)和动作的示范、展示中,复习和更好地掌握标准的投掷方法;在“赶跑大灰狼”的情景中,孩子尝试练习投远——投出4米距离。
平衡
大班体育公开课《小山羊过桥》
用“不倒翁”和“快乐小球”的游戏形式,引导孩子掌握身体前后、左右、上下摆动时保持平衡的方法;在“安全过桥”、“晃荡的小桥”、“猎人的套绳”等游戏场景中,锻炼孩子灵活、快速、身体协调、能躲避障碍物地通过平衡木的能力;“巨石的威力”——让孩子学习、掌握控制重心平衡的方法。
★ 语言领域——能听会说的语言活动
能够认真地倾听别人讲话,并能清晰地进行自我表达是语言领域的重要目标之一。
语言组的老师们通过引导孩子们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并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课堂环境去支持、鼓励、吸引孩子进行语言表达与课堂互动,让孩子在与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对话中体验语言的丰富与优美。
——小班语言公开课《晚上》
仔细观察散文画面中出现的晚上时由户外到家里的场景,并尝试用完整的话说出“晚上是……的时候”;在散文的语境中感受晚上的美好和温馨。
——中班语言公开课《为什么我不能》
在感知和理解散文《为什么我不能》中,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需要去羡慕别人;尝试用“XX问XX,为什么我不能XX,像XX一样?”的句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到的页面内容。
—— 大班语言活动《相反王国》
通过对实物和故事画面的观察比较,使幼儿初步理解反义词的含义,丰富幼儿反义词词汇;鼓励孩子用身体动作大胆表现和探索反义词,帮助幼儿内化相反的概念。
★ 艺术领域——我创我想的美术活动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方式。孩子喜欢进行艺术活动、能进行大胆表现,并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是艺术领域中表现与创造方面的重要目标。
此次的美术公开课中,美术组的老师们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与孩子共同确定美术表现的主题,在引导孩子们细心观察、体验、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时,支持孩子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并适时对孩子在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上给予适宜引导。幼儿此次的创作过程和作品呈现也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线 描 画
基于兴华幼儿园勤诚达分园以线描画为切入点的创意美术特色课程,以及为每学期一期一会的美术画展做好前期准备,此次的美术公开课以线描画为主要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
虽然此次大部分美术活动都用到了线描画的表现形式,但是在不同年龄阶段中,又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小班的线描画偏向于对多材料的感官参与、体验,以局部的形象、简单的线条表现为主;中班的线描画主要关注孩子能否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形象进行表现,线条表现更为复杂多变,对事物整体的造型要求更高;大班的线描画倾向于让孩子去表现具有较丰富情节的叙事类场景,更注重情节的发展和所要刻画的主体复杂多变的状态。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小八班美术公开课《美味的面包》
用线条画出不同形状的面包;在画出的面包上用圆点、小短线和基本形状等大胆添画。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小九班美术公开课《吓我一跳》
观察惊恐时的五官变化,尝试用线条夸张夸大地画出惊恐时的五官表情和变形的脸。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小十班美术公开课《指印添画小人》
在手指点画的已有经验上,尝试在手指印范围内进行添画;并用线描画方式表现四肢从人体躯干长出。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八班美术公开课《娃娃菜》
通过观察娃娃菜的每个部位,用线条表现叶柄、叶脉、叶片的特点;尝试学习实物写生。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九班美术公开课《幼儿园的树叶》
初步了解写生画,在细致观察树叶??形状的基础上,了解叶脉的线条是交错别致的;尝试用弧形的线条表现树叶的轮廓、用细小且短的线条画出叶脉的特点,写生树叶;在触摸、感知复杂交错的叶脉线条中感受植物的真实和美感。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十班美术公开课《早操比赛》
用线描画方式,记录早操时的肢体动作变化;尝试用不同方向的线条画出一片片的花球。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十一班美术公开课《秋游之蹦床》
用线描画记录秋游活动——蹦床时的肢体、表情、发型特征;在绘画表征中回顾蹦床的乐趣。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大八班美术公开课《劳动日》
通过观察图片,帮助孩子回忆“劳动日”的动作及情境;在回忆分享的基础上,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人物正面、侧面、俯视的视觉绘画效果。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大十班美术公开课《玩沙记》
在积极回忆和交流分享的基础上,用线描的方式表现玩沙时的内容和情境;能用“点”的方式表现沙子的多少与形态;在观察、对比个人照和多人照中,了解照片中的人物站位和主体大小等基本的布局方法,并尝试运用到画面中。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大九班美术公开课《蹦床》
尝试用线条在绘画中表现出玩蹦床时手、脚的不同姿态变化,以及玩蹦床时小朋友的不同站位所呈现的场景和表情。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大十一班美术公开课《自行车上的我们》
关注人与自行车??的比例关系,学习用流畅的线条表现正面、侧面骑自行车的人;注意恰当地勾画出身体各部位的遮挡虚实关系。
棉 签 画
小班孩子在绘画中,可以引导孩子感知多种材料、绘画工具的体验与运用。让孩子在对各类材料和工具的探索中慢慢构建自己对各类绘画工具和材料用法的认识,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小十一班美术公开课《莲花池里的鱼》
结合叶子主题,体验用棉签在树叶上作画;通过对幼儿园莲花池中鱼的外部特征进行观察,用棉签与颜料表现鱼的五颜六色。
02 / 同交流、共进步
各领域组公开课结束后,领域组成员齐聚在一起,对所上的公开课进行研讨:上公开课的老师根据《指南》中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要求,重新向大家梳理了这节课的目标和流程,并总结自己在这节课中的反思;看课老师分享自己在看课过程中发现的优点所在,对公开课中出现的问题和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优化建议。
领域组成员集中研讨▲
世上没有哪一节课是完美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节课,它必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节课都是经过老师用心准备的,都有它自己独特、值得学习的地方。
在这次的公开课活动中,老师无论是在教学思路、教学准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都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比如,老师们活动前期准备得非常充分:所用的教案经过多次打磨,能虚心听取教学建议;教师自身的精神状态、教态,或活力四射或稳重又不失趣味,特别能够把孩子的情绪带动起来;教学思路清晰明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游戏化的场景设置能有效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课堂的难度能够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
当然,
我们也有着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体 育 组
体育课和户外活动看起来有相似之处,实际上大不相同。户外活动以游戏为主、技能为辅;体育课注重以技能为主,并要求每节课中要检验4个重点问题:一是每次课堂中的技能动作是什么?二是这个技能动作的标准在哪里?三是运动的密集度是否达到?四是要求与口哨等指令是否干练清晰?
★优化建议:
1.体育活动的教案目标可以更具体化,使其更针对、适用于本次课堂;
2.热身与锻炼目标相结合。体育课从热身环节开始就要紧扣本次活动主题,注重此次活动重点肢体部位的锻炼;
3.器械要与幼儿的数量成正比;
4.活动中注意队形与方位的转变,以提高孩子运动的密集度,避免消极等待;
5.因材施教,一样的活动、同样的级组,可以考虑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去设定活动内容的简易和要求高低。
语 言 组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的语言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是其他领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语言活动的组织要更注重孩子语言的交流与表达方面。
★ 优化建议:
1.根据语言活动中的不同内容,教师的语言表达中语气语调可以有更多变换,以达到让孩子身临其境的效果;
2.一节课的内容呈现非常丰富且完整的时候,更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关注孩子的语言表达中来,创造更多的机会引导孩子去说、去表达;
3.注重引导孩子用完整的话进行表述;
4.语言活动的内容是很好的班级环境展示题材,语言课后可以把相关句式、图片投放进语言区让孩子操作、巩固、创编,形成班级环境的动态良性循环。
美 术 组
孩子的初步表现与创造能力是需要孩子在生活中进行细心观察和体验的同时,教师适时给予适当的指导。
★ 优化建议:
1.同样的题材,可以思考如何改变目标和处理内容要求,使其可以适应更广范围的年龄阶段;
2.妥当处理绘画作品的小结和分享,有利于提升孩子的经验。一般来说,让孩子上来分享3-5张绘画作品是比较适应的;在这些作品的选择上要注重作品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3.注重提问语、引导语和个别指导语的有效性让孩子能更精准地把握绘画内容的要点和整体的构图及细节。
此次教师们的教学活动能以幼儿为本、根据《指南》对各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目标要求、结合本班孩子的现有发展水平进行设计,为孩子创设了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孩子在游戏和情境中进行学习、得到发展,充分地体现了“幼儿为本、自主建构、适宜引导、更好发展”的兴华课程理念。
所谓教学相长,老师们在设计并实施活动的同时,也从孩子在活动过程的反馈中,总结和反思自己教学活动的适宜性,以此促进今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优化。
编者注:本文所有图片未经同意,一律禁止他用。
文|崔秋容
图|集团八幼
编辑|梁海妍
审核|凌晓楠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