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是为了更好地成长,也是为了更好地搭建经验共享的平台和吸收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验,促进园所间的学习与发展。11月5日,集团四幼迎来了杭州市教育系统中青年后备干部共24人来园观摩。
孩子是幼儿园真正的主人,环境为教育助攻。在吴琴芳园长和梁雪莲执行园长的带领下,老师们参观了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其中有符合孩子兴趣的户外环境设施、精巧适宜的室内环境设计、贴合的硬件设施,比比皆引人入胜。
参观的老师们纷纷感叹室内外环境布置的用心与细致。从细微处着手,让孩子们在充满创意、充满智慧的环境里运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操作、探索、创造,同时在潜在的环境中汲取知识。生活在这里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
参观结束后,吴园长就集团四幼概况和课程实施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包括园所文化、教学特色、理念宗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
学科课程有其独特的价值,系统性、逻辑性。吴园长从学科课程出发,以数学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为例,向老师们阐述了集团四幼的课程体系。
当前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
新教师居多,缺乏经验;
对数学核心关键经验不清晰;
支持策略运用不当等影响了对幼儿数学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通过理论学习帮助教师理清各年龄段数学关键经验,聚焦研讨,关注数学材料的设计与使用,在实践观摩中研讨与总结,在培训与研讨中改进支持策略,结合实践与反思梳理出各年龄段的关键经验及指导重点,由此形成了园本课程。
经过教研调整与完善,集团四幼取得的成果显著。班级内数学区材料逐渐丰富且具有动态性,教师会不断根据孩子的需求和发展水平调整材料的使用与投放。通过教学研讨,教师们的指导策略得以提升,教育教学活动也不断生活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体验是孩子们的重要学习方式,是经验和态度形成的基础。快递员是我们生活中会经常接触到的一个职业,了解、体验各种职业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有效途径。吴园长以《小小快递员》为例阐述经验主题,向老师们介绍主题探究活动的开展实施全过程,让老师们在聆听中体会孩子们特有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
一个好的课程需要一个好的实施环境。在室内外一体化建设中,我们需要系统思考,考虑孩子们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更需要融入对课程文化的理解和自然生态观的渗透,结合园本实际进行规划与发展。吴园长结合室内环境创设、室外场地规划阐述如何将孩子们的经验一体化,通过内外互补进行经验整合。教师们细致聆听,吸收借鉴。
编者注:本文所有图片未经同意,一律禁止他用。
图文|黄情
编辑|陈玉华
审核|赵媛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