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让幼儿“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教师应“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感知植物生长的奥秘,使孩子们亲近自然、喜欢自然,集团十四幼的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创设属于自己的种植角,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暖冬里植物角的故事吧!
1
种植前的准备
什么植物适合冬天种植呢?孩子们和爸爸妈妈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冬天适合种植耐寒的植物,比如白菜、萝卜等。于是,教师制作统计表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统计种植的植物。
确定好要种植的植物后,教师将结果告诉家长们,发动家长收集种植需要的种子、器皿、泥土等材料。
并将收集到的各种豆子类种子放在种植角,方便孩子们观察对比。
2
开始种菜啦!
孩子们将蒜和葱直接放进泥土里,可是胡萝卜和白菜的种子怎么播种呢?在教师的建议下,孩子们向厨房的林师傅请教。 于是,林师傅非常用心地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关于种植蔬菜的课。
原来胡萝卜的种子需要先浸泡,放到冰箱里等它发芽了才能种到土里。林师傅带着孩子们一起浸泡胡萝卜的种子,并放到冰箱里。 接着又和孩子们一起种大白菜。
看,孩子们学习得多认真!
3
种植角的故事
孩子们每天都会帮助植物晒太阳,给植物浇水。为了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孩子们每天都会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并与小伙伴交流分享。
在孩子们的照顾下,植物很快就冒出了小芽。但是由于孩子们浇水过多,植物出现了歪道的现象。
一天中午,小宝浇水时发现了这个问题。
小宝:“老师你快看,我们的菜都倒了。”
带着小宝的问题,教师和孩子们展开讨论:
梓昕:“有两根葱都弯掉了。”
余霏:“白菜都倒了。”
啟铮:“要用胶布粘起来。”
欣妍:“是我们浇水太多了。”
教师:“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告诉大家这盆蔬菜已经浇过水了,不需要再浇了呢?”
嘉树:“可以做一个标签插上去就知道了。”
最后,大家决定制作一个:已浇水标签。孩子们每天浇过水之后,就将标签插上,这样就不会重复浇水了。
我已经喝过水了哦
孩子们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幼儿园种植活动强调让幼儿亲自参与种植的过程。集团十四幼教师从种植角的创设开始,让幼儿自己选择种植的植物,到准备种子、播种等都由幼儿参与,让幼儿真正成为种植角的主人。通过种植活动,让幼儿发现各种植物的外形特征、生长周期、生长需求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等,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萌发亲近自然、喜欢自然的情感。
素材:集团第十四幼儿园(胡雯 李珊)
编辑:陈静珊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