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人”是大班的第一个主题,旨在帮助大班幼儿增强对于祖国的认知,建立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从长江黄河、五岳山川,到民俗艺术、技艺传承,抑或是智慧结晶、科技发展……这些都将在主题活动中等待孩子们去探索。伴随着深入的了解与发现,幼儿便会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我是中国人”的自我认知,萌生爱国之情。本期age06教师刊,整理了大班“我是中国人”相关主题资源,供老师们参考选用。
认认学学
大好山河初一览
“我是中国人”主题的开展应注重情感激发,让孩子们从多方面感受中国的强大,感受中国多元文化,从情感上进一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科学活动:长城
设计思路:
长城不仅仅是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更是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学习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了解长城的功能、外形以及简单的建造方法,激发幼儿对于长城的探索欲望,萌发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情。
活动目标:
1. 了解长城的功能、外形以及简单的建造方法。
2. 激发对于长城的探索欲望,萌发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情。
??扫码查看详细方案
社会活动:金锁银锁
设计思路:
“糯糯”的上海话,让很多幼儿倍感亲切。因此,选择“金锁银锁”这一音乐游戏,旨在使幼儿进一步感受上海童谣的风味。本活动先让幼儿观看游戏录像,初步了解游戏方法,然后让幼儿发现问题,自主学习游戏的规则和方法。
活动目标:
1. 感受上海童谣的特殊韵味,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本土文化的了解。
2. 自主探讨游戏规则,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扫码查看详细方案
美术活动:京剧脸谱
设计思路:
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艺术,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其唱腔、做功、服装道具等都蕴含了中国特色的美,对幼儿来说极具欣赏、探索的价值,也是幼儿感受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切入口。
京剧脸谱蕴含的意义,包括颜色、花纹所表示的人物性格特征、以及不同脸谱与其代表人物之间特定的关联性等;而且脸谱本身还有着对称的特点,对幼儿模拟绘画脸谱来说也是一个难点。因此,围绕京剧脸谱适合开展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活动,以幼儿喜爱的、熟悉的故事和人物引发其探究的兴趣,才能引导着幼儿对京剧脸谱的探究逐渐深入。
活动目标:
1. 通过探讨交流,了解西游记人物的脸谱及特征,并通过观察配对来感知脸谱的对称特点;
2. 能提出新的问题,引发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扫码查看详细方案
音乐活动:红星闪闪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利用幼儿熟悉和喜爱的影片《闪闪的红星》主题曲“红星闪闪”作为素材,能引发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和积极的表现意愿。该主题曲为三段式旋律,既有明快雄壮的进行曲节奏,又有婉转悠扬的慢节奏,也很适合幼儿听辨和表现。
设计中将音乐、视频、图片以及游戏相结合,激发出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既能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听辨能力和动作的表现能力,又能培养幼儿初步的爱国主义精神。在音乐和舞蹈融合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想象与理解,塑造出独一无二的小红军形象。
活动目标:
1. 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对歌曲《红星闪闪》的节奏与旋律、以及背后故事的理解。
2. 在与同伴的共同表演中,分享体验和自主表现的乐趣。
??扫码查看详细方案
语言活动:孝亲敬老
设计思路:
孝亲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祖辈带娃也是当代家庭中极为常见的现象。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情,培养感恩之心。
活动目标:
1. 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情,了解一些基本力所能及的可以为老人做的事情。
2. 知道孝亲敬老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抱有感恩之心。
??扫码查看详细方案
做做玩玩
民俗艺术趣探索
无论从认知或情感的角度,幼儿对学习活动中内容的直接经验都很有限,很难一下子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在主题活动背景下创设丰富的个别化学习十分重要,使幼儿的学习得以延续的同时,还能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建构。
手绘青花瓷盘
材料与呈现:
青花瓷图片、一次性纸盘、铅笔、蓝色水彩笔
要求与玩法:
1. 幼儿根据教师展示的青花瓷图样,构思明确后,设计好草图,用铅笔勾勒。
2. 根据草图下笔绘画,也可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添画。
观察与指导:
1. 幼儿是否能够把握图片画面中对称关系、线条数量等特征。
2. 引导幼儿注意画面的构图,线条有疏有密,主题突出,有适当的留白空间。
3. 无需完全仿照图片,可以华丽庄重,也可清新秀丽,还可以卡通童趣,或者具有故事性的画面,请幼儿尽情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吧!
绣花
材料与呈现:
彩色毛线、针(钝头的类似十字绣的针)、大绷架、绷架上画有各种简单线条的图画。
要求与玩法:
1. 幼儿根据图案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刺绣。
2. 学会简单的刺绣方法(一上一下,两格两格沿着线锈)。
观察与指导:
1. 关注对中国绣花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经验。
2. 关注幼儿是否会使用工具及材料。
3. 关注男孩是否有兴趣参与游戏。
提示:
1. 从照片可看出参与活动人数为2人,参与活动的幼儿必须耐心、细心地完成工作,所以比较适合放置在安静的区域中。
2. 在绣架的周围可以放置以一些中国刺绣的珍品,例如团扇、手帕等,以及幼儿如何完成刺绣的步骤图。
扎染
材料与呈现:
丙烯颜料(普蓝)、绳子(棉纱线)、布、筷子、托盘、抹布。
要求与玩法:
要求
1. 了解扎染图案的特点和掌握一般的扎染制作方法。
2. 培养孩子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喜爱。
玩法
1. 欣赏扎染作品,激发幼儿扎染的兴趣,初步感知扎染艺术。
2. 引导幼儿尝试扎染:
(1)捆扎:将白布从中间提起,然后把下方四周的布握拢,再用绳子打活结。
(2)染色:将捆扎好的白布放进颜料水中浸染,注意要浸透。
(3)展开:将浸透的布拧干,松开捆扎的绳子,展现布上的纹样。
观察与指导:
1. 指导幼儿观察扎染过程中颜色的变化。
2. 扎染中各种捆扎方法的不同,染成的图案纹样多变。(不同的扎法也能变化出不同的花纹)
旅行去
材料与呈现:
地图拼板,中国地图(大),任务卡,各种对应小图片,点读笔,测量材料(即时贴线条、扭扭棒、小木棍、吸管等),记录表
要求与玩法:
玩法一
运用点读笔,了解一些省市的名称、著名风景及地理位置。
玩法二
找到地图上名城、名景;少数民族代表的省市;动物聚集的省市;代表性土特产的省市;黏贴对应的图片。
玩法三
1. 两人一起设计旅游线路图,找出想去旅游的地点并黏贴在记录表中。
2. 了解记录旅游地的特点,并向同伴进行介绍。
玩法四
1. 运用各种测量材料测量北京和其他城市的距离,并记录。
2. 比较每个城市离北京距离的不同。
观察与指导:
1. 观察幼儿能否在地图上识别我国首都北京等代表性城市和自己熟悉的一些地名。
2. 观察幼儿对我国各地主要的名胜和特产的了解。
3. 指导幼儿通过少数民族图片,了解我国五十六民族中的一部分。(如傣族、藏族、蒙古族等)
4. 观察幼儿设计的旅游线路,引导幼儿交流到各地去旅游的经验和感受。
5. 观察幼儿运用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引导运用多种材料进行测量比较。
巧妙创设
环境浸润添意趣
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师”,它包含了对孩子发展有积极意义的“隐性课程”,无需刻意教授,便赋予了幼儿感知和探索的空间。
中式美学
教师可以通过建筑、书画等元素,打造具有传统审美价值的环境,帮助幼儿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国文化的意蕴。
艺术瑰宝
我国的民间艺术种类相当丰富,素雅的青花瓷、生动的京剧脸谱、质朴的扎染花布等,不仅可以“点亮”个别化活动,还能将幼儿作品融入环境中,孩子们可以在探索和创作中获得直接经验。
传统医学
教师也可结合自然角,制作一个百宝箱,里面放满生活中常见的中草药,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对中草药的认识,增强其对于中医药文化的认知。
航天科技
教师可根据幼儿核心经验,布置主题墙,使其了解中国的航天事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
绘本阅读
古往今来增见闻
优秀的绘本总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带他们拓展经验的边界,看见自己还未知的世界。因此,通过绘本和幼儿聊一聊“祖国的过去与未来”亦是很好的教学方式。
《敦煌》
苏小芮
中信出版社
该绘本描绘了敦煌的瑰丽与惊奇。故事自小女孩无意间捡到的一枚石头开始:老石头长了一副“老人脸”,像一位老神仙似的被小女孩自沉眠的旧梦中唤醒,将纵穿数千年的敦煌历史画卷徐徐展开,湖水干涸、雅丹地貌形成时,它在地质变迁中诞生……
《你好,长城》
齐德利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从山海关到阳关,8.8米长卷,一关连着一关,随山川起伏,一砖叠一砖,成为地球奇迹。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可有多少好汉能真正静下心来,仔细观摩不同气候带和不同地貌区的长城,各有什么不同呢?教师不妨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耐心寻找,试着说一说这到底是为什么。
《飞船升空了》
张智慧 著
郭丽娟 酒亚光 王雅娴 绘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书中以神舟飞船升空为主线,讲述发射场、火箭、飞船、测控通信等有关知识。让幼儿了解航天事业的发展,培养他们对航天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祖国,我回来了》
张子剑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绘本讲述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克服阻碍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故事。钱学森早年留学美国,学习成绩优异,继续留在美国前途无量,但他毕业后放弃了优渥的条件,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为国家的科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写在最后
或许孩子们尚且说不清何为“中国”,也讲不明作为“中国人”是种怎样的体验,但相信通过教师的巧妙引导,随着他们慢慢成长,再看见国旗升起时,遍历祖国河山时,说起动听的汉语时,有一些根植在血脉中的印记便会愈发清晰起来。
如果觉得本公众号的推送服务对大家有意义、有价值,星标「上海学前教育网」,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我们啦!方法见下??
来源:课程通、上海学前教育网、长宁区虹桥第二幼儿园、闵行区春申景城幼儿园、嘉定新城云谷路幼儿园、松江区崇德幼儿园、奉贤区青村幼儿园
指导:思齐、如一
主编:吉页
责编:度岸
你们点点“分享”,给我充点儿电吧~
记得点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