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入园初期的新小班幼儿,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难免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既要注意贴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还要设法安抚其情绪,让孩子们高高兴兴来上幼儿园,逐步适应在园生活。
本期Age06教师刊分别从集体活动、个别化学习、家园共育等三个方面,为教师推荐“新小班入园适应”相关资源,以期让教师们更好地帮助幼儿“适应环境”“适应同伴”“适应一日生活”,循序渐进做好入园适应。
// 语言活动:我的名字
推荐说明:教师借助孩子们喜欢的动物手偶,引导幼儿主动说出自己的姓名,增强其自我认知的能力,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扫码看详细
<< 扫左方二维码看详细
// 音乐活动:找朋友
推荐说明:喜欢交朋友是幼儿的天性,特别是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幼儿,但该如何鼓励孩子们跨出交友的第一步呢?教师结合主题“我的幼儿园”,并以歌曲《找朋友》为载体,设计了该音乐活动。歌曲本身歌词易懂,旋律简单好听,适合配上身体动作进行游戏,且歌曲有改编歌词、创编动作的空间。孩子边唱《找朋友》边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游戏,让他们很容易在这种欢快的音乐声中体验到交朋友的乐趣。此外,游戏中还可以交换不同的朋友,通过游戏中的交往,使孩子们更快融入到班级这个大集体里,慢慢地喜欢上幼儿园。
扫码看详细
<< 扫左方二维码看详细
// 健康活动:左脚右脚碰一碰
推荐说明:为了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掌握穿鞋的本领,在设计该活动时,教师根据童鞋的基本特点,结合幼儿身心发展情况和《纲要》的要求,巧妙构思和设计了木偶剧《鞋宝宝》、“碰一碰”“送鞋宝宝回家”等游戏活动。孩子们在和同伴一起寻找“小窝窝”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穿鞋的本领,同时提高观察辨别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扫码看详细
<< 扫左方二维码看详细
// 生活活动:小熊的新床
推荐说明:教师利用孩子们为小熊准备新床及卧室里的生活用品这一情境,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自己,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萌发幼儿独立睡小床的愿望。
扫码看详细
<< 扫左方二维码看详细
//学习活动:抱抱
推荐说明:为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教师选取了《抱抱》绘本中几个具有代表性动物的画面,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主要分为两个环节:猜猜学学动物的拥抱,增强认知经验,模仿动物的肢体动作,感受抱抱的快乐,体验老师、同伴的爱;聊聊说说我们的抱抱,拓展生活经验,愿意用拥抱表达对老师、同伴的爱,为孩子们学习表达内在的情绪感受提供载体。
扫码看详细
<< 扫左方二维码看详细
教师也可以下方的科普视频为依托,让孩子们通过小动画了解入园后的生活,知晓需要遵守的规则,明白上幼儿园的好处……
▲伍迪与蒂格幼儿园第一天
视频简介:宝贝们离开熟悉的家庭场所,来到陌生的“小社会”,是如何通过自我调节,在老师或朋友的帮助下融入幼儿园的生活,并开始喜欢幼儿园的呢?
▲好朋友 共分享
视频简介:好朋友与好朋友之间是怎样相处的呢?他们会邀请好朋友一起做游戏,一起分享好吃、好玩的东西……
▲细细嚼 慢慢咽
视频简介:吃饭时不能做什么事呢?小动物们说吃饭时不能睡觉、不能说话、不能一边吃饭一边喝水;老师说最重要的是吃饭不能吃太快,要细嚼慢咽。
▲要排队 不插队
视频简介:“小朋友,要排队,不推不挤不插队。你第一,我第二,大家一起排好队。”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就能慢慢建立起来啦!
// 操作区游戏:我的朋友多
游戏目标:幼儿找到几个好朋友或自己熟悉的朋友,并说出他们的名字。
游戏材料:幼儿照片、KT板、彩纸
游戏玩法:
玩法一:可以把自己的好朋友照片找出来,放在一列“火车”上。
玩法二:把自己熟悉的和能叫出TA名字的小朋友照片放在一列“火车”上。
玩法三:找出教师说到的几位小朋友的照片,放在一列“火车”上。
// 操作区游戏:大家一起来排队
游戏目标:在排序过程中引导幼儿认识并找到好朋友。
游戏材料:KT板、牛奶盒制成的底板、幼儿的大头贴。
游戏玩法:
玩法一:请幼儿根据KT板条的长短不一从高到矮进行排序(从矮到高也可以)。
玩法二:将12根KT板条分别放入两个高矮不一样的牛奶盒里,6根高的放在高盒子里,6根短的放在矮盒子里。
//生活区游戏:我爱我家
游戏目标:在游戏情境中学习自主收拾整理,初步养成收拾物品的习惯。
游戏材料:娃娃家生活场景材料:卧室、客厅、厨房、餐厅、淋浴房、小院子等
游戏玩法与价值:
(1)娃娃肚子饿了——做饭并喂娃娃吃饭
幼儿在厨房快乐地摆弄小勺子、小铲子给娃娃吃饭,并在做完饭后按标记收拾厨房用具。学习用勺子、筷子喂娃娃吃饭;学习用奶瓶给娃娃冲奶、喂奶。
(2)给娃娃穿衣服——学习拉拉链、按揿纽、扣纽扣、扎带子的生活技能
通过操作桌面的小衣服材料,学习自己拉拉链、按揿钮、扣钮扣、扎带子的生活技能。
(3)帮娃娃叠衣服——学习叠衣服以及裤子的技能
通过看图示、念儿歌练习叠衣服以及裤子的技能。
//无压力游戏:玩具摆弄游戏、低阶拼搭游戏
对处于入园适应期的幼儿来说,无压力的玩耍是舒缓情绪、转移注意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因此,诸如洋娃娃、玩具汽车、玩具枪等幼儿十分熟悉的成品玩具,可适当存在于这一时期的幼儿游戏活动中。
游戏推荐一、玩具乐园
游戏目的:缓解幼儿入园不安情绪,转移其注意力。
游戏材料:
1.洋娃娃、布偶、玩具车、玩具枪等各类型低幼玩具;
2.地面铺设地垫。
游戏玩法:随意、自由地选取和摆弄任意玩具。
游戏推荐二、瓶罐碰碰乐
游戏目的:借助堆、放等动作进行压力释放,缓解入园初期的焦虑不安感。
游戏材料:
1.已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的各类型塑料空瓶、罐、盒若干;
2.地面铺设地垫。
游戏玩法:幼儿随意选取材料,自由摆弄、堆搭。
争取家长的配合、达到家园教育同步、形成教育合力,也是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幼儿入园适应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开设讲座、召开线上家长会等方式,科学指导家长,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集体。
教师也要注意与家长积极沟通,及时交流孩子在园的一天生活情况,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坚定“送孩子上幼儿园是正确的”“我家孩子能做到!”的信心。
这些亲子小游戏教师也可以推荐给家长,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1)游戏一:认识自己名字
和孩子一起玩捉迷藏【喊“到”】的游戏。孩子躲起来,家长叫孩子名字,听到后就出现并喊“到”;家长也可以加入喊“到”的行列哦。
(2)游戏二:认识自己的物品
家长可以在孩子们被褥、衣物上用孩子熟悉的、喜欢的小动物或卡通形象做标记,并和孩子一起互动:如认一认这些标记;鼓励孩子们开口说一说:这是我的xxx(被子/衣服/水杯/…),强化他们的记忆。
最后,教师要提醒家长牢记这三点:
接送孩子放学要守时;
学会理解孩子、静待花开;
正面沟通,正向鼓励,采用科学的方式帮助孩子缓解不安情绪。
“步入幼儿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转折期。当他们走出以自己为中心的家庭环境、走进集体、走向社会时,由于自身条件和成长背景的不同,幼儿在新入园时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用充盈的爱心、耐心以及专业周到的准备,为孩子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寻找最适用于每一个孩子的方法,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如果觉得本公众号的推送服务对大家有意义、有价值,星标「上海学前教育网」,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我们啦!方法见下??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课程通”
(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用“园园通”账号登录后即可浏览哦~
内容来源:课程通资源
指导:思齐、如一
主编:吉页
责编:哆米
有你认识的人吗?点“分享”,告诉TA
记得点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