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
各位老师,最近你们的幼儿园里是不是也在着重于师德师风建设呢?不知何时起,幼儿教师成为了一个饱受质疑的职业。那么,在许多并不那么了解学前教育的人面前,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用过硬的专业素养粉碎那些无端的质疑和指责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与大家聊聊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那些核心能力。
01
爱心力
幼儿教师首先要爱幼儿,这一点毋庸置疑。因此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即为爱心力。
如果问幼儿园老师“你爱孩子吗?”相信绝大多数老师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但是,爱孩子可不仅仅是“给孩子一个微笑”或“给孩子一个拥抱”就可以的。
爱孩子的第一步,是要“变成孩子”。教师要能够与孩子“疯在一起”,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幼儿园中的各种活动。你不仅仅是教室里的那个指导者,更是那个富有童心的“孩子王”。
而在这种“疯在一起”的同时,具有爱心力的老师还懂得什么时候给予什么样的回应能够自然地促进他们的发展。也就是说,真正的爱孩子,是能够用专业的视角做换位思考。
02
理解力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提出:“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提供时间、机会让幼儿表述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教师要注意倾听并从中获得幼儿的真实想法。”
这正是幼儿教师理解力的体现,理解力是一种接纳的能力:
成人之间会存在观点之间的差异,所谓理解,即接纳对方的观点;而教师与幼儿之间存在知识、情感、社会性上的巨大差异,所谓接纳,即教师要“宽容”这种差异。
1.接纳幼儿的年龄特征
幼儿有其独特的年龄特点,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幼儿,而应该积极地投身到幼儿的世界中去。
推荐阅读:《幼师基本功!一文记住3个年龄段孩子的所有特点》
2.接纳幼儿不同的性格特征
除了年龄特征,幼儿的性格特征和气质类型也是各不相同的。在我们的幼儿园里,不少老师都习惯于将幼儿趋于同一:吃饭要不快不慢、走路要手拉好手……
虽然在师生比的限制下,同一性的确能方便教师的班级管理,但在真正理想的师幼交往中,教师不会拒绝幼儿不同的性格特征以及他们表现出的行为。安静不错,好动也不错;愿你听话,也不希望你毫无倔强;做事快也好,慢也没问题……
瑞吉欧说:“儿童有100种语言。”我们要做的,就是守护这100种语言,而不是剥夺其中的99种。
3.接纳幼儿的不同见解
因为家庭、个性等诸多背景,幼儿对各种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很多教师习惯于“纠正”,用自己预设的答案来限制幼儿,这也是幼儿教师应该避免的问题。要知道,比起说出“正确答案”,幼儿能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重要得多。
4.接纳幼儿的失误和错误
有的教师见不得幼儿犯错,急于纠正或干脆替幼儿代劳。这样做的结果看似美好,但却忽略了挫折与探索对幼儿的帮助。我们总说,挫折使人成长,所以教师也应该接纳幼儿的失误和错误,让幼儿有自主探索的机会,在挫折中成长。
03
开放力
在学前教育中,有的老师常犯一个错误:过分注重教学的目标性与活动开展的便利性。这严重限制了幼儿的自主探索,而幼儿真正需要的,是一种开放的氛围:
1.让幼儿回归正常生活
要让教育走入幼儿的日常生活,就像陈鹤琴先生说的“生活即教育”,将教育融入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而不是那些简单粗暴的教育形式。
2.解放幼儿的手脚
在一日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各种“危险”,桌角、楼梯、厕所……这些平常的事物到了不少教师的眼里,都成了会让幼儿摔倒、撞倒的危险玩意儿!
但是,我们真正要做的,不是让幼儿“远离危险”,而是让幼儿懂得分辨“危险”和风险,能够通过自主判断,远离危险、评估风险,并用于挑战有一定风险,但是能够促进自身能力发展的活动。
3.提供灵活的教学内容
这就联系到我们常提的“生成性课程”的概念。我们的教学活动,不应该是完全跟着预设目标与活动流程走的,而是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接受程度随时改变的,在活动中生成的课程。
04
关注力
幼儿教师另一个重要的核心能力,是能随时关注到幼儿细微需求的关注力。这种关注是对幼儿需求的关注,考验的是教师把握细节的能力。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提出:“教师对幼儿活动时的场地、设施、器械、服饰,以及擦汗、喝水等都要予以关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这种关注力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关注幼儿的需求
教师除了根据一日活动流程,开展好每个环节,还要注意到幼儿的个别需求并及时满足。虽然在当前的师生比下,做到这一点的确很难,但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在和搭班、保育员的配合下努力为达成这一目标而努力。
2.注重安全工作
一方面,教师要加强教室的安全建设,如设置防撞桌角、选用安全无毒的材料;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幼儿进行适宜的安全教育,提升幼儿保护自己的能力。
05
文化力
近期,幼儿教师再一次走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无数文章都指出:幼儿教师的师资队伍素质较低。虽然,也有很多幼儿教师受过正规的教育,拥有学前教育的资质,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幼儿教师的文化底蕴正逐渐缺失。
很多的幼儿教师只记得自己是“教书匠”,却忘了自己是“文化人”,更是一个“文化教育者”!
什么是文化?著名作家龙应台这么定义:“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这与古人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谋而合。
回归现实,我们幼儿教师应该做的,是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渠道有很多,无论是读书还是参观博物馆,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而文化有诸多的分类,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注重道德品行的“德性文化”尤其重要。
简单来说,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文化底蕴即如何“为人师表”。
06
反思力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一个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教师发展=经历+反思。这个公式的意思是,教师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经历,但如果没有反思的过程,是很难将这些经历转化为自身发展的。
那么,幼儿教师应该反思什么?自上世纪六七十时代以来,受到英美国家“教师研究者”运动的影响,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教师研究”的浪潮。但在模仿的过程中,我们也陷入了一些误区。
有些地区将教师研究等同于撰写学术论文与科学报告;而有的学者则提出幼儿教师应该像专业研究者一样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样的误区,让科学研究成为了广大幼师的负担,她们并没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去完成这些“额外的工作”。
那幼儿教师不需要开展研究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科学研究是提升教职工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而对幼儿教师来说,科学研究不是那些论文、报告,而是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反思。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提出:“教师可以设计自评卡或反思笔记的方式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态度等进行分析,并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
以上,就是今天想要与各位老师分享的“幼儿教师的核心能力”,希望我们能共同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用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巧粉碎对我们的质疑!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威海市环翠区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