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冬天快乐
我常常收到大学生其中主要是师范生的许多来信。几乎所有的信里都提出一个问题,我觉得,回答这个问题对于许多未来的教师是有一定意义的。这个问题的意思是:究竟在教育工作中什么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批注:从事学前教育二十多年,个人认为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对孩子要有发自内心的爱和责任感,这是做好教育的根本和基石】我对这个问题已经思考了32年。回答它并不那么容易,因为在我们的工作中,没有哪一样是次要的东西。不过,教育工作毕竟还是有个核心的。
未来的教师,我亲爱的朋友!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批注:反思我们当下的教育,过多关注孩子的成绩和分数,虽然经常说要尊重孩子个体差异,要针对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实施相应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支持孩子获得现有水平上的不断提高,但在目前班级大班额的情况下,真正做到实施落地并不容易。孩子不是灌输知识的容器啊,只有真正把孩子看成活生生的人,才能真正带动教师观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批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快乐工作的重要基础,只有学生喜欢信任教师,才能够认真接受教师的教学,教育才可能真正发生。无论是幼儿园、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同等重要的】
儿童的脑力劳动、他在学习中的成功和失败,——这是他的精神生活,是他的内心世界,无视这一点就会带来可悲的后果。【批注:当我们面对“问题孩子”时,时常会把注意力关注在他的外在表现上,例如说谎话、攻击性强、缺乏专注力等等,但其实,所有问题的出现都与孩子没有被满足的内心需求有关,只有关注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问题根源所在】请记住: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刻苦顽强地用功学习的最强大的力量,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批注: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和建立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感,是作为教师的第一要务】。当儿童心里有这股力量的时候,你就是教育的能手,你就会受到儿童的敬重。而一旦这种不能以任何东西相比拟的精神力量的火花熄灭之时,你就变得无能为力了,即使有影响儿童心灵的最英明、最精细的手段,它们都会成为死的东西【批注:我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教育能手,能够激发孩子内在的精神力量,从小拥有自信和内驱力】。
不久前,在一所学校里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有一个学生,无论怎么也弄不懂,植物是怎样吸收营养、怎样呼吸的,怎样从幼芽里发育出叶子,怎样从花里结出果子的。生物教师经常提问他和刺激他:“难道你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弄不明白吗?你究竟能干点什么呢?”【批注:真正爱孩子的教师不会去指责孩子,而是会根据孩子的现有能力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使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和成功体验】在这个男孩子的心里,渐渐地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最基本的知识对他来说也变得复杂了,因为缺乏自信心像一堵墙一样挡住了他通向认识的道路。【批注:好的教育应该是照亮孩子前行之路的灯塔,不应该成为阻挡孩子的一堵墙,这是孩子的不幸,更是生物教师的悲哀】有一次上课时,生物教师说:“再过几天,幼芽就要长出来了,我们全班都到长着栗树的林荫道去观察。在那里,要是阿辽沙还说不出别人都明白的东西,那时候事情就毫无希望了。”【批注:打击孩子的语言如利刃一般,无形却伤害极大】
生物教师很喜欢自己栽种的东西,他从种子培育出栗树的幼苗,再把这些小栗树排成一条林荫道。当全班学生来到栗树林荫道的时候,教师惊呆了:树上的幼芽全被剥掉了……学生们也垂头丧气地站在那里。而在阿辽沙的眼光里,一刹那之间露出幸灾乐祸的火花。【批注:当教师在孩子的心里播种下“恶”的种子,还能指望收获善的果实吗?】
这个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是内心的深深的痛苦,屈辱,精神力量的突然燃烧和爆发。阿辽沙以此表示抗议。他感到,教师的话里含有恶意。而孩子是要以怨报怨的,有时候甚至做出奇怪的、荒唐的、毫无意义的事来。【批注:问题孩子的背后,有时也是因为问题老师的推波助澜】
但比较常见的情况是:一个学生,接连不断地吃“两分”,他就跟自己的命运妥协了,渐渐习惯了这样的想法,就是“自己什么都不行”。每当我看到这种态度冷淡,毫无怨言,准备好耐心地倾听教师的讽刺和训斥而无动于衷的学生时,我的心里就充满了不平和愤慨。我的年轻的朋友,请你像怕火一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吧!要为这种毫无怨言,默不作声,准备接受任何训斥的学生而感到可怕。这对一个人来说是最可怕的事。【批注:是的,当一个孩子对未来看不到希望,没有前行动力,这对孩子来说是致命的伤害】当你看到学生性格执拗、爱发脾气的时候应当感到高兴,应当容许学生对你的思想似乎抱着不信任的态度,而让他去检验,去研究吧。“执拗性格万岁!”——我真想用最鲜明的字体写下这句话,并把它张贴在教员休息室里……你是明天的教师!请记住: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的世界。他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交给我们,做教师的人。这颗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批注: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能看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发生,相信每个孩子本性具足,才能给与孩子更多的信任、鼓励与支持】要是我们,做教师的人,在心里也像儿童对待我们那样,把无限的信任同样地给予他们就好了!那将是一种富有人情的相互尊重的美妙的和谐。【批注:当孩子们眼里有光,带着好奇和对老师的信任走进教室的时候,作为教师,如果也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孩子,观察和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的给与认可与鼓励,那对孩子和教师来说,都是一种幸运和幸福】
教师对学生力量的信心表现在哪里呢?我们的工作的辩证法告诉我们,教师永远也不会遇到这样的时刻的到来,使他有权利说:由于我尽了自己的努力和操劳,这个学生已经达到极限,从他身上再也得不到更多的东西了。学校教育里的许多失误,其根源正是在于有些人抱有这种思想。请你记住:人的力量和可能性是不可穷尽的。【批注:每个孩子都带着各自的成长密码来到这个世界,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可能与潜能,教育的功能就是启发与唤醒】一个学生可能在一整年里都没有把某种东西弄懂弄会,可是终于有那么一天,他懂了,会了。这种“恍然大悟”(我想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思维的觉醒”的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在儿童的意识里逐渐积累起来的,【批注:量的积累就会带来质的变化,“思维觉醒”的时间也和孩子现有能力水平有关】而且我们,做教师的人,是在用自己的信心帮助它的积累。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灰心失望。学生今天不会的,过三年才能会,那么我在这三年里始终坚信人的力量是不可穷尽的。结合这一点,我想向你,年轻的朋友,提出如下的建议:正像外科医生把一些非常锐利的手术工具放在清洁的金属盒子里以备使用一样,你也有一些最精细、最有灵性、最锐利而不十分安全的工具——评分,最好让它多在盒子里放着,而不轻易使用。我认为,那种几乎学生说了每句话都要给他打个分数的习惯,是一种教育修养处于蒙昧状态的标志。以这种态度对待事情,这种最精细的工具就一会儿变成蜜糖,一会儿变成棍棒:它使这一个人陶醉,使那一个人受伤。我希望,学校里不要搞那种所谓“积累分数”的追求评分数量的事。在一个学季里,一个学生该有几个分数,让教师去掌握就可以了。【批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用分数衡量学生的现象依然存在,人人都在批判,却又无法做到弃之不用,如何才能从分数怪象中脱离出来,如何建立合乎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评价机制,是作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请记住,即使是成年人,白费的、毫无结果的劳动,也会使他感到羞愧难当和头脑糊涂的,何况我们接触的是些孩子。如果学生从他的学习里期待不到什么成绩,他就会失去对自己力量的信心,就会变得要么粗暴,要么灰心。
学生如何看待自己,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道德面貌。在学校里,目前还存在许多手工业方式的东西:学生认识周围世界,却不认识自己,更不了解自己。【批注:认识自己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而在学校现有的课程设置中,在此方面的教育引领无疑是缺乏的】我坚定地相信,儿童在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应当认识自己,应当充满一种深刻的自我肯定的感情。自我肯定是自我教育之母。自尊感是一个人的荣誉感、名誉感、健康的自爱心的最强大的源泉之一。当你走上教育工作这个创造性的岗位时,请记住:你必须教会儿童进行脑力劳动,教会他们思考、观察、理解,从脑力劳动的成果中感觉出自己的精神力量。【批注:内在精神世界决定了一个人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换一句话,你所看到的世界是你内在世界的投射,内心有什么,就能看到什么。我们应该从小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成为内心丰盈的个体。】
当跨进校门的时候,你不仅成为本门学科的教师,而且首先是一个教育者。你应当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一样思考,一样感知,一样识记的。一个学生已经弄懂了你想教会他的东西,而另一个学生还没有弄懂,但这并不说明他不愿意学习。要让他有时间再想一想,不要把他那一点渴求知识的微弱的火花吹灭。只有在学生的脑力劳动取得成绩,哪怕是微小的成绩时,再来给他做评定。【批注:教师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孩子提供适合他的进阶目标和方法。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时也需要教师具备静待花开的耐心与坚持,鼓励与支持】你要善于从每一个学生身上,看到和感觉出,他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性。有一次,听到某位教师说:“这个学生毫无希望,他的命运就是这样——永远当差生。”这时我想起了亨利·海涅说过的话:“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每一块墓碑下面,都躺着一部整个世界的历史。”
阿尔玛——阿塔师范学院的女大学生塔玛拉很关心教学方法的问题。她写道:“我看到不断涌现出大量的教学方法就使我感到害怕。几乎每天在报刊上都能看到:这是一种新方法,那是一种新教学方式……怎么才能搞清楚这么多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呢?其中的哪一些才是真正有效的呢?”塔玛拉和别的大学生都关心“有些教学方法产生了,而其生命又不长久”(伏尔加格勒的一个大学生也这么写道)。你们应当懂得: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当它还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当我们还只是在字面上——在教科书上,在教案上分析它的优缺点时,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方法。【批注:最容易过时的是观点,永远鲜活的是儿童。任何教学方法,只有适用于当前情景,能够解决当下问题,能够促进孩子的的进步与成长,才能称之为教学方法,否则只是一纸概念而已】譬如说,有一套很精致的钳工工具。它们都放在那里,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用途。可是,当人的手还没有接触它们的时候,所有这些工具是什么呢?是一堆金属——如此而已。这其中的每一块金属,只有到了匠师的手里,才能变成工具。教学方法也是如此。有了匠师才会有方法。这个方法能对儿童起什么作用,这一点取决于你们,而且仅仅取决于你们。在学校里的真正的创造性劳动,首先是生动的、探究性的思考和研究。即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法,只有在教师加入了自己的个性,对一般的东西加入了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以后,它才能是有效的。【批注:就像我们读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但大多数人只是获得了信息,什么是知识?只有经过我们的思考,能够改变我们行动的才是知识,知识也只有应用在真实的教育场景中才能产生教育智慧】这里不由得想起波兰的著名教育家亚努什·科尔恰克的话:“指望别人给你拿出现成的思想,无异于让别的女人替你生产你怀胎的孩子。有些思想是要你自己在阵痛中去生产出来的,这样的思想才最宝贵。”如果你们想成为真正的能工巧匠,那就不要等待“别的女人替你生产你怀胎的孩子”。只有你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冬 天 快 乐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悠然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