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陈鹤琴老先生也强调“活的教育、活的题材,要到田间去,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的教材,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如何发挥“活教材”的教育价值?我们一直在研究和探索…… 与竹初相遇 在语言区游戏中,孩子们看到了很多关于竹子的绘本,阅读后对竹子产生了兴趣。她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竹子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竹子的种类有哪些?”“竹子可以做什么?”……跟随着他们的兴趣,我们的课程开始了。 思维导图 教师思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科学领域提出的目标使我们强烈地感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和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幼儿创设宽松的环境和氛围,鼓励幼儿探索,鼓励幼儿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问这问那,不忽视幼儿的疑问,不忽略幼儿已有经验,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竹子”不正是孩子们正在热烈争论着的感兴趣的事物吗!抓住孩子们的兴趣与疑问,让我们将故事延续下去…… 探索竹之密 1.竹子的生长过程 2.竹子的结构 3.竹子的种类 4.竹子的食物 5.竹子可以做什么 针对这些问题,孩子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 竹子是一节一节的、绿绿的。 我知道好几种竹子的名字:毛竹、金竹、水竹、麻竹。 老师,我们可以用竹子来玩游戏。 老师,我奶奶烧过竹笋给我吃,可好吃了。 我还吃过竹筒饭,可香了! 竹子大揭秘 在孩子们好奇的眼光、求知的问题中,我们一起来了解竹子,原来竹子是从小竹笋到嫩竹再到竹子这样的一个生长过程。 我眼中的竹子 在了解了竹子的外部特征之后,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画笔把自己所看、所感、所思用画笔描绘了出来。 ?+ + 教师思考 正如陈鹤琴先生说的那样“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于是,孩子们采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心目中的竹林画了出来。 玩转竹之趣 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户外区域中也找到了很多的竹子。 你想和这些竹子朋友做什么游戏呢? 我喜欢在竹跨栏下面钻爬,就像解放军一样。 细长的竹竿搭起来,就变成了大山洞,我们可以钻山洞。 孩子们用自己的画笔将想到的玩法都画了出来。 由竹子引发的一系列基本动作练习 1 双脚跳 2 跨跳 3 匍匐爬 4 钻 5 横爬 6 平衡 教师思考 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喜欢游戏,这是因为在游戏中,幼儿能找到无穷的乐趣并乐此不疲,那为什么教师投放的材料却吸引不了幼儿,也许是老师的固有思维不再吸引幼儿的兴趣,那到底怎么玩?这一直是老师思考头疼的问题,那为什么不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呢!孩子们对于同一玩具的游戏方式产生了不一样的创新,教师抓住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创新一物多玩。 走进竹之美 “跳竹竿”也叫“竹竿舞”是一种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竹竿舞”这一具有魅力的传统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到幼儿园游戏中,让幼儿感受集体合作与传统游戏的魅力。 1 欣赏竹竿舞 欣赏了竹竿舞的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我觉得竹竿舞的音乐很好听。 竹竿舞要有人打竹竿,有人跳竹竿。 竹竿舞的内容可真丰富,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2 竹竿舞的探索与发现 小朋友们结合前期经验展开竹竿舞的探索,了解到竹竿舞的动作以及竹竿的摆法,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竹竿可以一根根横着摆,也可以摆成井字形。 打竹竿是有节奏的。 看,我们练习时的花絮 教师有话说 通过前期探讨与分享,小朋友们了解到竹竿舞的竹竿有多种摆法,跳的时候可以多种形式。从大家的探索中我们还发现为了能顺利跳竹竿舞,首先要练习节奏,相互配合。 3 练习竹竿舞 利用图谱,帮助孩子们了解竹竿舞的步伐。在与孩子们的分析讨论中,他们对敲和跳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很快学会了敲打“开合开开合”的节奏。 教师有话说 在练习时,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通过一起想办法来解决,不断调整,在整个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的磨合中也使幼儿间的配合更加默契。 4 出现问题 分析讨论 随着竹竿舞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在尝试敲竹竿、跳竹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问题一:夹手、夹脚的问题 讨论中,孩子们觉得是因为没有听音乐节奏的原因,为了统一敲和跳的节奏,孩子们用了“开合开开合”的节奏型,敲竹竿和跳竹竿的小朋友同时说:“开合、开开合、开合、开开合”,在多次尝试下,被竹竿夹到手、脚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问题二:敲竹竿时手很容易碰到地上,太疼了怎么办? 小马:“我的手由于离地面太近,敲的时候手碰到地上很疼。” 果果:“要不我们垫枕头吧,枕头软。” 多多:“不行的,地上太脏了,枕头弄脏了不能睡觉了。” 淘淘:“要不我们垫积木吧,我们建构区有好多积木。” 于是,孩子们最终决定选择积木垫在竹竿下面。 问题三:竹竿要打开多宽? 协商后,孩子们规定两根竹竿打开的宽度要到自己的脚两边,但是在游戏中,由于每个人的坐姿不一样,两脚之间的距离也是不一样的,最终孩子们以垫在下面的积木两端为标准,规定每次竹竿都要开到积木的两端。 教师思考 在不断的讨论与分析中,孩子们针对出现的问题很快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通过喊口号、喊节奏来相互配合,经过一次次的徒手练习到竹竿练习,孩子们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也开始有了较好的节奏感,体验到学习的过程和成功的喜悦。 5 请欣赏我们的竹竿舞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让幼儿喜爱体育活动,逐步养成运动的习惯,动作协调、灵活、有耐力,增强合作与竞争意识,具有一定的勇敢精神和坚持性。在艺术领域中的发展目标有:喜欢用打击乐器和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等。懂得集体艺术活动的规则,喜欢和同伴一起参加艺术活动,享受集体活动的快乐。在学跳竹竿舞的过程中,我们用幼儿乐于接受的舞蹈方式培养他们对竹竿舞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幼儿健康体魄、健康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全面发展。 关键经验梳理 01 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 可以看出竹竿的多种玩法为孩子搭建了一个自主的平台,孩子在游戏中的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体育游戏活动更加丰富有趣,同时孩子也学会了有效的运用材料进行游戏,创编材料的新玩法,游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02 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发展 竹竿舞可以利用音乐来活动的全身心的体育活动。首先,运动能使大脑发达,运动中的各种动作直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与调节,肌肉中的神经可将各种刺激传到大脑,从而提高大脑的调节功能,使大脑对动作的反应更加灵活。其次,运动能促进生长发育,幼儿期是机体组织和器官不断发育的重要时期,不仅需要有足够而合理的膳食营养和充足的睡眠,而且需要积极、科学的体育运动。 03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利用幼儿结伴一起跳竹竿舞的方法,使幼儿在参与体验中学会合作、与同伴友好相处,感受运动的乐趣,同时让能力强的幼儿带能力弱的幼儿,使能力弱的幼儿能较快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反思 在此次竹竿课程游戏中,孩子们学得是那么认真、专注,作为教师,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没有强迫,只有引导和鼓励,最后通过自己内在的力量,一路前行,收获了成功,收获了乐趣。 供稿 苏州市相城区黄埭实验幼儿园 朱晓烨 叶佳怡 幼芽课程故事投稿 吕老师 “绘本阅读与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火热报名中! 加入幼芽公众号联盟,展现园所风采(详情请点击链接) “信息化赋能幼儿园课程建设”培训班火热报名中!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芽早教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课程故事】趣探竹韵 悦动竹竿——黄埭实验幼儿园主题课程故事 分享到 《幼儿学习与发展课程》幼儿游戏活动观察记录及教育建议 课件下载小班科学《吹泡泡》视频+课件+教案+反思2024-03-22中班语言《没有耳朵的兔子》蒋静 视频+教案+课件2024-03-20小班音乐《咿呀咿呀哟》视频+教案+课件+配乐2024-03-06小班美术《蜘蛛织网》教案+反思+视频课2024-05-31大班健康《紫外线大作战》视频+教案+课件2024-03-29置顶推荐 幼师课件网--资料下载的方法指南,必看!2024-03-26 【幼师宝】幼师必备资料大全是一套非常全面、实用、专业的幼儿园教育资料2024-03-15 幼师课件网:幼儿教师的宝藏库,教学资源一站通!2024-01-26 热门文章课程故事 | 秋日·盛叶2024-12-06【课程故事】晒秋好柿光2024-12-20【遥幼集团|课程实录】土豆的“神奇”之旅——临津园大三班课程故事2024-12-19【全环境立德树人】缺“衣”不可——小班课程故事2024-12-08[课程故事]噢,停电了!2024-12-24 关注微信youshijiaoyan复制微信号在线咨询 切换注册登录 用户名或邮箱 找回密码 密码 记住我 切换登录注册 用户名 邮箱 邮箱验证码 设置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