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原因,孩子们直接进入了《再见吧,幼儿园》主题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并没有感受到离别的氛围,直到大家一起制作了离园倒计时,孩子们才真正明白自己马上就要离开幼儿园了。
我不想离开幼儿园。
我也不想去小学,小学里要写好多作业。
我想去上小学,我想去学拼音。
我舍不得老师和小朋友。
上了小学就可以戴红领巾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的需要。正值毕业季,大班的孩子们面对的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幼儿对“毕业”产生了探索的兴趣,在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也能潜移默化地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毕业要拍照,要笑眯眯,不能哭。
我不知道。
毕业就是要毕业了,就是要去小学了。
毕业就是学完了呀!
瑄瑄
就是上一年级。
洛伊
我想做一本书。
大家一起玩游戏。
棠棠
桐桐
我想装扮一下幼儿园。
我们可以一起拍毕业照。
涵涵
辰辰
我要准备一份礼物送给好朋友。
画一幅画或者做一个手工送给幼儿园。
佳桦
琳琳
我想把幼儿园拍下来。
毕业是孩子幼儿园生活的一个节点,在决定毕业形式之前,老师们也进行了前期的思考和讨论,但幼儿才是毕业活动的主人,他们的想法决定着毕业汇报的最终形式。虽然孩子的一些想法在老师的意料之中,但我们仍然希望幼儿在参与中成为一名主动的思考者。在教师与幼儿的平等对话中,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获得多层次的情感体验及不同能力的发展。
经过讨论,幼儿想用拍视频的方式记录幼儿园生活,虽然大部分幼儿有观看电影的经历,但对拍电影、“微”电影知之甚少。
在语言描述及表征记录中,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分享中,适时小结帮助孩子感知“微”电影时长短、易操作的特点;主动提问引导幼儿感知不同拍摄器材之间的优缺点。在行动观察中,教师又以支持者的身份帮助幼儿完成内容选择、摄影师的竞选及微电影的分组工作,鼓励幼儿大胆展示自己。通过对幼儿已有的及本次活动中可能相关的经验进行梳理后,预设了本次活动的目标。也希望可以通过合作性、支持性的师幼互动,帮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建构新经验,获得新发展。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组之后,进行了分组合作、集中讨论、分工实施。
道具组——准备哪些道具?道具从哪儿获取?
场地组——去哪里拍?是不是每个地方都要拍?
造型组——电影的造型和照片一样吗?需要做些什么?
邀请组——邀请谁来看电影?用什么邀请?什么时候来看电影?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库伯在吸收杜威“做中学”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可以让幼儿在真实的游戏情境中观察、讨论、表征、分享等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在完成分组之后,孩子们进行讨论,有些组别迟迟没有开始讨论,直接原因是孩子们日常能接触到与电影相关的是短视频,对于拍摄前需要进行的准备及拍摄中的安排不太了解,其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实际讨论中,每一个组别都产生了一些问题,问题大多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 有的幼儿在讨论之后出现了短时间的沮丧情绪,认为太难了。这时教师单纯地说教或直接将经验灌输给幼儿,都可能会加重幼儿的消极情绪或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观看图片、视频,探究实物等形式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幼儿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主动投入到新的探索活动中去。
他们尝试用绘画的方式将问题记录下来,并在集体讨论中记录解决方案,再尝试根据解决方案分组进行再次探索。
在前期分组的过程中,幼儿遇到了影响活动开展的问题,每个小组集中讨论尝试寻找解决方案。
洛伊
我家里有一个不用的手机。
我妈妈有一个放在地上的支架。
琛琛
棠棠
我们昨天做的那个花是不是也可以用来拍电影?
我家里还有一个很大的泡泡机。
洛伊
紫涵
吹泡泡的我们也有的。
水枪要不要,上次六一儿童节的时候玩水枪也很开心。
皓宇
老师
这些道具要去哪里获取呢?
睿哲
我们就在教室里拍一拍吧,外面有点热。
幼儿园这么多好玩的地方都要去的。
怀恩
老师
你们有特别喜欢或是想留下回忆的地方吗?
我想去滑滑梯那里,我小班第一个玩的就是滑滑梯。
瑄瑄
瑶瑶
我们穿什么衣服拍电影?
穿自己的衣服吧,我家里有很多好看的小裙子。
佳桦
小贤
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点乱,大家都穿一样的吧。
我们有园服,这样大家都一样了。
瑶瑶
老师
拍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呢?
大家在一起做一个动作。
小贤
佳桦
拍照片的时候不能动,拍电影要动起来的。
语欣
我妹妹在小六班,我还有一个好朋友在大六班。
所有大班的小朋友都要来。
凡凡
景辰
我们没有这么大的地方的。
我们就请大二班吧,上次他们也送我们礼物的。
岚琳
老师
那我们直接去叫他们吗?
我姑姑结婚请别人来做客的时候有一个红色的卡片的。
彤昕
经过孩子们的讨论之后,每个小组都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道具组:用绘画的方式记录需要使用的工具和道具;寻找、收集合适的道具。
场地组:绘制计划,按照计划进行拍摄。
造型组:大家都穿园服;选择合适的队形,不规定动作。
邀请组:邀请大二班小朋友。
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保持良性的互动,鼓励幼儿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或问题。对于幼儿的表现和反应,教师也时刻给予关注,并进行适当的回应。在合作探究的师幼互动中,教师有意识地观察幼儿的需要、保护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接受挑战、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帮助幼儿获取经验。
在制定下一步计划的时候,场地组的诺一跑过来说:“老师,我们要去的地方乱七八糟的,一会儿去这里,一会儿去那里。”道具组也凑上来说:“我们家里都只有泡泡机、水枪,没有其他的了。”“他们要带在头上的婚纱我们家里都没有。”造型组:“老师,我们都穿一样的衣服会不会不好看。”邀请组:“只给大二班小朋友看,其他小朋友就看不到了。”
教师根据孩子们的反馈,将发现的新问题进行小结。
道具组:演员需要的道具种类多、杂,部分道具难以收集;收集到的种类相对比较单一。
场地组:动线杂乱,拍摄地点路线跳跃太大
造型组:拍摄出来的画面可能有些单调;有的小朋友不会设计动作。
邀请组:其他班级的小朋友看不到;电影票上需要绘制什么内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和他们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幼儿的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不仅仅包含认知方面的获取,更需要幼儿情绪情感的参与、意志的支持。
孩子们在集中讨论的过程中发现了新问题,刚刚看见曙光却又遇到坎坷,这让孩子们有点沮丧。为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通过问题支架,打开幼儿的新思路。
老师
幼儿园有没有合适的道具?
小羊!小羊可以吗?
棠棠
洛伊
小羊是演员吧!摇摇马、自行车都可以的。
我们自己再做一点简单的彩色飞机、花朵吧!
升升
诺一提出要有顺序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睿哲表示把幼儿园的地形图画下来,这样才能清楚地知道先去哪里,再去哪里。诺一执笔,和场地组的小伙伴们一起绘制了幼儿园大致地形。但从哪里开始,孩子们又有了不同意见,有的说从东树林往两边,有的说从南边往北边,宇轩说:“我们可以跟骑自行车一样,从大草坪那边开始,走到沙水池那里。”得到了场地组的一致通过。
“造型师”们选择园服、白T加牛仔裤/裙两套服装作为基础妆造,教师提醒孩子们学校购置的学士服到了,“造型师”瑶瑶提出在微电影中加入学士服这套妆造,得到了其他“造型师”的响应,接下去就是解决电影拍摄中的动作设计。
佳桦
拍的时候我们就比个“耶”吧!
大家一起做个爱心怎么样?
小贤
梓涵
我们就拍大家玩游戏时候的样子。
对哦,最后再拍大家一起拍毕业照的样子就好了。
悦涵
由于没有现成的电影票,老师向孩子们出示了婚礼的请柬,邀请组的孩子们观察之后有了新发现。
雨欣
邀请别人要写清楚邀请的时间。
还有放电影的地方,这样人家才知道。
语欣
嫚妮
电影票上还可以画一些和电影有关系的东西。
那怎么才能把拍好的电影分享给大班所有的小朋友呢?
老师
景辰
我知道,可以微信上发给他们。
对,放在他们班的电脑上给他们看。
凡凡
合作是人与人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社会品行,幼儿可以在与其他人的合作中读取正面的行为,并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大班幼儿已经有合作的意识,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是否需要和同伴进行合作,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合作行为大多是无意识的,他们只是本能地和同伴一起完成任务,并不了解合作的意义。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幼儿缺乏合作的技巧及计划,需要教师抓住幼儿生活中、学习中、游戏中的契机,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引导幼儿的合作行为、培养幼儿的合作技巧,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帮助幼儿习得合作的策略和方法。
通过教师的后期制作,微电影《嗨!毕业》终于新鲜出炉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分钟,但孩子们还是润湿了眼眶。
笑笑
老师,我舍不得幼儿园。
老师也舍不得你们,但你们还是要长大的。
老师
行行
老师,我太喜欢这个电影了,我真想现在就放给大家看!
我们之前已经确定放映的时间啦!你想在哪里放电影呢?
老师
凡凡
去电影院放吧!
我们需要在学校里找一个地方布置成电影院。
老师
升升
我们做核酸的地方有个大屏幕,那里可以放电影。
那里现在做核酸,不可以放电影。
桐桐
朵朵
就在教室里放吧,我们教室里有大电视机,跟看电影一样的。
确定了放映的地点,接下去就要安排放映的座位了。经过孩子们对教室场地的考察,发现排四排座位对后面的观众来说有些远了,就把座位排成了三排、每排十一个座位。接着,孩子们打算为自己的座位制作了号码。但由于座位比较多,很多小朋友都搞不清自己的座位是几号,伊伊提出按照电影院几排几座的方式记录,这样就不会数错了。很快,小朋友们制作好座位号并贴在了自己的小椅子上,有的小朋友还给它装饰上了好看的花边。
小朋友们拿着对应自己座位号的电影票来到了大二班,桐桐将自己手里特别制作的邀请函递给了袁老师:“老师,欢迎你明天下午3:00到大五班来看电影。”其他小朋友也纷纷将自己手中的电影票送给了大二班的小朋友。
放映当天,升升站在门口,仔细检查着小朋友手中的电影票,并轻声提醒着:“你是第*排的。”伊伊引导小朋友轻轻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朵朵在所有小朋友入座后点击播放键,每位小朋友都聚精会神地观看着。
有了前期的调查和准备,孩子们的微电影拍摄之路比较顺利。在最后的放映阶段,孩子们合作完成了选择放映地点——安排座位——邀请伙伴——维持现场秩序一系列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予了幼儿充分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幼儿在每个阶段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游戏环节,他们愿意、敢于参与活动,并发挥着各自的优势智能。教师要以幼儿为中心,以支持者、合作者甚至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探索活动中去,满足幼儿提问、计划、实施、提升的需要,保证幼儿在活动中深层次的学习及发展。
最后,看看我们的成果吧!
在微电影的调查、准备、计划、改进、拍摄、放映过程中,幼儿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全程参与的,他们把拍摄微电影当做毕业环节中一件重要的事情在思考、在行动。在特殊时期、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毕业不再只是轰轰烈烈的大型表演现场,更像是细水长流的生活课程。幼儿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真正地记录下来,实现了生活经验的延续和生长、学习品质的内化和提升。
转发 点赞 关注
点亮下方“在看”图标
让更多人看到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芽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