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
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
美国学者富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 1)关注生存阶段
这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经常注重自己在学生、同事以及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出于这种生存忧虑,教师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上。
(2)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在新的教学岗位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手型教师更关注这个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要,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可以说,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
2.“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
中国学者叶澜人从‘自我更新”取向角度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分为“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五个阶段。
( 1)“非关注”阶段
这是进入正式教师教育之前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经验对今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在这一阶段所形成的“前科学”的教育教学知识、观念甚至会一直迁延到教师的正式执教阶段。
( 2)“虚拟关注”阶段
该阶段一般是职前接受教师教育阶段(包括实习期)。该阶段专业发展主体的身份是学生,至多只是“准教师”。这使得他们所接触的中小学实践和教师生活带有某种虚拟性,他们会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某些经验,对教育理论及教师技能进行学习和训练,有了对自我专业发展反思的萌芽,从而为正式进入任职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生存关注”阶段
这―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其突出特点是“骤变与适应”。该阶段的教师不仅面临着由教育专业的学生向正式教师角色的转换,也存在所学理论知识和具体教学实践的“磨合期”。新任教师一般处于这一阶段。
( 4)“任务关注”阶段
在度过了初任期之后,决定留任的教师逐渐步入“任务关注”阶段。这是教师专业结构诸方面稳定、持续发展的时期。随着基本“生存”知识、技能的掌握,教师自信心日益加强,由关注自我的生存转到更多的关注教学,由关注“我能行吗”转到关注“我怎样才能行”上来。
(5 )“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处于该阶段的教师,其专业发展的动力转移到了专业发展自身,不再受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同时教师已经可以自觉依照教师发展的一般路线和自己目前的发展条件,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规划,以谋求最大限度的自我发展。
1.良好的学科专业素养
(1)本体性知识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也称学科专业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任教学科的知识。具体包括: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该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及相关知识、学科发展的历史及趋势以及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条件性知识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也称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主要是指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管理的知识。这类知识是用来支撑学科内容的本体性知识的,为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
(3)实践性知识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相关的学科教学法知识。这类知识包含着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它帮助教师解决“具体怎么教”的问题。
(4)文化知识
教师的文化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是指教师应具备的一般的人文知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基本的艺术素养。
2.良好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教育理念即教育教学观念,它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灵魂和支点,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南。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具体包括: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交往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研究能力是指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探索性、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
3.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 1)对待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做到:依法执教,严谨治教;爱岗敬业,廉洁从教。这是教师对待教育事业必须具备的行为准则,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热爱学生,教师要做到:全面关心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理解和宽容学生;解放和放飞学生。
( 3)对待集体: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4)对待自己:良好的师德修养,为人师表
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做到;》高度自觉;自我监控;“身教重于言教”。
4.良好的职业心理素养
(1)良好的情感特征
热爱教育事业和关心学生的程度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极大。爱心是教育的前提。
(2)积极稳定的情绪特征
教师的工作性质使得其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应以积极稳定的情绪状态投入教育活动中,积极调适不良情绪。
(3)良好的性格特征
教师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开朗豁达的良好性格和对己对人的宽容态度。
1.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学习对教师来说同样重要。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观念、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将其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每个教师都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2.勤于反思,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教育反思,就是教育者把自己已有的教育实践作为思考的对象,对已有的教育实践成败原因进行探求,从而获得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智慧的过程。
教师的教学反思―般会涉及对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思,对课程内容和具体教学内容选择的反思和对教学过程及其教学方法的反思。教师常用的反思工具有教后记、教学日志、教育案例等。
3.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对于自己的专业教育教学是天然的研究者。教师应该不断向研究型教师的目标迈进,积极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4.重视沟通,加强交往与合作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高度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在现实情况下,教师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同时也有合作关系。新课改还提倡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
5.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通过创新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造能力的人,这首先要求教师培养起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实现的。
1.终身学习
“终身教育”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1956年的法国,20世纪60年代逐步被世界各国所认识。1965年12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巴黎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以“终身教育”为题做了学术报告。终身教育的理论认为:教育应当贯穿人的一生。
作为现代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人。
教师的终身学习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学会学习;
通晓自己所教学科,成为学科专家;
学习有关教育的学问;
学习信息技术。
终身学习在教学中具有的作用包括;
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②终身学习是教学发展的需要;
③带动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育中,基于学校,源于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研究的起点和对象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制订计划、系统地搜集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付诸实施、检验和反省成果,把学习与培训、学习与行动结合起来。
研究的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学的改进和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以研究成果为依据,进行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师学习培训和教学过程相统一,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3.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认知对象,有意识地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育理念、教育思维方式和教育行为方式进行批判性地分析和再认知,从而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
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1994年,布鲁巴奇等人提出四种反思的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4.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的方式可以不拘一格,例如“磨课”、沙龙、展示等。
5.专业引领
教师专业引领的基本要求包括:对教师的专业引领要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适当;在专业引领中,要充分发挥引领人员和教师双方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对教师的专业引领要到位而不越位。
6.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
热门文章
官宣:教育部禁止微信布置作业,点赞转发各类信息,给家长减负!
教师待遇提高啦!工资已高于公务员,年终奖9万多…这17地率先执行!
明确了!延迟退休实施原则公布!教师退休年龄划清楚了(转给教师)
主要发布教师招聘考试、编制考试、
特岗教师备考干货,名师在线免费辅导,可在线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