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从“我”到“我们”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从“我”到“我们”-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从“我”到“我们”-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从“我”到“我们”-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从“我”到“我们” 

 一对一经验分享 

从“我”到“我们”-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表征、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孩子的想法和体验。


从“我”到“我们”-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倾听与记录

从“我”到“我们”-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一对一倾听记录,有助于教师走进每一个儿童的心灵,了解每一个儿童当下的经验、兴趣、需求,收集研究支持儿童发展所需要的行动证据。幼儿已经入园一个月了,我们也开展了四个周的游戏倾听与记录。


从“我”到“我们”-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这是我的分享对象,刚入园的王若卿,第一张图片是在幼儿园的前操场还在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开园的第二天尝试带幼儿来到户外进行自主游戏,对幼儿进行倾听与记录,孩子刚入园,在说她的游戏故事时多为提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我将分享她的游戏行为、游戏故事,以及我在对她倾听与记录过程中的反思。接下来我将详细展开我的分享。

一、游戏行为



(一)独自游戏阶段

从“我”到“我们”-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第一张图片是入园第二周带幼儿来到操场上进行自主游戏,若卿在搭建积木,旁边这位小朋友是从这里经过看她在搭建什么。第二张图片是对若卿的倾听与记录,由于幼儿刚入园还不熟悉一对一倾听与记录所以对游戏的表征就比较少。画面上呈现的内容也少。从这些图片可以看出若卿对新环境还未建立安全感,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与同伴交往的意识,游戏玩法单一。

(二)平行游戏阶段

从“我”到“我们”-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视频中胡瑾翊小朋友用积木在搭建蛋糕,若卿看到瑾翊在玩过生日的游戏,很吸引若卿,就和瑾翊一起唱生日快乐歌,自己也搭建搭建了一个生日蛋糕。从中可以看出若卿能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会模仿别人,但彼此无意参与到对方的活动中。在这个游戏中她们既没有合作的行为,也没有共同的目的。

(三)合作游戏阶段

从“我”到“我们”-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视频中若卿在和她们玩帽子的游戏,把这个圆球当帽子,嘴里唱着我们前一天放学前玩的手指游戏《小白小白上楼梯》,把圆球垒高,想象小白上楼梯。在这两张游戏故事中王若卿和范蕊菡都有提到彼此,玩过家家的游戏。第二张图片是她们在玩过家家的游戏,在对她们的游戏记录时有明确的分工,说到自己是妈妈,其他同伴是宝宝或者是爸爸。第三张图片同伴增加,游戏里出现了医生,给宝宝打针,躺着的这位小朋友就是宝宝。从中可以看出她们有了和同伴一起共同游戏的意愿,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游戏。



二、游戏故事


(一)刚开始时

从“我”到“我们”-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10月26号,我和小朋友操场的坡上搭积木。10月31号,在楼下玩积木,用积木搭了房子。11月3日,我今天玩的小推车,还玩了球。从中可以看出游戏故事直白,言语表达简短,幼儿表述多为围绕自身的一句话。因为刚入园,对环境的陌生加上对教师的不熟悉让她没能向老师表述自己的心声,没有讲述自己玩的游戏和过程。

(二)一段时间后

从“我”到“我们”-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11月7日,我和王思淼玩蛋糕。11月8日,我和王思淼玩了帽子的玩具,还有垫子。11月9日,我和杨子悦搬了垫子在上面玩,我们躺在上面,我生病了,杨子悦给我打针。游戏内容发生转变,出现同伴,并把同伴记录到自己的游戏故事中。

(三)直到现在
从“我”到“我们”-幼师课件网第13张图片

11月18日,我和范蕊菡、陶芊妘玩宝宝的游戏。11月28日,我和范蕊菡、王思淼一起玩帽子的游戏,我们跑来跑去,王思淼和我们在我们家坐电梯。11月29日,我和范蕊菡、王思淼在一起玩帽子,然后我们去外面拿很多东西回家,我当妈妈,王思淼当爸爸。玩伴增多,画面内容增多。从刚开始的独自游戏到后面的合作游戏,从没有目的的游戏到连续性的游戏。


(四)故事中的发展
1.语言领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的目标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的表达。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能基本完整的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讲述比较连贯。从若卿的游戏故事中可以看出她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在哪里玩,以及玩了什么游戏,从刚入园时到现在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增加了游戏过程中的细节。如,进行角色游戏时,能清楚地说出“我”和谁玩,她在做什么,“我”在做什么。
2.社会领域
目标1:愿意与人交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从若卿的游戏行为中可以看出她从刚入园到现在经过了独自游戏阶段、平行游戏阶段和合作游戏阶段。从刚开始对新环境还未建立安全感,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与同伴交往的意识,到现在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她们有一起共同游戏的意愿,在玩过家家地游戏中分工合作、角色扮演。



三、自我反思



(一)出现的问题
1.在幼儿方面,游戏玩法单一;描述不具体,语言表达匮乏;缺乏绘画技能构图,配色不够丰富。
2.在教师方面,游戏前未提供适时的引导;游戏中介入时机欠妥;游戏后未进行多途径反思。
(二)今后的对策
1.在游戏前、中、后提供适时的引导。
2.多途径反思,在一日生活中、家园共育中。
3.让幼儿学会观察、交流分享。

最后是我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分享:
作为一个刚入职,以及第一次接触自主游戏的我来说,一对一倾听与记录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游戏中要学会“最大程度地放手,最小程度地介入”以及多途径地反思。最后让我们倾听幼儿的“童”话,记录幼儿的成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单单观察孩子的游戏是单向的,而游戏后倾听孩子的表征过程则是双向的。认真倾听,忠实记录,让我们了解孩子的游戏实录与过程,直击孩子的内心世界,看见不一样的儿童。一对一倾听与记录,让我们离孩子更近些。将游戏的主动权还给幼儿,从一日生活各个活动中学会去倾听幼儿,真正地走进幼儿心里,也让自己成为更贴心、更专业的老师。



【END】


从“我”到“我们”-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图文编辑:尤   佐

排版校对:郭佳琼

审     核:廖一靖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观山湖区第六幼儿园第一分园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从“我”到“我们”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