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比萨斜塔”
· 大班建构区案例分享 ·
游戏缘起
一次区域活动中,小朋友发现班级建构区增加了很多辅助材料,便开始搭起了高楼大厦,在搭建的时候发现所想要搭的高度不够,采用站板凳进行搭建,在使用后期,搭建所需要的隔断不够,使用晨会时候的垫子,晨会的垫子有点软,导致高楼大厦歪掉,便起名叫做“比萨斜塔”。
图一“比萨斜塔”
第一时间段后,小朋友们对于比萨斜塔讨论的很积极,为了让他们更好的了解比萨斜塔的建筑特点,我们在班级建构区投放了一系列比萨斜塔的图片、手绘图、空间结构图等,小朋友在游戏时,可以更直观的观察。
初次感知比萨斜塔
??
01
在第一时间段后,小朋友们都在围绕“比萨斜塔”展开讨论,于是,我利用晨会时间,与幼儿们一起讨论了这个话题,并在图书角投放绘本:《我的第一本环球旅行书》。
??
02
幼儿讨论
在第一时间段后,小朋友们都在围绕“比萨斜塔”展开讨论,于是,我利用晨会时间,与幼儿们一起讨论了这个话题,并在图书角投放绘本:《我的第一本环球旅行书》。
皓皓
比萨斜塔是斜的,但是不会倒。
它虽然是斜的,但是以前是往东歪,后来地面下沉,却改变了倒的方向,变成了东南方。
熙程
雨彤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的。
比萨斜塔已经几百年了,但是还没有倒。
杰杰
棋棋
因为下面一开始是软软的,地下有水和土,导致地基不稳,所以下沉。
那我们先来画一个比萨斜塔,然后我们照着图纸搭。
熙程
教师小结
在图书角投放相关绘本及音频后,小朋友们了解到比萨斜塔距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虽然比萨斜塔是歪的,但是并不会倒,在最初比萨斜塔是由向东倾斜,由于地面下沉,改变了倾斜的方向,变成了东南方。面对幼儿的发现我感觉到很欣喜,对这个游戏的生成,我是要支持与追随的,开始查阅关于比萨斜塔的一系列资料,给幼儿提供更好的经验支持。
??
03
绘画“斜塔”
小朋友们在了解比萨斜塔后,将比萨斜塔的图纸绘画出进行搭建。
熙程
这个比萨斜塔有八层,每一层都有很多圆柱。
还有每一层都有一个门。
皓皓
初次体验搭“斜塔”
??
01
第一次搭建观察
画好图纸后,小朋友们开始进行第一次搭建,将所需要的积木都找好,用圆柱体先搭好第一层,用长方块作为隔断,便开始一层一层垒高、架空,在搭到第七层后,棋棋:“我观察到比萨斜塔的第八层是小的圆,没有下面的大”。便开始讨论那我们怎么让小圆在中间空心地方呢?熙程:“用木板,然后再把圆柱放在上面做支撑,再放上半圆”,于是,第一次搭的比萨斜塔完成了。
熙程
我们搭的比萨斜塔怎么会是直的,不是斜过来的。
我们的圆柱是对应放的,所以是直的。
杰杰
皓皓
那我们怎么搭才能将塔搭歪一点。
你们看,我们画的图纸也是直的,所以搭出来也是直的。
雨彤
教师小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中提出,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教育建议中也提出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有条件时和幼儿一起做一些简易的调查或有趣的小实验,游戏中,小朋友们能根据 自己前期思考内容开展游戏,体现了大班幼儿较强的计划性和任务意识,在幼儿搭建完成后,发现自己所搭的是直的塔,也发现到自己所画的图纸也是直的,在对于幼儿大致对自己搭建失误有所了解后,我对班级建构区进行调整。教师作为幼儿在游戏时候的追随者,在问题产生后,我及时对于班级建构区做出调整,张贴比萨斜塔图片,在丰富自身知识经验的同时,也为推动有而游戏做好准备,当幼儿面临问题时,做到不干预、不改变,不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强硬植入幼儿游戏中,体现了教师指导与幼儿自主游戏的平等,也体现在教师的放手支持。
困难:①.无法理解建筑的搭建结构
②.无法实现对照图片表面像图纸转变
??
02
再绘设计图稿
几位小朋友在知道根据自己图纸所搭出来的比萨斜塔没有倾斜,便开始更改图纸,棋棋拿着图片和设计图对比了下:“我们怎么画斜的塔,我画出来都是弯弯的”,于是我将比萨斜塔的模型投放在建构区。
??
03
第二次搭建观察
错位方法体现斜的效果
幼儿在改变好图纸后,对照图纸再进行搭建时候,幼儿对于搭建斜的方面不是很了解,通过观看比萨斜塔空间结构图后,熙程有了新的想法。
熙程
一个圆柱和另外一个圆柱垒高时候错开一点点。
什么是错开一点点?
杰杰
熙程
就是先把积木对应,然后再挪开一点点。
就像楼梯一样吗?
雨彤
在讨论结束后,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自己的图纸,按照错开的搭法开始搭建,搭建到第五层后,小朋友们发现第三层和第四层一样齐,没有倾斜,就不像比萨斜塔,便开始挪动第四层圆柱体,在挪动时候太用力,让积木倒下来。
教师思考
在第一次因为搭建时候塔没有倾斜,导致搭建失败,第二次小朋友们有想到使用错开,像楼梯一样,搭建方法有所改变,做到了大部分的倾斜。小朋友们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并采用错位搭法,搭建比萨斜塔塔身,游戏前教师作为幼儿在游戏时的观察者、支持者,我在班级投放关于比萨斜塔图纸,便于幼儿直观的了解比萨斜塔的主要特征,幼儿的知识经验得到发展。
“比萨斜塔”图纸
??
04
第三次搭建观察
在第三次搭建时候,搭建到第八层时,下面的七层没有倒塌,也出现倾现象,搭建到第八层时,小朋友们将圆柱放在中间边缘处,但是圆柱没有放稳,导致圆柱向下掉落,砸到一块积木,但是积木没有倒塌,第二次圆柱掉下去时候,又砸到另外一个圆柱,导致塔塌了。由于重心不稳,这一次搭建失败,小朋友们开始讨论怎么样放圆柱。
熙程
如果中间放一些支撑物,那圆柱是不是不会掉下去。
大半圆太重了,用小半圆就可以了,就会轻一点。
棋棋
雨彤
用长木板把上面空的地方都铺满,再放圆柱,就不会倒掉了。
教师的思考
在这一次搭建中,幼儿已经感知到比萨斜塔的变化,同时也知道了如何搭建使塔身倾斜,但是在建构中也遇到了新的问题,有了之前的经验,小朋友们学会了自主解决问题,在第七层上面放木板作为支撑物,让圆柱体立住,较之前建构相比,幼儿的搭建由整体也关注到细节,建构经验日益丰富。
“比萨斜塔”搭建成功
??
01
计划分工
今天的搭建计划是由熙程、雨彤、棋棋、杰杰、皓皓一起制定的,杰杰、熙程、雨彤和棋棋根据前几次失败的经验,搭建成功的比萨斜塔,雨彤:“今天我们的比萨斜塔一定是要斜的,而且不能倒”,皓皓根据图片搭建比萨斜塔旁的雕塑。
??
02
塔身搭建
开始后,雨彤进入建构区用筐将所需要积木准备好,小朋友们根据图纸开始搭建起来。
雨彤
皓皓你这样搭的话,积木对应摆,这样就会是直的塔了。
那你和我一起把这两层拆了重新搭,这样就可以了。
皓皓
雨彤和皓皓两个人开始拆,拆完后,雨彤用错位垒高的方法修复比萨斜塔,在搭建到第六层时。
棋棋
怎么办,我好紧张呀。
我看到它开始抖动了。
皓皓
雨彤
那会不会又失败啊”,在第七层打完后。
我可不能站在上面看,太高了,我有点恐高。
熙程
棋棋
现在我更紧张了,到底会不会倒呀。
你们过来看,我们的塔是斜的,这次是正确的,但是就剩最后一层小的了。
皓皓
??
03
第八层——敲钟层
在搭建最后一层时,小朋友们采取之前的失败经验,在第七层架起两块长木板,用来放小圆柱,支撑第八层的小半圆。
熙程
现在是冬天,我们在比萨斜塔上放一点棉花就当做是下雪了。
你们看,图纸上面比萨斜塔周围还有围栏,我们可以用小圆柱当做围栏。
棋棋
??
04
“比萨斜塔”搭建成功
大家根据图纸将作品搭建完成,皓皓也根据图纸将雕塑搭建完成。
棋棋
耶!这一次我们的比萨斜塔没有倒塌,顺利完成。
教师思考
游戏中,幼儿能够分工合作,围绕“比萨斜塔”合作展开建构游戏,皓皓在搭建过程中把塔身搭直,雨彤能发现问题,将塔身拆掉重新拼,雨彤和杰杰的解决办法适应、有效,体现出幼儿面对问题时的学习和游戏水平。对于塔身搭到第七层时能融入自己感知,觉得站在七楼会恐高,为建构作品赋予了更多的趣味性和游戏性。
教师反思
1
尊重幼儿在游戏时自主发生的主题
进行延伸活动
熙程在搭建高楼大厦时的塔身歪掉所联想的比萨斜塔,看到了小朋友们对比萨斜塔的兴趣,同时在一次次的学习中,得到了更多的发展。
通过上面幼儿行为分析中的学习与发展可以看待到,幼儿在整个游戏中有着丰富的认知,且能根据游戏中出现的各项问题,通过发现、讨论、各种调整等方式进行解决,除了建构方面得到发展,社会、科学、语言方面也得到了发展。
2
运用多种方式推进与支持幼儿游戏的开展 把握好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的理念
陶行知说过:“我们必须要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我们一定要融入孩子当中,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做到最大程度的支持与放手,按照幼儿的思想一步一步进行,并提供一些支持与帮助及指导,然后教师的指导并不是直接指导,将自己的想法强硬加入,而是通过其他的途径进行提供。
通过上面表格分析,游戏中教师的支持与指导也应该适时、适量、因材施教,依据幼儿的游戏发展及需要,提供帮助与指导。
重构“比萨斜塔”
我们的游戏经历了一系列改变——游戏开展前的了解、绘画设计图纸、搭建改进、重新设计图纸、再次搭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的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放手儿童,儿童就能发现世界,才能见证他们奇妙而美好的成长。
图文 | 殷小敏
排版 | 李 闯
审核 | 于晓凯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涟水县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