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编者的话:
王琳玲,台州市椒江区幼教教研员,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第二届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曾被评为浙江省教坛新秀、优秀教研员、浙派名师培养对象,台州市名教师、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椒江区第六届拔尖人才、王琳玲幼教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王老师幼儿园一线工作14年,幼教教研员工作16年,潜心幼儿教育实践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10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其主持的课题获省教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台州市教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参与研究的课题获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教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曾受省教研室邀请参与《浙江省幼儿园保教指南》研制和《幼儿园教师基本教程》编写,另与他人合编图书5种,参与编写教材4套;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14篇,获省一、二、三等奖论文各2篇;省、市、区级公开课、讲座200多次,2019年被省教育厅委派为“百人千场”名师送教专家,开设一天送教专场。
王琳玲老师对幼儿数学教育研究颇深。2021年10月,王老师主编的《数学玩不停》正式出版,获得同行一致好评,尤其受一线老师的喜爱。《数学玩不停》创编并汇集了小、中、大班68例有趣好玩的数学游戏,为一线老师提供了一套完整科学的数学区角游戏方案,也为幼儿家长提供了丰富的数学亲子游戏资源。
我们设“王琳玲团队‘数学玩不停’思想分享”栏目,将《数学玩不停》一书中的主要内容分期在《序哲教育》微信公众号呈现。
您若是有意邀请王琳玲老师团队作相关课题指导、讲座的,可与我们联系。
王琳玲团队“数学玩不停”思想分享之三——
幼儿数学游戏的特点与价值
台州市椒江区幼教教研员 王琳玲
系列文章:
游戏是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一种活动,它能带给幼儿快乐并让其从中获得发展。因为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易造成幼儿学习上的困难,如果教学方法不当,更会使儿童对数学感到枯燥和乏味,所以游戏对于数学教育来说尤其重要。那么,什么是数学游戏呢?《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数学游戏定义为“一种运用数学知识的大众化的娱乐活动”。数学游戏属于智力游戏,凡是蕴含着数学原理,在游戏过程中运用到数学知识或数学方法的智力游戏均可归结为数学游戏。幼儿数学游戏是指根据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而设计的,能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取数学经验和数学方法的智力游戏,由游戏情境、数学问题、玩法规则等组成。
数学游戏按照参与者人数多少可以分为集体性游戏和个体性游戏,《数学玩不停》设计的68例游戏大多是与材料互动的个体竞争性游戏,根据蕴含的数学内容不同,包括数字游戏、数量游戏、图形游戏、空间游戏、排列游戏、逻辑推理游戏等。就设计来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趣味性
数学游戏要吸引幼儿反复尝试、不断探索,总是依托幼儿感兴趣的情境展开,让幼儿感到有趣好玩,吸引幼儿积极去寻找答案,体验解谜的喜悦和成功的满足感。
2
规则性
作为一种智力游戏,数学游戏具有规则性,规则是根据游戏目的和游戏情境设定的,是参与者必须遵守的约定,包括游戏玩法、游戏行为要求,以及对胜负的处理办法等。
3
竞争性
大多数数学游戏,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彼此之间的竞争让幼儿有一种投入其中的状态和渴望胜利的急迫心态,这样能够激发幼儿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潜力,与对手进行智力上的博弈。当然,由于游戏者年龄不同、游戏内容和情境不同、游戏人数的不同,游戏竞争性也有强有弱。
4
结果的不确定性
游戏结果的不确定性是吸引幼儿的关键。提供一个良好同时不确定的结果预期,更会吸引幼儿反复尝试,激励幼儿努力掌握游戏技巧而最终获取游戏胜利。
5
开放性
开放性首先指游戏玩法和规则的灵活可变性,数学游戏虽然是规则游戏,有为了达成某一数学教育目标而设定的初始玩法和规则,但是这些玩法和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幼儿的水平和兴趣变化及时调整,也可允许幼儿自主参与玩法和规则的设计与改编;另外,这种开放性还指游戏实施过程中的开放,比如允许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自选玩伴、给予幼儿更多机会运用数学知识,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游戏问题。
幼儿数学游戏的具有如下作用与价值
1
数学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态度。
数学游戏能够充分地展示数学的趣味性、娱乐性和思考性,特别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游戏同时,幼儿会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从小萌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数学态度。
2
数学游戏有助于幼儿潜移默化地获得数学经验。
数学游戏虽然具有明确的数学教育目的,但不是通过直接讲授的形式来达成目标,而是让幼儿根据约定的游戏规则,在反复游戏的过程中,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潜移默化地获取数学经验。通过游戏营造的活跃的学习氛围,可以减少幼儿的紧张情绪,幼儿在游戏中会积极主动地调动身体的各类感官,不自主地运用各种经验,体验感与自由性更高,学习也更容易自然发生。
3
数学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在游戏情境中,幼儿往往愿意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尝试,起初看起来非常复杂的数学问题,在反复游戏中、在转换思路思考时,问题常常会迎刃而解,这种解决数学游戏的思维方式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游戏1
小班数学游戏
抓玩具
关键经验
两个集合之间可以进行数量比较, 得出较少或较多。
游戏目标
在抓玩具的过程中点数玩具数量, 比较 5 以内数量的多少。
游戏准备
现成的小玩具若干(图一);奖励用的小积木若千(图二)。
游戏玩法
1. 两名幼儿游戏,双方各在玩具筐里抓一把玩具,各自点数自己的玩具数量。
2. 双方将抓到的玩具进行数量比较,数量多的一方可以奖励一个小积木,若双方抓到的玩具数量相等,则放回去重抓。
3. 游戏结束后,点数自己奖励获得的小积木,积木多者为胜。
游戏建议
1. 此游戏的材料可以选择各种玩具、娃娃或者糖果,大小以小班幼儿一只手最多抓住四五个为准;奖励物品也以幼儿喜欢的为前提,最好利用教室里的一些现成物品。
2. 如果幼儿直接比较数量有困难,可以引导幼儿一一对应来比较多少。
3. 为了增加幼儿游戏的兴趣,也可以把玩具放进摸箱,让幼儿从摸箱里抓玩具。
游戏2
中班数学游戏
养鱼棋
关键经验
数量是物体集合的一个属性,我们用数字来命名具体的数量。
游戏目标
认识 10 以内数字,能按数字养(或捞)相应数量的小鱼。
游戏准备
游戏棋盘 1 张,棋盘中有两个养鱼池,“+X”或“-X”代表前进或者后退 X 步,STOP 代表暂停一次(图一);木质小鱼若干(图二);养鱼卡和捞鱼卡若干,上面标有10 以内数字(图三);常规骰子 1 个、棋子 2 个。
游戏玩法
1. 两人面对面游戏,棋盘放在中间,养鱼卡和捞鱼卡叠成一叠面朝下放在棋盘边上。
2. 双方通过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定谁先掷骰子。
3. 根据掷到的点子数量,棋子从起点出发前进相应的步数,并根据棋盘上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游戏 :当棋子走到画有手的卡片图标时,去抽取 1 张卡片,如果抽到的卡片上画有“5 和小鱼”表示在自己的鱼池中养入 5 条鱼,卡片上画有“4 和渔网”,则表示要从同伴的鱼池捞走 4 条鱼放回盒子里。
4. 若捕鱼卡片上的数字大于对方池塘里小鱼的总数时,则清空对方鱼池。
5. 如果一方池塘里养满小鱼则代表胜利,游戏结束。
游戏建议
1. 引导幼儿遵守棋类游戏规则,能根据掷到的点子数量前进相应的步数,也能根据卡片信息养相应数量的鱼或捞走相应数量的鱼。
2. 可以根据幼儿水平自行确定卡片上的数字大小。
3. 游戏前期可以只投放养鱼卡片,后期再增加捞鱼卡片,以增加游戏趣味性。
游戏3
大班数学游戏
去超市
关键经验
一定数量的物体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又可以合成一个整体。
游戏目标
在购物游戏中尝试进行简单的钱币换算,感知 10 以内的分解组合。
游戏准备
游戏棋盘一份,外围画有 2 圈空格子和若干垃圾回收站及超市图标,中间画有超市货架和垃圾兑换图(图一);标有价格的超市物品卡片若干(图二);各种垃圾卡片若干(图三);面值为 1 元、5 元、10 元的游戏币若干,棋子 2 个,常规骰子1个(图四)。
游戏玩法
1. 两名幼儿一起游戏,先将所有的垃圾卡片随意地摆在棋盘空格上,超市物品卡片则随意摆放到棋盘中间超市货架上。
2. 以石头剪刀布的形式决定先后顺序,赢者根据骰子上的数字从红色箭头方向开始往前走,如走到有垃圾的格子,将垃圾卡片收走 ;如走到垃圾收购站(已画在棋盘上),可将手上的垃圾根据棋盘上的提示兑换成相应数量的钱 ;如走到超市处(已画在棋盘上),可以用自己换来的钱去购买超市里面的物品(如果钱不够这一轮先不买)。
3. 幼儿按照棋盘上的箭头指示行进,游戏可以进行一圈就结束,也可以循环进行, 直到超市里的物品卖完,最后谁买到的物品多谁赢。
游戏建议
1. 游戏熟练后,可由幼儿自己来决定垃圾兑换分值和超市物品的价格。
2. 游戏后期可以允许幼儿自行改编游戏玩法和规则。
投稿邮箱:2229789553@qq.com
资源系列文章:
如果你在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有自己的见解、好的案例,可以向序哲教育公众号投稿,也可以加微信群共同探讨。
成为美好,才能成就美好!
序哲教育一直在您身边!
加入交流群,联系王老师18969975216 微信同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序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