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链接,查看上篇文章相关内容:
以下为本次文章正文:
只争朝夕,勠力同心显成效
李小玲名师工作室团队送教活动
初始时,由于理念的不同和教师专业基础的差别,很多东西岑巩老师接受起来是有困难的。我们帮扶团的组成是一个园长带一个中层和一个一线老师,这样的组合想必组织上也是深思熟虑的,当我们的理念得不到认同无法实施的时候,我们就自己到支教老师所在的班级去实践。从环境创设到对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以及教师的教态教风,还有家长工作的开展……方方面面都渗透我们的理念。慢慢地,帮扶效果就不一样,老师们虽然没有完全表达出来,但我觉得她们内心是认同我们的。这样,工作就好开展了。当然,这个过程漫长,我们足足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才让老师们真正地接受我们、容纳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只是教育帮扶,还有两地人的文化融合以及精神修养等各方面的体现。一年来,岑巩的学前教育风貌可谓是脱胎换骨,园长们都重视园本课程建设了,老师们都会自己梳理教材生成活动了,整体的工作氛围呈现了创新和进取,社会认同感和家长关注度也提高了。
这一年来,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上我们都吃了很多苦,加班加点就不用提了,但一切都很有意义,我觉得自己竟然还有潜力可以挖掘,个人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岑巩投入教育的经费非常有限,做教育改革、创园本特色都是需要资金的。因为资金有缺口,我们很多好的设想都无法实施。物质上我们帮不了多少忙,那我们就想办法尽量多地提供精神上的帮助。我求助自己的师父,她充分发挥工作室的资源,让各地的学员组团来岑巩送教,期间的费用都是学员自己单位承担,真的是很无私。
一年来,特级教师骨干学员团队共赴岑巩县开展现场送教9次,线上指导15次,累计培训教师近6000人次。从集体教学、课程故事、一日活动等各方面对岑巩老师进行线上线下指导。在这样互动的过程中,带领当地老师运用信息化教学、发挥“网络课堂”资源。老师们感叹,你们怎么懂这么多,有这么丰富的资源。这时,我心里有点苦涩的,并不是我们懂得多,而是老师们自己比较保守。我提醒自己,我是一个园长,要有包容心、要有大度的境界,虽然我带来的团只有3个人,但我们代表的就是建德教育的形象,我们要学着换位思考,要无私地把自己的经验与资源分享给岑巩的老师们。
为了更快地促进当地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我们积极搭建一些平台让老师们展示,例如半日活动开放、家长会、亲子活动、优质课展示、教学方案设计评比等。通过这样不断地敲打和锤炼,老师们增强了自信和勇气,表达能力强了,组织实施活动能力提高了,专业成长得很快,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最终受益的就是家长和孩子。学前教育对孩子一生的习惯兴趣能力培养是很关键的,优质的师资非常重要。我想,岑巩学前教育坚持这样做下去,前景是美好的。
为了促进岑巩城乡幼儿园的均衡发展,我在安排好二幼各项事务的同时,经常与教科局幼教干部李声巍一起下乡调研。有些乡镇比较远,又正在筑路施工,非常颠簸,途中我有时会晕车。当时,到了幼儿园,看到一片零乱,很多幼儿园没有主打特色也没有什么办园理念,老师们看上去也没有什么工作激情,我内心无比沉重和着急。每一个阶段的教育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和意义,若教育者本身都是稀里糊涂没有规划没有理念,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邵国英园长下乡调研
我们帮扶的时间也有限,我挂职的二幼是一所新开园,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到乡镇调研真的只能是蜻蜓点水,不可能到每个幼儿园去驻扎、去手把手地引领。只能帮着园长们找找问题、定定方向,时间宽裕时就争取跟老师们座谈,听听她们的课、看看她们的活动。虽然交往不多,但园长们都很好学,也急于确定办园方向、尽快凸显办园品位,事后经常会通过电话、微信来沟通交流。从她们身上我也看到了她们对教育的热诚和执着的品质。我尽可能地帮助她们,因为我们有同样的教育情怀。
现在,岑巩县公办幼儿园“一园一品”特色课程建设基本步入正轨,尤其我们帮扶队驻扎的第二幼儿园的“和暖”课程更是落地开花,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体现“和谐美好温暖快乐健康”育人目标,培育和美教师团队。
2020年6月,我们在岑巩开展了学前教育课改推进会,有多所幼儿园作了园本课程介绍和汇报。我感到老师们成长得很快,内心无比欣慰。2020年6月12日到7月12日,建德市教育局选派29位老师、岑巩县教育局选派25位骨干教师开展师资互换跟岗交流活动。建德援岑幼教帮扶团从三人团壮大为32人的团,老师们奔赴各结对园深入一线进行全方位指导。为期一月的组团支教深入推进了岑巩学前教育课改工作,充分展现了建德教育人的形象和风采。2020年7月6日至7月12日,浙江省特级教师李小玲带领名师工作室5个团队,前往岑巩开展为期一周的帮扶送教活动,从课程诊断、课程方案介绍、课程故事分享、集体教学、教研沙龙……有宽度、有广度、有深度地展现了名师工作室学员的风采,带给岑巩老师教育盛宴。我为期一年的支教之旅,也在师父送来的精彩活动中圆满落下帷幕。
援岑幼教帮扶团合影
坚守初心,完美收官受表彰
我在岑巩工作的地方,长期短期的扶贫干部有近30名,主要是来自建德市农业、医疗、教育系统和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各领域扶贫干部在各自岗位上发挥自身特长,带动行业水平提升,在当地获得好评、留下口碑。在一次全省表彰大会上,在岑巩挂职的就有2位同志获得省级表彰,2位同志获得州级表彰,3位同志获得县级表彰,成绩非常可喜。无论是在脱贫、医疗、教育、基本民生保障等方面,扶贫干部都努力为岑巩争取人、财、物、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推动岑巩民生改善,促进产业发展,扶贫干部在当地作出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邵国英园长获得脱贫攻坚嘉奖
扶贫干部接受的是多重管理。比如,我本人就要接受两地组织部、驻岑工作队、两地教育局的管理,还要接受挂职幼儿园的日常管理,纪律非常严格的。福利待遇什么的,除了我们自己组织部发的生活补贴就没有了,在挂职地没有待遇享受,组织也没有明确说挂职结束就有升迁机会什么的。我觉得挂职人员都是讲党性讲情怀讲奉献的,待遇升迁提拔不是我们选择来扶贫的初衷,但我觉得对扶贫干部还是要有一些政策上的明确。比如,在当地的生活问题、交通问题、甚至挂职时间长的离家特别远的同志的归属感问题。遇到传统节日的时候是不是可以组织一些文娱活动,这也更有益于帮扶同志融入当地文化融入群众,如果因为帮扶干部们都变得没有追求没有情感了那只是机械化地在完成一些任务,更别谈感化别人。只有理念和文化的交融才能从本质上去改变一些旧思想旧作风,才能改革创新。
参加扶贫工作以来,我们通常都加班。我们支教的二幼,环境打造和课程建设是空白的。白天,我们跟班观察;晚上,我的两位援友做环境,我就做一些动脑筋的活,思考这个地方怎么装饰,课程怎么架构,户外场地怎么利用……忙着忙着就到了晚上12点,这往往就是我们的睡点。时间久了,感觉自己变老了一些,多了白头发和斑。有一天,我发现额头上长了两根白头发,不由地对着镜子落泪了。我感慨这逝去的青春弥补不回来了。
在帮扶工作中,感觉比较难的还是理念的碰撞,还有就是当地经济比较薄弱。要做一些改革势必需要资金来支持,但当地明确告诉我们一分线也没有,我们的很多想法就无法呈现出来。有时候,当地领导会跟我开玩笑说,邵园长要是能再带点钱过来帮扶就好了。我很无奈,我也想带点钱过来啊,那样开展工作也有底气。刚来的日子真的万般艰难。要加大教育帮扶的力度和深度,尤其是帮扶后续的跟进和持续,教育又是个慢过程,没有个三年五载的,哪能那么快出效果。不但要引进来还要送出去,借助结对县的优势让老师们出去开眼界学本领而不只是闭门造车,等等。
建德市航头中心幼儿园来黔交流
都说脱贫不脱政策,我想下一阶段的扶贫工作开展,教育对口帮扶还是需要重点做,不但要送理念送精神,其实也要像产业扶贫那样给教育帮扶工作规划一定的资金。像我这样,挂职园长,一个新开园,却没有一分资金支持,很难成什么气候。我们的“和暖”园本课程是一个很美好的课程,但打造环境、开展活动、做专用活动室都需要资金。因为这个缘故,很多美好的设想就只能保留着实施不了,感觉还是有点遗憾。希望再来时,美好的设想已一一实现,那于我们教育人而言是最幸福的事。
一年来,收获最大的还是自己得到历练和提升,自我价值得到更大的体现。这对我个人以后的工作和成长是一种基础。经过这样的脱贫帮扶,感受到了很多百姓、同行的不易,也感受了很多帮扶同志的家国情怀,有了这样的经历,觉得若不尽心工作那就是在虚度光阴。人是需要经历、鞭策和压力的,只有到了一些特殊的环境中,才能挖掘自己的潜力,有时甚至是破釜沉舟,绝地求生。
黔行一年,吃了很多苦,生过病、会想家,遇到困难会埋怨也会哭,但都自我调节扛下来了。忽略这些,其实我们所做的很有意义。我的孩子马上大学毕业了,我没有过多地跟他说我支教的事情,我自己注册了个公众号,偶尔作些笔记,他会去看,虽然看完他也没有太多表达,但有时会在微信里体现出他的情感来。例如,节日给我发红包,备注“辛苦了”,或者我探亲返程时给我留言,“路上多小心”。这一年,家人付出的并不比我少,他们才是我坚持下来的最大支撑,我很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无私。
回忆这段经历,一切都很珍贵。我们三人团是70后,80后,90后的组合,黔行路上共一程,不是家人胜似家人,这份情谊一辈子都难忘。建德驻岑帮扶工作队援友们互相关心鼓励,我们最怀念的是周末的聚会。挂职岑巩的建德男人都是好男人,系着围裙下厨烧出美味的红烧鱼,个个嘴馋得,吃得稀里哗啦,感受到了家的味道,似乎吃到了人生中最美味的鱼。我也心心念念跟岑巩老师一起成长的日子,我们一起加班一起策划活动,我们偶尔学学贵州话打打趣。她们跟建德老师一样亲切地叫我邵园,也有叫英姐的,周末也邀我们去家里做客。有次,我们走了40分钟路去一个老师家里拔菜,她挑长得最好的给我们;有次,老师生日邀请我们去家里就跟着一起闹一起笑……点点入人心,滴滴永难忘。这一年有太多不易,太多感怀,太多的收获与感动。
2020年,我撰写了支教专题论文《引进课程,助推帮扶地课程园本化实施——以岑巩县学前教育、组团式帮扶为例》,被贵州省教科院教育对口帮扶学术研讨会选中,我受邀到现场参加活动,心情非常激动,觉得受的苦很值得。
在支教即将圆满结束的七一建党纪念日,我收到了组织的珍贵礼物,荣幸地作为黔东南州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参加表彰大会。听着优秀代表的发言以及省委书记和州长的讲话,眼眶湿润,往事历历,刻骨铭心的还是黔行中收获的暖和爱。
我很幸运,在岑巩这片热土上,有了我奋斗与贡献的印记。我无怨无悔,守住初心,付出忠诚,攻坚克难,完美收官。人的一生有太多无法预期的经历,我们只有坦然面对并在不断的锤炼中成长成熟,让自己变得更完美,不负此生!
投稿邮箱:1305969433@qq.com
联系优师教研18969975227(微信同手机号)
资源系列文章:
如果你在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有自己的见解、好的案例,可以向序哲教育公众号投稿,也可以加微信群共同探讨。
成为美好,才能成就美好!
序哲教育一直在您身边!
加入交流群,联系王老师18969975216 微信同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序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