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之源起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刻。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立足园本教研,有效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让教师在专业道路上不断成长,我园开展了语言领域的绘本观摩、评课、研讨等一系列活动,解读语言领域核心经验,在实践中领悟语言活动的魅力。
活动之实践
在操作中感知绘本
郭月媛老师:“《小蓝和小黄》简单有趣、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小班幼儿阅读。在《小蓝和小黄》这本书中,藏着朋友的“相处之道”。因此我在活动设计时,选择了自制“地板书”,在操作中让幼儿体验与朋友做游戏的快乐。”
陈晓芬老师:“《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是一个非常温暖、有趣的绘本故事。我在设计活动时,特意让孩子们主动为乔治设计不同款式的服装,让孩子们在看看、说说、做做中充分感受故事主人翁“乔治”的心灵美,萌发出帮助他人的意愿。”
宋玉莹老师:“《安的种子》是一个充满温情与哲理的故事。我的活动借助绘本故事线索,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幼儿倾听理解、回忆概括故事情节,在观察、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慢慢感受和发现“爱”是要尊重与顺应。”
鲁文孝老师:“在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变身‘爷爷’拿着剪刀,边听故事,边学着爷爷的样子变出外套、背心、领带等,既了解了故事,又学习了对折剪的方法,在操作体验中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享受创作的乐趣。”
在音乐中理解绘本
张梦瑶老师:“《大灰熊》是一首表达轻重情绪的故事歌曲,短短三句旋律把大灰熊睡觉、小动物们轻轻进来、大灰熊醒来发怒的戏剧性冲突表现得很到位。我将音乐游戏与绘本故事相结合,更好地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幼儿在游戏体验中感受他人的情绪并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歉意。”
乔璇老师:“奥尔夫音乐《钟表店》是一首两段式的管弦乐。乐曲欢快,乐曲A段模仿钟表指针走动的声音,B段是时钟打铃和钟摆摆动的声音。这样的两段式音乐十分适合大班幼儿欣赏,我将音乐与绘本《金老爷买钟》结合,引导幼儿在聆听中判断,在判断中模仿,在模仿中游戏,启发幼儿做事一定要多动脑、多思考,同时在活动中感悟到时间是一刻不停在流逝的。”
黄玉娇老师:“小班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在《让我为你撑把伞》活动中,我设计了绘本音乐游戏,引导幼儿借助音乐节奏快慢的变化,用肢体动作表现大小不同动物走路的区别,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在游戏中体验绘本
董丽老师:“《点点点》是一本可以让幼儿一边读一边游戏的神奇绘本。我以幼儿喜欢的集体游戏方式进行绘本故事教学,整个过程采用新颖的身体互动游戏贯穿始终,玩转绘本,在“变魔法”的情境中,幼儿得以尽情地玩耍,发挥想像,并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颜色、数量、位置等认知经验。”
高敏老师:“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在《跟屁虫》这个故事中,妹妹总喜欢跟哥哥做一样的动作,说一样的话。这样的情景,用游戏的方式来表现再合适不过了。孩子们在“跟屁虫”的游戏中,发现无论是当“跟屁虫”抑或是被“跟屁虫”跟着,都是很令人开心的体验。活动最后当孩子们看到自己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在一起的温馨画面时,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吕梦嵋老师:“如何让幼儿感受到小金鱼和大家一起做游戏的乐趣?如何在情境中有效推进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如何设计与故事情节相符的阅读教学游戏,有效推动幼儿在集体阅读过程中实现多元发展?这三个问题是我认为设计本次绘本教学活动的关键。于是,我在结合小班幼儿学习特点和阅读现状后,努力根据绘本特定的情节构建了一个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游戏:找小鱼。从听、看、找、说四个方面着手,推进幼儿的多元发展。”
赵春霞老师:“《一步一步,走啊走》绘本篇幅短小,画面清晰,逻辑连贯,内容充满童趣,非常适合小班幼儿阅读。我在活动设计时,利用幼儿爱模仿的特点,让幼儿在模仿游戏中学习小动物的走路方式,体验绘本表演和游戏的快乐,感受绘本情趣。”
绘本教学不仅仅是故事欣赏,也不仅仅发展的是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首先要结合绘本特点,如:是否具有情境性、操作性、趣味性等等,确定丰富的教学活动形式;还要深入思考读本中那些是可以多样化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如:幼儿观察能力、新的感知经验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等等。这时老师就是教学活动的“调味大师”,可以结合绘本的内容和特点,一点带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老师的一百种语言
集思广益提困惑
问
对于语言领域你有什么困惑和想要解决的问题吗?
张亚宁
如何才能更快更好地调整教学方式,将幼儿文学作品中美的情趣传递给幼儿,让幼儿更好地感知、理解呢?
郭月媛
在语言活动中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互动?
乔璇
在语言教学中如何设计一些巧妙的环节,如何调动幼儿积极性?
宋梅年
怎样更好地引导幼儿积极回答?如何在一节活动中上满足更多孩子的语言表达?
芦彩红
如何为幼儿创设多看、多听、多说、多练的语言环境?
教师感到困惑的这些问题到底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其实关键在于教师怎样认识和把握儿童语言学习和发展的核心经验。
经验梳理解难题
我们认为,教师首先应该把握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中儿童应该获得的关键经验,将其与对儿童的了解连结起来,转化为本次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等一系列组成因素,找到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形成完整的活动策划和组织过程。
01谈话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引导幼儿逐步拓展谈话范围。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
◆多给幼儿提供交谈的机会,让幼儿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
◆对幼儿讲话时,结合情境使用丰富的语言。
02讲述活动的指导
◆给幼儿提供在集体面前讲述的机会,引导幼儿从中体验到满足感和自信心。
◆示范讲述的方法和技能
03听说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设置游戏情景
◆交代游戏规则
◆教师引导游戏
◆幼儿自主游戏
04早期阅读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自己阅读
◆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
◆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
◆归纳阅读内容
◆参与幼儿的自发读写活动
◆创设有实际意义的文字环境
◆融书面语言学习于主题活动中
05儿童文学的组织与指导
◆引发幼儿与文学作品进行互动,使幼儿有机会随时学习书面语言。
◆定期讲故事给幼儿听
◆请幼儿定期讲自己编构的故事
◆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故事
◆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情节
◆与幼儿一起改编故事情节或表演
◆随机与幼儿一起讨论彼此熟悉的文学作品内容(人物、情节、动作等)
各抒己见谈感悟
经过这次教研活动,我发现为幼儿创造必要的环境十分必要,在适合的环境中说出含有寓意的句子,这样有利于幼儿理解和掌握。
——邱晨
在看图讲述中,想要引导孩子说完整的话,落脚点在丰富词汇和句式上。
——李琳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 ,我认识到了语言游戏在幼儿语言活动中的意义。语言游戏使活动中的语言教育变得更加有趣。教师应当充分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愿望,让幼儿自由进行语言游戏。
——梁小琴
作为教师,应该将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听说游戏、早期阅读、儿童文学等有机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并注意形成家园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王丽芬
通过教研我知道了语言领域活动的不同类型以及活动开展的目标及侧重点,很多实用的小策略都可以应用于日常活动。
——赵春霞
在语言领域核心经验的教研活动中,我认识到首先,要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让幼儿有话可说。尽量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让他们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其次,要综合课程游戏化,让幼儿会说。在每天的教学活动中,利用教学内容巧设一些有趣的游戏,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第三,要巧用需要游戏,让幼儿爱说。让幼儿有大胆说的勇气,体验说的乐趣。最后,要抓住过渡环节,让幼儿放心说。充分利用孩子们各种生活经验进行多种多样的运用和表达交流的机会。
——黄玉娇
教育孩子,不在于他走得多快,而在于他走得多远。语言能力的培养也一样,不能急功近利,在于生活中点滴的积累,抓住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有利时机,不断发掘潜力,逐步培养幼儿的语言。作为老师,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权力,充分为其创造机会,敞开心扉接纳孩子,与幼儿之间进行心灵的沟通,同时,也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幼儿处在宽松、和谐自由、充满童趣的环境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播种甜蜜
收获幸福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兰州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