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直播】《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解读系列直播开启,免费!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帮助教师提升师德素养,“京师学前”于2022年秋季组织系列公益直播活动。活动特邀虞永平、洪秀敏等11位学前教育领域知名专家,自9月6日起,围绕准则的十个方面,通过要点解读、行动建议与示例分析,系统解析政策内涵,助力教师将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做到守准则、树师德、铸师魂,推动高素质保教队伍建设。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帮助教师提升师德素养,“京师学前”于2022年秋季组织系列公益直播活动。活动特邀虞永平、洪秀敏等11位学前教育领域知名专家,自9月6日起,围绕准则的十个方面,通过要点解读、行动建议与示例分析,系统解析政策内涵,助力教师将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做到守准则、树师德、铸师魂,推动高素质保教队伍建设。

为践行“幼儿发展优先”理念,推动“幼有善育”,上海市近日举办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专题研讨会。活动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开展,吸引全国数万名教育者参与。会议指出,“幼儿发展优先”是上海“十四五”学前教育重点项目,金山区通过行政支持、教研推进与园所实践,积极落实“三大指南”,打造田野活动课程品牌,推动区域保教质量提升。专家强调应加强评价研究、家园社协同与教师观察能力,促进儿童全面成长。上海将持续推进相关行动计划,强化儿童立场,助力幼儿健康快乐发展。

观察能力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功,是理解与支持幼儿发展的关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均强调教师应在活动中观察、解读幼儿行为,实现有效引导。然而实践中仍存在观察目的模糊、计划不周、解读困难等问题。为此,学前智库特邀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夏宇虹教授,于9月13日19:30开展《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准备与策略》公益直播,分享实用方法与策略,助力教师提升观察能力,促进专业成长。欢迎扫码预约,共同学习。
2020年教育部启动“安吉游戏”推广计划,上海市宝山区作为试点区,立足游戏实践,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索教育为未来做准备。通过园本行动逻辑、一日生活中的主动学习及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促进幼儿经验与课程融合,实现幼小课程与教学的连续性。滕梦佳老师以“‘倒退’中的前进”为例,分析幼儿搭建“东方明珠”过程,揭示游戏中的“哇”时刻,推动教师重新认识儿童。许翠单副园长提出教师以倾听者、语言调度者等身份支持儿童语言与思维发展,通过记录复盘、目标软着陆及效度自检最大化游戏价值。陈伯吹实验幼儿园与第二中心小学建立联合教研机制,聚焦“竹筏游戏”案例,探讨教师有为与无为、幼儿参与率等问题,减缓幼小衔接坡度,构建互通学习共同体。

近日,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举办“基于儿童立场的教育支持——2021上海市幼儿园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教师)展示活动”。活动分四场进行,线上线下共吸引全国18万余名幼教工作者观摩。多位获奖教师围绕游戏、运动、探究、情感教育等主题分享实践案例,专家强调教师应信任儿童、尊重差异,在观察与反思中提供适宜支持。活动展现了上海学前教育坚持“幼儿发展优先”理念,推动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持续提升保教质量,助力每一位幼儿全面、主动、有差异地成长。

积木建构区是幼儿自主游戏的重要场所,教师需通过系统观察与对话,深入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经验与需求。以中班幼儿涂涂为例,他在建构“勇者大冲关”过程中展现出主动探索、创造表征的能力,其行为涉及平铺、对称、想象等多种经验。教师结合观察记录、交流回顾与理论分析,识别其在语言、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发展特点,进而从环境调整、材料支持、家园协同等方面提供个性化引导,促进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建构经验,实现更高水平成长。

本文汇集了多位学前教育专家的核心观点,包括虞永平强调幼儿园课程建设、徐则民主张活动应体现幼儿主体性与过程可玩性、杨晓麟呼吁开展小课题研究、刘晓东肯定游戏中的儿童价值、华爱华指出“安吉游戏”是践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有效路径,以及侯莉敏重申守护童年是幼教本质。这些见解共同倡导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推动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本文阐述了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中结项报告的撰写要点。结项报告是课题研究周期的总结与提炼,需包含研究背景、过程、做法经验、成效、问题与展望及参考文献。报告应兼具规范性与适切性,避免过于严谨或空泛,强调以第一人称呈现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做到内容详实、图文并茂、语言朴实、结构清晰。优秀的结项报告应具备“看得懂、用得着、学得会”的特点,注重实践性与可操作性,同时注意查新控制重复率,确保成果的有效推广与借鉴。

疫情期间幼儿园封闭管理,幼儿自主发起晒被活动,从初次尝试中发现问题,通过集体讨论确定晒被地点、防脏方法和所需工具。教师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鼓励语言表达与思维碰撞,提升实践能力。后续活动中,孩子们制定晒被步骤,探索适宜天气,绘制晒被地图并制作倡议书,推广全园参与。过程中,幼儿不仅掌握了生活技能,还发展了合作、观察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儿童天生具有探索精神,常通过提问表达对世界的哲学性思考,如“我从哪里来”等问题。四川师范大学鄢超云教授在直播中探讨了“儿童的哲学”与“儿童哲学”的区别,指出前者是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后者属学术研究范畴。他强调,教育者应真诚倾听儿童,避免选择性或敷衍式回应,并以尊重态度理解其表达。通过用心观察、定期教研及循环支持,成人能更深入读懂儿童,重构儿童观,实现有效教育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