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培训 第1038页

本文是一篇关于幼儿民间绘画教育的初探,主要探讨了如何上好民间绘画课以及幼儿如何学会民间绘画的问题。文章介绍了民间绘画的理论探索,包括动静理论、民间绘画理论、中国民间绘画的色彩、造型和构图特点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文章也阐述了幼儿民间绘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包括小班、中班和大班的不同教育目标和内容,以及民间绘画教育的创“意”和方法。文章最后讨论了幼儿民间绘画教育的效果与评价,包括教师如何上好民间绘画课和幼儿如何学会民间绘画的评价标准。总之,幼儿民间绘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文章指出当前儿童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如本本主义、机会主义、机械主义和改良主义,导致孩子们缺乏创造性、想象力和自主性。文章强调在美术活动中发挥孩子想象力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方法。首先,在活动中应启发孩子的想象意识,通过提问和肯定孩子的想象力来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其次,让孩子接触大自然,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启发想象源泉。文章还指出,大自然是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自然景物可以开启孩子的想象大门,发现美、创造美。总的来说,本文呼吁在美术活动中重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体验真正的知识和世界。

本文介绍了在幼儿园中大班开展线描画活动的方法和意义。通过欣赏与发现、尝试与表现、互动与展示、反思与提高等四个阶段,激发幼儿对线描画的兴趣和创作能力。线描画作为一种艺术活动,不仅有助于幼儿个人完成作品,还能促进集体合作和交往能力的提高。同时,线描画作为单一的艺术活动,也可以为其他活动如语言、科学等提供表征手段,为绘画专业技能打下基础。总之,让幼儿充分发现、尝试、表现和交流是提高其能力的关键,而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则是提高幼儿作品成功的关键。

本文强调了绘画活动中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重要性。文章指出,幼儿绘画是表现所见、所闻、所想的方式,生活越丰富,创作素材越多。文章批评了传统的绘画活动中教师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教学方法,强调要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积累想象和创作的素材,让幼儿学会观察,培养绘画兴趣,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幼儿自由表现,发挥幼儿想象力让画面灵动起来。文章旨在通过绘画活动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本文讨论了幼儿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问题。文章指出,为了提升幼儿的感性认识,应提供直接接触生活和自然的机会,让幼儿通过多感官感受事物。同时,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此外,教师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设置活动和游戏,让幼儿自由活动、尝试和创造。同时,也要为幼儿创设和谐、融洽、轻松、活跃的气氛,鼓励其大胆想象、提问和创造。文章强调,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需要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并迎接挑战。整篇文章强调了幼儿美术教育在培养创造力方面的重要性及其具体方法。

本文探讨了2至3岁幼儿美术活动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包括涂鸦期和手工活动的发展。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提出了美术活动的指导策略,包括满足幼儿涂鸦、撕纸、玩泥的愿望,与幼儿一起玩发现游戏,通过教师的添画引导幼儿发现所画图象中隐藏的事物,以及以表扬为主,不要干扰或试图改变幼儿的涂鸦。文章旨在帮助家长和幼教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指导幼儿的美术活动。

本文介绍了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首先指出幼儿绘画是他们表达情绪、情感和维持心理平衡的有效途径,而绘画兴趣是幼儿学习绘画的重要动力。接着分析了小班幼儿色彩审美感知的特点,包括在感知物体色彩方面的敏锐性和丰富性,以及每个幼儿对色彩的偏好性。文章强调了情绪对绘画兴趣的影响,提出从启发式的教育原则转向注入式转向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让幼儿自由发挥,大胆想象。在实施措施和方法方面,提倡选择新颖的题材内容、活泼多样的形式来激发幼儿绘画兴趣。同时,通过相似联想激趣法、过程激趣法和角色激趣法等方法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最后总结了幼儿绘画兴趣发展的三性: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积极性、完成作品时的坚持性以及活动材料、活动方式方法和颜色选择上的自主性。通过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可以促进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本文主要探讨了幼儿绘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教师忽视幼儿的“心灵感悟”,采用固定模式教学,限制了幼儿的自由表现。其次,教师过于注重作品完成而忽视幼儿绘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文章提出了教师在指导幼儿绘画时应重视幼儿的感受与创作过程,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艺术兴趣,避免单一的评估方式打击幼儿的积极性。通过合理组织教育活动和科学辅导,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主要探讨了美术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文章从儿童绘画的实质入手,分析了儿童美术活动的价值,包括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审美情趣、使儿童个性得到自然发展、挖掘儿童的创造潜能以及完善儿童的人格。文章强调,正确的美术教育应该激发儿童内在的表现需求,顺应他们的自然发展,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并帮助他们形成完善的人格。如果今天的教育只是对儿童进行技能训练或者作为旁观者,不加以积极的影响,将难以保证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会生活,热爱生活,认识自己的能力,愉快地进行创造和表现,成为21世纪真正的主人。

文章强调儿童画之美在于其质朴原始的真谛,孩子们通过画画表达情感和语言。然而,随着孩子的成长,人们往往用成人绘画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的作品,忽视了孩子内心世界的表达。文章呼吁重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批评传统教育中忽视孩子创造性的培养的做法。同时,指出教师和家长应支持孩子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避免否定和限制孩子的艺术作品。《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接纳和肯定儿童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文章最后呼吁给予孩子创造的空间,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