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张永英:“拆篱笆”和“架梯子”——支持幼儿成为主动学习者的有效策略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张永英:“拆篱笆”和“架梯子”——支持幼儿成为主动学习者的有效策略-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张永英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2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情境判断测验编制和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DIA220387

“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这句话在学前教育领域广为流传,是幼教工作者们努力遵循的重要理念。然而,这一理念要真正落实在教师和家长与幼儿的各种互动行为中,尚有不小的距离。

有一次,笔者在高铁上看到一个4岁左右的女孩沉浸在各种自发的游戏中。比如,她会一边念着“苹果切、菠萝切、西瓜切……”,一边用一只手做“刀”去“切”另一侧的手臂,其间努力地想着各种水果和蔬菜的名称;听到列车员播报站名,她就模仿着说“下一站……”;听到列车员推着餐车吆喝n她就模仿着说“牛肉汉堡、煲仔饭、豚骨拉面……”;听到列车上的清洁员说“垃圾丢一下”,她也会模仿;她还自发地算“1+1=2,1+2=3……”,算到“1+10”时开始用手指头数。后来她发现座椅后袋的广告单上印有数字,就又开始寻找车厢里的各种数字……在笔者看来,这些都是一个拥有好奇心和探究兴趣的该年龄段孩子的非常正常、自然的行为表现。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女孩的妈妈一直边看手机边以嫌弃、厌烦的语气训斥女孩:“你看哪个人像你这样这么多话的?”“闭上嘴,你就不能安静一会儿好好坐着吗?”“才休息了儿分钟又开始了,咋回事?不要动!”……最后她把手机丢给了女孩,开始闭目养神,女孩则开始看手机上的动画片,不再出声。也许,这位妈妈是怕孩子影响了其他乘客,但即便如此,这位妈妈如果懂得孩子的这些行为都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该年龄阶段孩子特有的学习方式的表现,或许可以用更具保护性和支持性的方式跟孩子互动。

主动学习本是幼儿天赋的本能,却常常因成人的“无心之过”而受到阻碍和伤害。近儿年国家颁布的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如《幼儿园工作规程》《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等,都强调幼儿园应向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在幼儿园,幼儿最主要的指导者毫无疑问是天天与幼儿打交道的教师,因而提升教师理解和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的相关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幼儿主动学习的构成要素、影响幼儿主动学习的因素以及支持幼儿成为主动学习者的有效策略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01

张永英:“拆篱笆”和“架梯子”——支持幼儿成为主动学习者的有效策略-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幼儿主动学习的构成要素

《3一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以来,“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已成共识。学习品质是指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如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其中“主动”可以视作学习品质中最重要的特质,它既是态度倾向也是行为倾向。学习品质的内涵比较丰富,不同国家的学者对此的表述虽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其中有一点非常值得我们重视,那就是学习品质的各个方面并非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影响、有着复杂的内在关系的。美国学者马里奥·希森博士所著的《热情投入的主动学习者一一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及其培养》一书中对学习品质的要素提出了两个维度的结构框架:情感一动机维度,即热情(兴趣、快乐和学习动机);行为一行动维度,即投入(专注、坚持性、灵活性、自我调节)。笔者认为这个要素框架对帮助我们理解幼儿是否获得了主动学习的机会或是否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非常有益。例如,笔者在教学和讲座中常常喜欢引用李季湄教授曾经分享的一则案例。“幼儿不小心把一杯水碰翻了,水洒在地板上……”这是幼儿在园生活以及在家生活中特别常见的情景,这个情景可以替换为幼儿泼了牛奶,洒了汤水,甚至是摔了一跤或游戏中遭遇挫折、同伴交往中发生冲突,等等。原案例中两位教师对此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从而给幼儿带来截然不同的影响。如果从热情和投入这两个维度去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两位教师不同的互动方式下幼儿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状态。

教师A看见了走过去,一边带着抱怨口气对幼儿说“怎么这么不小心啊,你看,搞得一地都是”,一边拿来抹布三下两下把地板擦干净了,然后对呆呆站在一边的幼儿说:“好了,以后当心点。”幼儿点点头,之后一个上午都闷闷不乐。

在教师A与幼儿构成的互动情境中,从情绪维度来看,幼儿是“闷闷不乐”的,从行动维度来看则是“呆呆站着”,故我们可以说“幼儿自尊、自信受挫,没有获得有益的经验和思考的机会”(原案例中给出的评价)。

教师B看见了,立刻拿上放在应急角的小桶走过去,小桶里有毛巾、刷子、海绵吸等工具。教师和蔼地对幼儿说:“啊,没关系,你看看这里哪一样工具能帮助你?”于是,幼儿先尝试了用毛巾、刷子,最后选择了海绵吸,自己把水擦干了。幼儿高兴地告诉教师和小朋友,海绵吸最好用,教师表扬幼儿很能干,自己洒的水能自己擦干净,也告诉幼儿以后要当心。

在教师B与幼儿构成的互动情境中,从情感一动机维度来看,幼儿总体上是积极的,表现在从教师拎着小桶过去说“没关系”开始,幼儿的情绪状态便从不安转换为产生兴趣和学习动机,再到“发现海绵吸最好用”后的高兴以及分享后获得的自尊、自信;从行为一行动维度来看,幼儿通过尝试各种工具,最终发现了最好用的工具,这一过程需要专注、坚持性,而灵活性、自我调节等品质也是整个试验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因而,“犯错成为幼儿学习应变思考、探究工具、动手动脑做事的好机会”(原案例中给出的评价)。

这个情境在幼儿园是极为常见也是极为典型的。笔者也曾多次向幼儿园教师求证,发现教师A与幼儿的这种互动方式是许多教师不假思索的自动反应,大部分教师在案例分析前对这种做法不以为意。然而,有研究表明,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教师在与幼儿每日的互动中、于真实情境中所做出的教育决策。所以,我们不妨问自己一句:在与幼儿的每日互动中m我们有没有因滑入“白动驾驶模式”而错失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机会呢?


02

张永英:“拆篱笆”和“架梯子”——支持幼儿成为主动学习者的有效策略-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影响幼儿主动学习的因素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影响幼儿主动学习的因索涉及幼儿个体差异、家庭、学校、社会文化、政治政策等。但就微观系统而言,幼儿生活中重要的成人与幼儿结成的关系和互动方式是关键。本文将影响幼儿主动学习的因素分析限定在教师能对幼儿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范围内。我们也可以借助前述希森博士对于学习品质要素的分析框架来加以分析。笔者认为,于教师而言,影响幼儿主动学习中的热情的因素主要是师幼关系和教师对幼儿兴趣的识别或激发,而影响幼儿学习中的投入状态的因素主要是作为间接回应途径的环境、材料和作为直接回应途径的互动策略。当然,这两者又是相互关联的,若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未能被唤起,就不可能有投入的状态;若幼儿的主动学习受到干扰而无法投入,学习热情也就会降低。为了方便,我们权且分开来讨论。

(一)影响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的因素

1.师幼关系

随着脑科学、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关系”在幼儿成长和发展中的奠基性地位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从神经细胞到社会成员一儿童早期发展的科学》一书中提出“早期的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养育的关系是根本”。

前文提到,“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已为我国幼教实践者所熟知,国外也有类似的表述,但有一个限定条件:“每个孩子生来都好学,但只有在感到安全和建立联结(被认可、被接纳)的时候,他才愿意学。”(Kids are born learners but they only learn when they feel secured and connected.)这就凸显了师幼关系对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的影响。前文“水洒了”的案例中,教师B先让幼儿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当幼儿把水洒了时,幼儿已充满不安,教师的态度决定了幼儿是否能平静下来,从被情绪脑“劫持”的状态中摆脱出来,进入由理智脑掌控的思维活动中。

2.教师对幼儿兴趣的识别或激发

幼儿是天生的学习者,对这个世界的探究热情是无穷的,同时幼儿对于他所信任的成人的态度又是极为敏感的,教师能否准确识别和接纳幼儿的兴趣,会影响幼儿主动学习兴趣的持续及深化。比如,对于玩泥巴的幼儿,教师如果不能识别自发游戏中的幼儿正在对什么感兴趣(比如,是对泥自身的物理特性,还是对泥和水混合在一起后发生的变化,或是用泥巴塑造出各种物体,等等),就无法机敏地介入,并通过有效互动不断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而在“水洒了”的案例中,教师B则识别了该生活情境中的教育契机,继而用应急角的不同材料激发了幼儿尝试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兴趣。

笔者在幼儿园听教师们分享课程故事时,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我们都是追随幼儿兴趣的”,而实际上追随幼儿的兴趣并不容易。我们通过观察去了解幼儿,我们所谓的“眼见为实”其实往往是戴着自己不曾觉察的“有色眼镜”在看的。比如,我们会凭自己的经验判断幼儿游戏中的玩法,我们会因自己对幼儿的成见而给幼儿贴上标签,我们还可能从成人的思维方式出发在幼儿的科学和想象之间画一道鸿沟。这些都好似限制我们心智活动的一圈篱笆,让我们对幼儿真正的兴趣视而不见。

(二)影响幼儿在学习中投入状态的因素

1.材料存在的问题

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学习无处不在,玩具、材料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支持物。当下,教师们都很重视学习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但在材料提供方面同样可能存在一些偏误,比如,认为材料越丰富越好。笔者曾亲历过一次材料调整的行动研究。秋季学期开学不久,托小班的教师给幼儿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低结构玩水材料,幼儿将材料全部倒进水里,然后两只手在水盆里搅动材料,看起来挺热闹,但与投入(专注、坚持性、灵活性、白我调节)似乎没什么关系。后来经过讨论,教师将材料集中到漏不漏水这一维度特征上,比如,提供勺子和漏勺,碗和漏斗,塑料杯和有孔的塑料杯,等等,撤去了其他材料。幼儿先是在无目的操作中发现勺子能舀水而漏勺舀不了水,发现塑料杯能盛水而用有孔的塑料杯盛的水一会儿就会漏完。在重复操作的过程中,幼儿神情专注、严肃,当逐渐意识到材料在这一维度特征上的差别时,他们就会主动去找材料来尝试,一旦发现材料符合他们的预期,就会露出愉快的笑容。这很符合蒙台梭利所说的“外界刺激受质和量的限制”的思想。另外,教师们提供材料时常常会忽略对适宜性的思考,比如,预设的目标与幼儿的兴趣不符,忽略了幼儿的能力水平等,这些均会影响幼儿的投入状态。

2.教师不恰当的介入

英国学者朱莉·费舍在《互动还是干扰:有效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以下简称《互动还是干扰》)一书中提到,当儿童既不想也不需要对话时,一些教师若不断地努力开启对话,就会打扰儿童,使他们感到紧张。当教师强迫儿童干这干那,突兀地提问,再三确认儿童是否知道某事,以教师的目的强行引导儿童的思维方向时,教师往往得不到儿童的任何回应。让儿童回答教师接连不断的问题,会打断儿童的思路,分散儿童的注意,对话也会因此中止。

在类似这种教师“强行”与幼儿对话的过程中,幼儿的体验往往是这样的:

这位教师不了解我;

这位教师打断了我在尝试做的事情;

这位教师问我的问题都很奇怪(明明教师自己看一下就能知道的);

这位教师没有仔细听我的回答;

这位教师好像很紧张,和我在一起不太自在;

这位教师对自己的想法更感兴趣,而不是我的想法。

教师强行让幼儿与自己“同频”,会干扰幼儿在主动学习中的投入。


03

张永英:“拆篱笆”和“架梯子”——支持幼儿成为主动学习者的有效策略-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支持幼儿成为主动学习者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针对幼儿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笔者以“拆篱笆”和“架梯子”为隐喻,提出支持幼儿成为主动学习者的有效策略。

(一)“拆篱笆”

“篱笆”是影响每个人思考和判断的先在偏见,比如刻板印象、思维定势、集体无意识等,自己很难察觉,因而“拆篱笆”并非容易之事。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指出,“成年人必须从他自身发现阻碍他真正理解儿童的那种无意识的错误。如果不作此准备,没有采取与这种准备相应的态度,他就不可能进一步探究儿童”。如何才能“从他自身发现阻碍他真正理解儿童的那种无意识的错误”呢?蒙台梭利认为,“对自身进行探究的行为并非如想象的那样困难。因为即使是无意识的错误也会引起悲哀和创伤””只要他认识到错了,他就会强烈地感到要使自己恢复正常”。因而,蒙台梭利提出“自由和观察”的方法,即“披上谦逊的外衣”,不带成见地观察自由的儿童。杜威则在《我的教育信条》一书中提出,“我认为成年人只有通过对儿童的兴趣不断地予以同情的观察,才能够进入儿童的生活里面,才能知道他要做什么,用什么教材能使他工作得最有劲、最有效果”。

蒙台梭利所谓“披上谦逊的外衣”对自由儿童的观察和杜威所言“对儿童的兴趣予以同情的观察”,实际上是对同一过程的不同表达。当我们能与幼儿共情,即与幼儿的情感建立联结,我们就能沉浸当下,也就能摆脱先入为主的想法。《互动还是干扰》一书中引用的瑞吉欧的“倾听教学”的基本原则更是清楚地表达了这种状态。

倾听,就是对将我们和他人联系在一起的模式保持敏感;抛弃自己固有的想法,并确信我们的认知和我们自己仅是将宇宙维系在一起的广阔而又综合的知识体系中的一小部分。

倾听,就是对倾听他人和被他人倾听秉持开放和敏感的态度–不仅是用我们的耳朵来听,还要用我们所有的感官(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和方向感)来听。

倾听是一种充满沉默、长时间停顿的相互作用的时间。倾听行为的背后,总会伴随着一种情绪,通常是好奇、渴望、怀疑、有兴趣。

倾听,就是用开放的态度对分歧表示欢迎,认识到他人的观点和阐释是有价值的。

倾听,是一个主动形式的动词,它包括阐释,赋予信息意义,以及重视提供信息的人。

倾听,要求我们用一种开放的态度来面对变化。它要求我们能很清楚地认识到未知的价值。

倾听,是所有学习关系的前提一学习由“学习的主体”决定,通过具体行动和反思在他或她的脑海里成形,在再现和交流的过程中成为知识和技能。

“拆篱笆”实际上就是教师对与幼儿交往的互动模式保持觉察,警惕自己的“成人立场”对“儿童立场”的僭越。这是一个“灵魂转向”的过程,唯有在事上磨练方能成就。譬如,陈鹤琴先生的一连串质问:“常人对于儿童的观念之误谬,以为儿童是与成人一样的……所不同的就是儿童的身体比成人小些罢了……我们为什么叫儿童穿起长衫米?为什么称儿童叫‘小人’?为什么不准他们游戏为什么逼他一举一动更像我们成人一样?这岂不是明明证实我们以为儿童同成人一样的观念么?”又如,陶行知先生创作了《小孩不小歌》,这与他们亲自创办幼儿园,真实地与幼儿交往,深入地研究幼儿不无关系。再如,丰子恺先生通过与自己孩子的互动、反思以及以漫画描摹孩童生活,觉察:“我要求孩子们的举止同我自己一样,何其乖谬!我–我们大人的举止谨惕,是为了身体手足的筋觉已经受了种种现实的压迫而痉挛了的缘故。孩子们尚保有天赋的健全的身手与真朴活跃的元气,岂像我们的穷屈?揖让、进退、规行、矩步等大人们的礼貌,犹如刑具,都是戕贼这天赋的健全的身手的。于是活跃的人逐渐变成了手足麻痹、半身不遂的残废者。残废者要求健全者的举止同他自己一样,何其乖谬!”这些都是在与儿童共同生活中不断体悟儿童与成人不同以及儿童之伟大的例证。美国学者艾莉森·高普尼克提出,“我们不是因为爱孩子才照顾他们,而是因为照顾他们,所以爱他们”。如果用心去陪伴孩子,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当然,“用心陪伴”也应当是“倾听式”的,即能抛弃固有想法,以开放的态度来面对孩于。这是不断放下“我执”的过程,须“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拆篱笆”也意味着教师需要觉察自己与幼儿的互动是否进入了”自动驾驶模式”,从而把握介入的时机。教师在做出决策前应有意识地问自己三个问题:是否?何时?以什么方式?问自己“幼儿是否需要帮助”,可促使教师思考:总觉得需要介人做些什么的想法也许不一定对,有的时候最好的选择可能就是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问自己“幼儿何时需要帮助”,可促使教师思考:如果我现在介人,会起到支持作用还是会让幼儿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呢?幼儿固然需要自己努力,但如果让他们变得沮丧以至于放弃就不好了,因而要观察幼儿是否会因为不能解决问题而逐渐感到沮丧,也要在幼儿放弃前准备好一些办法来帮助幼儿克服学习困难。问自己”幼儿需要何种帮助”,可促使教师思考:幼儿自己能处理吗?如果能,则不干预,如果不能,我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会对幼儿有帮助呢?

(二)“架梯子”

“架梯子”的隐喻会让人联想到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和布鲁纳的支架教学理论。直梯通常有两边,中间有横杆,两边既是分离的又是通过横杆连接的。这里借用梯子的两边来比喻教师在支架教学中须从情感和认知两方面着力,情感和认知是联通并相互作用的。

1.情感上的共享和建立联结

基于前文所析,关系是影响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的重要因素,在活动情境中,教师与幼儿共情、建立联结,是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策略。与幼儿的情感共享,一方面是对师幼间日常信任关系的检验,另一方面是对活动现场教师与幼儿建立情感联结的专业素养的考验。幼儿往往比较容易接受自己信任的教师的教导,教师现场采用镜像对话(mirror talk )等互动策略与幼儿交流,更能让幼儿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和兴趣。比如,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福州年会上,一位英国学者曾分享过一个名为“高质量学习:会亮的鞋子”的案例。教师注意到几名幼儿多次在一起玩踩一踩鞋子就会亮的游戏后,说:“哇!看你们的鞋子,太酷了!你们脚一踩就会亮呢……”这就是典型的镜像对话,是以真诚的语气对幼儿正在做的事情进行描述,并表现出好奇、有兴趣了解更多情况的态度。在此情境中的幼儿会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游戏是接纳的、有兴趣的,继而开始回应教师的话语。这样,情感上的联结就建立起来了。当然,在后续的互动中,教师依然要觉察与幼儿的情感是否相互呼应,教师的身体语言和语调要表现得真实、自然和平等。幼儿对人际的情感体验极为敏感,镜像对话可以让教师用描述事实来代替判断。比如,在“水洒了”的案例中,教师A看到幼儿把水洒在地上时,自动的反应便是“怎么这么不小心啊”,这样的话语已经对幼儿的行为下了判断,即这是不应该出现的行为,而这个信息立刻会被幼儿接收到,因此加剧了幼儿的不安和内疚。如果教师说“杯子里的水洒在地上了,你看上去有点害怕噢”,这样,幼儿的情绪便被教师看到了,幼儿内在生命的不安和躁动便被教师听到了。教师这样说也能帮助幼儿鉴别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命名。一旦自己的感受被分享和表达,就会减少向内的压抑感。教师刻意练习镜像对话等以事实代替判断的话语策略,也是帮助自己摆脱“自动驾驶模式”的好方法。教师如果学会了用这种方式与幼儿共情,也便拆除了自己心智的“篱笆”。

2.认知上的共同注意和联合行动

教师与幼儿情感上的同频会帮助教师关注到幼儿的兴趣。比如,有个幼儿每天早上都是第一个到,并在娃娃家玩,但只要一有其他小朋友到园,他就会放下手中的材料,高兴地到别的小朋友在玩的区域去。能共情的教师会看到该幼儿对于同伴交往的兴趣,不能共情的教师则对该幼儿不能坚持在一个区域玩以及不能根据实物标志放回材料耿耿于怀。除了共情能力能帮助我们把握幼儿的兴趣外,蒙台梭利、皮亚杰等的研究提示我们,重复其实意味着幼儿对某种材料或某种活动形式有兴趣。我们在日常实践中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连续观察,从幼儿的重复行为中发现幼儿的兴趣,从而能与幼儿形成认知上的共同注意。教师发现幼儿的兴趣,为追随幼儿提供了前提,但能否有效支持幼儿还取决于教师其他方面的专业能力。

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一书中指出,“我认为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我相信,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因此,经常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这意味着对于兴趣的识别不是仅停留在看到幼儿在做什么。比如,看到幼儿在娃娃家使用平底锅,需要看明白幼儿是在玩炒菜的角色游戏还是在用各种不同材料敲击发出不同的声音,换句话说,要从兴趣中识别幼儿在哪些领域有发展的需求。杜威还说,“我认为这些兴趣必须作为显示儿童已发展到什么状态的标志来加以观察。它们预示着儿童将进入那个阶段”。比如,看到幼儿剪纸,需要看明白幼儿在“无目的尝试”“尝试后能根据作品形状进行命名”“根据需要在过程中调整”“有计划有目的地根据设计米创作”等发展阶段中处于什么位置。唯有通过这样的识别,教师才能真正理解幼儿的需要。

在任何一项活动中,幼儿都不太可能仅仅表现出单一领域的发展。比如,前文所举的“水洒了”“会亮的鞋子”等案例都涉及了幼儿在语言、科学、健康、社会等多个领域以及学习品质方面的发展。教师要通过共情的方式理解所观察到的幼儿行为表现,识别幼儿当前的发展状态,并思考幼儿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和支持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做出适宜的教育决策。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在自己的专业学习中建构起观察评价幼儿全领域发展进阶的参照系,但又不能在实践中机械地套用这个参照系去识别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从而预设各领域的教育目标。因为幼儿在具体活动中的兴趣暗示了他的需要,教师只有通过共情的方式接收和理解这个需要,才能聚焦地观察评价,并提供有效的支持。

一旦教师了解了幼儿的需要,教师便可以根据幼儿的起点水平米支架教学。再回到前文提到的“会亮的鞋子”的案例。该教师必定是通过连续观察,发现并识别了幼儿对“鞋子怎么会亮”的探索兴趣,这反映出幼儿科学领域探究能力的发展需要。该教师做好了准备,通过参与幼儿游戏开启了与幼儿朝向共同目标的联合行动。为了方便理解在这个互动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具体互动策略,我们米整体回顾一下这个案例(原案例以英文方式分享,笔者翻译如下。括号中的内容为笔者对案例中教师所采用的具体策略及作用的分析。策略名称参考《互动还是干扰》一书)。

师:哇!看你们的鞋子,太酷了!你们脚一踩就会亮呢!(策略:交际词,陈述,镜像对话,评论。作用:与幼儿同频,肯定、接纳幼儿的自发游戏。)

幼1:对呀!就是会亮的!(边说边用脚踩了好几下。)

师:怎么会这样的呢?怎么会亮的呢?(策略:开放性提问。作用:持续互动,引导幼儿猜测、讨论。)

幼1:因为是新鞋子啊!

师:噢!我的也是新鞋子啊,可是它们不亮。(策略:交际词,陈述,添加个人信息。作用:持续互动,示范验证。)

幼2:不是的。是要踩,踩了才会亮!(说着踩了好几下。)师:(重重地踩了好几下)有意思哦!我也踩了啊,为什么还是不亮呢?(策略:交际词,陈述,提供另一个视角,开放性提问。作用:持续互动,示范验证。)

幼3:不对不对,你鞋子上必须有洞洞才会亮(边说边用手指着鞋子上的洞)。

师:(指着自己鞋子上的洞)我也有洞啊,还是不亮啊,乔西的鞋子上也有洞,也不亮。哎呀,我太想知道你们的鞋是怎么会亮的!(策略:陈述,提供另一个视角,交际词,开放性提问。作用:持续互动,示范验证,鼓励思考。)

幼4:我想你的鞋应该是需要装电池,懂吗?要装电池。

幼2:对!要装上电池,鞋子才会发光。(想了一会儿)可我把脚趾头伸进去的时候没觉得鞋子里哪里有电池啊?

幼4:我想是在脚趾头下面。

幼1:我感觉不到脚趾头下面有电池啊。….….(策略:沉默。作用:加强幼儿间的积极互动。)

师:我在想啊-我们怎样才能找出答案来呢?(策略:交际词,开放性提问。作用:鼓励幼儿产生解决问题的积极动机。)

教师运用了描述、评论、开放性提问等多种互动策略不断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掌握了“猜测一验证”的科学探究方法,而且对原因的猜测也不再只是从鞋子具有的“新”“需要踩”“有洞”等比较表面的特征出发,去寻找其与鞋子会亮之间的关联,而是开始调动已有经验去试图解决另一个情境中的问题。比如,听到有幼儿提出要装上电池,可以推测该幼儿有装电池使玩具或其他物品发光的经验,这就意味着幼儿在新旧经验之间建立了联系。这正是有意义的学习发生的重要条件。整个过程中幼儿积极主动,状态投入,调动了超越记忆、理解水平的应用、分析、评价等更高阶的思维策略,教师的互动策略有效地支架了幼儿高质量的学习。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呢?我们可以猜测,教师为了避免幼儿将自己脚上的鞋拆了,或许准备好了能让幼儿动手操作、亲自验证的材料。该案例充分呈现了教师“架梯子”的“功力”。在幼儿自发的游戏中,教师通过观察和与幼儿的交谈,把握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追随幼儿;在持续互动中对幼儿现有能力作出识别和评价,通过主导对话,引导幼儿聚焦问题,并点燃幼儿持续探究的热情;通过后续提供材料,由教师发起的幼儿有目的的探究活动已呼之欲出。教师用教育机智实现了将幼儿自发游戏中较单一的学习活动转化为幼儿主导、教师主导和教师发起的混合学习活动,幼儿的经验得到了拓展和深化。

幼儿主动学习的态度、倾向和能力均有天赋作为基础,但这种潜力能否蓬勃生长,取决于幼儿的成长环境是否友好。成人如果能有意识地“拆篱笆”“架梯子”,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且可预期的环境,让幼儿与少数几位成人建立稳定的以爱为纽带的关系,保护幼儿免受伤害,还能敏感地与幼儿开展积极的互动,鼓励幼儿进行探索和学习,并向幼儿传递文化价值观,这就为支持幼儿成为主动学习者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本文源自《幼儿教育》2024年第7期,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金普润泽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张永英:“拆篱笆”和“架梯子”——支持幼儿成为主动学习者的有效策略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