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基于游戏的问题与经验,支持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以小班自主游戏活动“飞树叶”为例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基于游戏的问题与经验,支持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以小班自主游戏活动“飞树叶”为例-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摘 要:自主探究活动是从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直接感知、真实操作、亲身体验等形式,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飞树叶”游戏是小班“五颜六色”主题下由问题衍生的探究游戏,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教师通过分析幼儿的经验,能直观地了解到幼儿的真实水平与需求。本文以此活动为例,并针对探究活动中的幼儿的问题与需要提供教育支持策略,便于幼儿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推动幼儿各方面经验的不断成长。

基于游戏的问题与经验,支持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以小班自主游戏活动“飞树叶”为例-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基于游戏的问题与经验,支持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以小班自主游戏活动“飞树叶”为例-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基于游戏的问题与经验,支持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以小班自主游戏活动“飞树叶”为例-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关键词:问题驱动;游戏经验;助推;自主探究活动

基于游戏的问题与经验,支持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以小班自主游戏活动“飞树叶”为例-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WELCOME THE NEW YEAR

01

基于游戏的问题与经验,支持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以小班自主游戏活动“飞树叶”为例-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问题驱动:捕提幼儿问题与兴趣,确定探究目标

驱动性问题是基于探究活动前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幼儿感兴趣的、关注的热点,或者幼儿有疑问、幼儿最近发展的需要等。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经验以及基于生活情境与儿童视角、具有挑战性问题并且指向核心经验等特点进行识别与判断,确立最为合适的驱动性问题,并及时作出价值判断,生成有价值的探究活动。
驱动性问题能引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开放性的驱动问题能使整个项目活动保持持续性和一致性,使幼儿具有内在的学习驱动力,积极探索的欲望,这样才能深入探究并主动完成任务。自主探究活动的核心是满足幼儿的游戏意图,在究活动中,教师要抓住幼儿游戏的问题与兴趣,与幼儿积极对话并及时记录、梳理、追随他们的游戏需求。在开展活动前,教师要和幼儿一起寻找具有开放性持续性、有价值的探究点,引发幼儿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分析、判断探究点是否符合幼儿的经验,是否可以提高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能力发展。
“飞树叶”活动的第一阶段,玥玥提出“我想让叶子飞起来”这一提议并很快引发了班级中其他幼儿的思考,教师常常会听到“叶子可以飞吗”“怎样才能让叶子飞起来”的讨论声。基于幼儿对“飞树叶”游戏的好奇,教师结合理论分析此活动的价值点,确定此活动可以发展幼儿解决问题、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游戏的难易程度也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于是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再次对此游戏进行讨论,协商确定可探究的问题“什么样的叶子可以飞?’和“怎样让叶子飞起来?”作为本次探究活动的目标。
在这次的谈话活动中,教师捕捉到班级幼儿对于“飞树叶”的游戏需求,对飞树叶的活动也充满了好奇与疑问。在谈话中也发现,幼儿对于“飞”也有各自的想法与疑惑。他们想要探索,也愿意动手实践。结合《幼儿科学探究的关键经验》一书中“34岁幼儿在观察实验中能够发现观察现象的发生和事物的变化”这一要求,教师分析此探究点的价值,抓住本次自主探究活动的教育契机,与幼儿共同确定有价值的探究目标,生成本次的自主探究活动。

WELCOME THE NEW YEAR

02

基于游戏的问题与经验,支持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以小班自主游戏活动“飞树叶”为例-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聚焦主题:关注现有经验,分析幼儿探究需求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在本次的探究活之初,教师应先考虑幼儿的原有知识与经验,通过对原有经验的分析,再确定活动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发展的能力,在之后活动中才能提供符合幼儿发展所需要的支持。
“飞树叶”游戏想法提出后,教师组织了一次讨论,孩子们各抒己见,将自己对于两个飞树叶问题的想法记录了下来。通过幼儿的语言与绘画表征了解到,班级幼儿对于“飞”的前期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教师利用周末的时间组织开展了一次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带着幼儿来到户外,寻找他们认为可以飞起来的树叶。周一,幼儿将自己找到的叶子带来了幼儿园。追随他们的游戏需求,教师会继续从他们的动作、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来进行思考,为他们提供组织讨论会、提供实验机会等,不断推进游戏的发展。
1:幼儿“飞树叶”游戏的期经险梳理
自然和科学经验
 
(1) 知道树叶有形状、大小、颜色的差异等特征。
(2)知道枯萎的树叶、需要被吹、扔、旋转特等其他作用于它的动作才会动。
社会经验
 
(1) 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
(2)主动与同伴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
社会经验
 
(1)愿意表达自己对于飞树叶的想法。
 
(2)能够用图画的方式条表达自己的想法。
 
(3)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自己画了什么。
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从幼儿的交流讨论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飞树叶”有一些碎片的经验教师通过谈话、讨论、绘画表征、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将幼儿的碎片经验整合起来,并对幼儿的现有经验进行分析与梳理,为接下来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导向与支持。

WELCOME THE NEW YEAR

03

基于游戏的问题与经验,支持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以小班自主游戏活动“飞树叶”为例-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多元赋能:依托经验,助推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的自主探究活动需要教师的有效支持。在幼儿游戏时,教师要密切观察,及时捕捉经验生长点,适当灵活地支持和引导幼儿游戏。教师要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周围的各种资源,为幼儿搭建更大的探究平台,支持他们多元化、个性化的游戏探究,满足他们游戏的需求,助推幼儿在游戏中经验的不断生长。

3.1提供实验机会,在不断试错中获得经验


本次的自主探究活动是由幼儿自己的游戏问题生发的,小实验是探索“让叶子飞起来”的方法中最直观、最有效的一种。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幼儿的猜测是否正确、可以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作为教师,要在幼儿的实验过程中适时放手,允许幼儿的试错,让他们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经验。
在幼儿将叶子带来幼儿园介绍分享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了第一次的实验在这次的实验中幼儿发现问题:在教室中,所有小组的叶子都飞不起来。轩轩提出疑问:“我的树叶在公园里飞的时候是可以飞起来的,为什么在教室里不可以呢?”当幼儿暂时无法确定答案时,我将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及时组织幼儿讨论分析、猜测问题所在,并组织幼儿再次实验
第一次实验中幼儿的经验与学习:
(1)在动作的尝试中进行探究。
(2)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
(3)对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进行积极思考。
(4)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
在第二次的实验之前,幼儿再一次进行了讨论,试图分析叶子飞不起来的原因。经讨论,幼儿分析总结出叶子可能飞不起来的几种原因:没有风、力气太小站得不高、没有迅速地飞。根据自己的猜测与分析,幼儿进行了第二次的实验。这一次实验中,他们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叶子的试飞,直观地看到了叶子在不同的环境下“飞”的变化,验证了自己的想法,也总结出可以让叶子飞起来的几种方法。
第二次实验中幼儿的经验与学习:
(1)在动作的尝试中进行探究,并逐渐发现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如何飞树叶,关注所产生的结果。
(3)对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并根据过去的经验或逻辑推断,对现象进行解释。
(4)对观察的事物和现象积极思考,大胆猜测答案。
通过两次实验中幼儿的行为以及教师梳理的幼儿科学领域的经验可以看出,不断的实验不仅帮助幼儿解决了探究活动中的实际问题,而且幼儿科学探究的经验也在不断生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观察、思考的能力都在不断加强。

3.2搭建同伴互动平台,在交流合作中实现经验共享


幼儿的人际互动是体现幼儿心智和社会性水平的一个行为,其中与同伴的互动尤为重要。同伴间的交流经验、相互学习,让幼儿能够逐渐理解自己的想法与他人的不同,学会倾听学习别人的想法,达到同伴间的经验共享。在“飞树叶”游戏的第三环节改造树叶时,玥玥提出想让叶子飞得更高更快幼儿马上对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阳阳说:“可以做个发动机。”经过阳阳的提醒其他幼儿马上有了灵感,想到用气球来给叶子做个发动机。通过讨论,个别幼儿的经验向更多幼儿迁移。在本次的探究活动中,多次运用到了同伴互动的形式:小组实验、集体讨论、分享交流等。这些形式,实现了幼儿间的经验共享,帮助幼儿梳理解决了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3.3借助多元资源,解决问题延伸经验


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探究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教师适时提供的支持就尤为重要。教师要密切观察幼儿活动开展的进程,根据幼儿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及时提供资源支持,如:信息资源的支持、场地资源的支持家长资源的支持等,在第一次飞树叶实验失败后,幼儿再次讨论分析,猜测树叶可能飞不起来的四种原因:力气不够大、没有风、飞的地点太低、没有迅速地飞。在幼儿再次实验的过程中,因为幼儿身体娇小,有很多实验环节无法完成。比如力气小组的幼儿提到自己的力气不够大,无法将树叶飞起来,便邀请了轩轩爸爸来帮忙试飞利用家长资源,让幼儿直观地观察到力气大小影响树叶飞起来的远近:在幼儿改造树叶的环节,幼儿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不知道如何才能让树叶飞得更高,教师及时通过网络资源,找到一些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物体的视频。借助视频,幼儿了解到原来飞机飞得快是因为飞机有“喷射发动机”的助力、降落伞飞得又高又久是因为空气阻力的原理。利用网络资源,让幼儿的探索活动顺利进行,改造环节也更容易、更科学。
在幼儿园中,可用的资源往往有很多,如家长资源、社区资源、自然资源、场地资源等,这些不仅可成为幼儿学习和游戏的提供者,还可以借用这些资源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这些资源的共享,让幼儿的生活经验也在不断地丰富、延伸……

WELCOME THE NEW YEAR

04

基于游戏的问题与经验,支持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以小班自主游戏活动“飞树叶”为例-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衍生问题:延伸经验,持续生发新游戏

幼儿的科学探究往往源于问题,但不以问题解决为终点,而是在探究过程中不断生成和应对新的问题,持续推动游戏的发展。
“飞树叶”探究活动中,随着两个问题“什么样的叶子可以飞?”和“怎样让叶子飞起来?”的解决,幼儿的游戏需求得到了满足,也积累了“飞树叶”的相关经验,思维也开始不断地发散,并衍生出了新的问题。新问题的衍生充分彰显了前面两个问题的生命力,也由此为幼儿创造了进一步的学习机会。
在活动的前半部分,幼儿由兴趣生发问题,不断地探索、体验、反思,最终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发现、表征表达、协商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新问题的衍生正是基于幼儿经验生长的需求。随着衍生问题“怎样能让树叶飞得更高更快呢?”的提出,有了前期经验的支持,幼儿很快就确定了“改造树叶”的想法。在改造的过程中,幼儿结合了之前的经验,选择了大片的叶子作为改造材料,在改造后,也对飞的环境做了筛选。对于新问题的发生,教师尊重幼儿的想法,并及时提供网络资源、材料的支持,引导幼儿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与材料开展自主活动。改造树叶的过程中,幼儿进一步提高了动手操作、分析比较的能力。
儿童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每一个经验都是建立在前期经验的基础之上的。纵观整个“飞树叶”的自主探究活动,一系列问题的动态生发,成为孩子们深入探索的航标。每个游戏环节前,教师对幼儿与该游戏相关的经验水平与兴趣点进行了解,再灵活地运用多元化的游戏进入方式,采用有效策略推动幼儿探究活动的不断深入与拓展。引导幼儿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游戏经验等,用于解决新的问题,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丰富多元的新经验,实现自主探究活动的目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赋能在笔尖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基于游戏的问题与经验,支持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以小班自主游戏活动“飞树叶”为例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