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的孩子们,长大后要面对的,更是一个奇幻多姿的未来。今天他们在学校学到的大多数知识,等到他们长大成人,还有多少留存在记忆中呢? 未来已来,而我们的课程还在昨天。
对幼儿来说,什么是课程?
什么是真正的好课程?
能够真正增进幼儿现有的经验,并让他们感受到愉悦。
能够真正获得去往未来的能力,并让他们感受到幸福。
这是幼儿园课程的核心问题,也是整个幼儿教育的基本问题。
如何做到呢,我一直在思考并努力寻找答案。
◆ 让幼儿园课程经验化、生活化;
◆ 让幼儿园课程为了儿童,而不是为了教师或家长;
◆ 让幼儿在行动中学习,而不是端坐静听、死记硬背;
◆ 让幼儿动用各种感官,去探索、交往和表达;
◆ 让幼儿在活动中经验得以延伸、扩展。
01
让幼儿园课程立足幼儿经验
幼儿园课程一定是以幼儿经验为导向,但是目前幼儿园的课程却常常偏离了经验的方向。
经验既可以指幼儿与他人或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可以指由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获得的感悟、认识、能力和情感等,还伴随包括这个过程的思维、反思。
强调经验,意味着强调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意味着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作用,意味着强调活动过程。
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张雪门回答了课程的本质是什么:生活就是教育,孩子在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让儿童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操作中学习。孩子的课程包括了游戏、生活、玩耍、音乐、故事、绘画等内容,根据幼儿的生活,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发展于生活。课程就是在生活中做事、在探究中做事、在实践中做事。
做符合幼儿需要的事、适合幼儿天性的事、幼儿力所能及的事、幼儿能感受挑战的事、幼儿能感受到趣味的事、幼儿能有思维参与的事。
02
课程实施不能局限于组织活动
幼儿园课程必须有材料的支撑,第一,材料的提供要经过儿童的感官;第二,材料的投放要引起儿童的行为,在整个行为中支持孩子的学习经验。
在长期的幼儿园课程研究和实践中,我深深感到:要让幼儿获得丰富的经验,必须超越传统的课程设计和实践,真正关注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关注幼儿的行动和思维、关注幼儿的体验和感受。承认教育活动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但课程实施又不能局限于教育活动。
当然还要历练自己的眼光,要具有看待儿童的眼光:
一是专业的眼光,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态度的准备,这种准备是教育的起点。
二是亲情的眼光,要有慈爱、欢乐之情,有心灵的接近和契合,有一种真正的依恋。
三是发现的眼光,要看到幼儿、看懂幼儿、理解幼儿,才能给儿童适宜的支架。发现幼儿的能力、渴望、需要,这才是课程生长的根源。
作为老师一定要具有一双“慧眼”,要善于读懂孩子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眼神。
03
注重游戏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
幼儿园一定要注重游戏作为基本活动,具有三个内涵:
■ 课程要游戏化,充满游戏精神——自由、自主、自愿、自选和创造,不是个别环节要做游戏,而是一日生活充满游戏氛围;
■ 幼儿的自由游戏时间应该充分保证,尊重儿童游戏的权利。
■ 要形成一种鼓励游戏、欣赏游戏、服务游戏、观察游戏和合理指导游戏的课程文化 以上是虞永平教授的观点。
04
教师要引导幼儿做适宜的事
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
我认为:幼儿园教育的核心内涵不是简单的传递,而是引导幼儿做适宜的事。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观察,了解幼儿,从他们的需要出发,生成幼儿感兴趣的、能引发他们积极的相互乐于参与的事情,并动用多种感官获得有益经验。
课程是行动的过程,是不断获得经验的过程,也是环境材料不断被利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师说什么和做什么,而是幼儿说什么和做什么。
良好的活动会不断促发幼儿的兴趣,催生出新的活动,并能让幼儿专注地投入到行动中。
对于教师来说,也是迅速的成长与成熟的过程。
在激发孩子做事的过程中,自己学会沉淀下来读书了、学会看到现象分析本质了,学会深度思考了,学会经常挑战自己不断追问为什么了。
自己越发变得成熟了,而不仅仅是简单年龄的增长。
这也是我们拥抱未来的能力。
既然孩子们的未来属于我们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那么,请为他们插上可以自由远行的翅膀,而不是铺设当下有限的轨道。
唯有激发儿童做事,才是课程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