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区域活动是一种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积极探索、相互交流的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个别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更注重的是幼儿的个别操作、探索鼓励幼儿自由自主地选择活动的特点。教师通过不断投放难易不同的材料来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
关键词:区域活动;区域设置;主题教育
孩子们之所以喜欢区域活动,就是因为在区域活动中,他们能不受活动内容和材料的限制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索,这种活动的氛围轻松、愉快、自由,而且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选择。
一、活动区的设置
在班级区角的设置中,我们根据幼儿人数、活动室空间状况,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来创设活动区。活动区的设置与班级月主题内容紧密结合,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与成长。通过不断地探索与思考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将区域进行以下设置:1.区域数量:班级创设5个以上区域。2.区域分割:活动区界限要明确,可利用桌子、玩具架、装饰架作为区域分割物。3.区域布局:较为安静的图书区、美工区可设置在相近的地方;建构区应设置在远离安静活动的地方;益智区和科学区可以选择靠近墙面的区域,充分利用墙面进行操作活动;4.区域标志:每个活动区域要有明显的标志,并且附上图文的区域规则,让孩子们能清楚每个区域的规则。区域标志可以根据各年龄段的班级幼儿进行设计,如:小班区域标志以图画为主,中班区域标志以图画和简单文字为主;大班区域标志由幼儿商量制定,动手设计以数字图画为主的内容。5.区域人数:每个活动区都要有人数限制,让幼儿知道当这个区域的人数够时,应当去其他区域进行活动。可采用脚印、区域卡、阿拉伯数字等限制每个区域的人数。
二、结合主题,提供丰富多元的操作材料,满足幼儿的需求
1.区域活动是幼儿的“探索天地”。区域活动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自主选择活动内容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大多数幼儿如果对某一活动的感兴趣,我们就将这一活动内容继续拓展来满足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颜色的探索活动中,幼儿对两种不同的颜色融合在一起会变出的第三种颜色产生了兴趣,我就在美工区中提供12色的颜料供幼儿探索,幼儿在不断地尝试、探索中得出结论:大多数颜色可通过红、绿、蓝三种颜色按照不同的比例产生。当幼儿混合出第三种颜色时,又有了新的探究“为什么有的颜色明显,有的颜色不太明显呢?”原来这与混合的各色量多少有关系。这样幼儿就自然而然在玩中获得了知识。2.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延续。区域活动还是主题活动的延伸,在主题活动中未能充分探索的内容,可以延续到区域中去,让感兴趣的孩子继续对其进行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各区域的幼儿进行分享与评价,良好的讲评会引发幼儿的学习与模仿,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和进步的目的。
三、活动区的材料投放
区域活动中,活动材料可直接影响到区域活动的质量,关系到幼儿在操作中获得知识和经验的程度。因此,在投放材料时我们不但要考虑材料能否吸引幼儿的选择和操作兴趣,也要考虑材料是否能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更加注重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1.美工区:主要材料有:绘画类,折、剪纸类,泥塑类材料与工具;相同的材料放在一起以便幼儿寻找和取放。纸张最好放在分类盒中,这样既不占地方又易于取用。还应提供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和自然物,满足幼儿创作的需要。大自然中的材料收集方便,如我们用藕、芹菜等,将它们切成一小段放在盒中,让幼儿蘸上颜料进行印画。还有废旧物,许多废旧材料只需稍做加工,就会变成孩子喜欢的玩具,如让幼儿在一次性纸杯和纸盘上用彩笔画、粘土粘、彩卡纸贴等进行装饰就会变成美感的装饰品或是小动物的造型。2.语言区:适合幼儿阅读的各类图书。(故事类、科学类、工具类、常识类、童谣等)支持幼儿讲故事的手偶、指偶、卡片,制作、修补图书的工具和材料。3.科学操作区:数学(数与运算、空间图形、测量、分类、排序);自然(自然物收藏、百科和观察用的生物体);促进感官、手眼协调的材料(操作性材料、拼图游戏)。4.角色区:角色游戏应注意帮助幼儿了解日常社会生活,学习交往、合作、协商、互助(医院、超市、理发店、餐厅、银行等)等能力。需要投放的主要材料:家具、电器、厨具、服装、礼盒、饮料瓶等,提供的物品应考虑实物和替代物相结合,充分利用废旧材料。5.建构区:不光加入废旧材料、插塑、积木,还应添加辅助材料,如:人物、路标、植物、动物、交通工具等。区域活动的设置离不开教师对幼儿各种主题活动中的表现观察,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根据幼儿的已知经验然后精心设置相应的区域活动,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获得更多直接、有效的经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事件与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手册.农村读物出版社.2011.
作者:代娟 单位: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幼儿园
【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与材料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