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童林堡科学领域90个小实验,如何实现分层教学?
每个级部30个实验。教研组根据幼儿认知规律,按“自然、物理、化学”递进原则,结合童林堡532教学法则,给小中大班配比实验系列和材料。例如中班,自然实验类9个、物理材料类实验15个、物质变化类试验6个。
班级教学,结合时令特点,综合研讨幼儿的前经验,由级部每月确认周计划。老师要先做试验,再组织活动教案;然后按照不同主题或分组法,统筹材料和难度基础实施教学。教师、幼儿、材料三个维度皆分层,做到资源共享。
【Q2】依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童林堡主题科学实验有哪些?
幼儿科学实验,主要有四大类:观察认识类、科学探究类、实验操作类、验证总结类。今年童林堡冬季分组实验,共六个阶段。在第三个阶段,各级部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5-6个感兴趣主题,每个主题提列4-6个小实验。
小班主题实验,有身体秘密、颜色变幻、声音探索、电的魔力、神奇的水等;中班主题,磁的力量、电的奥秘、火的生命、运动是什么、认识器官等;大班主题,电器怎样工作、人体生理系统、生命的由来、我是大力士等。
【Q3】如何解读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托小班幼儿侧重自然科学。3岁幼儿通过感官或动作去探索自然生物,对感兴趣的事物仔细观察并发现其特征。要创造机会让幼儿察别生命特征、周期及其与季节、天气和环境的变化,进而关爱大自然、保护小环境。
中大班侧重思维科学和社会科学。通过实验让幼儿感知现象,进行探索材料、思维锻炼;儿童自然适应借助工具,进行工程建构和技术创造,理解科学与生活的关系,对未来生活,尤其是初、高中分科学习,大有裨益!
【Q4】为什么很多幼儿园很难组织中大班的科学实验活动?
重视并实施科学,源自对《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理解和对一线教学的投入。小班的自然科学较容易,中大班的思维和社会科学,材料损耗要花钱、师资培训讲基础、时间分配要科学,这涉及幼儿园理念和运营等多方面。
中班幼儿喜欢探究物体材料,进行观察比较。我们要创造条件,激发幼儿善于用图画符号进行记录;大班幼儿喜欢比较分析事物特征,发现物体结构与功能间的内在关系和化学演变。老师要有能力,帮助幼儿启迪科学思维。
【Q5】进行分主题实验时,幼儿的学习能力是如何发展的?
凡是孩子能做的,老师不要替代他操作!①按分组的6个方法、实验的7个步骤实施,过程不偷懒;②做有准备的教学,两种实验同时分组进行,材料不短缺;③发挥小组长作用,调度小组能动性,材料自取放。
凡是孩子能思考的,老师不要代替他想!①试验过程中,不接受孩子的反授权。“老师这个怎么做呢?”“噢,老师好像也不会,你们商量一下呗”。②总结反思时,老师要多谈几个“没想到”。试验可重复做,直到孩子觉悟!
【Q6】幼儿分组试验开始后,过程和时间如何分配更合理?
实验教学七步骤中,分组是基础,试验是重点。根据教研规划和高频练习,前5min完成教学活动的前3个步骤;接下来实验过程,按“实验组织—操作互动—观察记录—总结展示”4个步骤展开。总时长不超过40min
以中班为例:实验组织5-7min,操作互动10-15min,观察记录5min,整理展示和总结反思5-7min。根据实验难度和幼儿掌握程度,实验活动不低于25min;如若超过33分钟,先暂停,第二节活动课,本实验继续进行…
【Q7】实验过程中幼儿思维跳跃,偏离实验,如何引导?
科学实验本就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发现异同和尝试联系的过程,幼儿思维发散是正常的。几次实验下来,透过小组协商机制,要么增强了他们的社会性能力,要么增强了实验认知经验。时间有意义,就不干预!
为幼儿提供一些有兴趣、有难度梯度的探究工具和材料。其开放性和可操作性,能为幼儿兴趣提供优质资源,从而引发幼儿主动探究的热情,能帮助其完成探索。老师在儿童视角下,思考能否在后续活动中生成课程,进行延展。
【Q8】实验活动中的科学原理,是否需要孩子理解掌握?
科学探究是让孩子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反复操作,来提高幼儿的认知经验。教师语言规范明确,注重启发性、少给答案,原理解析应遵循浅、少、趣的原则。可以借助于开放性问题,引发幼儿思考提升其思维能力。
幼儿科学实验,是为了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培养探究能力。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更多的让孩子去表达与讨论;做比说重要,把时间与空间留给孩子,不要为追求结果进行灌输式记忆。不懂没关系,不愿添助力!
【Q9】实验过程中,老师如何“观与察”幼儿表征趋向?
观察目的是为了发现孩子在活动中习惯和认知的变化。观的是“孩子的行为”,察的是“行为背后的意义”。每次实验活动,老师至少要用两张《童林堡观察表》,解读不同参与度幼儿的学习行为,记录其思维变化的触点。
幼儿表征有动作、表情、图像、言语、符号等。老师观察幼儿表征,可拍照或用视频对话等形式,有准备、有记录。沟通反思时,可借助幼儿表征,进行交流分享,或鼓励幼儿讲给爸妈听、做给爸妈看、问问爸爸妈妈怎么办。
【Q10】实验结束后,如何在意犹未尽时延展教育契机?
儿童智慧来自材料,逻辑训练始于归类。基由规则,孩子们自行整理;或小组长与小伙伴制定规则,通过自我规范养成习惯。建立标识,分类摆放。半成品、辅材、耗材归类收纳,再用时方便顺手,从细节上培养“利他精神”。
分组实验教学,能激发集体兴趣点,有利于观察个体差异。前者在讨论后,可引发生成课程;后者在教学时,可给幼儿提供迁善专案。老师对活动中激发的兴趣、捕捉到的发现、受挫时的困顿,要给予启发、支持,继续创新!
幼儿科学领域十项核心体验,生命、自然、环境、现象、材料、空间、季节、地形地貌、工具、工程技术,越做越精进。
内容生活化、材料直观化、过程清晰化、表征多元化,创设情境,引发探究,童林堡的这个冬季,长智慧!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童林堡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童林堡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