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审议是通过集体智慧对课程中的问题进行商议并作出选择和决策的过程。随着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幼儿园课程中是否应该有课程审议,而是如何更加有意识地提高其效率的问题。应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为什么要在幼儿园倡导课程审议、课程审议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如何提高课程审议的成效、如何通过课程审议完善幼儿园课程。
01
幼儿园课程审议的内涵
审议是指通过对特定对象、现象的深入考察、讨论及权衡,作出一定选择的活动。课程审议是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西方课程研究史上,J. J 施瓦布、D.诺伊、J.丁狄龙、G.麦卡琴等课程专家都对课程审议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就像课程专家G.麦卡琴指出的那样,课程审议是课程 编制中必不可少的一步。通过审议,课程编制得以现实地展开。在课程审议中,课程开发者看清并深人分析现实问题,将自己的价值观渗透到课程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审议也是行使课程决策权,即决定教什么和如何教。
那么,谁在审议课程,课程审议的主体有哪些?这在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文化、不同性质的课程中,是有所不同的。—般来说,教师、校(园)长、家长、政府行政人员、专家、社区人员等都有可能参与课程审议。幼儿园程审议特指以幼儿园课程开发为目的的课程审议。在我国幼儿园课程不是国家课程,有些地方甚至没有地方课程,即使有地方课程的地区,也允许幼儿园自由选择,一般不采用行政手段强行统一课程。因此,幼 儿园对课程很大的决定权,有很多幼儿园正在进行园本课程的建设。也正因为如此,课程开发对幼儿园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参与课程审议也就成了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工作职责。
在我国的幼儿教育实践中,课程审议早就存在,例如,有教师说:“我们班经常会邀清其他班的老师和业务园长来帮助我们讨论,不同的问题请不同的人,这种讨论比以往课题组的讨论投入得多,而且很有成效”。虽然这位教师没有明确提出“课程审议”的概念, 但他们的工作的确属于一种以班级为基础的课程审议。
02
幼儿园课程审议的作用
幼儿园课程审议主要是针对课程实践中的问题展开的,也是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的。幼儿园课程审议是幼儿园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课程问题得以解决、课程决策得以形成的过程。幼儿园课程审议的参与者, 除了教师、园长、家长,还有其他可能的相关成员,如幼儿园其他工作人员、 相关社区人员、有关专家等。其中,教师是幼儿园课程审议的主要力量。幼儿园课程审议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
理念分享作用
每一种课程都受一定理念的支配。课程的理念不是某个个人赋予的,而是参与课程开发的人员自己形成的。不同课程审议者的理念将在同一个课程中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理念体系。不同课程审议者进人审议的过程中,会带来不同的价值观,尤其是关于教学、游戏、生活、课程资源等基本问题上的 不同观念,有时甚至是冲突的观念。这些观念会直接影响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课程审议不是对参神议者的理念之对错、优劣加以区分不是要求审议者掌握一直无误的课程理念,而是要求审议者对自己所拥有的的课程理念加以阐述,倾听他人的观念,在与他人的讨论中,区分自己与他人观念之间的异同, 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观念。因此,课程审议实质是课程理念澄清的过程,是课课程理念分享的过程,是课程审议者课程理念再构的过程。
-
课程认同作用
幼儿园自己开发的课程,其主要特点就是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的一体化, 即教师既是课程的设计者,也是课程的实施者。在纯粹采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育机构中,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基本上是分离的。设计者将课程的理念、技术及其他意图置于课程方案或教材之中。因此,课程实施者没有 机会参与课程基本架构和内容的审议,对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的审议也是建立在课程架构和内容的不可更改的前提之下的。这样,实施者有可能不理解. 不认同或不完全认同课程方案中的理念、架构、内容及预成的手段和方法。而没有课程实施者的认同,课程是无法取得最佳实施成效的。在以非典型地 方课程和非典塑园本课程为基本课程类型的幼儿园,课程审议的机会很多, 审议的范围也很广,通过审议,课程实施者对课程的认同程度大大提高,课程实施的成效也会明显的提高。
-
策略催生作用
课程审议主要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审议中会涉及观念,但往往 是在涉及具体的现实问题时才涉及观念,观念不是空洞无依的,而是要落实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上去。就像西方课程专家李德所指出的,课程审议通常用 来解决那些在课程编制过程中造成障碍的、不确定的实际问题。因此,审议是针对实际问题展开的。没有实际的问题,就没有审议的必要。如果实际 的问题是结构化的,解决办法明确,就不需要兴师动众地开展审议。课程审议主要针对课程实施过程中那些非结构化的、不确定的问题。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有大量不确定的问题需要通过集体的力量才能加以解决。另一位西方课程专家狄龙也曾指出,课程审议活动必须经历一个从问题到建议到解决 办法的过程。而解决办法的形成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审议者正是在审议过程中.通过对实践的分析.思想的碰撞.催生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策略,再经过比较、分析,筛选出较为合理和有效的策略。因此,从解决问题的角度上看,课程审议是否有效的标志就是有没有催生出一系列有效的、能解决问题的策略。
-
民主营造作用
幼儿园的民主除了政治民主、管理民主,还应该包括学术、专业民主,政治民主、管理民主应该在专业民主中得到体现。课程审议意味着幼儿园各类人员获得了课程的决策权,即有权决定教什么和如何教。每一位人员的思想具有同等的价值,都有实现的可能。课程审议实际上倡导了一种专业的、学术的民主,各类课程审议者组成了一个课程审议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大家各抒己见、各尽所能,平等对话。可以这样说,一个幼儿园课程审议的风气越好,其民主气氛也越浓厚,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越有保障、因此,幼儿园应该把课程审议作为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作为建立园内民主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作为园风建设的重要措施。
03
幼儿园课程审议的类型
幼儿园课程审议的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在此,主要从课程开发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从课程审议解决问题的功能上对幼儿园课程的审议进行类型划分。幼儿园课程审议的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
1.选择性审议
在幼儿园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经常面临这样的问题:众多的课程资源不知如何选择,众多的课程内容不知如何选择,众多的方法、策略不知如何选择,尤其是不知如何针对特定班级幼儿的发展现实和特定的活动情境加以选择。这时,课程审议就成为必要。这种发挥对课程内容、资源、方法及策略等要素的选择功能的审议,我们称之为选择性课程审议。选择性课程审议的主要特点是选择的对象是确定的,但选择的参照背景是具体而复杂的。选择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最高成效。通常,这种审议以班级课程为基础。
2.展开性审议
在幼儿园课程程开发过程中,还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课程的理念已经明晰,课程的基本内容已经确定,但组织和实施这些内容的线索无法展开,即课程内容知识堆积,没有伸展。比如:一个主题或单元的教育意图很清楚,也能考虑到很多的内容,但这些内容都是零散的,无法逻辑的展开和扩展,因而,主题或单元显得单薄和凌乱,看不到主题的主要线索,有时甚至仅仅是某领域或学科活动的简单堆积,在这种情况下,课程审议的作用的将课程开发的思路进一步展开,例如,通过课程审议,形成主题或单元的展开线索及网络结构,找到不断扩展的课程内容及相关资源。
3.论证性审议
幼儿园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一个、断尝试和实践的过程,需要课程实施者进行深人的探索。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的探索,都是有目的的行为,都是以一定的设想、方案或计划为依据的。尝试和实践的成效取决于设想、方或计划的可行性。对设想、方案或计划的可行性的论证也是课程审议的重要 内容。论证性课程审议面临的问题是设想、方案或计划的可行性或合理性, 审议中审议者除关注设想、方案或计划本身外,还关注设想、方案或计划尝 试和实践的现实场景。只有将设想、方案或计划放在特定的课程实践场景中, 才有可能达到论证的目的。例如,要将三个领域中的部分课程内容整合起来 加以实施,除了关注这三个领域中的这些内容的关联性外,还要关注教师的 条件、幼儿的学习特点、以往的实施经验、现有的课程资源等多方面因氣 论证性课程审议有助于设想、方案或计划的完善。
4.判定性审议
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中,还有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课程实施过程中,对一种实践及其成效的价值无法确认或者存在明显的个体判断差异。在这类问题中,较大的有诸如对幼儿园某个班课程生成及其效果怎么看,较小的有诸如某教师注重幼儿的规范好不好,因为大家对这些问题不置可否,甚至无所适从,所以要进行课程审议。这时,课程审议显然是为了对问题做出判定。同样,这种课程审议也是较为复杂的,不是简单判定,而是对实践过程和实践背景进行深入分析的复杂过程,需要区分不同背景,作出多种判断,这种课程审议也是幼儿园较为常见的课程审议类型。
5.形成性审议
这里的形成,适指生成、创造、创新所谓形成性审议就适以新的观念、 新的内容、新的方法,新的策略、新的资源的创新为目的课程审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程审议是一个集体创造的过程。幼儿园的课程每向前发展一步,都是与课程审议的创新作用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否认教师个体在课程实施 中的创新,我们同样也应看到教师群体在课程审议的过程中显现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成就,所谓头脑风暴、学习和研究共同体都体现了教师群体的创新力量。其实,借助他人智慧的、各种各样的、群体的课程审议在幼儿园经常出现。
04
课程审议的模式
课程审议是一种针对实践问题展开的实践活动。课程审议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它不是单一环节的活动,而是包含了多个环节的综合活动过程。对课程审议过程的不同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不同的课程审议模式。课程审议模式也就是在课程审议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特征。其具体表现是对课程审议过程的把握,即较为明确地区分出课程审议过程中的环节、阶段,并对每一个环节、阶段作出说明。课程审议中的模式只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特征,它不同于泰勒目标模式的规定性,也不同于后现代主义课程的解释性和生成性,而是具有相对阶段划分中的灵活性和情境性,也可以说是对目标课程模式和后现代课程理解观的一种折中。因此,课程审议中的模式是相对的,模式中具体阶段上的审议行为也是千差万别的。
在课程理论中,较有影响的课程审议模式理论有:李德的四步骤说,该理论认为课程审议由收集问题、收集数据、寻求解决方案、制定决议四个步骤组成,从这四个步骤可见,这一模式是围绕实践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展开的;汉金斯提出的对话式课程编制的模式。该模式包括了五个步骤:聚集兴趣、形成问题或课程焦点、给问题或课程焦点排序、为焦点组织背景;诺伊的六阶段说。这六个阶段是:公众共享、聚焦于一致的意见和不一致的意见、解释立场、关注立场的转变、协商共识、采用决议。六阶段说更侧重于参与审议的人员之间的思想、观念的分享和协调,更加强调审议中个人和集体的转化。真正的问题解决已经不是原本意义上的个体的作用,而是群体的作用。
我国幼儿园课程审议的实践中也形成了一些课程审议的模式。例如:有的幼儿园的课程审议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他们可能围绕这样一些环节来展开:问题的发现、理论支持的搜寻、经验支持的提供、问题现场或表象的深度解剖、解决策略的显现、策略的比较、策略的选择。当然,如果幼儿园课程审议的参与者有较大变化,那么,审议的环节也可能产生变化、此外。课程审议的议题不同,审议的环节也可能有所不同。随着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一定会涌现出更多适宜于特定幼儿园的、行之有效的课程审议模式。
05
课程审议的过程
幼儿园课程审议是一个发现问题并运用集体智慧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又包括哪些基本步骤呢?
首先,明确问题。意识到问题,明确问题的实质,是课程审议的首要环节。教师发现和意识到的问题既可能是观念和知识层面的,也可能是技术和策略层面的,不同的问题对课程的影响是不同的,但都是课程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果一个幼儿园关注的问题类型过于集中在某一个方面,就要反思其他方面是否存在问题。进入课程审议程序的问题,可以是共性的问题,也可以是个性的问题。然而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进入审议程序,只有那些对课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的、真实的问题才值得审议。有些问题在幼儿园课程实践中反复被提及,大家心中也很清楚如何去解决,却一直没有解决。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不是因为没有解决问题的策略,而是没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和数力,这样的问题再审议也还是问题。那么,一个问题被意识到后,审议什么呢?这就要关注问题的实质。如“教师们不愿意交游戏计划”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让教师愿意交”还是“游戏是否需要计划”,我觉得是后者。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就能避免很多人为的“问题”,也能真正促进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其次,分析问题。我们在明确了问题的实质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问题的分析是产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基础,问题分析得越透彻。解决向题的策略就越丰富、越具有针对性。分析问题时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思路:一是分析问题的表现。我们为何觉得那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有哪些外在表现?其中最核心的表现是什么?这些表现是否都反映了这个问题?有没有附带问题的出现?二是分析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任何问题都可能产生影响。有些问题的影响大一些,有些问题的影响小一些;有些问题的影响可能是单一的,有些问题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把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清楚。有助于形成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三是分析问题的成因。为什么会产生问题?哪些因素造成了问题的出现?其中哪些是关键因素?对成因把握得越透彻,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就越高。
最后,形成策略。经过对问题的分析,我们要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审议过程中,由于参与审议的人员经验的不同和认识能力的不同,经常会出现很多策略,这些策略可能是针对问题的同一个影响因素的,也可能是针对不同影响因素的。形成策略的过程包括广泛形成策略和聚焦核心策略的过程。不是所有策略均能对解决问题产生成效,因此,必须把策略与幼儿园现实结合起来,从实际状况出发,讨论策略的有效性。事实上,聚焦核心策略的过程就是联系实际、追求成效的过程。相关的策略联系在一起共同作用,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以上三个环节反映了课程审议的基本程序,但还没有反映课程审议过程与日常交流和讨论相比的特殊性。课程审议除了有清晰的问题指向外,还有确定的目的,即形成最佳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案。课程审议过程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利用集体智慧又超越集体智慧。参与讨论的人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是课程审议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在共同讨论的过程中,来自不同角度、不同认识水平、不同经验的观点会不断出现,这些观点可能是矛盾的、相互冲突的,也可能是偏离核心策略的。如何在错综复杂的观点的基础上比化、凝聚和提升集体智慧,使集体的共识不断扩大,使问题的解决更为有效。是课程审议较为艰巨的任务。课程审议主要指教师之间进行的审议。在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尤其是在班级课程实施的现场,我们经常能见到教师与幼儿之间为活动计划和活动策略展开的讨论,他们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充分说明理由,形成活动展开的具体思路和方法,这显然也具有审议的价值。在注重课程生成性和课程灵活应变性的今天,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审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一个领域。
06
如何提高课程审议的成效
1.课程研究是课程审议取得成效的前提
课程审议是针对问题展开的,只有不断地进行课程研究,才会有审议需要,才会有审议的议题。反过来,幼儿园只有不断开展课程审议,课程研究才可能有新的进展,课程才能不断完善。因此,课程研究的展开是课程审议的前提,审议是伴随着课程研究的活动,不是为了审议而审议。要取得课程审议的成效,必须坚持深入地开展课程研究,审议课程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课程研究中,越是真实的、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越是教师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就越有审议的价值,也越利于提升审议的成效。由此可见,审议的成效与课程实践研究的过程联系在一起,与教师的思考和行动联系在一起,与幼儿园课程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审议是自发的,是由教师的需要引起的,不是由上级的要求和指令决定的。课程审议的议题也不是事先规定的,而是教师发现并提出的。只有样的审议才可能真正产生成效。
2.努力形成课程审议意识
课程审议意识包括课程的研究意识、参与意识、民主意识。所谓研究意识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钻研的意识,就是对问题敏感并愿意去探索和尝试的意识。所谓参与意识就是指积极参与解决课程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的意识,具体地说,就是积极提出问题,努力参与问题的讨论,积极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和尝试的意识。对课程审议来说,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不可能取得审议的成效,也谈不上课程审议;对教师来说,参与课程审议是专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所谓民主意识,就是相互尊重、相互平等、言无不尽的意识。课程审议过程中的民主是幼儿园民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专业民主对教师来说是民主的重要内容。没有课程审议,还会削弱班级的日常民主,一个得不到民主雨露滋润的教师很难对幼儿实施真正的、充分的民主。如果一个幼儿园课程审议意识浓厚,它的民主气氛往往也会相应地浓厚。因此,如果园长和教师有了课程审议意识,幼儿园的课程审议就能成为教师热衷的、平常的以及对课程建设具有重要贡献的活动之一。幼儿园要想培养教师的课程审议意识,必须让教师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审议的意义,感受审议对实现自己参与权的意义,对幼儿园民主生活的意义。任何空洞的说教都无法使教师真正产生审议意识
3.注重学习,为高质量的课程审议做好充分的专业准备
高质量的课程审议是与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联系在一起的。对教师而言,课程审议不只是一个简单付出的过程,而是一个获得与付出并举的过程。在审议过程中,教师在积极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同时也从其他教师身上获得很多有价值的观点、经验和启发。更重要的是,为了不断提高课程审议的成效,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学习,充实专业知识和经验,提升专业的敏感性,以学习促进审议,在审议中发现学习的内容,使学习和审议形成良性循环。这样,课程审议的质量就能不断提高,教师科学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由此可见,组织课程审议的过程经常是与组织专业学习的过程相互关联、有机结合的。正是这个学习和审议交融的过程,促进教师不断发展,促进幼儿园课程不断发展,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因此,不能用单维的眼光看待课程审议,不能为了审议而审议,不能进行没有专业准备的审议,要将课程审议纳入幼儿园课程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轨道。也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更积极地参与课程审议,才会感受到课程审议对自己专业成长的意义,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课程审议的过程之中。总之,课程审议是一项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一项充分体现教师专业自主的工作,也是一项能充分反映并有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准的工作,还是一项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工作。课程审议是我们熟悉的工作,因为我们经常在从事这项工作;也是我们感到陌生的工作,因为如何提升课程审议的成效和发挥课程审议的作用是一个因园而异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备注] 本文来源:虞永平著《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请将此文分享给您的同事同学和朋友们,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普及科学保教的理念与方法。优师教研将为大家持续推送实用的教研资源。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