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幼儿园 许婕
“区域游戏”“安吉游戏”“学习故事”……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与落实,新的课程模式及伴随的教育理念纷至沓来,我们在一次次脑洞大开的同时,走到了向左还是向右的困境。
一边是区域游戏课题进行中,脚踏实地地制作一份份具有操作性、引导性、层次性、丰富性的材料;
一边接受着“安吉游戏”“闭上嘴管住手”的洗礼,这其中的纠结甚至分裂,只有置身其中的人才会知道。
面对如此百花齐放的局面,作为教研管理者不能一次次地批判我们的已知,一次次地带领老师们平地起高楼,要思考清楚这些课程、理念间的相互关系,追根溯源,找到其中的相同与不同。
这样才能增强教师的专业自信,帮助教师大胆地发展自己。
教师好忙:“高结构”材料引发的思考
在各种纠结中,教师曾经最纠结的莫过于是低结构材料还是高结构材料有益于幼儿发展。
在区域游戏课程的课题研究中,我们专门从益智区切入,做了一个学期的材料研究。
看到老师们精心设计制作的材料,内心真是满满的成就与喜悦。
分类统计类的“踢足球”“分萝卜”“小鸭子过河”,循环排序类的“种花”“项链”,序数类的“电影院”“邮递员送信”,逻辑推理类的“拍皮球”,应用类的“自编应用题”……
每一份都可以通过幼儿的操作从半成品变成成品,每一份幼儿都可以通过隐含的机关独立完成,每一份都有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三种不同兴趣点的材料,凝结了老师们无数的汗水与智慧。
每次,看到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忙碌的身影,区域活动结束后,桌上摆着满满的手链、糖葫芦、钟表、地图、应用题小书,以及各种记录活动过程的作业单,我们由衷地为教师的智慧感到自豪,为孩子们的发展感到开心。一定要给老师们的智慧与汗水有个交代,我们如期开展了“北航幼儿园益智区材料设计与制作展”。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不是区域游戏课题组的专家老师来我园指导活动,看到了我们的材料设计展,当时专家老师的疑惑与不忍伤害的表情,我们至今难忘。
我们顿时觉得,按照操作性、引导性、层次性的原则,制作的这种“高结构”材料有问题,而且是观念上的问题、很严重的问题。
回头看来,虽然每份材料指向明确的目标,但它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孩子的思维,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变换方向:在“低结构”材料中摸索
我园教研组马上展开了关于材料的“高”与“低”的思考与讨论。
我们发现,材料的 “高”与“低”不是绝对的、互相矛盾的,是可以相互转换、互为补充的。
从教师角度来说,
低结构的材料看似解放了教师,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非常清楚幼儿的发展目标,才能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才能在观察中判断出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但对于尚不熟悉幼儿发展目标的新教师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材料角度来说,
低结构材料看似随意投放,其实背后是教师煞费苦心地从颜色、大小、材质、质地、比例、功能等结构出发,准备一份份蕴含适宜目标的材料。
与高结构材料相比,它蕴含的内在结构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只有这个环节的功课做充分,在活动过程中,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
从区域游戏过程来说,
教师退到了幼儿背后,幼儿走到台前,自主操作,大胆创意,制造出一个个亮人眼球的惊喜,老师们则陶醉在一个个定格的“哇”时刻。
接下来的一个学期,我们组织园骨干教师成立了“区域材料”研究小组,主要研究“低结构”材料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于是,老师们收起了先前材料中投放的作品图例、步骤图、作业单等支持性的辅助材料。每个班级新投放了一份低结构材料,教师对其使用进行重点观察。
“彩色立方体小木块”这份材料,以前在我们有明确的提示卡、作业单的时候,每份材料只有一个目标,或循环排序,或分类统计。
改变游戏规则后,幼儿用此份材料拼摆出了令人惊奇的飞机,其中运用了点数、按数取物、循环排序、量的对应、颜色的对称等经验,极大地鼓舞了老师们的研究热情。
同时,我们也发现,对于缺乏活动经验的幼儿,“低结构”材料也存在着活动缺乏目的性,无目的摆弄,或做其他所用的现象。
看来,“低结构”这招也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它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幼儿都是适宜的,它对幼儿的原有经验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爱智求真:从观察出发在“高”与“低”中自由穿越
正当我们迷茫的时候,“学习故事”由远及近,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以幼儿的学为中心”“发现能干的幼儿”,这些观念不断启发我们。
在研究幼儿的前提下,投放材料、给予支持,不继续在“高结构”还是“低结构”这些概念上做文章。
由此,我们的工作就变得简单起来,因为评价的维度只有一个,那就是——幼儿的发展。
在我区学前教育督导工作中,发展绩效部分,第一项就是幼儿发展水平,且占了很高的分值,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幼儿的发展是幼儿园首要且重要的任务。
本着爱智求真的精神,我们可以条条道路通罗马,不必拘泥于“高结构”“低结构”或其他任何概念的束缚。
从观念上说,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适合的教育。
从具体操作上说,没有最好的材料,只有确实促进幼儿发展的材料。
拿最常见的串珠材料来说,
我们不能认为一份包含范例、图示、步骤图、作业单,投放完全的材料就好,也许它早已不适应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或兴趣;
或者认为一份仅有基本串珠的材料就不好,也许幼儿已具备足够的创造能力,他的作品早已出乎你的想象。
如果不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与喜好,自主选择“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方法投放材料。
如果是前者,除了基本材料外,我们可以添加与循环排序、对称、测量等目标相关的实物项链、范例、步骤图等辅助材料,通过观察幼儿活动水平,逐步放宽界限,让幼儿自主创作。
也可以反之,仅投放基本材料,观察幼儿的经验与需要,逐步给予实物、图片等支持。
总之,投放材料无论“由高到低”,还是“由低到高”,或是其他任何方式,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唯一评价标准。
作为保教管理者,我们更应该“管住嘴”,多听听教师的想法,多观察幼儿的操作,坚持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避免凭经验盲目主观判断。
孩子就像风筝,风筝线越短,放风筝的人越觉得安全,风筝的视野也越近;
风筝线越长,风筝越容易遇上各种风险,或遇大风飞沙,或与其他风筝纠缠在一起,甚至遇上老鹰的袭击。
虽然放风筝的人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但是风筝却见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
我想,无论是“安吉游戏”、区域游戏,还是“学习故事”,都是我们以《指南》为依据,大胆进行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摸索。
在不断的探究中,我们要注意:
第一,不论孰高孰低,只看谁更有助于促进幼儿发展;
第二,不机械学外在形式,要学内在根本;
第三,不盖棺定论,理性分析每种模式的优势为我所用。
(由本刊编辑摘编整理而成,全文发表在《学前教育》幼教版的2016年9期)
—— END ——
本文为《学前教育》原创稿件,版权归本刊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注明“本文来源《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扫描二维码
传播教师自己的声音 陪伴教师幸福地成长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期待!
如果您想订阅《学前教育》幼教版,您可选择以下订阅方式:
1.拨打订阅热线:83558381或83552129;
2.在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150。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