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家长课堂+
[选最优之路 育至善之人]
摘 要:主动性学习品质的培养,对于大班幼儿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结合大班幼儿的身心特点,立足实践,采取各种有效的策略,设置区域活动,营造主动学习环境;优化游戏设计,养成主动学习习惯; 给予正面评价,强化主动学习意识;关注家园合作,发展主动学习品质。
关键词:大班幼儿;学习品质;主动性;发展策略
幼儿学习品质从不同维度反映了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倾向、习惯、方式、态度等。其中,加强幼儿主动性学习品质的发展,培养幼儿学习目标意识。特别是在大班幼儿教学中,主动性学习品质可以使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幼儿学习活动参与效度,为幼小衔接打下坚实基础。教师立足大班幼儿的心理认知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养成幼儿主动性学习品质的发展。
一、设置区域活动,营造主动学习环境
教师创设开放性的区域活动情境,提高区域活动的自由度,凸显幼儿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自主思考、自主选择,探索和体验活动内容。教师应有意识地筛选一些低结构材料投放到活动区域内,利用低结构材料的多变性和开放性,发散幼儿活动思维,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区域活动中,幼儿会形成很多创造性想法,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活动表现,适时调整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向,启发幼儿把这些简单想法变成主动学习课题;配合针对性的活动引导,促使幼儿投入到活动课题的学习中,得到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成果,增强幼儿的探索欲,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大班“童创迷宫”的学习活动当中,教师减少活动过程的思维加工,为幼儿说明活动主题和活动区域后,提供纸杯、小木棒、小锥桶、硬纸板等低结构材料;让幼儿和同伴一起合作交流,画出迷宫设计图,在区域内创造迷宫。这种极具开放性的区域活动主题,使幼儿可以放飞自我,设计出五花八门的迷宫形状。在搭建迷宫过程中,幼儿不可避免会遇到材料容易被碰倒、选取位置不合适、活动区域只能容纳一部分迷宫大小、迷宫通道过宽或过窄等各种问题。
教师适时启发诱导,让幼儿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寻找解决策略。在幼儿无法解决时,再提供必要的引导帮助,促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幼儿活动参与效度,让幼儿感受主动学习的乐趣。
二、优化游戏设计,养成主动学习态度
游戏是幼儿园内学习最主要的活动形式。教师优化游戏活动设计,协调好游戏过程中的各类关键要素,最大化地发挥游戏活动对发展幼儿主动性学习品质的推动作用,引导幼儿养成自主学习的态度。
教师以游戏情境为基本教学手段,关注游戏环境的有效设计,提高游戏情境的生动性,给幼儿带来身临其境的活动体验。教师在游戏情境中设置一些隐性的学习机会,引导幼儿通过沟通交流、协作配合,发现这些学习机会。
教师适时介入游戏活动,帮助幼儿把握这些学习机会,展开层次性的游戏活动内容,从不同角度展开探究性学习,使幼儿感受到游戏活动的独特魅力,带动幼儿参与热情。
教师创设的游戏情境要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要培养幼儿的社会化认知,帮助幼儿养成在生活中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莆田市城厢第一实验幼儿园的户外游戏区“野趣园”,设置了滑道、荡桥、梯台、乱木阵、木屋、沙池等,丰富多样、错综的自然环境吸引着幼儿的主动游戏欲望,他们自发生成“小小野战兵”游戏,在其中进行躲闪、隐蔽和攀爬等,教师再根据幼儿游戏的需求,适时投放沙包、迷彩网等,丰富游戏的情节。开放的情境为幼儿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在当中自主快乐地游戏。
三、赋予正面评价,强化主动学习意识
在教育教学当中,重视对幼儿的评价,也关系着幼儿主动学习的意识。幼儿在活动当中,对学习的兴趣,其主动性的行为表现与坚持性是不稳定的。
有些幼儿面对活动内容,保持积极的态度,即使遇到问题,仍能克服困难,持续完成;有些幼儿则一旦遇到问题,就容易放弃,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
自信与主动学习是成功的催化剂,所以,教师应给予鼓励评价,使其学习的主动性得以激发和保持。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发现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和闪光之处,当发现幼儿呈现出主动学习的状态或发现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进步的时候,教师都要及时给予正面积极的肯定,让幼儿获得成功感。
如“xx 小朋友刚才玩区域游戏时十分专注,而且能进行创意玩法,非常棒!”当幼儿呈现消极学习品质,不够主动时,教师应及时介入,化解幼儿的消极态度,采用鼓励肯定的方式,增强主动学习意识。如“XX 小朋友刚才的游戏表现很不错,而且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果能再多游戏几次,和同伴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信会玩出更多的精彩!”教师及时给予肯定或鼓励性的评价,能够强化幼儿的成功感和满足感,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四、关注家园合作,发展主动学习品质
【1】《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全文,重磅发布!
【2】幼小衔接,需要关注的九大问题!
【3】教育部: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不得设学前班(附《指导意见》全文)
【4】【再议】如何理性应对幼小衔接?
【5】刘占兰:如何深化教研,实现幼儿教师知行合一
【6】丁海东: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的意义、类别、体例与特点
【7】张斌:园本课程的内涵及开发策略
【8】鄢超云:什么是幼儿学习品质?
【9】王春燕:在对话与共生中整合游戏与幼儿园课程
【10】朱家雄:幼儿园教师也有最近发展区
因公众号改版,
为防错过【优师教研】的推送
请【星标】或文末点【在看】
声明:
本平台只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