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幼儿教育杂志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ExMzU1MA==&mid=2654036333&idx=1&sn=3e0ec04a04d03fc49194b9d3954e197a
文章来源幼儿教育杂志(ID:yejy_jiajiaoban)
家庭是儿童赖以生活的主要领地,是儿童出生后接触的首个社会群体,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首要场所。父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弗洛姆说:“父亲虽不能代表自然界,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境界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秩序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等。父亲是教养儿童,向儿童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1〕可见,父亲在儿童的教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丧偶式育儿”这一犀利的新名词频繁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该词意指在家庭教育中,父亲或母亲一方(多指父亲)的缺位。有观察发现,在儿童成长关键期,我国大部分家庭中父职作用发挥不足。〔2〕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对全国32494个家庭进行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在0~5岁的儿童中,约22.4%的儿童每周与父亲见面的次数为0;父亲每天陪伴儿童时间多于4小时的比例不到母亲的一半。由父母双方共同照料儿童日常生活的只占7.5%,共同教育的只占11.7%。〔3〕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6》的调查数据显示,在1~5岁儿童中,由母亲或父母双方教养的儿童占比约为52.1%,其中44.4%的儿童主要由母亲单方照料。〔4〕
综上可知,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亲角色缺位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父亲角色缺位又称父亲教育缺位或父亲缺位,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父爱或父亲很少参与子女教育,甚至没有得到父爱或父亲没有参与子女教育的状况。〔5〕
社会化可分为初始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再社会化、逆向社会化五种类型。其中,初始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是人生必须经历的社会化类型,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基础。初始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6〕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场域,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在家庭中实现最初的社会化。本研究试图从认知发展、道德行为、人际关系和性别角色四个方面,探讨在儿童初始社会化过程中,父亲角色的重要性以及父亲角色缺位对其造成的影响,以期引起大众对父亲角色缺位现象的深刻反思。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不仅依赖于生理机能的成熟,更取决于社会与环境。〔7〕社会与环境影响儿童认知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成人可以通过语言和行为将生活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传授给儿童,儿童也会在观察成人的交往行为以及模仿成人行为的过程中促进自己的认知发展。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从儿童认知的现有发展水平到可能发展水平,需要在成人的帮助下或在能力更高的同伴合作下才能实现。〔8〕在进入学校接受系统的学习之前,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家庭中父母的教导和影响。
由于生理构造不同,父亲、母亲在大脑结构、功能上存在性别差异。这种差异使得父亲角色和母亲角色在促进儿童认知水平发展过程中各有优势。相较于父亲而言,母亲的语言习得能力、情感处理能力、直觉思维能力更为突出,而父亲则相对具有更加广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精准的判断,理性的思维以及灵活的操作能力,对于机械类和空间结构类的知识更能够融会贯通。
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持续1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从小被母亲带大的儿童相比,由父亲抚养长大的儿童智力更高,反应更聪敏;这些儿童更能在学校取得优秀的成绩和表现,未来在社会上也能获得更多的成功。〔9〕
翟媛媛认为,父亲缜密的逻辑能力、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较强的执行力,能有效拓展儿童的视野,提高儿童的思考能力及行动力;在与儿童游戏互动过程中,父亲通过变化多种游戏规则,来提高儿童的操作能力,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增强儿童的创造意识,这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0〕
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位不利于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父亲角色的缺位可能会使儿童缺乏擅长数理逻辑分析及运用的教导者,缺失鼓励儿童进行独立探索行为的引导者,这都不利于儿童智力潜能的开发。
麦克·闵尼的研究表明,一周内与父亲相处少于6小时的儿童比一天内与父亲相处2小时以上的儿童智商更低。〔11〕李霞发现,与健全家庭的儿童相比,因父母离异而缺失了父亲两年陪伴时间的5~6岁儿童,在智力测试中的数学计算、方块设计、迷宫游戏等方面都显著落后。〔12〕
综上,父亲角色缺位会使儿童认知方式和内容发展不平衡,从而阻碍儿童认知能力与水平的全面发展。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3~6岁儿童处于道德他律阶段,此阶段的儿童认为自己应该服从父母和长辈的命令,绝对遵从社会及成人的规则。〔13〕社会学习理论也强调父母是儿童道德学习的榜样,是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引导者,是社会行为规范、价值标准的直接示范者。
家庭作为儿童道德认知的发源地,对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父母不仅是儿童道德榜样的学习对象,也是儿童获取道德印象和道德概念的主要影响者。陈荣芳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父亲是儿童道德教育中的第一任教师,父亲通过自身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举止来影响儿童,或通过与他人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给儿童以间接影响,这两种影响都作用于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和行为方式的形成。〔14〕
父亲不仅是儿童道德学习的楷模,还是儿童行为举止的主要规范者。父亲通过为儿童设定行为规范,明确规定何种行为是能做的,何种行为是决不可为之的,从而促使儿童明辨道德是非。有研究表明,为儿童设定规范,能够提高儿童的判断能力、发展儿童的道德心并使儿童理解自身所处的世界;父亲为儿童设定规范不仅可以促进儿童道德行为的形成,同时也可以降低儿童的犯罪几率。〔15〕
在父亲角色缺位的家庭中,母亲扮演了父亲与母亲两种角色,这使得母亲在教育过程中极容易走入两种极端。一是既要扮演养育、慈爱的“母性角色”,又要承担对儿童指导、训诫的“严父形象”,在这两种角色的变换中很难把握适合的尺度以给儿童正确道德标准的教导。二是母亲出于怜惜儿童缺少父爱,容易产生补偿儿童的心理,反而更加宠溺儿童,致使儿童接受错误的道德价值和行为判断标准,从而严重阻碍儿童道德行为的正向化发展。
Cynthia等人的研究发现,父亲角色的存在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父亲角色的缺失则增加了儿童反社会行为的发生几率,进而提高了儿童的犯罪风险。〔16〕杨洁和余婧(2016)的研究表明,父亲角色缺位家庭中的儿童犯罪率较高,因为当儿童的行为超越了道德底线时,父亲未能及时纠正并警示,从而促使儿童犯罪的潜在因子产生。
综上可见,在儿童道德发展的他律阶段,父亲角色的缺位会严重影响儿童正向道德行为的形成。
依恋理论认为,儿童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儿童的心理结构中是否有一个安全基地。〔17〕而提供这个安全基地的对象必须是可以信任并能给予保护和支持的重要他人,这个对象不仅包括母亲,同样也包括父亲。科坦丘克对144名6~21个月的婴儿进行了与父亲分离的实验,结果显示,12个月以上的婴儿在与父亲分离时表现痛苦,这种痛苦和在母亲离开时一样,但对陌生人则无此反应。这表明父亲同样是婴儿痛苦时寻求安慰的“安全基地”。〔18〕
亲子依恋是儿童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19〕安全型的亲子依恋是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社会支持性因素,对儿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麦克·闵尼的调查显示,一天中与父亲相处高于2小时的儿童,比起一周内与父亲相处不到6小时的儿童,更具有进取心和冒险精神,能踊跃参与各式社交活动,并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20〕
因为与母亲相比,父亲通常具有自立自强、吃苦耐劳、勇于挑战、当机立断、宽以待人等个性品质。在家庭生活中,父亲为人处世的行为方式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儿童,从而形成儿童优质的性格特征,为其以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通常,父亲陪伴儿童玩耍时倾向于选择竞技类的体育活动,带领儿童去探索自然、挑战自我,这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儿童自力更生、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个性品质,从而提高儿童的自我认同感和安全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儿童的自信心、耐心以及团队精神。这些对于提高儿童未来的人际交往能力大有裨益。然而,和与父亲长期相处的儿童相比,缺少父亲陪伴的儿童对陌生人通常采取漠然的反应,具有较差的适应能力,难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Stanley 等人使用《学前儿童人际问题解决能力测验》(用于测量学前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由Spivack和Shure编制)测试了25名父亲缺失8个月以上的4~5岁儿童,发现相较于父亲教养的儿童,父亲缺失的儿童测验得分显著低下,也就是说,父亲角色缺位的儿童缺乏良好的交往和沟通技能,不能有效地解决人际关系问题。〔21〕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获得最初的性别角色认知主要是通过成人的直接教导,或通过自身主动地观察加以间接强化。〔22〕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不同性别的儿童有不同的角色期待。儿童则是通过观察并模仿与之同性别的长辈来表现性别认同的。当儿童在选择衣服、用品、玩具和游戏活动时表现出具有性别特征的偏好时,即表明儿童开始习得与性别角色相关的知识。这正是观察学习对儿童性别角色特征形成的影响作用。
在家庭生活中,儿童通过观察父母来学习与其性别角色相符的行为,在与父母的交往中了解不同性别角色的特征,同时获得与异性相处的早期直接经验,逐渐形成按照自身性别角色规范行事的行为方式。
金春寒认为,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发挥着不同的角色作用,父亲角色独特的榜样示范使儿童获得更清晰的性别角色概念和知识,有利于儿童形成与其性别角色相一致的行为特征。〔23〕
与母亲相比,父亲在教养不同性别儿童的方式上具有更为明显的区别。父亲通常对男孩采用较为严厉的教养方式,而对待女孩则相对平和。有研究表明,父亲角色的存在使儿童获得了具有男性鲜明性别特征行为的直观感受,男孩通常会有意无意地模仿父亲的角色和行为,并以父亲角色行为方式为准则来进行自我行为评价,而女孩则会把父亲身上体现出的男性品质作为对未来伴侣的衡量标准。〔24〕
在父亲角色缺位的情况下,母亲就成了儿童观察和效仿的主要对象,这样,儿童也就缺少了男性认同和模仿的榜样,无法获取两性性别角色的对比差异。结果往往是,男孩因得不到性别同一性对象的直接影响,过多模仿母亲的言行举止,导致自身性别角色意识模糊,从而破坏了男子气概的培养。女孩从小缺少与父亲相处的机会,与异性交往的直接经验严重匮乏,对异性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言行举止等方面了解不足,可能使其将来不能与异性建立正常的两性关系,甚至严重影响到生活和工作质量。
董光恒等人的研究表明,父亲角色缺位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在4岁前失去父亲并在母亲权威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男孩,会表现出更多的女性化特征和行为举止,相比于具有竞技性或攻击性的游戏,他们更倾向于进行相对静态的活动;而父亲角色缺位的女孩则表现出胆小、不自信、缺乏安全感。〔25〕
斯宾塞曾指出:“父亲是儿童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在儿童教育中,无论是性格的培养还是情感教育,无论是智力训练还是道德、品质的培养,父亲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好的和不好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父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是母亲或其他人所不能取代的。父亲角色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父亲应当提高父职教育意识,重视儿童早期亲子教育,充分投入到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并以自身鲜明的父亲角色特征与儿童积极互动。培养一个儿童需要“整个村庄”的协作努力。
幼儿园应积极主动地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态度,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父母亲的教养职责,定期开设父职教育讲座并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游戏活动,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鼓励父亲积极参与儿童教养过程,从而充分发挥父亲的角色作用。
同时,社会应转变“男主外,女主内” 的传统社会性别角色观念,改善父亲角色在儿童成长中的边缘化地位。唯有家庭、幼儿园、社会协调一致,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父亲的角色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促进儿童认知水平、道德行为、人际关系和性别角色社会化等方面的正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弗洛姆.爱的艺术〔M〕.刘福堂,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7.
〔2〕石海娥.“丧偶式”育儿:沉重的育儿模式〔J〕.光彩,2017,(5):54-55.
〔3〕王洋.《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发布〔N〕.中国人口报,2015-05-04(1).
〔4〕甘贝贝.《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6》显示:近九成家庭有照料需求〔N〕.健康报,2017-02-17(1).
〔5〕卢清,曾彬.对当前子女教育中“父亲缺位”现象的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78-80.
〔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4.
〔7〕王光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两种范式:皮亚杰与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比较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53(5):164-169.
〔8〕李玉馨.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9〕朱启胜.家庭教育方法探新〔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67-68.
〔10〕翟媛媛.父亲:儿童成长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J〕.科教文汇,2009,(7):107.
〔11〕〔20〕LAMB M E.Fathers and child development:An integrative overview〔M〕//LAMB M E.(eds.)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2nd ed.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81.
〔12〕李霞.父亲角色在孩子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6):639.
〔13〕刘晓东.学前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18-219.
〔14〕陈荣芳.父性教育缺失下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社会化问题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1.
〔15〕BRETT V BROWN,ERIK A MICHELSEN,TAMARA G HALLE,et al.Fathers’ activities with their kids〔J〕.Child Trends,2001,(6).
〔16〕CYNTHIA C H,SARA S M.Father absence and youth incarceration〔J〕.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2004,14(3):369-397.
〔17〕姜凌云.依恋理论的人际关系说及其实用意义〔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18〕〔22〕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9〕BOWLBY J.Attachment and loss:Retrospect and prospect〔J〕.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1982,52(4):664-678.
〔21〕STANLEY B K,WEILEL W J,WILSON J.The effects of father absence on interpersonal problem-solving skills of nursery school children〔J〕.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2014,64(6):383-385.
〔23〕金春寒.父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基础教育研究,2005,(10).
〔24〕MANDARA J,MURRAY C B,JOYNER T N.The impact of fathers’ absence on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ts’ gender role development〔J〕.Sex Roles,2005,53(3):207-220.
〔25〕董光恒,杨丽珠,邹萍.父亲在儿童成长中的家庭角色与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0):689-691.
图片/网络
编辑排版/周珊
⊙文章版权归《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点击“”,在线订阅杂志。
幼儿 | 专家 | 干货
—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