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永平教授曾经提出过“幼儿教师的六项基本的专业能力”,而其中第一项就是观察能力。观察是解读儿童的第一步,是支持儿童的基础,是非常有意义的教育行为。
现在, 越来越多的幼儿老师也逐渐意识到观察的重要性,但是,要真正做起观察来,大部分老师还是反应没有抓手,不知道怎么做观察。今天小编就综合观察的三大原则,以及老师们在做观察中遇到的问题,为大家分享如何做有价值的观察。
观察三大原则
-
观察需要专业系统体系的支持,而不是随机的散点。
-
观察需要有客观而真实的记录,用“事实”呈现儿童的发展。
-
观察要能为儿童发展做支撑,而不仅仅是看看而已。
观察中常见的问题
1
不知道观察谁
常见现象:只观察“两极儿童”,忽视“中间儿童”;或者每个儿童的活动都“蜻蜓点水式”的看一下,但最后什么也没有看到。
解决方案:
对于知道班级儿童发展情况的老师:老师可以根据对班级儿童发展情况的了解,有计划的进行观察;
对于不知道班级儿童发展情况的老师:老师可提前计划好需要观察的儿童,建议每天选择5名儿童,每名儿童观察5~10分钟。等一段时间后老师对班级儿童的发展情况了解后,就可以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做计划。
2
不知道什么时间观察
常见现象:只在儿童的游戏活动时间观察,生活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就不关注。
解决方案:
观察不仅仅是在游戏时间才能进行,在一天中的任意时间都可以观察,集体生活,户外活动,乃至生活活动都可能会反应出儿童的成长信息。
3
不知道观察什么
常见现象:
没有观察体系的老师:往往只看到游戏的表面,却不能从儿童的活动中解读儿童的发展。
有观察体系的老师:需要观察的指标太多,不知道该重点观察哪个指标。
解决方案:
对于没有观察体系的老师:建议老师先选取一个专业的系统体系为观察做支撑,提前了解该体系中对儿童发展的解读,然后以此为依据做观察,这样的观察就是有导向性的,老师就不会东看一下,西看一下,最后还不知道看了些什么。就如下面这个案例。
四岁的乔乔正在积木区玩耍,他和乐乐打算建一座高塔,他们一起把一块块积木放到另一块积木上。
乔乔:”这块小积木比大积木难弄。”
乐乐:”是的,我知道,但我们还需要3块积木才能建完这座高塔。”
乔乔:”但我们不能把这块大积木放到那块小积木上,那样不稳,我们得多放几块小积木在下面。”
……
有观察体系的老师和无观察体系的老师观察到的信息可能就会出现以下区别。
没有观察体系的老师,可能只是看到儿童在做什么。而有观察体系的老师却能看到儿童为什么这样做(即儿童的信息成长)。
对于有观察体系的老师:一个月选定1~2个指标进行重点观察,如本月就重点观察“小肌肉动作”和“美术”,那就把其他指标暂时放一边先不管,就重点观察这两个指标的发展。
为什么这样做?
只有对某个指标进行长期持续的观察,老师才能通过观察了解班级各个儿童在该指标的发展情况,从而做有效的支持。今天观察一个指标,明天观察另外一个指标,这样散点式的观察并不能有效解读儿童的发展。
写在后面的话
老师们,如果你正在做观察,请用心的观察,它会带你走进孩子的内心,而绝不仅仅是看一看而已。在解读儿童的旅途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观察,就是解读的第一步……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如何观察,解读儿童的方法,敬请关注由鄢超云教授主编,读懂儿童研究院编著的《解读儿童 观察儿童》系列丛书,书中会给老师分享儿童5大领域中典型的关键发展性指标的解读方法和案例,10月中旬即将和大家见面哦。届时请关注“读懂儿童”文章了解书籍最新资讯。
《解读儿童案例精选》(修订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