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室内建构区
2022年5月25日中午12:30-14:30,在项目组领衔人江晨园长、主持人戴灵梅园长的带领下,如皋市“雅云工作室”建构游戏项目组通过腾讯会议开展了第三次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分为三个流程,分别是案例分享,精准聚焦;交流研讨,智慧碰撞;提炼总结、工作部署。
PART.01
案例分享,精准聚焦
本次交流活动采用提前分享与腾讯会议现场分享两种形式。永平幼儿园和健康幼儿园进行会议现场分享,其他幼儿园的建构游戏案例提前一天发到大群里面,所有老师提前学习。
健康幼儿园现场分享小班建构游戏案例《小小停车场》,案例围绕“小汽车可以停放在哪儿?”“停车场没有屋顶,漏雨怎么办?”等问题展开,幼儿建构过程中通过比较,不断调整辅助材料搭建屋顶雨棚,孩子们的认识从量变达到质变:
1.在搭建过程中,幼儿对建构作品会不会漏雨进行思考,并一步步进行调整。
2.游戏中通过对辅材“平面板”的对比和调整,展开了对高度和大小的学习。
3.投放的汽车的大小、多少、行进方向等对幼儿建构也起到了推进的作用。
永平幼儿园从《清水积木区辅助材料运用》这一视角分析了三个年级组的游戏案例,在“方舱医院”“架小桥”等案例的介绍中,阐明了辅助材料在建构区的选择与运用:从前期投放到幼儿自主选择,从平面材料到立体材料,从班级到周边,辅助材料的种类不断丰富。教师根据幼儿的游戏及时给予了支持并调整策略,引导幼儿主动思考,从而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持续获得新的经验。
PART.02
交流研讨,智慧碰撞
老师们结合现场分享和提前学习的案例进行研讨,对东皋幼儿园《江中世纪城》和高明幼儿园的《从建“平板桥”到“伦敦桥”》的案例特别感兴趣,发起多次提问,撰写案例的老师给予了细致的回答。
老师们还聚焦“观察与支持”“辅助材料的选择与运用”等问题展开交流,分享学习感悟:
1.在对建构对象充分的预估之后,辅助材料可以集中性投放,也可以根据幼儿搭建的情境所需逐步投放辅助材料,跟进引发的形式来推动孩子建构游戏的发展。
2.每种辅助材料的特性都不一样,当辅助材料的某些特性是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时候,辅助材料就不可以代替。结合具体的游戏情境,适时增加所需的辅助材料。
3.教师处于观察者、支持者的视角看待幼儿的游戏,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使用多种支架,引导幼儿在建构体验中解决他们的问题。
4.根据辅助材料的分类情况,启发我们收集和应用好辅助材料。
随着讨论的深入,建构游戏项目组成员对建构游戏中辅助材料的运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PART.03
提炼总结,工作部署
根据各幼儿园交流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领衔人江晨园长围绕“辅助材料的定位”“辅助材料的类别”“案例形成的注意点”方面做了专题分享:
1.将辅助材料放在“室内建构游戏区”的整体框架下,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辅助线建构材料”进行了分类和罗列。
2.针对“游戏案例形成”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四条注意点,提醒大家注重日常观察,以平常心、研究心记录和支持幼儿建构游戏,了解幼儿如何运用辅助材料。
会议最后,江园长对近期工作进行部署:
1.在已有投放辅助材料的基础上,继续观察幼儿室内建构游戏,适当提供支持,形成游戏案例,6月22日交流分享。
2.留意自己观察时的位置、状态对幼儿游戏的影响,用图、表或案例的形式进行一定的记录。
一次研讨一次收获,此次活动让建构游戏项目组的成员们对辅助材料的投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孩子眼中,建构是充满奇妙、充满想象的游戏,让我们知孩子所知,解孩子所惑,一路随行,一路成长……
-END-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