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李召存: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提升】李召存教授领衔主讲,欢迎参加高质量幼小衔接课程建设高级研修班! 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是个体在人生早期所经历的一场重大转变,是个体在还没有多少人生经验时所不得不面对的一次人生危机。 如何让儿童顺利渡过这场危机,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做出了很多非常有益的探索。如幼儿园和小学两个学段的课程和教学应该如何衔接安排和调整、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如何相互合作、家长如何给予支持,等等。但是令人非常遗憾的是在已有的相关研究中,我们却很少听到来自儿童的声音。作为幼小衔接活动的主要当事人和真正的利益相关者——儿童,在其所经历的这次人生早期重大生活与发展环境改变中,他们是如何想的、怎样感受的,源自他们内心对小学的期待、兴奋、担心、焦虑又是什么,而他们又是如何运用自己那些尚不成熟的问题处理方式来应对这些人生重大挑战,等等。这些问题在已有的研究中被不自觉地忽视了。但事实却是”如果要真正达到对幼小衔接的正确全面认识,是离不开对儿童的经验和期待的深入理解的。从终身教育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衔接的这些早期的童年经历,会影响着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一旦儿童在这一过程中建构起了初步的应对人生发展转变甚至危机的合理态度和有效方式。那将对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而若实现这一点,推进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理解儿童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意义体验和感受.井在此基础上引领儿童和成人研究者一起建构相关的应对策略,是非常必要和有价值的。 01 基于优师教研,重构幼小衔接的研究范式
(一)基于成人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及其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倾向
一直以来.有关幼小衔接研究的话语体系主要是由作为成人的研究者建构起来,在这套话语体系中来自儿童的声音并未被赋予合法性地位,而是被有意无意地排除在外了。虽然,有不少研究确实是在关注幼小衔接期的儿童。深入分析了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差异,探讨了小学的学习生活特点,考察了这一时期儿童的情感、行为和认知变化特点。提出了在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中应培养“有准备的儿童”,使之具备诸如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但是,从本质上看,这些研究仍然属于一种基于成人视角的研究,而非基于儿童视角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儿童几乎都不是被看作是专家性知识的拥有者,即使是他们所拥有的有关自身活动的经验知识,由于他们自身发展的不成熟性,也被看成是低于成人专家的知识体系而被排除在外的。 这种基于成人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在本质上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倾向,深受自然科学影响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以客观化假设(objectiveassumption),决定论假设(deter- ministic assumption)和二元对立思想(dichotomous thought)为其基本的方法论特征。在这一研究范式下,世界被视为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客观实在其中的事物与事物之间具有普遍的、必然的因果性联系,一切结果都是由先前的某些原因决定的。反之,知道了原因以后也就可以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而认识过程或者说研究过程就是对客观世界中的这些因果联系进行镜喻式反映和揭示,从而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客观性、普适性的知识。而为获得这种客观性、普遍性的知识,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往往被区隔为二元对立的关系,以保证研究过程和结论的价值无涉性。这一研究范式自社会学家孔德(Auguste Comte)提出来之后,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具体到教育领域中的幼小衔接研究,其研究目的往往被设定为探究影响儿童顺利完成幼小过渡的各种关键性因素,并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比如微观层面上儿童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准备状态,情绪与社会性发展、行为习惯发展等因素在儿童幼小衔接过渡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和机制,中观层面上家庭、幼儿园、小学乃至社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关系等因素在儿童幼小衔接过渡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和机制。人们认定一日确定并掌握了这些医素与儿童幼小衔接之间因果关系的科学知识,幼小衔接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这一研究范式下,作为研究者的成人和作为研究对象的儿童是二元对立的。作为研究者的成人以专家的身份出现在儿童面前实施科学研究并建构起关于幼小衔接的一套专家性解释话语体系,他们是关于儿童幼小衔接的合法性知识的建构者和拥有者。而儿童则被视为是异于成人的“他者”,是研究过程中有待被观察、被测试、被解释的对象,他们的存在方式是可以通过科学的实验与客观的观察等方法得以揭示,从而被客观地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控制相关影响因素并预先设定他们在幼小接阶段的发展方式。虽然他们是幼小衔接活动中的主体,但由于其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感受、意见和观点,很少被认为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知识形态,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没有被给予应有的价值认可和表达空间。 不难看出这一范式下的研究过程,暗含着一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恰如学前教育人类学家 J.Tobin 所指出的“在学前教育领域中的许多研究大致遵从这样的模式,即理论专家研究实践者,男人研究女人和儿童,而在跨文心研究领域口则是西方人研究非西方人,白人研究非白色人种,进而在学前教育跨文化研究中,他文化中的妇女和儿童的生活行往是西方男性自人理论研究者研究、观察、解释、书写的对象。如此做研究的方式其实也是一种权力运用过程。 (二)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及其诠释现象学的研究范式路向
而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恰恰是力图突破基于成人视角幼小衔接研究所遵从的实证主义范式,解构其背后的科学主义话语和权力结构,尝试在诠释现象学的研究范式下,通过彰显作为当事人的儿童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生活体验和意义感受,以对幼小衔接的本质内涵进行再概念化,重新建构对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生活经验的理解。凯兹( L.G.Katz) 曾把这种基于儿童视角的研究称为“自下而上(down-top)”的研究,以区别于基于成人视角的“自上而下(top-down)”的研究。他强调基于儿童视角的“自下而上”的研穷以儿童在具体教育活动情境的体验以及儿童自己对这些体验的解释方式为核心。
恰如教育现象学大师范梅南(Van Manen Max)所举的例子“现象学不会问"这些孩子是如何学习某一特定事物的?’而是问:"学习经验的本性或本质是什么(以便我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特定的学习经历对孩子们来说是怎样的)?"。
诠释现象学研究范式下,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幼小衔接这一特定的人生早期经历对儿童来说是怎样的,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研究过程中,是真正把儿童当幼小衔接教育实践和幼小衔接研究的双重主体,不再仅仅把幼小衔接中的儿童作为客观的对象性存在去展开研究,而是以具体儿童的个人体验作为研究的起点,儿童被看成是幼小衔接研究的积极参与者,而且这种参与不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也不是被被视为成人研究者收集资料的工具,他们的研究者角色得到了充分的尊重。通过运用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并有助于发挥他们研究能力的各种具体研究方法,他们与成人研究者一起来探究反思幼小衔接过程中他们的意义体验和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建构应对幼小衔接中各种问题的有效策略和积极态度,以提升儿童的学习质量和对生活的意义感受。 因此,与其说这是一种研究过程,还不如说是一种生活过程,是作为独立个体的儿童与成人研究者一道自觉反思参与解决问题的生活实践过程。儿童再也不是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下和学主义话语霸权所压抑和支配的对象,他们对自己在幼小衔接阶段种种期待的、兴奋的、不安的、不惑的、中突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方式的表达与陈述都被视为是一种有价值的知识形态,是使幼小衔接的个体意义体验得以呈现出来的必然途径。 02 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的价值 从优师教研展开幼小街接研究,认真倾听儿童的声音,大大拓展了我们的研究视野,激活了研究的生动性、具体性和丰富性。无论在政策实践层面,还是在儿童的自身发展层面,都有重要的价值。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 为推行幼小衔接政策、实施幼小衔接的具体策略方法提供重要的知识资源 从工具价值上看,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给予了从幼儿园大班向小学教育过渡的当事人--儿童发表意见的充分机会,并倾听了他们的声音,一个最明显的价值就是为幼小衔接对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知识资源和证据支持,使其更能贴近幼儿的真实需求,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我们谈教育改革以及在改革中各方要通力合作相互配合,但这些合作和配合往往都是成人之间的事。作为教育活动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儿童,却很少有发表他们自己意见的机会。"因为此有研究者强烈建议:“我们必须把儿童视为重要的社会文化的参与者和行动者,他们的视角,观点和感受是社会政策行动的真正有效依据。 比如“参观小学”是目前许多幼儿园在每年五六月份组织大班儿童在入小学前必做的一项活动,2008 年出台的《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也把这项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幼小衔接主题活动,并地活动目标定位在“了解小学的学校环境、小学生的学习和活动特点,对小学的生活产生一定兴趣;产生入小学的愿望,向往当个小学生。但其实这一目标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仍然是作为成人的政策制定者的一厢情愿的想法,想通过让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参观小学来获得对小学的认识,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如果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从优师教研来看“参观小学”这一活动事件,其所产生的效果可能不全是儿童对小学的积极正面情绪和认知。短短半天时间参观小学所获得的零零碎碎的信息,对儿童来说形成的不过是对小学的最粗浅的感性理解,建构起的是一个结构非常不完整的对小学的认知图式。这一认知图式的解释力是非常弱的,儿童很难利用它去解释和应对以后进入小学后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如果我们去倾听一下儿童的心声,参观完小学之后,他们其实仍然有很多的困惑、不理解、担心、焦虑,而且这些困惑、不理解、担心、焦虑可能更多了。比如他们担心小学里教室太多,会迷路,担心走错男女厕所,担心自己文具会找不到,担心自己会比较孤单没有好朋友,等等。而且更为要紧的是,大多数时候,儿童自己对自己的这些种种的扣心和困惑等,都是模糊的,不清晰的。因此,幼小衔接研究非常有必要从优师教研出发,和儿童一起来探讨这一过程中他们真实的意义体验,并以此为知识资源来改进幼小衔接的具体政策导向和策略方法,那么对于“参观小学”这一活动来说,其目标就不应仅仅是定位为发展儿童对小学的正面积极感受,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帮助儿童形成问题意识,意识到自己对小学的种种疑问和扣心,使之逐步清晰化、明确化,并一起来探讨可能的应对态度和策略。
(二)体现以儿童为本的理念,促进儿童生命自觉意识的初步养成 从本体价值上看,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还有更深层的内在本体价值,即研究本身从最木质处体现出了真正的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常常被理解为“为了儿童的教育(education for chil- dren)”,这一理解并非真正的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它往往会带来在“为儿童好”的借口下以成人的视角来剪裁儿童生活的危险。真正的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应该是“基于儿童的教育(chil- dren-based education”,即基于优师教研来设计教育活动,教育活动中应照顾到儿童的想法、感受和认知特点。 而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恰恰是从教育研究的层面上对这一理念的充分落实。它是真正把儿童当幼小衔接教育活动和幼小衔接研究的双重主体,在研究过程中引导他们和成人研究者一起去发现、去反思、去表达他们自己在从幼儿园向小学生活过渡过程中的意义体验。 这充分体现了 1989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的基本理念,该公约的第 12 条明确指出“缔约国应确保有主见和有能力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儿童的意见应按照其年龄和成熟程度给以话当的看待。这应该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民主社会在对待儿童问题上所必然要具备的特征。
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倾听儿童的声音,为他们的表达提供合法的、价值认可的话语空间,可以计儿童体验到一种充分的受尊重感,即成人对他们的感受、意见以及他们表达这些感受和意见的方式的尊重:体验到一种能力感,即他们有参与解决与自己有切身关系的相关问题的能力;体验到一种责任意识和权利意识,即他们有责任也有权利来对关涉自己的事务做出思考和应对。所有这些都是个体生命自觉意识的基本体现。 这种“生命的自觉意识是人的精神世界能量可达到的一种高级水平。它不仅使人在与外部世界沟通、实践中具有主动性,而且对自我的发展具有主动性。一个具有生命自觉的人,无论在对外部世界的作用中还是自我发展的构建中,都是一个主动的人。”…因此,倾听儿童的声音,本身就有利于激发儿童的主体性,发展他们初步的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在反思中使他们实质性地参与到幼小过渡中:本身就具有教育性,可以发展起儿童的自尊感、责任感和权利感等品质。作为人生早期应对危机的一次真正历练,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这些品质都能得到初步发展,那对他们以后人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来说将获益非浅。 02 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具体方法
基于优师教研展开幼小衔接研究,虽然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由于这一年龄段儿童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语言发展水平现状的制约,因此在研究的具体展开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让儿童。真正意识到并表达出自己在幼小衔接过渡中的内心感受和意义体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比如,运用一般性的研究访谈,儿章可能无法运用贴切和系统的口头语言表达出他们的某一想法或感受。同时,当成人访问幼儿时,成人和幼儿之间不平等的权力结构无形中也为幼儿的自由表达带来了心理压力,这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反应。因此,选用适切而有效的具体研究方法,即是我们能够倾听到儿童心声的必要条件,也是引导儿童使自己的感受清晰化的有效途径。
1.自主摄影法。
这是当前国际上研究儿童视角的新方法,这种方法通常让儿童手拿相机围绕某一主题去自主拍摄他们所感兴趣和认为重要的东西,透过他们所拍摄的内容研究者就可以窘视到儿童看待某一问题的视角。
具体对于幼小衔接研究来说,成人研究者可先初步和小学一年级学生一起交流讨论,听取这些小学生所认为的在小学中什么是很重要,必须要知道的。然后这些小学生手拿相机,围绕“什么是一个将要入小学的儿童需要知道的"这一话题,在自己的小学中自主拍摄,接着他们同伴之间相互讨论如何给这些照片配上说明文字,做成一些小册子,送给那些将要入小学的幼儿园大班儿童。通过这样一种有任务目的指向的方式,在拍摄过程中一年级儿童对幼小衔接的内心体验就会投射出来。
有时为了更深入了解儿童内心想法,成人研究者也可以把包括这些小学生最初的交流讨论,自主摄影的过程、同伴讨论制作小册子的过程,全部都用录像机记录下来,作为后续进一步访谈的刺激材料。因为这些材料都是儿童刚刚所做事情的记录,因此,看着这些视频材料,儿童更多更具体鲜活的想法会在访谈中呈现出来。 2.绘画法。 虽然幼儿在语言表达上尚不能自由流畅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但是,熟悉意大利瑞吉欧学前教育(Reggio Preschool Education的人都知道,儿童其实有很多表达自己的方式,而其中涂鸦绘画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不像直接访谈中成人研究者的形象、眼神、用词等可能会给儿童带来一定的被压迫感,绘画则可以使儿童对自己的表达有一种自我控制感,为他们的表达提供了一条适合他们的更顺畅的渠道。 在幼小过渡过程中,通过给儿童提供自自绘画的机会,让大班幼儿画出他们所想像和看到的小学是什么样的,让一年级小学生画出他们对小学的感受是什么样的。透过这些画,和适当的跟进访谈,我们就可以听到儿童对幼小衔接的各种真实而形象的心声了。运用这种方法,要非常小心的是,对于同一幅画,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后的解释,为此,为了成人研究者不至于误读儿童的绘画,听儿童“说画”,引发他们来谈论自己图画的意思,就显得非常重要。另外,这种方法一般不从艺术性关注儿童的绘画,而主要是关注其中所传达的信息。 3.材料刺激访谈法。 虽然一般的问答式访谈很难有效地倾听到儿童丰富的心声,但是如果醒合相关的刺激材料,则访谈的有效性会大大提高,这些相关的刺激材料包括很多形式,比如关于某个小学的图画书,大班的儿童在看过这样的书后,可能就会有很多的话要表达,这时研究者的访谈随机插入,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比如关于某个幼儿园的十分钟视频,一年级的儿童看后,也会对自己在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生活感受做出比较。 4.日记法 坚持记日记有助于我们对过去和现在生活的重要方面进行反思……,有助于自我发现或解决个人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或争论。对学生而言,有助于他们不断反思其学习经历,并努力发现平时难于了解的深层关系”虽然处于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的儿童由于识字和写字能力尚未成熟地发展起来,很难去记日记,但是如果允许他们用绘画和文字等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如果能引导他们和诸如父母、老师或研究者一起来记日记,那么这种方法就是非常可行的。通过这种方法,幼小衔接过程中一段时间内儿童的历时性内心感受就会清晰地呈现出来。 以上诸种方法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两个基本问题。
首先,研究者要明确这些方法不仅仅为了单纯地收集相关资料,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儿童自己能够逐步意识到自己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并使之清晰化。这是和一般的作品分析法的一种重要区别,通常作品分析法往往是研究者通过分析研究对象的作品而获得相关研究信息,而诠释现象学研究范式下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申看重从儿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促进儿童能力的提升。 其次,研究者要和儿童发展起信任、尊重的关系,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随着儿童逐步对研究者熟悉起来,并对他们的在场不感到压力,和他们的交往比较轻松时,这种积极良性的研究关系才可能形成,否则以上各方法的有效性可能会大打折扣。
推荐学习
戳我试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