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师教研" data-desc="将在12月10日 19:00 直播" data-intro="如何有效观察幼儿游戏活动" data-noticeid="finderlivenotice-v2_060000231003b20faec8c6e08d19c4d4cf05ea31b0778816d727778bb80693e369981f79f193@finder-1670317514261985-2142596574" data-type="live">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并由此决定如何协调环境,采取应有的态度来帮助幼儿成长”。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在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观察是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幼儿观察始终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和终点,如何走进幼儿的世界,如何解读幼儿的行为,如何基于幼儿行为给出合理及时的反馈,这些都从观察开始。今天就来看看这篇案例,教师是如何来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吧。
《指南》指出:“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在自主、自由的真游戏中获得经验”。地处我园东部角落的小山坡环境是本学期新改造的游戏场地,幼儿对于那些若隐若现的山洞、崎岖不平的道路产生浓厚探知欲望。高低起伏的坡度,让具有探险精神的大班幼儿不断地沉浸在坡度上爬上、滑下的游戏,特别是使自己的身体往下“滑”的游戏深受幼儿喜欢。随着游戏的不断进程,“轮胎”、“跷跷板”等滑行材料的速度已经不能满足幼儿滑行的需求。如何使自己滑得更稳、更快、更远?一系列的想法从幼儿脑海中抛之而来。一场与山坡互动式的“滑”行游戏就此诞生。
山坡游戏中,陌陌拿来滑草板模仿身旁小朋友滑行的方式将滑草板放置山坡顶端,左腿刚要迈进滑草板内,滑草板就自由往下滑,没等陌陌身体坐稳,滑草板已经带动陌陌开始往下,这时陌陌说着:“滑草失败。”陌陌再次将滑草板放置山坡顶端,左手撑在木板平台上,先将左腿跨入板内,身体缓缓地转向前方后,右腿放进滑草板,一手拿着滑草片,一手扶住滑草板的手把,从山坡顶端呈直线滑至坡下。第三次滑行中陌陌人直接坐在木板平台上先稳固自己,然后双腿快速放直板内进行滑行。第四次滑行中陌陌将在木板平台上坐进滑草板后左手紧握木栏,右手握住滑草片,在左手助推下,使身体慢慢地向前移动,直到滑雪板微微倾斜后,陌陌将右手握住的滑雪片呈竖状支撑一下后,滑草板带动陌陌从山坡顶端呈曲线滑至坡下。在整个滑草的过程中,陌陌双腿弯曲,嘴里不停发出“啊····,咚,这个刺激。”声响。
在片段一中陌陌不断地重复使用“滑草板”主材料进行山坡游戏,足以看出陌陌对于滑草板直接在山坡上滑行的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整个滑行过程中,陌陌每次滑行动作的变化可以直观看到幼儿在不断地在探索如何让自己稳固滑行的方式。从第一次滑行中陌陌缺乏了解物体直接与坡度接触会快速下滑的认知,导致在滑行过程中身体不稳滑行失败,第二次滑行中陌陌运用手支撑使人先稳固后再次缓慢调整人体的方向的滑行方式到最后陌陌积累一定滑行稳固经验运用人与滑草板共同先放置稳固状态后再次进行滑行的方式。(见图1)陌陌在四次滑草过程中,不断地在调试材料与个人滑行方式的默契性,在一次次游戏中不断地积累滑行的经验,使得滑行动作更加趋于平稳性。
片段一中陌陌在滑行过程中一直手拿一个辅助材料—“滑草片”让我觉得很好奇,因此在与陌陌师幼互动分享游戏故事中,我询问陌陌“为什么滑行过程中需要手拿滑草片?”在与陌陌分享中,得知由于山坡小石子的偏多、凹凸不平的山路导致在山坡上滑行速度比较缓慢,因此需要“滑草片”来帮助提升滑行速度。但陌陌又发现手拿“滑草片”滑行不方便,有时会出现身体不稳滑行的情况,面对疑惑,陌陌通过绘画表征形式进行思考(见图2),说明陌陌在游戏中能提出自己的疑惑,通过图画记录做出假设,寻求解决方法,提升思维能力。
第二天天空下起小雨,幼儿穿上雨衣来到山坡,陌陌快速来到小木屋前搬来平衡板,将平衡板一块一块延长平铺放在山坡上。这时琪琪坐进滑草板内,双手放置身体后侧滑草板两端,双腿伸直放在板的两端,身体稍用力往前,滑草板与人沿着平衡板快速滑下,滑至第一块平衡板中间时却偏离方向摔倒,这时陌陌已将滑草板的3/2位置悬空在木板平台范围以外,对准平衡板后,将双腿放进滑草板内,双手扶住滑草板,快速滑过第一块平衡板,直到滑行偏离方向停止,嘴里说着:“我这个车是乱开的!”。紧接着陌陌再一次将滑草板放置木板平台处,使用同样的滑行方式快速通过第一块平衡板后再一次偏离方向,这时候陌陌说:“差一点摔倒。”于是陌陌走到第一块平衡板面前,用脚踩了踩木板,边踩边说道:“这里有点高了。”拿来沙袋,在开始放沙袋中告诉小朋友先别滑下来,将沙袋塞进第一块平衡板下端位置后,告知琪琪现在可以滑行,站在一旁看着琪琪,当琪琪从平衡板上安全滑下后,陌陌对着老师说了句:“老师,这次没有翻车。”
从片段二描述中可以看出,重复单一式在山坡上滑行游戏已经不能满足陌陌对滑行的需求,如何使自己滑得更快的想法在陌陌的脑海中悄然形成,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想法,陌陌借助在山坡上搭建平衡木滑道来尝试滑行的速度是否比直接在山坡上滑行的速度要快,足以可见,陌陌的行为体现《指南》科学领域目标2中“能用一定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在滑行过程中,陌陌不断地向教师告知自己滑行的感受,如“我这个车是乱开的。”、“差一点摔倒。”、“老师,这次没有翻车。”等言语中,可以看出,陌陌在不断地探索滑草板与平衡木滑道之间产生的问题,当平衡板出现摇晃的情况,会找来沙袋作为固定平衡板的支架,说明陌陌遇到问题能及时进行思考,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相比琪琪而言,陌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凸显,同时片段二中显示陌陌与琪琪两名幼儿在尝试新材料中探索的滑行方式(见图3)、社会性交往互动(见图四)产生不同的效应。
从直接在山坡上滑行游戏到搭建平衡木滑道游戏的诞生,陌陌总能在集体分享游戏中去讲述自己精彩的故事,愿意与他人分享在探索中所发现的兴奋点和满足感,因此滑草游戏引来更多幼儿的参与。游戏的发展进程在幼幼互动中被充分的体现,幼儿会通过互动式学习、模仿他人经验等形式推动游戏的高潮,因此班中幼儿面对在平衡木“滑道”滑行中出现偏离方向的问题开展一次讨论:
教师:陌陌在平衡木“滑道”上经常会偏离方向,怎么办?
倩倩:我觉得可以在平衡木两端放上沙袋,这样就不会滑出去。
依依:我觉得可以多放几块平衡板,因为陌陌搭建的平衡木太窄了。
琪琪:下雨天,平衡木太滑了,我刚才滑的时候,上面的板掉下来,我差点摔跤。
经历上次平衡板滑行中出现滑行偏离的情况,今天游戏一开始,陌陌与倩倩来到小木屋里,两人共同搬来一个四层的高梯子、一块长的带卡扣的平衡木,陌陌选择在山坡相对平稳区域将平衡板架在梯子第三层高度,接着运用长板平放在两个梯子中间。孩子们在雨中开始他们的滑行游戏,朵朵站在平衡板滑坡的一端,手帮助小朋友扶助滑草板,静静地观看小朋友滑草的样子,等到小朋友滑下来之后,会笑着对小朋友说:“好玩吧。”于是拿起滑草板继续放置木板滑道等待下一名幼儿的到来。陌陌再次从小木屋里拿来垫子,将垫子呈竖状紧挨放在滑道下面。这时候滑道上已经有一名小朋友做好准备想要滑,陌陌对着朵朵说:“好了,可以放手了。”没想到这位小朋友滑下去后摔倒了。于是陌陌与朵朵开始进行调整,将在梯子上增加一块平衡板,当游戏中又有小朋友滑下去后偏离方向,落在地面后。陌陌立马说到:“不对。”接着就与朵朵开始调整垫子与木板的距离,尝试将木板放置在垫子的上面,朵朵几次摆弄卡扣的木板没有成功,在一旁说:“扣的板不好,扣的板不好。”结果他们放弃有卡扣的木板,陌陌找来一块没有卡扣的木板架在梯子上,陌陌走上滑道进行滑行,这次能顺利完成了滑行游戏。
从片段三中可以看出,陌陌针对第二次游戏中出现滑行偏离的问题进行一定的调整,游戏开始后陌陌目标明确,直接带领朵朵去小木屋内寻找梯子、平衡板进行搭建,在具有平底搭建经验的基础上,陌陌知道只有在平稳的区域搭建才能顺利进行游戏,因此,陌陌选择山坡上相对比较平稳的区域运用各种大型建构的材料建构“山坡滑道”来满足对滑行游戏的需求,将已有的经验与创造性游戏紧密链接,使得发散性思维在不断地被挖掘,整个游戏中孩子之间的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愈加凸显。片段中孩子通过共同搬运器械、滑行中分工明确(谁来扶,谁来滑),通过语言提示“好了,放”等形式增强孩子之间帮扶的默契度,从而达到合作游戏的目的性,体现《指南》科学领域目标2中“探索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见图5)
在滑行游戏中陌陌扮演的“游戏领导者”角色特别凸显。当出现材料搭建不完善导致同伴容易摔倒的状况,陌陌会主动带领同伴有效及时对材料进行调整,共调整二次,体现《指南》科学领域目标2“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不同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见图7)
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是生来好动,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工作就是游戏。”本案例中幼儿在探索不同材料滑行建构经验中表明,幼儿在每个阶段表现出的探索精神都不是割裂的,而是环环相扣,是一个积极主动积累一定材料探知学习的过程,为此在幼儿整个滑草游戏中应立足幼儿为本的理念,追随幼儿的兴趣,顺应幼儿的意愿,支持幼儿多样性探索,助力幼儿探索滑行材料间互动性的发展。
幼儿主动探索是幼儿在游戏进程中自我思考、自我尝试、自我解决的过程。在本次持续性滑草游戏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既能站在一旁静静地观看幼儿游戏的表现,用微笑、点头等方式肯定幼儿的想法和意见,支持幼儿在游戏中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所反映出的经验、技能及对问题思考。又能在幼儿游戏中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引导,幼儿在每次与材料互动过程中会积累一定的经验,但这样的经验是零碎,教师需要将幼儿零碎的游戏经验重组、建构,为下一次游戏开展做一定铺垫,如幼儿在自主探索滑草板与各种材料滑行中产生的速度、远近距离、坡度调整等问题时,教师通过提出质疑、讨论分享、播放视频、引导幼儿进行猜测、实施、验证等方式,帮助幼儿构建滑行材料之间的对比性、合适性、安全性等经验的聚焦,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及思考能力。(见图8)
《发展适宜性游戏》中指出:“表征对儿童游戏的作用是能够使儿童显性看见自己与他人正在进行的活动,对游戏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将通过各种形式保存下来。”大班幼儿已具有绘画及语言表述的能力,通过绘画、游戏故事分享等形式来进一步表征和总结自己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师幼互动、幼幼互动被充分挖掘,教师隐形的支持在幼儿表述整个游戏过程中体现淋淋尽致,教师应该鼓励幼儿有目的计划下一次游戏的方式,有助于幼儿在下一次游戏中玩得更加深入、获得更多的发展。同时幼儿之间互相模仿、学习也成为了表征后一种游戏梳理的方式,例如雨天滑草游戏中,幼儿之间分享雨天滑草更容易滑得快的已有经验,从而让更多的幼儿期待在雨天去感知滑草板滑行速度的快慢,因此就产生幼幼互相模仿他人游戏对材料不同的运用,从而满足自我滑行体验感的需求。(见图9)
我园的自然山坡成为了幼儿滑草游戏的“主战场”,幼儿在山坡上运用各种不同的材料探索着从上往下滑的游戏,玩得不亦乐乎。教师从幼儿的滑草游戏中,也捕捉到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发现有价值的线索。作为教师不仅是幼儿游戏的观察者,还需要给予幼儿一定支持,例如满足幼儿在游戏中对材料的需求,当幼儿对于单一的体能滑行材料已不能满足内心需求时,教师应提供各种低结构材料的支持,从而使得幼儿进一步对各种低结构材料在滑行探索中去理解粗糙与光滑、接触面和滑行速度等探知元素,随着幼儿搭建“滑道”游戏的推进,如何选择合适的场地、如何避免滑行安全的隐患等问题都需要教师通过小组讨论、集体参与等形式推动幼儿游戏经验水平提高,同时通过观看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让幼儿直观看到现实中各种不同滑道的构建,激发幼儿与材料之间更加创造性玩法的体现与发散性思维的融入以及社会性交往的互推。(见图10)
幼儿的滑草游戏还在不断持续发展中,得天独厚的山坡环境给予幼儿众多创造性游戏的生成,幼儿更多的游戏灵感不断地涌现,使幼儿内在各领域经验、认知被充分挖掘。因此我们要珍视山坡游戏给予幼儿带来的价值,静静地观察每位幼儿在山坡游戏中表现,做一位用心、耐心、细心的栽花匠,静候花开!
[1]刘焱《儿童游戏通论》,北京师范大学,2014.6
[2]《游戏·学习·发展——全国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07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这篇游戏观察案例不仅向我们描绘出了游戏中生动鲜活的儿童,还让我们看到了儿童是如何在游戏中反复尝试、不断调整和自我突破的学习者形象。与此同时,透过文字我们还能感受到该教师对于儿童游戏的敬畏态度和专业智慧。她能葆有好奇地对幼儿看似简单重复的行为进行细致、持续性的观察,从中去捕捉儿童“新的学习方式”的出现;她会结合儿童的游戏故事表征,一对一地倾听来了解儿童的想法;她还会在对比性的观察中去识别不同儿童游戏能力上的差异;读懂孩子的自言自语是伴随行动的自我反思,读懂孩子反复调整的材料是在进行假设与验证……就这样,通过如此详实且深入的观察记录、分析解读,我们就有来更多与儿童分享游戏经验的机会和可能!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于全国幼儿园优秀观察记录案例征集活动,作者系浙江省湖州市王家漾幼儿园 张佩佩。
戳我试试




优师教研" data-alias="PreschoolTT" data-signature="优师教研致力于区域学前教育发展政策研究,为区域政府提供科学的学术支持;课程与教学研究,研究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幼儿教师发展研究,研究学前专业教师培养体系及教师专业成长。" data-from="2" data-index="0" data-origin_num="86" data-isban="0" data-weuitheme="light" data-weui-theme="light">
推荐阅读:

优师教研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