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工作坊中环境、材料
与幼儿深度学习之间的关系
在这如诗如画般的春夏交替之时,远方的朋友踏着清丽典雅步伐翩跹而至,让你尽展笑颜。杭州市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邀请了上海常春藤儿童发展中心的“儿童一百种语言的理论与实践”交流活动在西湖开展。活动分别在杭州市西湖区象山幼儿园以及浙江省级机关北山幼儿园开展。
Christina Bianchi
Jill Adamson
本次活动还邀请到了美国洛杉矶枝桠艺术幼儿园艺术工作室导师、加州幼儿教育培训师Christina Bianchi和美国洛杉矶枝桠艺术幼儿园的高级讲师与培训师Jill Adamson 就“环境、材料与幼儿园的课程和幼儿的发展”“环境与材料如何引发儿童的深入学习”等内容做了专题讲座。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美国洛杉矶枝桠幼儿园:
我们的理念:师幼是共同的研究者,家长是合作伙伴,深入深度学习都是整合的学习。
我们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我们认为:学习不是单独发生的,社会学在幼儿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这样做:幼儿提供足够的机会,提供多维的有意义的活动,让幼儿通过有意义的体验开展学习并在学习中相信变革的力量,相信自己是世界的主人。
我们这样设置目标:需要融入一日活动的每个环境中,即现代学科的贯穿融汇,让现代学科成为传统课程与游戏课程之间的桥梁,让整合的思想支持儿童有意义的学习。
——美国洛杉矶枝桠幼儿园
接下来,
准备好接受满满的干货了吗?
Let`s get start!
DAY 1 |
|
时间 |
第一天 |
地点 |
杭州市西湖区象山幼儿园 |
内容 |
现代学科理论与项目学习活动 & 艺术工作室的理念与实践 |
【融合思想支持儿童有意义的学习】
【开放空间促进幼儿深度地学习】
【环境与材料的功能激发教师再思考】
????????????
DAY 2 |
|
时间 |
第二天 |
地点 |
浙江省级机关北山幼儿园 |
内容 |
运用材料深化和拓展儿童的学习 |
【材料是思想的工具】
两位老师用很多案例告诉我们材料分类摆放也蕴含着教育的契机。马克笔、水彩颜料、蜡笔、粘土、纸张、工业废旧材料、自然材料、铁丝等材料的是艺术工作坊中常见的材料,每一种材料的摆放与间隔举例等都需要加入教师的思考,投放时要控制数量,投放后逐步与幼儿介绍材料,然后慢慢的加入变量,同时控制变量。
这样的投放内容与方式让幼儿充分探索材料的特性后,就能举一反三探索更多的材料与工具。
【材料是智慧的工具】
Christina老师利用一个为期三年多的《吸引蜂鸟》的案例告诉我们材料的投放也是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表达与交流的;材料是深度学习的工具,孩子们在这三年中利用各种工具吸引蜂鸟,大自然的材料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材料都被用来支持幼儿合作和解决问题。
Jill老师也表示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是长期的、全开放式的。也有很多活动是需要教师积极地组织架构的,这样全开放与半开放的活动结构灵活穿插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能够将幼儿对材料探索的方式找到良好的平衡点。孩子们在半开放有目的的活动中了解与体验各种材料的特性,同时又将熟知惯用的材料运用更多开放的探索活动中去。
????????????
DAY 3 |
|
时间 |
第三天 |
地点 |
浙江省级机关北山幼儿园 |
内容 |
北山幼儿园课程活动观摩与交流分享 |
告别两位美国的专家,第三天我们走近北幼的课程,从陈慧楠老师的报告、北幼孩子们的活动以及徐玲琴园长的教研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和体验环境、材料与儿童深度学习的关系。
走进北幼
了解观察北幼的课程游戏
早晨,北山幼儿园副园长陈慧楠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北山幼儿园的园况及课程历程。北山幼儿园始终坚持“为孩子的未来生活作准备”的办园理念,希望教育能回归本源,真正立足儿童的终身发展。
所以自1990年,开始主题单元教学;1995年受瑞吉欧方案教学的影响,开始尝试生成课程。2000年开始“研究性主题网络活动”。2005年界定“开放性主题活动”,逐步建构园本课程的框架和内容。2015年北山幼儿园的“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被评为浙江省首届精品课程“《柚子》主题背景下的半日活动”获浙江省教学评比一等奖。此后,他们更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引导教师去关注活动形式背后儿童真实的、整体的发展。
在参观班级环境以及幼儿游戏的过程中,随处可见老师充分利用北幼“大花园”中的环境资源支持幼儿动态的学习。幼儿动态学习过程的展现也从墙面逐步走向空间、材料的关系。从区域中桂花树枝、自制旗杆、小乌龟的家到点心区域各种不同杯子的提供、自助午餐的模式中无不展现出北幼教师的课程意识。他们在有限的空间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环境、材料促使幼儿深度的学习。
各抒己见
学习探讨“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几天的学习,参加培训的老师们获益良多。最后半天,北山幼儿园的徐玲琴园长就“语言”、“表达”、“环境”、“材料”及“学习品质”五个关键词和参加培训的教师展开了现场的教研。老师们分成五个组,结合三天的学习内容以及身边的案例来解读五个关键词。
老师们在徐老师的带领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每个组都对关键词做了深度的分析。
小组讨论
小组分享
学习和教学不应该站在对面的河岸上,看着河水流过;相反,他们应该一起踏上旅程,通过积极、互惠的交流;实现教学互长,教师与幼儿共同探索共同学习。
——马拉古兹
正如马拉古兹所说的,良好的课程与活动其实双赢的,教师在关注环境、材料,利用环境材料促进幼儿学习的同时,教师本身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就如学员们最后的研讨一般,当我们认真发现有意义的游戏契机、倾听有思考的多维表达,珍视有价值的环境与材料,关注有目标的学习品质,我们每个幼儿园课程都能够变得深度而有意义。
西湖儿童研究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西湖儿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