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动画启发
《小猪佩奇》这部动画片有很多地方值得讨论,我们似乎能捕捉到动画片对成人与儿童之间微妙关系的觉察,对教育现象的反思,在这部动画片中成人与儿童(尤其是公牛先生)之间的互动对话,能够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02 讲座分享
顺着老师们的讨论,洪温婉老师又将大家带入了朱莉?费希尔教授“有效提升师幼互动质量”的主题讲座中。
我们在和幼儿互动的时候,需要不断地倾听、观察、思考,并且谨慎地对话,因为我们说的话就承载着我们的教育理念,也是幼儿构建自我概念的重要来源。
01
趣味游戏
游戏规则:老师们两人一组,桌子对面的老师一组,其中一位老师拿着一副简笔画,告诉另一位老师怎么画,最后我们看看两位老师画的相似度。
“你说我画”的游戏成果是即时可见的,对标到师幼互动中,游戏中教师们可以互相交流,”倾听者“与“表达者”立场不断转换,让教师更加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到对话技巧的重要性。
02
案例分享
如果教师的评价太过模糊,幼儿在评价这面“镜子”里并不能真实看到自己能干的模样,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进行评价呢?
1.具体描述你的发现,让幼儿自己下结论。
2.真诚自然地描述你的感受,并让幼儿了解你的感受。
3.如果是幼儿自己难以概括的评价,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帮助他作总结。如:“你看到椅子倒了就过去扶起来,这叫‘有责任感’。”
在这里我们可以借助指令性的罗盘,罗盘涵盖了幼儿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勾勒出一个完整儿童的发展图像形象,所以我们可以依据罗盘的评价线索,来概括幼儿的什么方面在发展。
03
对话原则
教师的语言应“简单”与“明确”平衡。
教师的语言应该“当下”和“未来”兼顾。作为一种教育影响因素,幼儿教师的评价语言应兼顾“当下”和“未来”,既满足当下的情境需要(如幼儿的即时需要),又推动幼儿进一步发展。
教师的语言应“给予”和“求取”协调,既要通过“给予”满足幼儿“当下”的正当心里需求,也要通过“求取”表达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方向的期待。
在本次教研中,主持人搜集、梳理了大量的文献理论资料,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教师们展开基于园情的思维碰撞,通过目前已有的理论经验帮助教师架构起较为全面、完整的师幼互动“对话框架”,教师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借鉴并改进“对话策略”,提升策略的可行性。
04
激励性评价
常见的激励性评价涉及具体评价、化解危机、去标签这三个策略。首先,具体评价是教师对于幼儿行为的针对性评价。
其次,化解危机。就是要保住帮助幼儿,避免其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最后,去标签。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容易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如“好孩子”“坏孩子”等等。这样不同类型的标签对幼儿的负面作用极大,会限制幼儿的发展,还可能让幼儿习得性无助,激励性评价的出现便会帮幼儿撕掉这样的标签,让幼儿拥有无限的可能。
05
策略研讨
在通过本次教研前期的理论分享、互助研讨后,教师们对于师幼互动中语言的生成策略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继续引入“激励性评价”的概念时,教师分组研讨细化策略就变得切实可行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每组教师分别针对“具体评价”、“化解危机”、“去标签”展开细化研讨,使得“激励性评价”的3种策略更加落地,同时也让本次研修的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杭州市拱墅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 俞春晓老师:
非常感谢洪温婉组织的教研活动,几个流程很清楚,几个思考的问题也能达成启发的目的,如成长性思维等相关理论和概念很有意义。也感谢老师们的支持,分享了非常棒的观点。希望温婉把精彩的教研过程实录下来,供大家进一步研究。
纸上得来终觉浅,对于师幼互动中语言的研究并不止步于一次研修,我们需要从日常开始,运用起今天讨论出的各种策略,同时借助同期开展的与“师幼互动语言”相关的量表设计与实施活动,利用实践案例、互动语言数据收集展开进一步研究,以通过师幼互动对话推动幼儿发展为目标不断努力。
文字编辑 : 洪温婉
图文排版:周璐萍
责任编辑:汤燕飞
总 编:孔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