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梳理实践智慧,促进教师经验交流,提升专业能力。近日,蜀道分园开展期末个人总结和班组总结活动。
个人总结:
梳理经验 看见学习
在执行园长刘静、教养主任王春燕的主持下,老师们围绕班级主题活动、品德启蒙活动、区角游戏开展等方面做总结。
陈丽、李柔芳、谢荥、刘玉淋四位老师分别总结游戏活动“纸杯建构”、“森林核酸检测点”、“乌龟去哪儿了”、“身边的标识”。老师们基于幼儿提出的问题、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并及时调整游戏材料不断支持幼儿玩出花样、玩出水平。
伍姗姗、李卓妍两位老师总结玩色游戏、陀螺游戏的开展。老师们提供多样的探索机会让幼儿发现色彩和陀螺的秘密,感受探究的乐趣。
曾雪琪、张敏、王丹、侯苏娟、徐演五位老师以关爱、友善为切入点,总结班级品格教育主题活动。兴趣是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始,老师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发现幼儿兴趣并尊重幼儿想法,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关爱他人和生命的意义,实现品格教育的层级递进以及幼儿的品格生长。
罗成书、温语馨、雷嘉慧、宗萍、袁文蕊、蒋梦玲等老师做自然教育活动总结。老师们充分利用园所自然环境优势,让幼儿回归自然、与自然发生链接。野果记、玩转落叶、叶子之家、石榴去哪儿了、遇见石头等活动中,老师及时支持幼儿的奇思妙想,让幼儿在与自然和生命的亲近中勇于挑战、主动表达,积蓄成长的力量。
黄秀红、郭惠敏、郦莉、易晗四位老师分别总结班级活动探秘时间、有趣的文字符号、我的名字、新闻播报,基于儿童视角,让幼儿在对时间、文字符号的探索中收获成长。
班组总结:
无声的环境 有生的学习
儿童的游戏离不开环境,环境为孩子而生,环境也因孩子而充满意义。蜀道分园聚焦班级环境创设开展班组总结,旨在促进教师交流基于儿童视角的环境创设经验,提升教师环境创设能力。老师们以视频为依托,从区角划分、材料投放、主题墙等方面进行总结。
大一班代理班长黄秀红老师、大二班代理班长王丹老师分享了班级环境创设的动态调整过程,提到要创设具有操作性、探索性的环境,让材料满足孩子的探究愿望,给予孩子挑战。
大三班班长郦莉老师、中三班班长张敏老师借助视频分享了班级环境创设案例,通过创设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的环境,让孩子在温馨有爱的氛围中,玩出自主,玩出水平。
大四班班长郭惠敏老师、小二班班长罗成书老师分享了在环境中呈现幼儿学习的具体做法。她们将幼儿在班级主题活动中、游戏活动中的照片、绘画记录、作品、游戏经验等在班级环境中进行呈现,让幼儿看到自己生活学习的轨迹,发现自身成长的收获,增强幼儿与环境互动的欲望。
中一班班长陈丽老师、中四班班长曾雪琪老师分享了班级多种类多层次的游戏材料投放经验,让多元的游戏环境支持幼儿多彩的学习。
中二班班长邓琳琳老师、小四班班长谢荥老师总结基于儿童本位的环境创设。环境因幼儿兴趣而来,老师们用多变且生成的环境实现与幼儿互动,随幼儿而动,让幼儿流动。
小一班班长温语馨老师、小三班班长李柔芳老师分享小班环境创设经验。小班环境要温馨有安全感,同时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实现幼儿随处可玩,随时可玩。
蜀道分园教养主任王春燕期待老师们继续重视环境创设,关注幼儿的对话表达,通过创设适宜的游戏区域,投放丰富的游戏材料,支持幼儿的奇思妙想,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在游戏后及时开展游戏评价,注重环境的动态变化,呈现儿童的学习痕迹,展示儿童成长的力量。
保育总结:
保教并重 携手共进
保育工作是呵护幼儿健康,实现保教结合的关键。在蜀道分园总务主任唐丹的主持下,保育员进行期末个人总结。
各位保育老师就怎样做好幼儿的日常护理、怎样做好班级教师的配班工作以及怎样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等进行总结,沉淀实践经验。
本次期末总结大家梳理固化经验,也积蓄继续前行的力量。在新的一年,石榴教师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中。让游戏精神贯穿始终,我们一直行走在路上……
撰稿:张敏、罗成书、邓琳琳
图片:王丹、郦莉、郭惠敏
图文编辑:邓琳琳
版权声明
本文系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原创稿件,版权归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否则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生命绽放
的童年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