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选最优之路 育至善之人]
·卢筱红·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
《后朴幼教人专业学习笔记》专栏 · 第832篇
5604字丨阅读时间约11分钟
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团队合作可以凝聚更多智慧,激发更多勇气。
在现代社会中,学习能力固然重要,但合作能力更重要。而学习型组织所要探索的就是如何借助一个组织合作来促进学习,通过学习促进合作的。对于教师这个群体来说,学习是永不停歇的专业必需,而合作则是促进职业幸福的必需。
教师不仅作为专业教育者存在,也作为完整的人存在。在学习型组织理论视野下,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来支持教师专业成长,教师通过改变心智模式,学会系统思考,实现自我超越。而教研作为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改善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专业学习的路径,引入学习型组织会有更多探索、创新。
正文
“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这一概念最早源于美国哈佛大学佛睿思特教授《企业的新设计》一文中的思想,后经其学生美国学者彼德·圣吉(Peter MSenge)总结提炼,在1990年出版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管理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正式提出了“组织修炼”和“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和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其理论对幼儿园教研文化重建的启示及其运用。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概述
彼德·圣吉将学习型组织的含义描述为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他还把学习型组织概括为五项技术,即“五项修炼”,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自我超越就是个体不断学习理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客观地观察现实;学习如何扩展个人的能力,产生一种“创造性张力”,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结果,塑造出一种组织环境,让所有的成员都全心全意致力于实现自我愿景。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型一学习型组织的关键。
“心智模式”是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储存在人们大脑中的许多设想、信念或图像、印象。通俗地说就是人的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它会对人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学习如何检视和改善我们的心智模式,有助于改变我们内在的世界图像,以开放的心理去接纳别人的想法,逐步深化自己的认识。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学习型组织的前提。
“共同愿景”是指组织中人们共同愿望的景象,它是由个人愿景汇集而成。为了实现大家创造的未来,它要求组织的全体成员拥有一个共同向往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感,建立共同愿景,把全体成员团结在一起,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
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团体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能力和提高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即转换对话及集体思考的技巧,让群体发挥出超乎个人才华总和的知识和能力。
团队学习的修炼需要运用深度会谈与讨论两种不同的沟通方式。每个成员通过自由交流,互相交换自己的想法,获得个人无法获得的见解,在集体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深化认识。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体而不是个人。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的核心。
系统思考是关注整体的一项修炼,要求人们运用系统的观点看待组织的发展。它引导人们由局部纵观整体,透过事物表面现象看事件背后的结构和行为变化的形态,以及从静态的分析到认识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进而寻找一种动态的平衡。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需要把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其中以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为发动机,是其他四项修炼的基础,也是整合其他各项修炼成一体的理论和实践,如此组织才能不断学习、创新,在竞争中变革发展。
由此可见,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具备不断调整与革新能力、创新能力的组织,它主要具备五个基本特征:
一是:
组织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和理想;
二是:
该组织是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
三是:
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和全程学习;
四是:
强调团队学习;
五是:
重视自主管理。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
对幼儿园教研文化重建的启示
为了进一步推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各幼儿园的深入实施,促进幼儿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2006年7月国家教育部正式启动“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研究,拟用五年时间建立和完善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全国有103个基地,700多所幼儿园参加。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教体局、赣州市章贡区教研室、吉安市教研室被列为国家级项目实验基地,共有18所实验幼儿园积极参加到项目建设中。
该项目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宗旨,以《纲要》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努力把幼儿园建设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组织。
当前每个幼儿园的教研理念、目标、内容与方式都在发生改变,也就意味着幼儿园的教研制度将要重建,教研文化正在发生变革,民主、平等、合作、创新的教研文化将是各园追求的文化价值取向。
学习型组织理论可以为重建幼儿园教研文化提供指导性启示,为幼儿园现代教研文化的重建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一) 追求科学的教研发展取向是构建民主、平等、合作、创新的教研文化的重要前提
教研发展取向是基于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当前幼教教研面临着许多挑战,教研的理念、目标、内容、方式都在不断发生转变。
在2007年3月全国“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教研员研修会上,李季湄教授的报告指出:
“
教研的理念应转向以教师专业素质发展为本,为幼儿园提供有效、优质的专业服务;教研活动目标要帮助教师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让读书成为习惯,让自觉学习成为习惯’;教研方式要向着生态化、生活化、常态化、真实多样化发展”。
也正如李季湄教授所指出的:“思维的习惯、学习的习惯、批判精神等都是学习型社会非常重要的特征。”
每所幼儿园只有真正明白教研活动到底应该研什么,为什么研,怎么研,才有可能树立“教育实践–教育意义”的教研发展取向。
为此,幼儿园的每位管理者都应重新审视以往的教研活动,并基于本园实际,自下而上,确定切合本园实际的、符合本园教师所需的教研内容和教研方式,注重教研制度建设,形成民主、平等、合作、创新的教研文化,实现本园教研工作的生态化、生活化与常态化。
(二) 学习是构建民主、平等、合作、创新的教研文化的扎实根基
幼儿园要顺应幼儿教育改革的步伐而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态势,学习是关键的支撑,是幼儿园发展的造血机制。
这种学习不仅是教师个体的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技能的提高,还应是幼儿园全员性的学习、全程性的学习,只有不断涉取外界新的教育动态和信息,调整发展理念和工作思路,在教研活动中将幼儿园每位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学艺术、管理、思维方式等综合素质发挥至最大极限,才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才能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和教育教学水平,最终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突出学习的重要性,在幼儿园:
一是要培养教师树立“工作即学习、生活即学习”的理念,养成教师读书、反思的习惯。
一方面:
既要把工作的过程看作是学习的过程,强调工作中的反思,将工作学习化;
另一方面:
又要把学习看作与工作同等重要的事情,对其学习提出要求,进行规范、检查、考核,将学习工作化。
二是要开展个体学习和团队学习、组织学习相结合的活动。
坚持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组织学习、以反思为基础的组织学习、以共享为基础的组织学习。
三是要有良好的学习机制,为教师创造学习条件。
确保教师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为教师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
(三) 处理好个体与团体的关系是构建民主、平等、合作、创新的教研文化的关键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充分说明了个体在组织的创建和变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第三、四项修炼即建立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又强调了团队的作用,正如彼德·圣吉指出的:“融合整体能得到大于各部分总和的效力”。
为此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教师个体与教研组、课题组等团体的作用都不容忽视,教师个体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水平和价值观念,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而教研组、课题组等团队也有通过教研活动想要达到的目标,每个独立的个体都在团队中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只有客观认识这两者的关系和作用,通过同侪互助观课、案例研讨、头脑风暴、参与式研讨等教研活动,使教师真正成为教研的主体,以一种主人翁的意识积极参与到团队的教研活动中去,才能真正发挥每个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激活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和潜力;教师也才能平等地面对面交流、互动、对话,形成民主、平等、合作、创新的教研氛围,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教师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实现同伴互助,在“集体智慧”的推动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 创新是构建民主、平等、合作、创新的教研文化的动力源泉
许多研究表明:支持教师学习的组织文化、促进教师积极地对日常工作进行反思的文化、提高学校知识管理的文化,有利于教育改革的实施,有利于民主、平等、合作、创新的教研文化的形成。这些文化形态鼓励教师标新立异和大胆进行尝试,促使组织文化从隔离型文化向合作型文化转化。
它能使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富有创新的精神,善于主动从同伴那里获得有用的知识和信息,也能够从自我的实践中不断成长,从而促进教师迅速适应变革,并积极参与,敢于创新、敢于挑战,而不是趋向专业的保守立场。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
在幼儿园教研文化重建实践中
的运用
(一) 形成幼儿园发展的共同愿景–将幼儿园建设成学习型组织是全园教职工的共识
共同愿景就是幼儿园每位教职工拥有共同的价值观,这是幼儿园园所文化的支柱,它能促进每位教职工朝着共同的目标奋发向上,能激发每位教职工工作的动力和热情,使许多不同个性、兴趣、爱好、态度、经历和知识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协同工作,并产生众人一体感、归属感、信任感和亲近感。
幼儿园立足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积极开展园本教研活动,人人成为教研的主人,人人都有目标意识和责任意识,共同来研究和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浓厚的学习和研究氛围,将十分有利于共同愿景的形成,有利于幼儿园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在幼儿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师要从“传授知识”向“培养人才”转变,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即教师的职责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应成为反思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应把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帮助幼儿掌握学习的方法、挖掘幼儿的潜能、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
实践表明,如果教师不重新学习,仍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将无法适应未来的教育。
幼儿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要学习知识和技能,还应学会思考,提高处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富有创造性地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将学习融入到自己的一日生活当中,将学习贯穿于自己成长的每一个历程,形成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的意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地充实新知识,不断地创新和超越自我,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教育变革。
为此幼儿园必须构建能够促进教师不断超越的发展培训机制,激发教师内在的自主发展意识和创新能力,让教师不断超越自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三) 园长应成为重建幼儿园教研文化的先行者
当前许多幼儿园都在开展“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每个幼儿园园长都应是“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园长负责、身体力行是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成败的关键。
园长应树立“科研兴园、科研促教”的理念,建立园本教研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成为重建教研文化的先行者,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和表率,引导全体教职工成为终身学习者。
园长不仅要为师生创造自我实现的环境,尊重个性,提倡多元化,鼓励自由选择,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应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创造条件,为教研活动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全方位的支持,以一种积极的互动方式,与教师平等交流,倾听教师的心声,共同切磋问题,与教师共同成长,营造一种平等对话、相互信赖、相互支持和理解、民主开放的学习研究氛围。
(四) 改善心智模式,形成民主、开放、平等的研究氛围
良好的团队氛围是学习型组织形成的基本前提。教师的成长需要良好环境的支持,仅仅靠某一个幼儿园的环境改善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够的,这会限制教师的眼光、禁锢教师的头脑。
各地要营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的区域大环境,“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正是以县(市)区为单位,要求由县(市)区教育局或教研室牵头,组织本区域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打破园与园的界限,加强园际之间的交流,使幼儿园之间互通有无,共享师资、设备、信息等方面优质资源,共同交流分享成果,促进以区域为载体的民主、平等、合作、创新的研究氛围的实现。
南昌市东湖区项目基地在区教研室幼教教研员的引领下,组织本区域公办、民办幼儿园共三十余所幼儿园以“联片互动,区域推进”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逐步形成了浓郁的具有东湖特色的幼教教研文化,即是在此方面的有益尝试。
(五) 探究知识管理,激发幼儿园创新动力
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大趋势是从刚性管理向以人为本的管理发展,知识管理便是新兴的一种人本管理理念和模式,它的核心内容是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
它着重研究如何把每一个组织成员的个人智慧最大限度地加以开发、整合,形成组织的集体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它包括组织决策的民主参与、组织知识的分享与创造以及相应的制度保障,最终建立既富有组织成效,又让每个成员达到自我实现的管理文化。
幼儿园应为教师营造民主、自主、宽松的研究氛围,积极开展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园本教研活动,鼓励教师之间资源共享,真诚交流,不断激发教师教研创新的动力。
(六) 注重团队学习与交流,构建研究共同体
教师要提高专业水平,应从依赖传统的个体学习方式向现代的多方协作学习方式转变。
在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时,幼儿园应搜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问题,让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特长、专业优势、研究方向自主、自由、自愿地构建不同的研究共同体,开展不同层面的研究,提高研究效益,形成新型的研究文化。
研究共同体还可吸纳园外教育组织机构中的专家、学者,共同攻破难关,解决问题,逐步实现各自的专业发展。
有品质的专业内容分享,尊重原创。
本文作者系卢筱红老师。文章排版设计及“后老师?说”笔记解读版权为“后朴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明确备注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