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师教研
[选最优之路 育至善之人]

所谓教学相长,学的过程是教的准备过程,教的过程是学的理解深化过程。一个优秀的教师必然也是一位优秀的学习者,因为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心灵互动。
因此,关注教师学习也是促进教师教学改进,提升教育质量的路径。
学习空间最早发端于网络空间,它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学习者可以获得跨时间、空间的优质教育资源,而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成熟,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网络空间的学习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资源不平衡问题,而真实的现实空间则为教师持续学习创造具有互动性、探究性和表现性的机会。
由此,教师学习空间便是突破时空、个体的、书面知识的限制,成为协作对话的学习空间。
正文
一、教师学习空间研究
的背景

(一) 学习科学认识的深入
传统上,学习一直被理解为个体对知识的获得,人的头脑就像知识的容器,学习是将容器填满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受心理学发展的影响,学习开始被视为情境参与的过程,认为知识是人们在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时,与群体成员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而当前,学习被认为不仅仅是知识的消费和传承活动,更应该成为知识的生产和创造活动。

(二) 教师专业模式的转向
“
在过去十年以来,出现了两个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观念和态度产生重要影响的趋势:一是越来越试图以‘教师终身学习’一词来代替‘教师专业发展’;二是从注重教师个体学习转向通过实践共同体来促进教师学习。”

“
这种单纯依靠外部知识来影响课堂和学校变革的观念是这种行动理论的根本毛病。……这些活动不是没有作用,而是不够有力,不够具体,不够持久,以致于无法改变课堂和学校的文化。”


(三) 空间实验项目的推进
二、教师学习空间设计
的框架要素
美国《学习空间杂志》(Journal of Learning Space)在2011年创刊时界定:“学习空间是用于支持、促进、激发或增强学习的场所。”
韩祥伟指出,“教学空间是物理性教学空间和社会性教学空间的统一。”



(一) 物理空间
1.功能布局

(1) 活动区由一个活动中心、两间讨论室组成。
(2) 办公区集中位于北侧,由一间研究室、一间大办公室和一间会议室组成。
(3) 休闲区由个人区、交流区、茶水间、鞋帽间等组成。
2.设施配置
(1) 可组合的讨论桌。
(2) 方便擦写的海报墙。
(3) 多屏显示。
3.用户体验
(1) 光线、温湿与通风。
(2) 色彩、装饰。
(3) 清洁卫生。

(二) 社会空间

1.实务情境
(1) 课程研发。
(2) 团队领导。
2.活动流程
(1) 认知活动。
在“跨领域素养导向课程设计”两天的工作坊中,学员们将一起经历“脑力激荡-主题聚焦-核心问题订锚、核心素养扣合-学习目标设定-表现任务设计课程架构确认-单元主题与多元评量”等多个活动环节。
(2) 引导活动。
通过check in活动来促进高质量的参与,比如“找一名伙伴,两两一组,分享‘我在教学或课程设计的一个美好经验’”这样的暖场设计,让每个学员从一开始就排除杂念,专注当下,全心参与。
3.伙伴关系
(1) 对话方式。
比如“光谱声明”是一种在工作坊开始时帮助学员投入、了解其态度的策略,可以向学员提问:“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比培养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对此你有何看法?”
然后学员们在场地上排成一条直线,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形成一条态度光谱,每人通过移动位置来确认与阐明自己的态度。
这个活动除了帮助学员全身心参与外,还能让学员练习“同理倾听”,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来理解他人的立场与处境,帮助产生高质量的对话。
(2) 互动线路。
配对关系
寻找邻座或特征相似的伙伴展开讨论;
静默对话(silent conversations)
个人先写下自己的想法,然后与一个伙伴书面交换意见,再和班上其他人重复几次这样的历程;
思考方块(think square)
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员配对思考,在他们完成初步对话后,邀请另外一对构成一个方块继续交流,以增进观点的产出;
代币交谈(token talk)
规定每个学员有三个代币,在对话中必须支付代币,代币花完就不能讲话了,确保团体中的每个人轮流分享思考等等。

一方面:
开放、灵活、舒适的物理空间,为教师们营造出一个相互尊重、且便于对话与协作的物质环境;
另一方面:
通过情境、关系和活动设计所构建的社会空间,又能真正带动教师个体与群体的学习行为发生。
三、教师学习空间发展
的多重功能
1 |
在高校,通过打造未来空间,为师范生、在职教师以及普通大学生提供新的学习体验以及对未来教育的前瞻思考。 |
2 |
在地方,通过教师发展中心等机构,为教师提供开放、舒适的交流场所。 |
3 |
在中小学,为教室、会议室、办公室等传统环境的改造输入平等对话、团队协作、创意设计的理念。 |

(一) 学习共同体
“
有效的学习环境本质上意味着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在共同体中可以分享理想,一起建构知识、分享知识”。



(二)活动中心


(三) 设计中心

要让知识镶嵌在活动中,要让认知分布在情境、关系、工具中,要调动情绪来强化认知,使学员学得投入、学得充实。
这样的设计本身是一门综合学问,融合了学习科学、认知设计、引导术、领导学、教师教育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体现了当代教师学习的前沿方向。

-
由大学教授和资深中小学教师组成专家与顾问团,负责规划、设计课程;
-
由在业界获得资格认证的专业引导师或接受过相关培训的老师主持每场工作坊;
-
由经过多次培训、熟悉工作坊模式与流程的教师志愿者,协助每次小组活动;
-
由专门人员或研究生作为助理,负责每场工作坊的服务和后勤保障。

(四) 体验中心

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所在的空间,依然传递着等级、秩序、孤立、封闭的讯息,导致真正有深度的教师团队学习很难发生。
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重构学习环境,再造学习历程,不能让教师的学习方式依然滞后于学习科学的发展。
【0】虞永平: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四大问题
【1】教育部丨0~6岁儿童发展的里程碑:儿童发育异常的自查手册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漫画版!
【3】100幅漫画告诉我们:教育可以很简单
【4】王海英: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当回归儿童立场
【5】刘占兰:如何深化教研,实现幼儿教师知行合一
【6】丁海东: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的意义、类别、体例与特点
【7】张斌:园本课程的内涵及开发策略
【8】鄢超云:什么是幼儿学习品质?
【9】王春燕:在对话与共生中整合游戏与幼儿园课程
【10】张俊:只有先解放教师,才有可能解放幼儿
因公众号改版,
为防错过【优师教研】的推送
请【星标】或文末点【在看】
|版权说明
优师教研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欢迎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