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最优之路 育至善之人]
·孙姗·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恒大绿洲幼儿园
《后朴幼教人专业学习笔记》专栏 · 第887篇
3075字丨阅读时间约6分钟
不知道园长、老师们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我们越强调幼儿学习的自主性的时候,教师的专业性要求是越高。
如果我们意识这一点:当我们承认幼儿无限学习潜力的时候,其实也是承认教师要具备科学家般谦卑的研究态度,要有社会学家般的热情,关心他人的想法和行为,那么幼儿的学习潜力才有可能施展出来,幼儿自主性才会得以保障。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不管我们如何美化幼儿主体地位,我们都必须承认幼儿是生活在巨人般的成人社会里的,如果成人不主动放弃权柄,幼儿是毫无反抗之力的。
为了不显得那么武断,我们来做个思想实验:
一群孩子兴高采烈的探究蚯蚓,但是老师要严格按照计划去集体运动,或是必须回教室开始集体教学活动,那便没有后面的故事。
是成人不是孩子掌握着如何安排他们的时间,安排他们呆在什么地方,成人的权力是如此大,以至于只有当成人心甘情愿地尊重幼儿兴趣,认可他们自主活动的价值,幼儿才有机会展现他们的才华。
正文
课程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载体,它不是静态的用来呈现知识的“课”,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实现意义的“程”。
课程既要源于幼儿生活,又要归于幼儿的发展。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幼儿园不仅要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更要关注幼儿知识经验获得的过程,为幼儿提供主动参与活动的情境和机会,让他们在探究和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学习的乐趣,养成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一、课程开发
应源于幼儿的生活
幼儿的生活丰富多彩,孕育着丰富的课程资源。虞永平教授提出:“课程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
“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幼儿园应注重课程的生活化,充分挖掘幼儿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使其成为课程活动内容,让幼儿从中感知物质的变化与留存、生命的萌动与生长等,从而获得有益的经验与能力的发展。
?
示例:蚯蚓的故事
一天大雨过后,幼儿在散步时被操场旁的一只蚯蚓引起了注意力。看着一动也不动的蚯蚓,他们展开了讨论:蚯蚓死了吗?它为什么会在操场旁呢?它不是生活在泥土里吗?
好奇心驱使几名胆大的幼儿用小棒拨动蚯蚓,想探个究竟。教师意识到这个偶发事件承载着学习与发展的价值,于是生成了主题课程活动“蚯蚓大探秘”,支持幼儿进行蚯蚓探究活动。
教师引导和支持幼儿进行了找蚯蚓、挖蚯蚓、养蚯蚓、给蚯蚓造家等活动,让他们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
幼儿在操场上、水池边、草丛中、菜地里寻找蚯蚓,发现菜地里蚯蚓多,蚯蚓喜欢松软潮湿的土壤环境。
在挖蚯蚓时幼儿研讨需要哪些工具、所需工具从哪儿来,最终商定可使用小铁锨、剪刀、铲子、锄头、小耙子等工具,并从家中自带相关工具。幼儿在菜地里体验用工具挖蚯蚓的乐趣,统计、记录挖出的蚯蚓数量。他们把菜地的土带回教室,用泡沫盒、玻璃瓶、藤条篮盛土并浇上水,给蚯蚓建造一个舒适的“家”。
为了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蚯蚓,使他们懂得珍爱生命,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绘本《蚯蚓的日记》,供幼儿自主阅读、相互交流,还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查阅蚯蚓资料,从而使幼儿获得了有关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知识经验。
幼儿还知道了要在自然的环境中观察和研究动物,满足它们生活和生存的基本需要。于是,幼儿决定让蚯蚓回归大自然,过属于它们自己的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
“
我们深信教育的中心是生活,生活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而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教育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幼儿的生活是与幼儿现实需要联系在一起的,时时刻刻都会衍变出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应变,及时调整预定的活动计划,开发幼儿所需的课程。
案例中幼儿被散步时发现的蚯蚓吸引了注意力,教师基于他们不断产生的疑问与好奇,生成了主题课程活动“蚯蚓大探秘”,支持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的蚯蚓探究活动。
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着浓厚的探究兴趣和热情,观察、操作、阅读、分享,不断丰富和拓展着经验,崇尚自然、尊重需要、呵护生命的意识得到萌发。
二、课程开发
应尊重幼儿的探究本能
探究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杜威说过:
“
儿童有着探究和调查的本能,好问、好奇、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
《指南》科学领域科学探究目标3中指出:“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幼儿园课程开发应在教师观察、追随、解读幼儿兴趣和探究价值的基础上,以幼儿的探究兴趣和探究问题为载体开发课程活动,多维度支持他们深入持续地进行探究。
?
示例:影子的秘密
轩轩在户外活动时发现了自己的影子,感到新奇,他变换着各种身体造型,观察自己不同姿态的影子。其他幼儿被吸引过来,纷纷玩起了影子游戏。
教师敏锐地意识到此事件承载的儿童学习经验与探究价值,于是追随幼儿的兴趣生成了探究课程活动“有趣的影子”。
教师抛出“为什么会有影子”“在哪些地方能找到影子”“影子为何朝一个方向”“阳光下能不能让影子消失”“影子游戏还能怎样玩”等问题引导幼儿多角度地对影子进行探究。
幼儿通过探究发现: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光线的角度让影子朝一个方向斜,树阴下、帐篷里、大型玩具中影子可以消失,光被遮住影子就不见了。
教师还创设情境,提供材料,让幼儿玩影子造型、手影游戏、皮影戏等,支持他们对影子深入持续地进行探究。
教师要引导和支持幼儿在真实场景中、在质疑和挑战中、在富有趣味的游戏中进行探究。
案例中教师抛出问题、创设情境、设置游戏,引导幼儿对影子进行探究。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幼儿自主观察、积极尝试、猜想验证、操作记录、相互合作,从而建构了“影子的形成和消失”“影子的方位变化”等科学经验,感知了光和影的关系,发现了影子变化的影响因素,真正实现了《指南》所提“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目标。
三、课程开发
应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应基于观察、倾听幼儿,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意愿,引领幼儿从感知出发,在大自然中发现美,萌生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丰盈幼儿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经验,为多元表达、表征奠定基础。
卢梭在《爱弥儿》中曾用浪漫的笔触描绘道:
“
如果他从来没有于干燥的原野上跑过,如果他的脚没有被灼热的沙砾烫过,如果他从来没有受过太阳从岩石上所反射的闷人的热气,他怎能领略那美丽清晨的清新空气呢?”
美无处不在,情感体验自在其中,课程自然生发。
?
示例:春之约
春天,万物复苏,姹紫嫣红,大自然宛如一幅画卷,徐徐呈现。美丽的春色吸引了幼儿的眼球,他们不由自主地说着自己的所见:“老师,我在小区里看到红红的海棠花了。”“老师,我看到幼儿园里的桃花开了。”……
为了不负大好春光,教师和幼儿一起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走进山边田野、森林公园等,自主观察、感受欣赏、探索发现。幼儿看着、说着,情绪愉悦,尽享大自然的美,教师用照片和视频记录了美景和幼儿感受美、发现美的过程。
回到幼儿园后,幼儿运用材料进行插花、写生、线描、立体造型等美术创意活动,他们大胆想象、自主表现,个性化地表达着对春天事物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提升了审美经验,获得了审美愉悦,艺术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等得到提升。
“喜欢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事物”是《指南》艺术领域“感受与欣赏”部分提出的首要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
“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机会。”
案例中教师尊重幼儿,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发现、感受大自然的美,为艺术表达表现积累了丰富的视觉表象和情感动力。
同时,该活动也为幼儿的语言学习提供了话语素材,幼儿对春天的语言表征充满个性,富有想象;情境讲述、诗歌创编、绘本阅读等活动,促进了幼儿的语言学习,提升了幼儿的诗意生活品位,更萌发了幼儿热爱春天、喜爱大自然的浓郁情感。幼儿在与春天的完美邂逅中,收获满满,欣喜连连,美好多多。
有品质的专业内容分享,尊重原创。
本文作者系孙姗老师。文章排版设计及“后老师?说”笔记解读版权为“后朴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明确备注出处。
精品文章 特别推荐 【1】李玫瑾教授《育儿之道》全110集
【2】曾仕强:《家庭教育》全24集!
【3】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全52集 【4】《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全文,重磅发布!
【5】教育部丨0~6岁儿童发展的里程碑:儿童发育异常的自查手册
【6】《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漫画版!
【7】100幅漫画告诉我们:教育可以很简单
【8】低声教育,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9】李季湄:办有文化的幼教,做有思想的幼师! 【10】叶澜:读懂教师,才能读懂教育 【11】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全文 由于微信公众号改版
只有常读和星标订阅号大封面推送才能第一时间送达
请按照以下步骤
收获最新“朋友圈”信息
1??打开公众号页面
2??点击右上角 ··· 按钮
3??点击设为星标即可 ????|版权说明 优师教研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欢迎添加 主编 微信 进(全国幼师群)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