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晨露童欣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2NzYyODcwMg==&mid=2247494306&idx=1&sn=38565625afaaf6652a427008ab4c2012
从生态游戏
到高质量探究性课程的实践探索与探索
——解放儿童心灵的教育新探索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通过他们去学习。”高水平游戏到高质量课程的有机联结应当充分基于生态自然,将大自然视作最好的老师,生活即教育,大社会大自然就是活教材,我们每个人身边的自然环境,一草一木都是课堂教室。教育就是生态,生态是更高哲学意义上的教育,生态引领教育走向本真。而学前领域又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那在教育实践中,实践园所该怎样基于当地本土自然生态资源,落实教育要求并建设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呢?生态视域下,追随儿童的高质量探究性课程又是如何建构的呢?4月12日晚,优师教研邀请到山东省百佳园长、泰山名校长、泰安市宁阳县葛石镇石集幼儿园园长张瑞泉为我们作了《从生态游戏到高质量探究性课程的实践探索与探究》的主题分享。张园长基于园所一线教育实践,系统、科学、深入的阐述了石集幼儿园从生态游戏发展到高质量探究性课程历程与经验成果。让我们一起回顾相关内容。
※ 疫情中的哲学三问
疫情退散,三年的疫情生活给人类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给在疫情之下生活的儿童又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张园长首先用疫情期间最常见的门卫大爷的灵魂三问,即“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幽默风趣的引出了疫情期间的泰安市宁阳县葛石镇石集幼儿园这样一所乡村公办幼儿园对“游戏”及“探究性课程”的追寻,并向大家汇报和展示了近几年实践园所孜孜不倦,不断积累沉淀的教学成果。
春暖花开,疫情的阴霾逐渐退散,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也迎来新的春天。当前,后疫情时代所关注的生命教育、心理健康、高质量发展成为教育热词,那如何成为在幼儿园实践中关注幼儿的生命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成长以及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呢?是课程内容量的增加还是学习内容的不断深入呢?张园长基于石集幼儿园的教育实践,结合《从生态游戏到高质量探究性课程建构的实践探索——解放儿童心灵的教育新探索》展开了讲述:
01/
生态游戏理念与儿童精神生态
1.生态游戏与儿童精神生态
〓 何为“生态游戏”课程?
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践行国家“生态文明”“精神文明”思想,将“自然-环境-游戏-儿童-教师-课程-家庭-社区”视作一个有机整体。坚持以儿童为主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构建为核心,扎根本士倡导“追随儿童,追随自然”,力促各个要素互融共生,力葆儿童精神生态,乐享生命和谐发展的幼教课程模式。
何为“生态游戏”中儿童的精神生态?张园长在介绍“自然-环境-游戏”三者之间关系的时候用幼儿的画作,对儿童心理现象进行了生动的阐释:
上图为幼儿对自己生活的表征,通过与幼儿交流,教师了解到:这是幼儿在与姐姐一起玩迷宫游戏,玩累了就回了家,然后自己和姐姐分别走了不同的路径回家了,回家之后吃了一个水果披萨。
从幼儿对自己作品的讲解中,我们看到了幼儿眼中不一样的世界以及他的独特的表征方式。图画中右下角的小房子表示自己的家,用两条不同颜色的线条表达自己与姐姐回家的路,而中间的五彩斑斓的水果披萨周围的两条弯弯曲曲的先表示自己与姐姐走的不同的回家的路。从画面中可以看到,幼儿是如何看待事物的,如何利用什么样的线条与颜色进行表达的,如何借助大小与画面的比例来表达自己想法。从对画面的解读,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了解到幼儿有自己的思维逻辑表达方式,同时此类表征也是教师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从这个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是孩子沉浸在游戏当中,二是游戏中幼儿用到了哪些材料,共同通过角色参与,共同营造怎样的游戏情境,包括孩子的用笔、线条、颜色以及孩子的认知,整体来说孩子是比较快乐的,心理是健康的。
《人类与怪物的故事》是大班幼儿在刚开学不久后进行的一个绘画表征,该幼儿进行了如下解读:科学家造了这些怪物,这些怪物一半是铁做成的,一半是金刚做成的,怪兽想争夺人类的皇冠,这个怪物把人的脸挖破了,这个怪物把它的手咬破了,人类为了不让怪物争夺皇冠,把皇冠抹上了黑颜料。科学家为了拯救人类在怪物脖子上拴上了链子,能够控制怪谆避兽,使他不能伤害人类。
从画面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是压抑与暴力以及控制与反抗,当解读完之后我们都很震惊,跟孩子交流完之后,我们了解到孩子在家里看电视两三个小时,动漫的背后都有产业链,而孩子的阶段属于无意识注意阶段,处于无意识阶段的儿童能够感受到动漫故事背后的隐含的价值观及意识新形态,所以我们通过孩子的画作,警醒我们成人:在创作的儿童读物或儿童动漫作品的时候其背后隐藏的价值观,这是会无形当中影响到儿童的。虽然儿童不能表现在话语当中,但其潜意识发育已经受到一定的影响。
这是疫情开学后幼儿对自己生活场景的记录,该幼儿进行了如下解读:他养了许多宠物,有蝴蝶,小鸟等,这些都是受了伤的小动物,老鹰把小鸟啄伤了,乌把蝴蝶啄伤了,这个小女孩把它们都治好了它们都能飞了。这是她种的树,为了让小鸟能飞到大树上吴这两只手是爸爸妈妈的手,他们都穿着透明衣服。为了和小鸟们玩游戏,让她们开心,小鸟们都看不到他们。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充满了爱心,但是成人常常将成人的认识无形的影响着孩子,幼儿长期沉浸在动漫以及虚幻的环境当中,会对幼儿的头脑和思维产生深刻的影响,侧面反映出环境的优劣对幼儿发展以及心灵成长的无形影响。
为此,幼儿园教师进行了教育干预,并引导家长的教育行为改变,这是两个星期之后,孩子的表征作品,会看到儿童绘画呈现的更加明亮,从画面的色彩上也能够明显感受到幼儿心理的压抑感减少了。
〓 “精神生态(身心和谐的外显)解放儿童的心灵
精神为立人之本,精神为立国之魂。
精神内涵:
舍勒:将精神看做人的本质特征,把精神看做人与物相区别的标志,精神是人成为人的特征。精神是个人本质上不同的活动的有机统一,包括人的直觉能力、高级情感意志活动,直观本质和领悟价值的能力人的自由和选择能力。
荣格:精神是“无意识”和“意识”的综合。儿童的精神生态系统是由无意识系统、意识系统与其以来的外部环境构成的整体,忽视任何一方面,必然会对精神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造成损害。荣格指出“意识精神的全部功能是由无意识预先形成的”“意识系统是从无意识系统发展而来的,无意识系统构成了意识系统的发展基础,并决定了意识系统的方向。”
3-12岁时期里,儿童无意识系统仍占据主导,且处于未成熟的“生长”阶段,这时儿童对外部环境的童话与顺应也多是无意识的。所以儿童拥有吸收性心智,因而儿童是艺术家、是梦想家、是游戏者、是哲学家。“一个丰富的开放型的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会持续地为富有创造性的行为活动提供更多选择而古板乏味的环境将限制个人或团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儿童的这一自然的进程未受到千扰,儿童便会作为一个和谐的个体,表现出最本真的精袖状态。
2.“生态游戏”理念
办园理念:润泽生命,和谐发展
办园愿景:生态游戏课程——让生命和谐发展
课程体系:
● “自然探究类”课程——种植、养殖体验中感受生命的成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小树立生态理念。
● “游戏探究类”课程——室内外区域游戏中遵循兴趣,追索问题,形成探究、反思和表达习惯,张扬个性,为一生持续发展奠基。
● “生活探究类”课程——一日生活中,设置适合幼儿生活节律的弹性时间,自由与自律结合,养成习惯提升生命质量。
课程理念:追随儿童 追随自然——理念方法,实践路径
02/
自然探究中润泽儿童的心灵
(一)追随自然
1.儿童在自然中生长(自然塑造健康的儿童)
(1)自然是一种回归
园所占地15亩,用本土果木将幼儿园打造成了“百果园”,形成了既适于自然探索又利于自主游戏的“生态游戏场”;并且,逐步梳理出生态游戏的关键词–野、探、和。
(2)自然是一种智能
自然探索促进儿童的发展。遵循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精神贯穿一日生活、一日生活皆课程的原则,生态游戏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类:自然探索类:包含植物、动物、天气、时令等内容,在种植、养殖体验中感受生命的成长历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小树立生态的理念。
(3)自然是一种敬畏
在实践中,我们逐步探索出“自然生成、幼儿主导、主题推进、师幼共建、深度学习、快乐成长”的课程实施路径。教师心中形成了一些共识:追随儿童,追随自然;读懂儿童,从观察开始;尊重儿童,从商讨开始;支持儿童,从课程开始;发展儿童,从游戏开始;和谐成长,从生态开始。
2. 让儿童自然生长
(1)自然是一种生命的规律——儿童拥有丰饶的天性
让儿童按照自然的节律自然生长,儿童阶段有他独特的价值。换句话说,儿童是成人之父。人类生态学上的幼态持续学说,孩子童年的特征可以延续到成年,我们成年能够像儿童一样充满了好奇心和创造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儿童是成人之父,另外,祖先幼年的特征会延续到后代的童年期,让后代的童年期会更长,其实我们人类的文明的发展,儿童期的游戏越来越丰富,一代一代往下传承应该是童年期越来越长!其实,在所有的哺乳动物当中,人类的童年期是最长的,按照这个规律的话,应该是我们人类的童年期会越来越长!但是我们现在会看到我们每一个成人都在功利性地想着怎样尽快地让儿童的童年期变得更短一些,让他们快点长大成人,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这是不是违反了儿童期的成长规律呢。
(2)自然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成为我自己-天性-权利=学习
儿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换句话说,游戏等于学习,幼儿确实在游戏当中构建了自己的认知,而且构建了一个联结自然和同伴的一个机制通道,其实游戏是儿童成长为成人阶段的一个重要机制,如果把这个机制强制断开,幼儿的无意识从外部社会联结的通道就会被截断,所以把游戏给切断的时候,初期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其实是很难想象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业精于勤荒于嬉”,将游戏看的不那么重要。但在现代学前教育中,《指南》《纲要》《评估指南》等文件都在强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正因为强调,所以游戏很重要,但一直未能做好,所以一直在强调。
(3)自然是一种本真的教育思想——无意识到意识
野——美猴王滑索
趣——发现彩虹
探——探险区快乐
懂得教育的学理——教育和生态的关系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①上天的意志②上天的给予;率,遵循,随心所欲?性,指的是天性,自性,合乎客观存在的规律和法则。)
亚里士多德:教育是形成人的理性,使天性、习惯和理性协调统一。
习总书记:志存高远,行循自然。
儿童是一个生命整体(种子)——生命的张力
“儿童的力量一直就在那儿,有阳光、水和土壤就会自然地生长出来。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儿童这种自然生命力释放出来!”——张瑞泉
03/
生活探究中浸润儿童的心灵
(一日生活渗透)
1.自由精袖——(人本文化)
※ 没有教师的生态便没有儿童的生态(倦怠与焦虑)
※ “师幼共生活”,尊重儿童的生命节律(生命对话)
※ 自由中产生自律(蒙台梭利儿童之家,精神的本质)
2.生命整体视角(儿童文化)
※ 儿童的学习:全身心“行动探究”过程。
具身观察、行动探究、情感交往体验、形成思想(自我、社会、文化、世界)
实践=学习
※ 儿童的教育:五育融合,“德智体美劳“身心整全发展(生命在的意义)
※ 儿童的支持:全园教职工“尊重、支持、呵护“儿童学习与探究”
3. “生态管理”的逻辑意蕴——关系(管理文化)
管理“中心”的变迁(决定性因子)
※ 领导中心?(领导思维)
※ 质量中心?(教材、知识中心)
※ 家长中心?(小学化)
※ 生态课程质量(专业思维)
儿童本位、生命本位、科学本位
卷入式的方式——每一个教职工都是变革的参与者(能量互补、和谐共生)
优师教研(children’ s perspectives) 是指儿童在其生活世界中的经验、感知和理解,儿童是其世界的主体,这是儿童自己的现象学,是儿童感受世界、理解世界的立场和角度。对这三种视角的区分为理解儿童立场提供了新的角度。儿童视角使成人能够通过儿童外显的语言、行为探寻儿童内心的感受与体验,这有利于加深成人对儿童的理解,从而推动践行儿童立场的步伐。
生活探究类课程:《童心宁阳四八宴》一家乡味道(高静老师)
4.“自然生成,幼儿主导”
儿童为什么能主导:自主、自导、让好奇心和探究的主动性推动情节发展。
※ 游戏观察:捕捉儿童的踪迹
※ 放手:让“踪迹”显现,自然显露
※ 捕捉:“单数”儿童与“复数”儿童的关系
※ 兴趣:是儿童重要的踪迹( 生活的经验和特色倾向 )
※ 问题:发现与助力突破自我、突破思维的机会
5.悟格童心的过程
※ 感性一知性一理性
《大学》:“物格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 格物方式一学习故事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04/
游戏探索中解放儿童的心灵
1.多线式课程的来源
※ 游戏中儿童多主体,多兴趣;
※ 幼儿往往与关系亲密伙伴结成游戏小组;
※ 兴趣导向、问题导向、个性化导向,措施:
措施:
※ 贯彻尊重儿童、“追随儿童,追随自然”原则。
※ 关注儿童多兴趣发展,关注儿童个体发展需求。
※ 变“单线程”为“多线程”,支持儿童全面发展。
2. 全员参与,各司其职,师幼共建,支持深度探究
3.探索更适宜的模式(傅晨教授领衔探究性课程团队)
“多线式课程”——探究性课程——高质量课程
※ 让深度学习有效发生一-过程高质量
※ 以完整精神感知完整世界,培育身心和谐完整精神儿童——目标高质量
※ 多主体,多流程,多场域一-评价过程高质量
显性目标:“让探究成为习惯,让快乐永葆童年
(问题——好奇心,探究素养,创造能力)
4.多维支持路径
※ (同伴-协同)兴趣导向一小组合作一分工协商一制定规则一挑战自我一经验提升一创新花样一获得成功(自信 )
※ (教师-追随)小组合作一问题主线一反思讨论一项目推进一进阶探究一深度学习
※ (师幼共建-关系)让我自己做(我有目的)——请帮助我(助我不断反思,学会协商,学会合作,学会总结)——让我成为我自己(问题-猜想-验证-调整-迁移自信快乐)
儿童游戏的结构与逻辑运用到游戏和教学的相互作用中,使叙事结构成为“整合意义模型”。
● “探究性课程”深度学习的路径:多线推进、多维支持、多元评价
● 生态与教育的关系:
教育就是生态,生态是更高哲学意义上的教育,生态引领教育走向本真,那就是解放儿童心灵,助力儿童实现精神生态
——张瑞泉
(走出教育内卷、根除精神焦虑、心理问题的一剂良药。)
傅晨
山东女子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授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济南市领军人才
山东济南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持人,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主持人,全国幼儿园职业园长和专业幼师培养计划专家团成员,省培专家,中国蒙台梭利教育培训指导专家,高级育婴师培训指导专家,山东省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民进山东省委家庭教育促进委员会副主任。
研究领域:幼儿园课程建设、蒙台梭利教育、男性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涵和目标是什么?
幼儿科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
我们如何支持幼儿的科学学习?
幼儿园STEM教育理念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