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优质学前
教育资源
老百姓对于上好园的期盼,不只是个人的美好愿望,也是整个社会关心的民生问题。
随着学前教育的关注度提高,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的质量也被高度关注。那么,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核心能力,才能成为孩子喜爱、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对象?
带着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学前教育工作者。
NO.1
真正爱孩子的能力
过去一年,随着幼儿教师被不断地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越来越多人认为幼儿教师普遍素质偏低。
“事实上,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当幼儿教师。”在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园长、省特级教师朱瑶看来,当幼儿教师的首要核心能力是“真正爱孩子的能力”。
“你爱孩子吗?”每当我们这样问,绝大多数幼儿教师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
“爱孩子的第一步是要把自己‘变成孩子’,能和孩子‘疯在一起’,以孩子的视角去看待幼儿园中的各种活动,从而懂得什么时候给予什么样的回应和支持。”来自长兴县中心幼儿园的丁婉璐告诉记者,长期积累下来的一线教育经验让自己明白,“爱孩子”可不只是“给孩子一个微笑”或“给孩子一个拥抱”那么简单。
“除了爱孩子,更要懂孩子。”朱瑶解释说,“懂孩子”即善于解读孩子的行为,教师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和了解孩子现有的经验发展水平。“而这种解读,必须带有评价,包括来自教师的评价和孩子的自我评价。”
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省特级教师胡剑红将其总结为“幼儿教师的专业敏感力”
“这种能力首要指向认识儿童的敏感力。具体而言就是,幼儿教师面对儿童,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观察,对儿童的行为、表现做出初步判断,并为与这个孩子的互动提供科学依据。”
她认为,这种敏感力一部分来自教师的个人天赋,但更多的是需要通过学习儿童观察与评价方面的知识,并在实践中积累和反思师幼互动的经验。“当一个幼儿教师具备了这种能力,就可以对儿童作出客观评价。尤其是在与家长沟通时,能够做到专业自如。”胡剑红说。
“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家长与幼儿教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教师更懂得用专业知识去科学、合理地解读儿童,并以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为出发点给予适宜的支持,帮助他们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平湖市教师进修学校幼教教研员、省特级教师包亚燕说,解读儿童、发展儿童的能力让家长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幼儿教师的专业性。
“另外,教师还应该具备创设儿童学习发展所需环境的能力和设计游戏及多样化学习活动的能力。”温州市鹿城区教师培训和科研中心幼教教研员、省特级教师陈碧霄所阐述的一系列能力,可以归结为一种能随时关注到幼儿细微需求的关注力,而这种“关注”考验的是教师把握细节的能力。
NO.2
不仅专业过硬,还有满满正能量
针对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幼儿教师队伍,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支持师范院校设立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幼儿为本、才艺兼备、擅长保教的高水平幼儿园教师;优化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突出保教融合,科学开设儿童发展、保育活动、教育活动类课程,强化实践性课程,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综合能力。同时,要建立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切实提升幼儿园教师科学保教能力;创新幼儿园教师培训模式,依托高校和优质幼儿园,重点采取集中培训与跟岗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幼儿园教师。
教师思考
朱瑶说,保教能力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功,每一个教师都要明确自己在“教什么”(教学内容知识)、“教给谁”(教育对象的知识),以及“怎么教”(教学方法的知识)。
“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还要在教育实践后进行深度反思。”包亚燕认为,幼儿教师反思教育的能力能够助推其专业成长。
这与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不谋而合——“教师发展=经历+反思”。这个公式的意思是,教师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经历,但如果没有反思的过程,很难将这些经历转化为自身发展。
如果说专业知识和素养是幼儿教师的硬实力,那么健康和谐的身心、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等就是幼儿教师的软实力。“其实,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门槛很高。除了那些‘硬杠杠’,阳光、善良、正能量等也是幼儿教师应该拥有的核心特质。”杭州市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教研员、省特级教师沈颖洁感触地说,春节前覆盖杭城的一场大雪,让她发现,教师们大多在欣喜地赏雪景、堆雪人,并热忱地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索“雪的秘密”,思考如何去拯救被压弯的树……
在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有一个功能室专门面向该园教师开放。室内的墙面上贴着3幅图表,里面包括“调控情绪的策略”“学习识别与表达自己的情绪”等内容。“我们希望,教师每天在幼儿园都是快乐的。”朱瑶还倡导教师们构建能力发展观,“无论是孩子,抑或是教师,都应该具备这种‘天天向上’的动力。”
本文来源:浙江教育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删除!
编辑制作:王婉洁
复审:仲玉山
终审:李欣
糖球儿幼教
打造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促进孩子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识别二维码关注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糖球儿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