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学会方法很重要。
5—6岁的孩子们正处于幼儿园大班时期,也是幼小衔接最关键的一年,如何引导孩子,如何让孩子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呢?
我们要读懂孩子的教育,清晰现阶段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现阶段的需求,掌握现阶段孩子的能力,知道现阶段孩子喜欢的形式,然后再去给孩子支持和引导。
首先,此阶段的孩子逐渐对有挑战性的内容、问题、操作表现出明显的探究兴趣。
如:“一勺盐放到一杯水里,会怎样?”这样的问题对于大班阶段的孩子来说就相对简单,孩子就会减少探究兴趣。同样关于盐和水的探究发现,可以这样问:“我们都知道一勺盐放进一杯水里,盐会消失,溶在水里了,那如果放五勺盐、十勺盐,会怎样呢?”问题有了一定难度,还能让孩子持续地动手操作,又具有趣味性,这样,孩子一定会很感兴趣。
其次,他们在探究游戏中喜欢关注事物的变化及细节特点与功能。
如:肥皂片放进水里,最先会漂浮在水面,伴随着搅动,肥皂片会随着搅拌速度的变化而转动。这些都是孩子在探究中仔细观察发现的。
还有,孩子能够在探究活动前进行预测,即活动前能对结果、现象等有事先的想法认识,然后在活动中能够独立或尝试合作的形式去证明自己的想法。
如:“旋转的陀螺”探究游戏,孩子要先对螺杆插入孔的位置进行猜想,再经过反复操作、对比观察,发现只有螺杆插在陀螺片中心那个孔的时候,陀螺才能又平稳、又持久地转动。
最后,孩子还会乐意尝试多元化、个性化的记录、表达方式,经常会边探究边讨论,甚至会出现不同想法,并为此争论、协商。
如:两个孩子一起玩磁铁,他们会因为磁铁哪里磁力大而争论起来,孩子们会提出证据或理由来讨论问题,坚持自己的想法,这些特点在5-6岁这个阶段孩子身上会很明显。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这个阶段孩子也会很有创造性,比如记录一件事情,他们会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想法。
-
孩子学科学真的很重要! -
读懂孩子的科学教育 -
科学区材料投放与教师观察指导怎样做——以磁铁探究为例 -
幼儿园为什么要进行科学教育?看了你就懂了! -
【爱弥儿微课堂】今天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
023【爱弥儿微课堂】科学教育,要给孩子什么样的知识? -
【爱弥儿微课堂 第2期】面对孩子刁钻的提问,您可以说“不知道” -
如何分析科学活动中材料的结构 -
教你“玩”定孩子的观察力 -
有效的科学活动导入方法,你知道吗?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京爱弥儿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