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在2022年颁布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对教师提出了“一对一倾听”的要求,于是各地幼儿园掀起了一对一倾听的热潮。
通过一对一倾听,教师无疑能够更加理解儿童、读懂儿童,从而更好的为儿童提供支持,也利于构建良好的师幼关系。然而,在真正进行“倾听”时,许多教师都遇到了一个个难题:
“我问一句,他答一句,我不问他就不说了。”
“我愿意听,儿童却不喜欢说、不愿意说,应该怎么办呢?”
……
如果儿童不愿意表达,那么“倾听”就失去了意义,怎样才能让儿童更愿意和我们诉说他心中的所思所想呢?这三个关键点非常重要!
图片 | 都江堰光亚幼稚园
只有耐心聆听儿童的倾诉,充分的理解儿童真正想要表达的含义,产生共情,儿童才会愿意倾诉更多,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更好的沟通。
在区角游戏时间,一个孩子的玩具被抢走后跑过来边哭边说:“我要回家,我要妈妈。”老师急忙安慰道:“妈妈现在在上班,等我们吃完晚饭妈妈就来接你回家了,别哭啦,我们等等好不好?”这个孩子哭得更严重了。
为什么这个孩子哭得更凶了呢?因为此时教师的关注点在“回家”和“妈妈”,但实际上,孩子哭着找妈妈,是因为他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抢走了,他很难过,所以他下意识地去寻求妈妈的庇护。
可以说,在没有“理解”的情况下,“倾听”是无效的,双方不在一个频道上,也就难以进行后续的沟通和问题解决。所以,只有当我们认真倾听儿童语言,真正地理解他,才能有效的倾听,给予儿童正确的回应。
图片 | 峨眉山市实验幼儿园
儿童的想法总是五彩斑斓、天马行空的,当儿童开心地和我们诉说他的想法时,我们可以用师幼互动的多种方式给予支持,表达出对于儿童想法的认同,不要否定儿童,更不要随意评价。
试想一下,当我们向他人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反馈呢?
? 一种是对方不断否定、反驳你的观点,试图让你认同自己的是非、对错观念。
? 另一种,是无论你的想法有多么匪夷所思,对方也愿意站在你的角度思考,去倾听你的想法,给予你认同和鼓励。
生活中,与我们关系更亲近的通常是第二种人。
一对一倾听是教师和儿童的双向互动,但儿童是表达的主体,老师是支持者,不是教学者,认同儿童的想法,让儿童感受到被认可和支持,不仅利于师幼关系,还能让儿童更敢说,更愿意说。
表达很多时候是为了获得认同,当我们总是去否定儿童,总想着纠正他们的错误,让他们达到所谓的“正确”,久而久之儿童就会怕出错,不敢去表达,话也就会越说越少了。
图片 | 新都区桂湖幼儿园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本·迪恩博士的研究表明,对身边人和周围世界的好奇,可以让你的社交生活更加丰富。共同的兴趣爱好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社交机会。充满好奇心的人,往往更有生活情调,不仅善于聆听,而且十分健谈。
在“倾听”儿童时,当我们根据儿童的关注点表达出好奇,能够让儿童更有成就感,更愿意说,说得更多。但如果当儿童兴冲冲地向我们表达他的想法时,我们一心想着赶紧完成任务,低头记录,甚至催促地问:“然后呢?还有吗?”儿童也会感受到老师的敷衍和不耐烦,这时他的表达欲、倾诉的欲望都会不断降低。
好奇并不是简单地询问,而是要真诚的好奇。假如你知道了一个“大八卦”,满心欢喜地去和他人分享,而对方却看着手机说:“嗯嗯,什么,你说。”然后继续刷手机,你还愿意和他分享这个“大八卦”吗?但如果对方一脸兴奋地看着你,催促道:“是什么?快说,快告诉我!”你会不会很有成就感,马上就开心地向他分享呢?
真心才能换来真心,真诚和虚假,儿童也是可以感知到的。虚假、敷衍的表达方式会让儿童拒绝沟通,而抱着好奇心,真诚的想要了解儿童的所思所想,能让儿童真切的感知到,他是被接纳的,老师是想听他的想法的,儿童才会表达的更加愉快,自然会越说越多了。
图片 | 新都区桂湖幼儿园
总的来说,当我们“倾听”时,最需要的是给予儿童平等的尊重,老师们可以试着忘记任务,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朋友,带着好奇心,去理解他,不否定、不打断,让儿童畅所欲言。这时,我们才是真正在追随儿童,倾听儿童。
? 温馨提示 ?
如果老师想了解更多关于师幼互动的语言支持(如描述、重复、重构、延伸)和非语言支持(如平视、点头、拥抱等),可在“读懂儿童”公众号及APP搜索“师幼互动”,即会有相关内容供老师学习。
封面 | 新都区桂湖幼儿园
创作 | 孙嘉艺
编辑 | 橙子
审核 | 李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