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
欢迎大家观看专家讲座之后来稿
我们将择优刊发
温馨提示:
如果贵园需要我们的编辑将直播感悟,推送至微信公众号进行公开展示,请注意投稿截止时间,每周二的直播感悟,务必于直播讲座当周五前提交到指定邮箱,谢谢!
直播感悟投稿要求:字数要求700-1000字左右,以word文档形式,通过邮箱附件发送,邮件名称为幼儿园全称(包含省市)+班级+姓名+第***期感悟
邮箱地址:qgjygy@163.com 或 qinzi2017@126.com (注意投稿时间、投递其中一个邮箱即可。)
大四班 李玉瑶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甸柳中心幼儿园
今天的幼小衔接讲座,王幡老师主要从日本实况、关于“幼小衔接”的讨论、“五个领域”与“去小学化”等几个方面来讲述的,听了讲座之后使我受益匪浅。
幼儿园与小学阶段完全不同,幼儿园教养并重,主题游戏较多,小伙伴固定,朝夕相处,老师像妈妈一样照顾孩子的起居,且整天陪伴,上学时间弹性,有加餐,有午休,相对较宽松;而小学以学科学习为主,规范学科,限时课堂,格式作业,老师相对较多且不是一直陪伴,没有午睡,没有加餐,相对较严格,所以在幼小衔接阶段,各项习惯和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呢?首先要给孩子一种期待感,让孩子觉得我马上就要变成一个小学生了,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因为长大本身就是一件超级骄傲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包括起居时间、游戏时间、阅读时间、做家务时间、与家人共处时间、作业时间。有句话说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先变成那样的人,所以最好是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父母也早睡早起,这样就以身作则的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自律,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自律。
家庭环境:在家里爸爸妈妈要做好环境建设,孩子有自己独立的书桌,父母以身作则,平时也多看书学习,变陪读为共读;在家里家庭成员之间要经常说谢谢、你好等文明语,和睦相处、关爱彼此就是给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学习习惯:八个力的培养: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阅读能力,说的能力,做的能力。培养观察力,可以多观察身边的细小事物,找不同,摆积木,报些兴趣班如音乐,多做家务,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坚持力,多读书。
其他能力培养:如独立自主的能力,独立完成作业,面对挫折的能力,时间管理的能力,精神专注能力,能坐的住,锻炼身体,有固定的体能训练,负责任的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辨别是非的能力等等。
小一班 贾桂花
镇江市实验幼儿园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家长们也越发的重视教育,幼小衔接更是中国幼师和家长们都很关心的热点话题。不仅中国,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人们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教育现状等存在差异,应对幼小衔接的政策、具体措施等也各不相同。
听完王幡教授的讲座,初步了解了日本的幼儿园的演变历程,他们是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起初日本幼儿园的教育六个领域的名称与小学教育科目有相似之处,实际工作中,教师主导,依据领域划分来进行教学活动,类似于小学科目教学的现象随处可见。之后才以孩子的主体性为中心,帮助孩子从学前教育时期的游戏为中心的生活向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阶段过渡,“幼小衔接”的方向更加明确清晰。
日本幼儿园的转变给到我很多的启发。必须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重视孩子的“游戏”和“生活体验”。一定要尊重儿童的发育特点,开展符合儿童发育特征的工作。
尊重儿童的发育特征及幼儿园教育的独特性,是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最基本的逻辑起点。幼儿教育是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发展打基础的工作。因此,不仅仅幼儿园和小学,全社会都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儿童的成长发展和幼小衔接等问题。正确的看待“幼小衔接”,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童年时期。
大六班 李婷钰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甸柳中心幼儿园
近年来,幼小衔接问题已经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日本在“幼小衔接”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采取了有效措施,在本国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现今我国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日本曾经遇到过的,因此,深入研究和借鉴日本幼小衔接的策略,不仅可以丰富相关的教育学和课程理论,而且可以在实践层面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从而使我国在发展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日本以终身教育的点,在抓住幼儿与儿童学习本质的基础上,以衔接学前的幼儿与小学生学习特点为指导思想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日本幼小衔接的策略在课程方面包括课程理念一致、课程内容连贯、课程实施同步这几个维度,而将这些指标一而贯之的就是处在衔接时期的幼儿与儿童的学习特质;在幼小交流方面,日本积极开展儿童之间的交流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实现衔接时期儿童心理上的平稳过渡,并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多方力量协同推进方面:包括家庭积极参与,幼儿园发挥主导作用和完善法律保障。
通过以上对日本幼小衔接工作实践的研究,我国幼小衔接从中可吸收的启示主要包括:合理规划学前课程;加强幼小双向交流;整合多方教育资源。
/
关
注
我
们
/
往期回顾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