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在线公众号
做追随儿童的课程规划师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城道幼儿园 刘彤
今天有幸听了肖菊红老师的讲解,受益匪浅,知道了课程是幼儿和教师一起进行的一段美妙旅程,是引发幼儿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载体,是幼儿自主而连续的建构自己经验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活动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增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欲望。追随孩子就是“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深入贯彻落实《纲要》和《指南》精神,提升教师生成课程意识,提高生成课程建设水平,更好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教师只有紧紧跟随儿童,才有属于儿童的课程,只有静静聆听儿童,才有属于儿童的声音,只有细细观察儿童,才有属于儿童的行为。我们的课程在不断的变革,变革的过程就是一个针对问题、秉持反思和以我批判精神,不断修正和完善,出现新思想、新策略、新行为和新面貌的过程。课程建设没有最好,课程建设也没有终点。在这没有终点的实践过程中,建构适宜的课程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为此,我们将会义无反顾,智慧前行。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课程,一定会在承启转合的取舍中走向坚实和精彩,走向丰富和成长!
追随孩子就是“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在指南中,明确指出了孩子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领域的发展方向,也提出了很好的教育建议。一直以来,我们就很强调幼儿老师的弹唱跳画的基本功,也关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但通过学习,我想大家还要在关注孩子心理发展方面多下功夫,在和孩子的共同生活中细致观察孩子,把握孩子的心理,培养体魄强健心里又健康的全面孩子。
儿童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他们能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接受信息、储存信息,按要求提供和操作信息,并做出反应。建构性学习最符合学习的本质,最有利于开发人的潜能,最能促进人的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与我国倡导的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最为吻合的教育理念。教师要研究幼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现有水平、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以幼儿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发挥教师专业性、联合家长资源和社区人力资源共同构建年龄适宜性和个体适宜性课程。幼儿园要以环境条件为背景,充分开发、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的自然资源,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充分利用幼儿所熟悉的周围环境和身边的事物,构建具有地域性特色的课程。教师只有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儿童,以儿童发展为本,把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诸因素等加以全面考虑,才能建构可持续的、有生命力的适宜发展性园本课程,才能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老师们通过认真学习专家讲座写下了自己的心得和笔记!为做好新一代的四有好老师而努力充实自己的学识!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接受“尊重儿童”这一理念,追随孩子的发展脚步也成为很多人的行为目标。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追随孩子不是做孩子的奴仆,不是任由孩子,纵容孩子。独生子女是中国的国情,六对一的照顾也是国情。孩子生活在关爱与替代中,被放在高高的位置供起来了,就像皇帝一般,对人颐指气使,趾高气昂,当做起事情来就一塌糊涂。做错事情得不到及时的指正,还天真的以为是别人造成的。这样的孩子其实是很可怜的,社会适应性很差,动手能力很差,自我调节能力也很差,一旦父母远离身边,孩子该如何自处?所以尊重孩子追随孩子也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智慧的方法,这些只有依靠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探索才能掌握。
一个人幼年时期的生活,直接关系到他以后成为成人的幸福。大人对小孩犯下的错,将给小孩造成永远无法消除的印象。”蒙特梭利女士用这样严重的语言提醒我们认真观察孩子,正确了解孩子,科学引领孩子。假如说以前我们有些糊涂,不要紧,《指南》给我们照亮了道路,沿着这光亮,我们去追随孩子,帮助他们成长为最棒的自己!
以儿童的视角看课程,追随儿童,让儿童站在课程中央,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次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研讨和交流的平台,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共促发展,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进程,全面提升保教质量。
广西省南宁市第一幼儿园 曾加
今晚观看了专题讲座——《做追随儿童的课程规划师》,对追随儿童的脚步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一直强调要“观察儿童,解读儿童,追随儿童”可是怎到底应该怎么观察,怎么解读,怎么追随呢?课程计划和设计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近年来,幼儿园课程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其中,课程围绕儿童创生始终是变革的主题。课程改革都体现出课程回归儿童、追随儿童的基本取向。幼儿园课程设计和规划有什么作用呢?课程设计与实施,是幼儿教师的基本任务。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是幼儿教育的目标。它需要教师在掌握一定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特点与发展水平,根据不同幼儿实际,确定目标,选择内容与方法途径,设计出适合儿童发展的课程,并组织实施,以促进幼儿发展。
我们的幼儿园,每个学期的课程的计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小组主题,二是个性主题。小组主题是同一个年级组的老师们共同讨论出来设定的主题和内容,个性主题是每个班级老师根据班级情况特点来设计主题内容。设定主题内容的时候,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从孩子本身出发。从他们身边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生活的经验,以及平时讨论的话题,感兴趣的事情等等,去研讨设定主题内容。本着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出发,发现儿童的兴趣,肯定儿童的能力,欣喜儿童的成长。每一个主题的进行都不再是单调的拼凑,而是基于儿童的兴趣,核心经验推动。
课程是儿童全部幼儿园生活的总和,课程是跑道,是桥梁。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课程,就是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成长。儿童是课程建构的起点,也是归属。在课程建构研究的过程中,若真正站在儿童立场,我们就会体会到,给予幼儿怎样的环境、理念,幼儿就会有怎样的学习和发展。在幼儿园课程中,或许可以试试给予孩子提供材料和机会,倾听孩子想法。在和孩子互动中,开放式的提问,以研究者的身份与幼儿互动。在“设计与创意”课程,给孩子提供观察发现的机会,鼓励孩子实现想法。在班级走廊上展示孩子作品,让孩子感觉自己的想法是被重视、认可、尊重的。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小社会,幼儿园里的一日生活是幼儿真实的生活。幼儿应是生活的主体,幼儿园是幼儿能够自主地开展属于自己生活活动的场所,是幼儿能够在生活中发挥自我主观能力的场所。
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园课程对于儿童来说就是做符合自我需求的事、做彰显天性的事、做力所能及的事、做能感受挑战的事、做能感到趣味的事,从而更好地为幼儿自主生活服务。所以幼儿园课程应与幼儿的生活联络,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包括所听、所看、所做及感受到的一切都是课程。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友谊幼儿园 郑素梅
2020年10月27日,我们有幸聆听了肖菊红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讲座——做追随儿童的课程规划师。
这是一个充满激情、让人收获满满的讲座。肖老师的讲座很实用、很贴近现在每个幼儿园的情况,让聆听者们受益匪浅,对于一些困惑也豁然开朗了!
肖老师就幼儿园课程规划的实践经验和深度思考做了详细解读,结合自己所在幼儿园谈了以儿童为本,聚焦全面发展,构建园本课程:聚焦兴趣需要,构建班本课程;聚焦亲子合作,构建生本课程。讲座极有针对性!给我们点亮了明灯!
课程游戏化,是为了更加贴近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品,贴近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平时我们要把游戏的价值、游戏的立场、游戏的形式,游戏的精神真正化为行动,让幼儿去发展!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去发展!课程游戏化在开展中,既要延续传统,还有对照《指南》,找差距,找不足。我们不仅要做到保证幼儿的游戏时间,还要让幼儿的一日生活都充满游戏精神,这样,孩子们才能时刻自由、自主、创造、愉悦地生活,才真正体现了课程游戏化!
河南省开封市翠园幼儿园 付兴
课程这个用语,在我国的学前教育法规中一直没有出现过。自2000年以后,随着中小学校本课程引发关注,学前领域中的园本课程随即成为热点,伴随着园本课程这个概念的普及,课程这个词汇也在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科研活动中被屡屡提及。虽然课程这个词语使用频率非常高,但幼教人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仍有分歧。首先让我们从对幼儿园课程理解的常见误区着手来认识幼儿园课程是什么。
幼儿园课程等同于教师教材或者幼儿教材吗?将幼儿园课程看作教材的看法在幼儿园中并不少见,有的幼儿园在介绍课程的时候就说采用的什么教材。
但是,教材本身是静止的,其效用的发挥要依赖于教师、儿童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单纯的教材只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所有因素里的一个环节,无法反映出幼儿园对幼儿的影响过程。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不能够只通过教材来反映。
幼儿园课程是指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吗?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进,有的幼儿园开始将课程改革的范围延伸到户外活动、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有的人反对这种做法,因为在他们看来幼儿园课程就是指五大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超出集体教学活动的就不是幼儿园课程。这种理解放在中小学可能是适合的,但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时间非常有限,五大领域的教育目的主要是通过幼儿在园内的生活环节、游戏活动及运动来达成。因此,将幼儿园课程等同于教学活动的认识是偏颇的,不符合幼儿园教育的特性。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