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云·看见幼儿园
在认识各种各样蛋的过程中,小班幼儿了解到芦丁鸡的蛋是最小的蛋,可是他们都没有真正看见过,于是对小小的芦丁鸡蛋充满了好奇。正巧,王老师家里养着几只正在下蛋的芦丁鸡,便带过来满足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就这样,我们开启了芦丁鸡的探秘之旅。
探秘之一:把蛋种在土里
孩子们一心期盼的芦丁鸡来了,看到小小的芦丁鸡,他们兴奋得不得了。上午带来的芦丁鸡,下午就生蛋了。孩子们如愿以偿亲眼看到了芦丁鸡生出了比鹌鹑蛋还小的蛋。
然然:“芦丁鸡的蛋怎么这么小?”
垚垚:“因为它刚出生还没长大呢!我们刚生下不是也特别小吗,你看我们好好吃饭都长这么大了。”
开心:“对,它肯定没长大呢,我爷爷家的鸡蛋可比这个大多了。”
多多:“它肯定需要种到土里,每天浇水才能长大!我妈妈种的西红柿就这样,种起来几天就大了。”
没想到其他小朋友也非常同意多多的说法。
当听到孩子们因为芦丁鸡蛋为什么这么小而产生的对话后,老师觉得他们的想法既有趣又好笑。但转念一想,在孩子们原有的知识经验支持下,他们就认为小芦丁鸡蛋是可以通过种植的方法长大的。这不正是一次使幼儿获得新经验的很好的契机吗?于是,教师决定尊重孩子们的想法,让他们通过亲自尝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找来纸杯、土和水。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用小手托起小鸡蛋,轻轻放到土里,一点土、一点土地给盖上。之后他们每天都要来种植角看看它,给小鸡蛋喷喷水。经过孩子们七天的精心照顾,教师认为到时间让他们验证“小鸡蛋种在土里能不能长大”这个问题的结果了。于是,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挖小鸡蛋。孩子们从土里一点、一点地去挖小鸡蛋时,眼神十分专注,充满了期待。当看到挖出来的小鸡蛋并没有长大时,孩子们感到有些失望。然然不甘心,还跑去拿来没有种的小鸡蛋与它进行了对比,发现真的没有长大。
这时,然然自言自语道:“原来芦丁鸡蛋种在土里不能长大呀!”
垚垚有些疑惑:“可能是种的时间还不够长吧?”
多多十分急切地说:“我家的小狗可以长大,我们自然角的小苗可以长大,鸡蛋就是不会长大的。”
开心:“蛋是不会长大的,我见过我奶奶家的鸡蛋能够变成小鸡。”
带着孩子们的问题,我们一起上网查阅资料。孩子们知道了,原来芦丁鸡是世界上最小的鸡,所以它的蛋也很小;小鸡蛋种在土里是不会长大的,但是小鸡蛋可以孵化出小芦丁鸡……
分析与反思
虽然知道鸡蛋不可能通过种在土里而长大,但教师仍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为他们创设了真实的“实验场”——亲自种植芦丁鸡蛋。在此过程中,幼儿积极主动思考,在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尝试解决问题,在“试错”过程中理解了鸡蛋是不能长大的事实,从而获得了新的认知。
探秘之二:芦丁鸡从哪里来
孩子们知道了小鸡蛋可以孵化出小鸡,于是便开始探讨小芦鸡的孵化问题。
开心:“老师,我们的小鸡蛋也能孵化出小鸡吗?”
多多:“肯定能呀,我们的小鸡蛋肯定能孵出特别小的鸡,对不对,老师?”
教师:“那你们知道怎么孵化小鸡吗?”
恩子:“是不是把小鸡蛋放在热乎乎的地方就行了?把它放在暖气上吧!”
垚垚:“是不是放在热水里就能孵出小鸡?”
听了孩子们的探讨,教师决定带他们上网寻找答案。原来,孵化小鸡需要专业的孵化箱来孵化。而且,即便有了孵化箱,芦丁鸡也要经过17天才可以孵化出壳,还需要每天给小鸡进行翻蛋才可以,接下来的几天还要给它喷水保湿。教师继续追问:“孵化小鸡很辛苦,你们能完成任务吗?”
开心:“老师,我能完成任务,我每天回家都会帮妈妈干活,我可有力量了。”
恺恺:“我也能,我能像我们之前保护蛋宝宝一样保护小鸡蛋,我会轻轻的。”
为了保护孩子们的探究热情,王老师特地从好朋友那里找来了孵化箱和80只芦丁鸡种蛋,决定和孩子们一起做一次“鸡妈妈”。芦丁鸡蛋和孵化装备到了,我们一起开始了漫长的孵化时间,孩子们每天来园第一件事就是叫老师带着他们去翻蛋,观察温度、湿度。离园回家前豪豪每天都不忘嘱咐王老师:“你晚上可一定记得来翻蛋呦!”那表情和嘱咐的口气,实实在在就是一个“小大人”,特别有意思。
孩子们说到做到,他们真的不怕辛苦,每天都在认真地完成任务。从把小鸡蛋放进孵化箱到小鸡出壳这17天里,孩子和老师都投入了很多的情感和精力。孵化箱中什么温度、湿度适合蛋壳中小鸡的发育,每天两次准时准点翻动鸡蛋,加热的灯泡一定不能断电等这些孵化要点牢牢记在孩子们的心里。一次在晚上11点钟,王老师从自己的手机监控中看到孵化箱断电了,为了确保小鸡在适合的温度中正常发育,她特意从家里赶来幼儿园检修设备……
经过了17天的悉心照顾,在孩子们眼巴巴的期待中,共有51只芦丁鸡出壳了。看着毛茸茸的小鸡,教师和孩子们都兴奋得不得了。小鸡变成了孩子们的牵挂,一有时间他们就去观察、照顾小鸡。孩子们更期待着每天早早来园,看着心爱的小鸡,看着小鸡每天的成长变化……
分析与反思
实践证明,孵化小小芦丁鸡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孩子们挑战的勇气和老师的全身心支持,让这项很具挑战性的任务得以圆满完成。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认真做事、不怕困难,懂得要持之以恒,更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教师则以自己的用心、耐心保护幼儿持续的探究兴趣,让幼儿真实体验到了孕育新生命的美妙与幸福!
探秘之三:我们来帮助“鸡坚强”
在出壳的51只小鸡中,有一只是先天的残疾,两条腿站不起来。开心最先发现了这只小鸡的腿和别的小鸡不一样——它就像在游泳,趴在地上往前挪着走。但是这只小鸡非常顽强,每天扑腾着弱小的翅膀,转着圈吃力地找食物。大家给小鸡起了个名字叫“鸡坚强”。
佑佑建议要帮助这只小鸡,因为小鸡的腿不能站立。怎么给小鸡治疗呢?教师把问题抛给孩子们。正正说:“我看到人的腿如果受伤了,医生就会把腿用那些白色硬硬的东西给固定起来,再用纱布给裹起来。我们也给小鸡把腿固定起来,过几天小鸡就好了。”
于是,教师带着孩子们一起想出很多种办法,给小鸡做支架,帮助它走路。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给小鸡的腿上绑支架,生怕弄痛了小鸡。我们把小鸡放回鸡舍里,小鸡一动不动地趴了好久才摇摇晃晃地喝水、吃食。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每天关心治疗后的小鸡怎么样了,却发现别的小鸡长出了新羽毛,个子都长大了不少,而它却一天比一天脆弱。
最终,弱小的“鸡坚强”还是离开了大家,但是孩子们从心底里感受到了什么是坚强。在救治小鸡的过程中,孩子们投入了真挚的情感和深深的爱,也懂得了什么是关爱,更懂得了珍惜生命、珍爱自己。
很庆幸,当时我们没有把残疾的小鸡草率地扔掉,而是通过这样一个真实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其实,真正的教育就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分析与反思
孩子们的心始终被这只残疾小鸡的健康情况“牵引”着,从中也懂得了什么是帮助、关爱,更懂得了珍惜生命、珍爱自己。孩子的爱来源于老师的爱,是老师爱的延续。在救治残疾小鸡的过程中,老师对小鸡无微不至的照顾,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们的情感和行为;老师自己把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一点一点地浸润到每个幼儿的心里。
探秘之四:精心呵护破壳后的小鸡
接下来,我们开启了精心照顾几十只破壳后的小小芦丁鸡的快乐旅程。刚出壳的小芦丁鸡只有花生米那么大,弱小而可爱。由于在17天的孵化过程中孩子们投入了满满的爱,因此当他们看到毛茸茸的小小鸡时,就像妈妈看到自己心爱的孩子一样,眼神中充满温暖、爱怜。
随后,每天照顾小鸡成了孩子们心心念念的事,老师也陪伴孩子们通过拍摄视频,一起记录着他们眼中的新发现和小鸡一天天的成长变化。
小鸡出壳的第3天,正在观察小鸡的恩子说:“老师,我发现小鸡长了新羽毛,是白色的,还有灰色的。”老师请大家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孩子们又有了新发现。多多说:“原来每只小鸡的羽毛颜色都是不一样的。”开心说:“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谁和谁长得都不一样。”
出壳第5天,观看小鸡吃食的然然说:“老师,我的小弟弟需要吃蛋黄补充营养,小鸡是不是也需要补充营养,我能不能把剩下的鸡蛋黄喂给小鸡?”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确认了然然的想法是正确的,教师表扬了他的提议。于是,后来小朋友们每天都拿一些鸡蛋黄喂小鸡,给它们补充营养。
出壳第6天,多多说:“老师,我发现小鸡在水盆里喝水很不方便,我爷爷家的小鸟喝水是用一个自动饮水器,咱们也给小鸡做一个吧!”一旁的小朋友都同意多多的想法。于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探究制作起了自动饮水器。
出壳第8天,妍妍说:“老师,我发现小鸡耳朵变得灵敏了,它听到我走过去就会乱跑,以后小朋友不能太大声音,会吵到小鸡。”老师表扬了妍妍是个懂得关心别人的好孩子。多多说:“老师,我以后也不大嚷大叫,要轻轻说话。”
出壳第10天,开心说:“小鸡居然会飞了!”这句话吸引其他幼儿都跑过来观察小鸡。看着小鸡在房子里扑扑翅膀飞过来、飞过去,他们兴奋得不由自主地模仿起来。王老师走过来说:“你们猜芦丁鸡会飞很远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这时,王老师把一只芦丁鸡妈妈从鸡舍里拿了出来,转眼间就看到鸡妈妈从教室前面飞到了后面。孩子们兴奋地叫了起来:“原来芦丁鸡还会像小鸟一样飞呀!”
出壳第15天,小鸡长大了很多,孩子们发现它们住在一个房子里太挤了。经过讨论,孩子们决定把小鸡分在两个房子里。在给小鸡分房子时,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抱起小鸡,一只、一只地分到另一个房子里,生怕把小鸡弄伤了。王老师说:“小鸡现在住上了宽敞的大房子,它们心里肯定非常高兴,一定在说‘谢谢小十班小朋友’。”听到老师的话,孩子们都甜甜地笑了。相信,孩子们的心里也是美美的。
一天天过去了,小鸡渐渐长大了。咦,怎么有几只小鸡掉毛了?孩子们去问了有养鸡经验的李爷爷,原来小鸡要生蛋了,需要补充营养。于是,老师陪孩子们一起给芦丁鸡养起了营养丰富的面包虫……
分析与反思
从小鸡破壳这天开始,在老师带领着坚持每天进行视频记录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持续观察,懂得关注他人、关心他人,感受到为他人服务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情。在幼儿精心照顾小鸡成长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幼儿获得新发现的倾听者,是幼儿获得新经验的陪伴者,是幼儿进行深度探究的引领者。
芦丁鸡的探秘还在继续,教师通过追随幼儿的兴趣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幼儿全方面的发展,更促进了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幼儿全身心地投入,教师乐此不疲地追随,让孩子们与小小芦丁鸡度过了一段奇妙而快乐的探究旅程。整个过程中,教师精心守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全力支持、满足孩子们的探究欲,使他们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获得新知识、新经验。
在整个活动开展过程中,不但孩子们的成长看得见,教师的发展更是看得到。通过这样的活动,老师更加注重观察幼儿,通过倾听幼儿的声音生成有价值的活动,通过满足幼儿的兴趣需求引导幼儿进行深度探究。教师真正把幼儿放在“C位”,认可幼儿是课程的“共同决策者”的身份,鼓励幼儿参与推进课程的深入开展,从而推动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实现了专业成长!
策 划| 学前教育编辑部
文字编辑| 陈淑琴
微信制作| 郭映雪
凝聚幸福力量 共筑幸福乐园——走进北京市延庆区第三幼儿园|云·看见幼儿园
生成式探究性主题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云·看见幼儿园
往期系列文章
—— END ——
版权声明
本文为《学前教育》原创稿件,版权归本刊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注明“本文来源《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扫描二维码
传播教师自己的声音 陪伴教师幸福地成长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