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说“在幼儿园中儿童是主人”。然而,教师何尝不是与儿童生活在同一个场域中的人呢?儿童与教师要分彼此吗?我们常常说世界是儿童的,他们是未来的主人,可是把他们带到未来的人何尝不是我们。
每个人曾经都是儿童,长大成人后,可能已经忘记了自己儿童时期的模样。在儿童身上,我们似乎找到了自己的过去,与此同时也带着儿童走向未来的成人世界。
因此,所有人都要面临一个问题:未来会给所有人包括儿童带来怎样的挑战?与此同时,儿童和环境的关系也是人们关注的话题。随着时代变迁,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也在不断拓展,且愈加热烈,特别是去年到今年。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追求如何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机会、如何促进个人的发展。“教育系统在培养学习者何种(以及如何培养)知识、技能、能力上表现如何”这一话题日益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这意味着我们站在走向未来的新起点上。近几年,在教育行政层面上已经发布了一系列指向未来的政策文件。比如: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描绘了我国教育的未来发展形态;202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学会融入世界: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报告,呼吁围绕地球未来的生存重构教育,勾勒出了 2050 年及以后的教育。
在跟儿童共同生活的幼儿园场域和环境里,有哪些能力是儿童需要被培养或者能从环境中汲取的呢?2020 年初新冠疫情在我国爆发,在未曾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大家都陷入了恐慌。我们在居家避免外出、出行戴口罩的同时,儿童也不得不应对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比如:面对每个戴着口罩的人,怎么样读懂他们的双眼,去了解他的表情和心理世界?那么,我们是否为此做好准备了呢?当我们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足以支持自己的判断,我们该怎样对未知带来的不可预测做出反应和应对?
未来已来,今天的学校教育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在过去,教师认为自己所教的是学生终身适用的。但如今学校需要让学生做好准备,以应对前所未有且还在快速变化的经济和社会,胜任还未出现的职业,使用还未被发明的技术,解决我们难以预知但将要发生的社会问题。
我们生活的世界正面临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儿童与环境的关系随着时代变迁正在发生变化。有关环境与教育的早期构想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当时关于环境的教育或者说整个环境的教育有一个很靠近的词——环保。
我们以为,环境教育就是给儿童更好的一种环保理念。比如:在幼儿园里会看到墙上张贴着各种洗手步骤图,我们觉得教育已经到位了,知识已经分解清楚了。可是,为什么儿童做得还不够好?其实,环境教育很重要的内容是教儿童与自然、与社会的相处之道。如果我们只是将与环境相关的知识教给儿童,这显然是不够的,因为他们依然只是环境的局外人。
因此,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人们开始关注环境中的教育,强调通过亲身体验去领悟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而促进环境的改变。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为了环境的教育行动开始了,在关注体验的同时更重视知识和过程,希望学习者能够在涉及环境问题上做出有理有据的判断,并基于此参与决策、采取行动。
随着行动意识的不断加强,到 21 世纪以后,可持续性教育的参与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即要求在针对环境的参与性过程中赋予儿童更大的责任。也就是说,当儿童在幼儿园某一角落进行学习的时候,不仅仅只关注某些知识的习得。儿童所学到的东西,从时间长度来说,是支持他(她)长大成人,成为一个顶天立地、能承担责任的人,这是最基本的。
曾经,我在幼儿园听过三个案例故事。同样的一群孩子在幼儿园里观察蚯蚓,有孩子提出“把蚯蚓搬到教室里面再仔细观察”。
第一位教师答应了,就跟孩子一起把蚯蚓小心翼翼地搬回教室。可是没过多久,蚯蚓明显看着不行了,于是他们赶紧把蚯蚓匆匆放生。
第二位教师说:“好的,我们搬回去。我们上网查一下,看看蚯蚓喜欢待在什么样的地方,然后在教室里面设置一个适合它的环境。”于是,查完资料后教师和孩子把蚯蚓搬回去了。
第三位教师说:“可以搬,可是我们一定要在保证安全且充分了解蚯蚓的前提下去搬。”于是,他们整整观察了一个星期,每天观察、记录蚯蚓喜欢活动的地方、一天活动的轨迹 …… 并调查“蚯蚓有亲戚吗 ? 要怀孕生孩子吗 ?”等问题。当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后,教师和孩子将蚯蚓连同它的“家人、亲戚”一起搬进教室。可是仅仅过了一天,他们又很小心地把它们搬回原来的地方,看到它们跟原来环境仍然很相容,他们就放心了。
这个案例中第三位教师的做法,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他的做法不仅是让儿童通过观察和行动获得与蚯蚓相关的知识和体验,更是让每个儿童都知道,蚯蚓和人一样,都有基本的生命权利。
我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也要敬畏生命。儿童是中心,但是不能让他们做一个不顾及周围环境的自利者。我们在培养儿童具有某一方面的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同时,更要引导他们在参与社会活动时有更大的社会责任感,更好地迎接未来的社会,拥有和他人、世界和谐相处的能力。
环境教育的变迁告诉我们:幼儿园应该支持所有的学习共同体创设一种“可持续性的文化”,即围绕“可持续性”去建立或者由“内部”成长出一种思维方式、行动方式和人际关系,让儿童在此过程中有目的地建构起他们的知识、性格和能力,使他们能够迎接当下以及将来不可预知的挑战。
教学的隐喻就是“学习环境的设计”
如果学校存在的主要价值不再是教授通用的“内容”,那么学校为何存在?如何才能培养出能够积极主动地战胜未知挑战的学习者?毫无疑问,具有创新或创造能力的人是需要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的,因此当前各领域的知识仍非常重要。同时,“学会学习”也非常重要,即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如何“学习”。
换言之,教育的成功与否不再取决于我们能否重述知识,而取决于我们是否能从已知的知识中延展,并在全新的环境中灵活应用知识。在聚焦于如何变革学习方式以应对 21 世纪最重要的能力方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明确界定了七大学习原则:
5.对每一位学习者有高要求但不会让他们承受过重负担。
7. 促进活动之间、学科之间以及学校内外之间的横向联结。
这些是创新学习环境的方向和方法,也是学校教育系统走向未来的重要理据和有益借鉴。也就是说,学习环境的设计成了一种新的教学隐喻,学校不再是教课的地方,而是学习的地方;对于学习环境这个生态系统,教育者要有良好的设计并采取有效的策略,对于学习进程要即时性地评估、反馈与调适,确保学习始终能处于指向未来发展的中心,实现教育随时代发展的不断变革。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提到幼儿园环境,前面总会用“规划” “利用”等词,我们更多的是把环境当作物质来加以理解的,认为每一个学期开学前三天,要规划并做出一个视觉上美观大方、儿童也愿意待的地方就可以。但其实这种环境只是达到物理功能而已,它并不能产生“教学隐喻”——让儿童作为有效的学习者参与到环境中。
幼儿在跟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固然会受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担负着改造环境的任务。实际上,有效的教学是学习者参与到环境中,与环境产生互动,并让已有知识与当前学习任务产生联系,促进有意义学习发生的过程。因而,教师需要重新考虑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尤其要考虑教什么、怎样教以及怎样评价学习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考虑需要基于学习者的学习展开。
美国国家研究院的报告《人是如何学习的》确立了以学习为中心的环境设计的原则性方法,强调理解性学习及社会和文化境脉对学习的重要性。在这个报告里面提出这样的一个假设:所谓的“学习”包括学什么、怎么学及在哪里学(学习环境)。当好的环境与优化的课程充分联结的时候,丰富的学习体验才得以有效展开。上图直观地呈现了这一假设,即当教育要很好地展开的时候,教育内容应当是有所考量和选择的。学习环境的设计也非常重要,好的教育设计和好的环境设计相遇的地方,就是学习体验产生的地方。
最近,我看过两个幼儿园。一个是北京的幼儿园,这个幼儿园把屋顶和地面连接起来,儿童可以从地面拿着小推车或者跑着从一个斜坡上到屋顶,然后跑着跑着又回到地面。这样的设计就使得儿童通过循环往返地奔跑发展较高的运动能力。这种发展恰恰是环境带给他们的。
还有一个幼儿园的地形设计得非常复杂,复杂到对这里不熟悉的人进去就会迷路。所以,幼儿园教导刚来的孩子的第一课就是首先要记住“你是小一班的某某”,当迷路的时候,找到一个比你大的孩子和老师,跟他说:“我是谁,我的老师叫什么名字,你把我带回小一班好吗?”这种设计发展出最好的社会性交往课程,当儿童身处其中熟悉了地形后,他比其他幼儿园的孩子有更好的空间感和方位感;他对数学几何图形的感知力更强,因为幼儿园的楼都设计成几何图形,这种理解比任何人都更为敏锐。
这两个例子让我们看到幼儿园在环境设计和教育设计上的多种可能,只要两者能产生交集的地方,自然就是儿童的学习可以产生的地方。
应对未来,幼儿园学习环境应当蕴含的价值与原则
应对这些变化,幼儿园学习环境应当蕴含八大方面的价值:
幼儿是学习环境的核心参与者,应当鼓励他们主动地投入其中,并让他们在其中形成对自己能力的理解。因此,幼儿是否能投入环境中、投入的程度如何,成为判定学习环境优良的重要指标。如果作为学习者的幼儿不投入,不但学习获得的成功会受到质疑,其终身学习的习惯也没有得到养成和强化。
因此,以幼儿为中心,实现幼儿自我引导功能是未来学习环境的首要价值。与此同时,以幼儿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体系,要求环境设计应理解学习者的多种学习方式,能满足学习者的多种学习需求,让学习面对每一个幼儿时变得更加个性化,更能促进不同共同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在传统的分割式教学中,每一个班级、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幼儿间都有着清晰的界限。而持续共同学习正是要打破这种界限,鼓励在学习环境中人人遇见人人,让幼儿园中各个主体通过合作的方式组织起来,让儿童在共同生活的文化中通过自我调节专注地投入并获得发展。
在我们团队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幼儿园学习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室外与室内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应当将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有效结合在一起,扩展学习环境的复杂性、挑战性、多样性,以支持幼儿获得创造性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一方面,室外环境不仅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社会能力,室外环境中的自由和灵活性更利于广泛的社会性行为的出现。此外,由于室外环境提供的多样且真实的体验更多,拥有更广阔的面积与空间,使得跨年龄与跨领域的互动更容易展开,发生在室外场地的语言比室内环境中的语言更为复杂。室外环境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会产生更丰富的刺激。
另一方面,室内环境的半封闭性有助于幼儿开展集中性活动,这种集中性活动在满足不同个体独特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同时,使幼儿在不同的学习和游戏中产生包含认知、元认知、动机和情感等过程的一系列复杂的互动。因此,在指向未来的幼儿园学习环境设计走向上,我们要考虑如何将室内外环境有机整合,这种整合不仅是空间上的拓展,更重要的是儿童经验的延展和提升。
幼儿园应创设一个适宜的、指向未来发展的环境引导幼儿的成长。幼儿园在建构环境时,需要从三方面考虑:
1. 创设基于儿童学习的活动空间。环境行为学和环境心理学的已有研究表明,环境与人的外显行为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场所和空间的设计会影响儿童表现出的行为。即当环境和有机体相遇的地方,有机体在环境的激发下产生的外化行为,常常跟环境的关联度是非常高的。在这样的理念之下,基于儿童学习的活动空间至少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
我们知道“学习与设计”是两个关键的主题,幼儿园需要通过建筑设计来提升学习,以适应儿童的生存需求。我们需要关注诸如建筑空间的规划、动线设计、视觉素养营造,采光和声响效果等方面的问题。
之前我们谈到重塑环境设计要理解儿童学习的多种学习方式,因而要创设满足生活需求的空间、提供游戏活动的空间、支持多种学习的空间、激发创造力的空间。
良好的氛围可以传递积极的信息,幼儿园的环境应当融入给儿童足够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元素,如温馨的家具、与自然连接等方面。
2. 提供适宜年龄的多样化材料。100 多年前,福禄贝尔就在德国的勃兰根堡创设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幼儿园。他认为儿童应该在花园里玩,所以给幼儿园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 kindergarten——小孩子的花园。花园里还需要有特别的材料提供,他称之为恩物。所以,空间规划好以后,提供适宜不同年龄的多样化材料非常重要。这里列举一些可供参考投放的材料:设计鼓励社会交往的区域与材料,提供多种多样的角色游戏材料,提供反映儿童的生活和文化的材料,挑选一些可以用作开放性材料和“游戏道具”的材料,设计复杂的地形及各种各样的植被、提供吸引儿童关注环境变化的材料(如降雨量测量器、风向袋等),投放亲自然类的书籍(如描述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描述自然和特定的自然元素的、鼓励儿童关爱自然的)等,并要使材料的种类、尺寸、纹理和形状多样化。
3. 发挥环境的互动功能,促进幼儿有意义学习的发生。有了空间和材料后,我们的目的就是促使第三功能的出现,即环境的互动功能。关于有意义的学习,卢梭、皮亚杰、维果茨基都有不同的表述。其中,卢梭认为儿童的学习来自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学习来自同化与顺应的平衡;而维果茨基则说:儿童最早的学习是一种自发型学习,而后是反应型学习(在成人的引导下学习)。幼儿园阶段的学习则处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的过渡位置,可称为自发——反应型学习。
我们看到幼儿园中常常也会出现三种类型的学习活动,第一种是由儿童控制的学习被称为“自然情境下的学习”,另外两种学习称为“非正式学习”和“结构性学习”。其中,非正式的学习是当幼儿处于自然学习状态时成人发起的,这些学习并不是为了一个特定时间而事先计划好的。当成人的经验和(或)直觉表明应该提供支架时,非正式的学习发生了;结构性的学习是提前计划好的课堂教学或活动。成人的作用就是帮助幼儿在自然情境下、非正式的及结构化的学习中如何实现平衡。因为,我们相信当学习在有意义和熟悉的情境下发生时,幼儿会通过理解来学习,通过探索熟悉的环境,在体验中建构知识和发现新的关系。
关于教育的未来,最可见甚至最有影响力的教育体验是儿童所处的环境,儿童所展示的能力正是由他们与所处的环境互动过程中获得的。成人最大的一个价值就是儿童问题解决的鼓励者,同时需要不断去调整环境的复杂性,来挑战儿童的已有经验,以此来支持其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最终使他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成功的、能获取幸福感的人。
本文源自《保育与教育》2021年11月,原文标题为《儿童与环境 :关系与建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精品课程
优师教研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