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威特指出:“游戏是人在儿童阶段中最纯洁的、最神圣的活动。游戏给人快乐、自由、满足,内部和外部的平静与整个世界的安宁。”
在组织幼儿游戏活动的各环节中,分享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借助该环节幼师不仅可以指导幼儿积累游戏经验、分享参与体验、提高游戏能力、发展集体意识,还能给幼儿提供相互倾听和交流的平台,对幼儿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发展也十分有利。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游戏分享环节对幼儿有哪些学习价值,以及作为老师我们该如何指导幼儿游戏分享呢?
倾听与表达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在游戏分享环节中,幼儿沉浸在生活化和趣味性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有效激发表达欲,获取丰富的语言表达素材,幼儿在熟悉的语言环境中“想说、敢说、喜欢说”,形成耐心倾听和积极表达的良好习惯,体会到分享的愉悦。
游戏的高质量开展需要幼师对游戏进行不断回顾。在游戏分享环节中,幼儿通过描述游戏的过程和获得的经验,建立起和事物的联系,在思考中获得“我还可以怎么做”的办法或新经验,使得游戏得以不断延续,进而推动了游戏的再发展。
同理心是指个体能够站在他人角度上思考问题,学会理解、同情他人,这种同理心的形成是建立在倾听他人的基础之上。在游戏分享环节中,一些幼儿之间可能会产生冲突,幼师需要引导幼儿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待和理解问题,多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如此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同理心。
在游戏分享环节中,幼师要在幼幼互动和师幼互动中积累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幼儿经验的螺旋式发展。比如,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完成的作品,幼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分享经验,这是幼儿在游戏分享环节中新旧经验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从而重构新的经验,为幼儿后续的游戏过程提供支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游戏是幼儿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许多社会学习是在游戏时发生的。”
可见,游戏过程中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幼师要注意挖掘生成性教育资源,拓展游戏教学空间。而游戏分享环节也给幼师提供了开展生成性教学的平台。
比如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在活动材料中找出两根绳子,他们开始尝试利用绳子“拔河”,有参加拔河比赛的,有加油助威的,玩得不亦乐乎。
老师把幼儿们自主游戏的过程以视频方式记录下来,在分享交流环节,带领幼儿们回看视频,提出疑问:“你们是怎么拔河的?这游戏怎么玩?你们能和老师说说吗?”这时候,幼儿们兴致高昂,有的说一定要画线,有的说需要绳子两端的人用力拉,也有的说需要吹哨子的裁判,裁判说“开始”才可以拔河,还有幼儿补充说比赛两边的人要一样多。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有幼儿提出疑问或者反驳其他人的观点。这时候老师让幼儿停止讨论,说道:“原来拔河游戏还有这么多规定啊!”然后,老师给幼儿布置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拔河比赛的规则。
之后再给幼儿提供户外拔河的活动机会,在这一活动中,不仅让幼儿自主设计比赛规则和流程,还开展了“画一画”的艺术创作活动,让他们将拔河时的热闹场面画下来,不断拓展育人空间。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随时都可能产生新的想法或者需求,但是他们的注意力转移速度很快,可能新的想法或者需求还没来得及告知教师,他们就转移注意力了。
而在游戏分享环节中,幼师可以依据幼儿的反馈及时补充活动材料,让幼儿把握游戏活动的自主权。
比如在搭积木游戏中,几名幼儿合作搭建了一条汽车赛道,完成之后他们拍手欢呼。
在游戏分享交流过程中,老师把成果照片分享给幼儿们,有的幼儿随口说道:“放一辆小汽车上去就可以开动啦!”还有幼儿说:“老师,这里没有赛车,那就是高速公路,不是赛车道!”在第二天的游戏活动中,几名幼儿按照昨天的思路又搭建了跑道,但是发现汽车模型比跑道宽,于是他们加宽跑道,然后用自己的小汽车测试跑道。
过一会儿他们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不同的小汽车行进的方向不同,会发生相撞的现象,幼儿们犯了难。基于对幼儿游戏过程的观察,老师在后续的游戏分享环节给幼儿展示了动画片中的公路行车情景,引导他们注意车道数量以及行车方向。
受此启发,幼儿在后续的游戏活动中建成了双向车道,还增设了收费站、加油站、绿化带等设施。在游戏分享过程中,幼儿在幼师的隐性引导下,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延伸思维的路径,增加了学习的广度与深度。
幼儿游戏活动的育人功能比较丰富,幼师要鼓励幼儿勇敢进行尝试和探究,参与想象与创造的过程,养成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习惯。
丰富的材料是保障游戏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改进和丰富游戏材料可以推动游戏模式创新,给幼儿提供更广阔的探究活动空间。
游戏分享交流可以为游戏材料改进与丰富提供重要支持。
比如在某次玩沙活动中,幼儿使用了很多工具,有的挖掘“宝藏”,有的则开通“河渠”,在活动结束后的分享交流环节,有的幼儿说自己需要水和木头,想要在“河”上“修桥”,而之前投放的材料中没有木头,因此老师在区域材料中增加了塑料水管充当木头,让幼儿们着手“修桥”。也有幼儿提出需要绳子来拖拽“宝藏”,老师将绳子作为活动材料投放至活动区域内。
在游戏分享环节,幼师能够进一步了解幼儿对活动材料的个性化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幼儿提供活动材料,全面提升游戏活动效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幼儿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他们无论是性格还是行为模式,以及学习能力等,都是不同的。
比如有的幼儿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在集体活动中参与同伴之间的交际时比较被动,但是可能动手能力强或者思维敏捷。
因此,幼师要抓住一切机会鼓励和肯定幼儿,让他们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幼儿帮助其他同伴、创新应用材料和高效合作的行为,都可以作为幼师鼓励幼儿的契机,教师要让每一名幼儿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感受幼师和同伴对自己的喜爱和欣赏。
游戏后的分享交流,不仅仅是为幼儿提供“从做到说”的机会,更是应该帮助幼儿实现“从做到思”的飞跃。教师要看到、并不断反思自己组织的分享交流过程中是否促进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尽管这对有的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但这是提升分享交流质量的关键。
基于游戏分享环节对推动幼儿深度学习的重要性,园全学前教育培训学院将于12月21日(本周三)19:00开展《提升教师谈话能力的路径与策略探索》云端教研,邀请到了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幼儿园参与线上分享环节——“游戏分享”话题。
本次公益直播仍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幼教教研员-朱清老师领衔,聚焦一线幼儿园关于教师谈话能力提升的案例与实践困惑,开展云端教研及交流。
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幼儿园线上分享聚焦游戏分享话题,以幼儿园中班奶茶店为例,老师们从游戏中捕捉闪光点、聚焦矛盾点以及诠释未知点,再到激活游戏分享环节。
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幼儿园是一所江苏省优质公办幼儿园,幼儿园先后被评为安全教育全国示范学校、南京市平安校园、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江宁区先进学校、江宁区巾帼文明示范岗、江宁区巾帼文明岗、江宁区先进基层工会、江宁区法人考核先进单位、江宁区优秀家长学校、江宁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宁区秣陵街道高质量发展有功单位等荣誉称号。
奶茶店的两位工作人员制作奶茶的过程中,利用杯口描出同样大小的杯盖,并沿轮廓线剪出圆形,第一次用胶棒黏贴封口,第二次更换材料,利用双面胶进行封口,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充满创造,孩子在游戏中的深度学习非常有分享的价值。
有小客人提出要在店里吃面包,奶茶店的员工收拾了旁边的桌子作为餐桌,期间为客人点餐送餐,还不忘推销奶茶,但奶茶还没做好客人就已经吃完面包离开了。
客人堂食时,员工如何招待客人?怎样丰富奶茶店的餐点?可以作为游戏分享的话题进行讨论……
链接班级自主游戏中送外卖的经验,生发了奶茶店送外卖的情节,从点单到送到顾客手中,店员有一套自己的流程,值得其他区域借鉴……
以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幼儿园为例,他们在游戏分享环节中采用了以下形式:
东善桥幼儿园在幼儿游戏分享环节中采用了再现式、抛接式、自评式三个形式。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洞见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