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儿童,就有什么样的世界和未来。在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的路上,我们需要共同思考,以便共同行动。在世界学前教育亚太区域研讨会上共有26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分享了来自本国的教育实践经验,带领我们了解了多个国家(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自2019年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学前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深层次的挑战,从直接影响上看,疫情导致学校关门、改变了儿童的学习方式;疫情也间接影响到儿童的日常生活,如作息规律的改变、在电子设备上花费的时间增多,以及不健康的饮食等。面对这些情况,亚太各国家(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儿童应对疫情带来的危机。
作为亚太区域重要的一员、也是这次会议的承接方,OMEP中国委员会执行主席、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介绍了中国各界对学前教育的支持。政府层面为了减轻民办幼儿园的财政危机,通过财政补贴、减租减税、提供贷款来支持民办幼儿园;各教育组织如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OMEP中国委员会等提供了各种教育资源和指导;社会各界出版发行了一系列通过阅读认识病毒保护健康的图画书。除此之外,中国还制定了停课不停学、学习资源整合等教育支持措施。经历了新冠疫情的洗礼,我们的中国幼儿教育更加关注儿童的健康保育,更加注重幼儿园的有效管理,更加密切了家园及时互动。
疫情之下,中国香港地区的在线学习和数字化学习已成为常态,面对新型的学习方式,OMEP中国香港委员会副主席孔美琪女士强调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态度、自我调节能力和内在学习动机。此外,政府和很多民间团体提供了大量资金用以提升教师的数字化能力。
OMEP澳大利亚委员会主席、悉尼麦考瑞大学的副教授SandieWong提到在澳大利亚,很多机构已经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早期教育,例如提供家庭套餐式服务、在线服务等。还有一些机构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以及福利待遇保障,确保一线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疫情中得到支持。
太平洋岛国代表、OMEP斐济委员会主席Ufemia Camaitoga介绍了太平洋岛国地区的FECTA组织,该组织由幼儿教师设立,并为幼儿教师服务,具有以下特性:地域性,包含了15个太平洋岛国;本地性,斐济通过FECTA成立了一系列福利机构,例如斐济救助儿童协会;国际性,FECTA组织代表太平洋岛国参加了各种国际性学术会议。
新加坡在疫情中采取了ABC安全准则,包含以下三点:第一,限制入园。即幼儿在园期间,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访客都不允许进入幼儿园。第二,调整学习方式。除了遵循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的学习支持项目可以继续面对面进行,其他加强课程都必须在线上开展。第三,严格管理。若发现幼儿或教职工及其家属需进行核酸检测,幼儿园将对其实行强制休假措施,并将其隔离,直至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
OMEP韩国委员会主席Soonhwan Kim提到韩国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扩大了在线课堂的规模,构建了在线课堂的基础设施,创立了Keris电子学习网站和EBS在线课程两套学习管理(LMS)系统平台,开展了实时互动课堂、内容趋动课堂、任务驱动课堂多种类型的线上学习课堂。这些在线学习资源都被链接到了公共平台,便于家长和老师访问。
OMEP泰国委员会代表、泰国纳瓦明塔提腊大学副校长Pongsak Noipayak强调了新冠肺炎疫情下必须重视儿童心理健康。通过向教师、父母和看护人教授行为矫正技巧,如强化良好的行为及应对不良行为的方法,从而帮助儿童辨别不正确的行为,发展相应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弹性技能。
OMEP日本委员会主席NobukoKamigaich介绍了疫情之下日本三种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在学校停课期间,学前教育工作者通过信息技术的方法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支持,广播公司也大量播报学前教育相关内容,政府则及时提供疫情的相关信息,MEXT通过制作网站来帮助儿童在停课期间进行学习,很多幼儿园都引入了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工具,方便在线上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种种教育危机,也给了学前教育工作者一个机遇,促使我们深刻思考学前教育的本质、儿童发展的关键,我们应该直面挑战,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提升世界儿童的幸福感。
02/
在OMEP澳大利亚委员会主席、悉尼麦考瑞大学Sandie Wong副教授的带领和主持下,来自澳大利亚5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授和学者围绕“澳大利亚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分别从澳大利亚学前教育发展背景、澳大利亚原住民文化、儿童早期可持续发展教育、学前教育师范生培养、以及教育领导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享与讨论。
OMEP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分会主席、澳大利亚“和解行动计划”的负责人、南澳大利亚邓肯大学的金·布朗博士从澳大利亚原住民的视角反思了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布朗博士回顾了澳大利亚的历史,谈到了殖民对澳大利亚原住民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澳大利亚原住民和非原住民在文化上的差异和分歧。布朗博士呼吁人们正视历史、反思历史,并且致力于通过和解的方式加强原住民和非原住民之间的联系。布朗博士还指出澳大利亚《早期学前框架》应关注原住民儿童,以及原住民文化价值。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朱莉·戴维斯博士介绍了儿童早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发现。她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关于人类和地球福祉的整体概念。可持续发展教育致力于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想象力、合作学习能力、创造力等21世纪的重要技能,是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回应。其次,以幼儿园开展的“可持续地球项目”和“垃圾减排项目”为例,展示了如何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公民意识和社区意识。最后,呼吁大家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为子孙后代创造健康、公平和可持续的未来。
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学前教育系温迪·博伊德副教授介绍了澳大利亚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培养情况。博伊德副教授对来自澳大利亚各州40所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研究发现各州高校学前教育师范生培养质量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规范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澳大利亚儿童教育和保育质量管理部门明确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博伊德副教授还指出了学前教育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呼吁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规范教育实习,提升幼儿园教师培养质量。
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的里恩·吉布斯博士介绍了澳大利亚学前教育领导力的发展情况。吉布斯博士首先回顾了澳大利亚教育领导力的发展背景和发展历程,认为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对学前教育领导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吉布斯博士指出学前教育领导力不仅仅局限于学前教育机构的领导者,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实践中也能发挥领导力的作用。最后,吉布斯博士呼吁我们要不断地丰富教育领导力的内涵,支持幼儿园教师领导力的发展。
03/
目前中国香港地区有超过1000所幼儿园,85%是采用本地课程的非营利性幼儿园,15%是采用非本地课程的国际幼儿园,学前教育普及率几乎达到100%。在香港大学教育学院Caroline Corse副教授带领和主持下,“中国香港幼儿园教育发展新趋势”专场围绕着中国香港学前教育政策导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儿童艺术教育及家长教育计划等问题进行研究分享与讨论。
维多利亚中国教育集团首席执行官、OMEP中国香港委员会的副主席孔美琪博士做了《前教育的变革:中国香港政策措施》的报告,重点介绍了中国香港幼儿教育领域近期的政策举措,包括教育财政、质量保证、教师资历和学前融合等方面。
香港城市大学幼儿教育系助理教授、兼任OMEP中国香港委员会秘书王明善博士围绕“我们已经成为专业人士了吗?”“在职前幼儿教师对中国香港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精神的看法”这两个问题展开了讨论,重点关注教师职业身份的发展,以及幼儿教师专业认同的问题,该研究收集了175名中国香港地区职前幼儿教师的意见,并对政府政策和幼儿教师教育方面提出了建议。
香港教育大学幼儿教育学系助理教授孙瑾博士关注了中国香港地区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的学业学习有直接影响,学校质量对来自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儿童的发展尤其重要,其中,家长的参与能够起到调和家庭经济地位与儿童学业成绩的作用。因而,要发挥家长参与的作用,鼓励家长与儿童经常交流互动;同时,要关注中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幼儿的早期幼儿园经验的获得,确保他们能上高质量的幼儿园。
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育学系的梁洁滢博士重点介绍了最近关于幼儿数字艺术的研究,她拥有视觉艺术、心理学和幼儿教育的跨学科背景,探索了中国香港地区学前教育环境中的多学科和综合方法,以录像制作工作坊为载体,通过数码游戏探索概念的方式,鼓励幼儿通过画画、录像的方式,创新幼儿数码艺术的实践。
来自华东集团医院幼儿服务的社区服务经理Mary Wong女士及丰来明医院幼儿园的董华组校长,致力于研究学校个案服务教育政策的运作及发展、学前康复服务。他们分享了大自然中儿童的欣赏和探索体验的活动,强调儿童的学习方式、学习速度、好奇心、驱动力和主动性可以得到评估和培养。教师的立场和角色应从以往的帮助者转变为跟随幼儿的引导者,应当鼓励教师和幼儿在大自然中共同生活、共同成长。
OMEP中国香港委员会主席、香港浸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幼儿基础教育部项目发展的负责人李南玉博士分享了有关创新家长教育课程框架的信息,这个框架主要包括了解儿童发展重要价值、促进儿童的健康与均衡发展、促进家长身体和心理健康、推进家庭与学校合作交流四部分。通过这个框架希望向家长输入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并且在家长教育培训后,家长的能力与幸福感得到提升,以确保每个家庭都能获取信息、得到帮助,培养出健康、愉快且发展均衡的儿童。
04/
OMEP日本委员会设立于1968年,在日本,学前教育始终秉承“儿童应是终身学习者”的理念,他们认为,为了儿童能获得可持续且美好的未来,幼儿期必须以发展平衡为基础,通过以游戏为中心的、具有刺激性的环境及互动的学习方式,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本次亚太区域会议上,OMEP日本委员会主席上垣内伸子教授带领和主持了“日本幼儿园教育发展新趋势”专场,在专场中,5位来自日本的学者围绕日本学前教育发展的概况和实践两大问题进行了研究分享与讨论。
2019年OMEP ESD奖项获得者、日本公立大学法人、福山市立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大庭三枝做了两场报告。第一场报告《日本幼儿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重点介绍了日本保育园(0-5岁)、幼儿园(3-5岁)、幼儿综合中心(0-5岁)三种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内容及其在幼小衔接方面的政策举措。第二场报告重点分享了福山市保育园和平教育的课程体系及实践经验,报告强调,儿童和平教育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幼儿发展特点展开,如0-2岁幼儿可以通过看、听与接触,参与到大龄儿童的活动中;3-4岁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大龄儿童的活动,倾听或唱诵歌曲,讨论并感受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和平氛围。5岁幼儿会通过阅读绘本、倾听故事、参观博物馆等方式,在讨论和分享中表达他们对和平的理解。
OMEP日本委员会自然专委会主任Mari Mori聚焦日本学前教育领域的问题和挑战,从儿童权利角度,重点介绍了日本学前教育的课程标准和大纲、教师角色表现及幼小衔接的做法与经验,并提出当前日本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对儿童权利的理解与实践、为儿童入学前后专业发展支持、为3-5岁儿童提供免费早期教育及数据工具如何运用与幼儿园教育实践等方面的问题。
来自日本诹访保育园园长Tazuo Shimamoto重点介绍了该园儿童艺术教育的实践经验,他指出绘画作为一种表达性活动,过去日本幼儿教师会为儿童准备所有材料,幼儿听从教师的指示,活动通常由教师发起。而如今,教师强调要“尊重儿童自我表达”,并指出表达性活动不是要制造出东西来,重点在于引导幼儿在过程中感受、尝试及体验。幼儿园引导教师通过承认儿童权利、促进教师转型和表达自己的实践三方面实现理念的转型,支持教师帮助幼儿在游戏中提升表达性活动能力,让幼儿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
Shinobu幼儿园园长Hideki OKA分享了该园早期公共服务(ESD)的实践经验,即四个ESD的实践要素:身体练习(在多样关系中培养感情)、培养好奇心(鼓励儿童到自然中进行探索)、与当地社区合作、跨文化交流。并对社区合作案例“微笑好伙伴-109电车”展开了具体的阐述。
来自Thinkealot公司的Maede分享了“心动时刻”的项目,这是一个促进儿童人际交往关系发展的教育项目,为了应对疫情所导致世界彼此隔离的状态,该项目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利用Zoom将日本幼儿园和海外的幼儿园联系起来,进行远程互动、举办在线交流活动等方式,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们能够互相交流,提高了处于发展关键时期儿童的国际敏感性。
05/
泰国学前教育的转变:在学前教育中理解和促进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
泰国玛希隆大学儿童和家庭发展系的讲师Panadda Thanasetkorn博士提出所有适当的行为,尤其是与21世纪技能相关的能力,都是由执行功能(EF)决定的。EF是一系列高阶大脑活动,它使我们能够利用以前的经验来调节我们的感觉、思想和动作,从而激活目标导向的行为。EF可以分为三组,首先是基本技能,必须得到发展和增强。这些基本技能又被整合到更复杂的EF技能中,即自我调节技能和展示技能。
以推动EF在泰国顺利实施为己任的RLG集团董事长SubhawadeeHarnmethee女士介绍了执行功能生态系统的战略方案。首先,这些知识必须是易于理解的,以便家长和教师了解执行功能并进行实践;第二,参与执行功能项目培训的志愿者已经达到3000多名,规模庞大;第三,创建执行功能试点,鼓励在更多地方创建试点项目,为社会各阶层提供全面参与早期儿童保育和发展学习的机会;第四,建立了线下和线上的沟通渠道;第五,建立了泰国执行功能伙伴关系模式;第六,积极推动政策层面的改变,将适当的内容纳入2018年通过的《国家幼儿发展法案》,使执行功能成为泰国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文字/罗兰兰、苏小妹、陶莹
编辑/罗兰兰、周英
图片/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设计/《育儿周刊》
审核/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外幼教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