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致使假期延长,这给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挑战。除了做好疫情防控、假期导学以及开学准备工作之外,我们还需要静下心来,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和自己。每一所幼儿园需要围绕课程建设与专业成长组织开展“两小会三小议”。
“两小会”:一是园所业务骨干会议,讨论非常时期课程条线的变和应为(特别是审视非常时期园所课程实施方案与落实举措);二是全体班主任工作会议,调动全体班主任作为班级课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担当,讨论假期导学方案的转型,从前一阶段的“活动资源的建议制”转变为“幼儿居家一日科学生活作息安排制”(尊重幼儿当下生活的实际情况,参照在园大板块设计,提供家长和幼儿在家一日生活的科学安排和相关课程建议)。
“三小议”:一是教师在此期间的自我专业成长的主题讨论,如何主动提升自己专业修为,自助和他助分别应该怎么做(专业成长向来是需要教师和自己的不足较劲的);二是非常时期级组教研的安排与组织要求,如何确保每一日的课程质量?当下的课程审议如何有效开展?重点在于每周(每日)班级(或级组)课程安排的合理性与家长在家陪伴的要点建议(要兼顾不同家庭的特点,帮扶好特殊家庭);三是当下假期延长时期,家园合作如何实现突破,走向互惠?合作的有效形式与组织方法有哪些?我们坚信:任何一种进步,最终都要靠内生的力量。
疫情防控以来,各地幼儿园陆续制定并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线上导学活动。从最开始简单地运用各种平台向家庭推介课程资源,一段时内视频、美篇“横飞”……喧闹过后逐步理性,开始思考学前教育的独特性,思考在家生活的幼儿和陪伴的家长需要什么?逐步把重点放在家园共育与资源筛选上。
部分幼儿园开始思虑课程的整体规划和落实质量,这是了不起的变化——幼儿不管在园所还是在家庭生活,都需要有科学的作息,有高质量游戏相伴,把每一天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趣味横生——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幼儿园管理者带领班级教师做好教研审议,保障课程质量。
本期,新北幼教与“您”有约,一起探讨“课程审议”的一些粗浅思考……
01 /
课程设计初的“审议”
——寻找“适宜”的课程 ??
第一步:价值判断,明确目标
第二步:甄选素材,明晰策略
02 /
课程推进中的审议
——追随幼儿的发展么??
●●●
网络课程实施一阶段后,需要了解和反馈课程实施情况,做好课程中审议。面对隔离在家的课程主体,实施的情况到底如何?可以怎样追踪反馈?谁来反馈呢?
第一步:收集多方信息
本次假期课程与平常幼儿园课程在实施方面的最大区别在于,从教师为主的引导转向家长为主的引导,家长引导的质量关乎整个课程实施的效果。因此,在实施一阶段后,我们开始对家长实施课程的能力、水平、问题等进行了调查。同时,利用腾讯文档、金山文档、级组微信群等方式让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反馈。
经验一:从“隔空对话”中开始……
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寒假,幼儿嚷着:“老师,我们想你了……”“老师,你想我吗?”于是,我们的“隔空对话”——线上家访开始了。
一是线上家访,怎么做呢?
做法1:预设简单小方案。并在教师群交流心得和体会,再审议、修改实施方案。
做法2:预设交流问题。和幼儿聊天,做到提前通知,使家长和幼儿都有充分的时间和心理准备。通过电话或网络交流,了解幼儿在家生活的情况,关心幼儿的情感需要……从而判断课程的成效以及后续跟进的方向。
做法3:时间与分组。把全班幼儿按每组3~4人分组,阶段时间内两位老师对全部幼儿各深度“家访”一次。当你去做了,你会感受到幼儿和家长是多么渴望这样可视化、近距离的“交流”。
二是线上家访后,老师们还可以做什么?
跟进1:观察幼儿在镜头前的行为表现,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状态、导学课程的推进成效、家长陪伴的效度等。通过对幼儿的观察以及互动交流,梳理获得的信息并加以解读跟进,比如:作息时间安排、自主生活能力、居家游戏的内容与形式等……有计划地做好深层次、针对性的跟踪指导,建立个案或者小组追踪研究等。
跟进2:了解幼儿当下的需求,熟悉幼儿家庭中现有的环境资源,和家长一起,为有需要的家庭量身定做阶段性的家庭培养计划。
经验二:在“自主评价”中尝试……
针对大班幼儿自主性较强的年龄特点,每周末预先提供多个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作为“一周活动建议菜单”供幼儿选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从中选择5~8个活动制定到自己的一周游戏计划中,其他根据兴趣自由安排。这样的课程实施方式该怎么评价和反馈呢?
做法1:幼儿来自评幼儿在计划表上对自己完成的活动一一做好自评,并在父母的陪伴下总结第一周的游戏小经验,从而在制定第二周计划时能量力而行。这一段宅家时光,提升了亲子互动的品质,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了被亲情包围的温暖。
做法2:“日记本”承载成长信息鼓励家长为孩子准备一本日记本,支持孩子自己学做每日生活的计划安排表,记录自己每天在家生活的心情、故事、内心的秘密等。家长可以在陪伴的过程中,试着去观察孩子,读懂孩子,把自己的发现用照片或者视频保存,也可以在日记本上同步用朴实的文字记录自己的陪伴心得。一段时间后,可以和孩子重温前一段生活的瞬间,也可以把日记本的秘密发送给老师,一起更好地“看见并读懂”孩子。
第二步:审议和调整
做法1:设分层教研架构行政大教研和级组小教研,各有侧重开展立体教研。
做法2:抓准核心问题
年级组利用腾讯文档等形式调查各班级阶段课程前一阶段实施的经验及问题。在初步诊断的基础上,组织年级组网络教研活动,主要包括:课程实施回顾、典型经验分享,剖析关键问题,明确下一阶段课程实施的内容与组织策略,并重点指导“薄弱”班级后续课程的推进。
做法3:灵活过程审议机制
根据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大家的需求,通过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开展教研。主要是借助教研诊断真问题,满足一线教师的真需要,从而确保课程实施过程质量。
做法4:人人都是主持人
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能动性,鼓励每一位教师都尝试去体验教研主持人角色。借助这样的舞台,提高每一位一线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核心在于价值判断与统筹协调。年级组长和级组内骨干教师做好方向把握和幕后支持。
03 /
课程实施后的“审议”
——“看见”幼儿的成长??
课程实施一段时间,需要我们动态评估与审视:这一阶段课程实施的质量如何?有没有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借助审议,让幼儿一段时间的变化与成长看得见!
第一步:收集成长信息
评估需要“实证”,实证来源的主要对象就是幼儿。应尽可能地去搜集日常游戏和生活的观察视频或照片、幼儿的作品、日记本以及家长、同伴、教师对之了解的相关信息等。尽可能多地去汇集每一位幼儿在课程生活中的成长信息。
第二步:评估三大要素
1.对幼儿发展的审议
聚焦幼儿的行为表现与发展变化,借助观察、谈话、作品分析以及家园互动等手段去分析解读幼儿,了解每一位幼儿的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特点、速度与倾向等。以此作为后续课程完善与推进的依据,以支持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都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可能。
2.对教师专业的审议
通过对幼儿发展状况的分析和追踪,要审视教师的核心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对班级幼儿的了解与理解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以及家园合作能力等(这段非常时期对家园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级组或者班组可以通过对班级实施的课程活动案例进行取样剖析,借助教研现场对话、行为模拟等诊断教师的教育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具体指导,有效促进不同层面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
3.对课程实施的审议
立足于幼儿的发展情况对阶段课程进行全面、细微的评估,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否真正考虑了幼儿的经验基础与发展需求;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安排、组织实施的策略、相关的资源与环境等能否让幼儿有学习的热情;课程内容与要求是否考虑到不同家庭的特殊性、不同幼儿的差异性等。
课程审议是幼儿课程质量保障的关键,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通道与见证。如何做好课程审议工作,这是一个长期的命题,也是当下非常时期面临的挑战。但不管在何阶段都需要我们做到:把儿童装在心中,把《指南》落地于行动中,沿着寻找课程的生机与温度而努力。如此,质量不再只是一个努力向上的词汇,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成长故事。
课程的起点是人,终点是人的幸福,而过程则是生命的幸福成长!
课程审议就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回归儿童立场。怀揣教育梦想与质量诉求,
让课程重视幼儿的现实与精神生活,照亮他们的心灵,
让其中每一个人的日子都“快活”起来。
– End –